寶寶愛吃手該不該制止?真的會影響腦部發育嗎?

2020-11-27 搜狐網

原標題:寶寶愛吃手該不該制止?真的會影響腦部發育嗎?

細膩小手,嬌嫩可愛,嗷嗷吮吸,唾手可得。寶寶世界的「無敵摯愛」——吃手!

嘟嘟小嘴是寶寶探索世界的方式,稚嫩雙手是心靈相交的「玩具」載體,家長莫要刻意割斷寶寶的「遊戲夥伴」,吃手指行為是嬰兒期的合理需求,家長克制思維定勢得以滿足其行為。

1.口欲期的表現

0~1歲是口欲期,嬰兒會從吸吮、吞咽、咀嚼得到快樂和安全感。如果欲望獲得滿足,就能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如果不能得到滿足感,就會產生停滯、過度依賴、悲觀、退縮的情況。

2.長牙的預兆

在長牙初期,寶寶的牙床會癢、疼,難以安靜。此時寶寶就會把自己的拳頭或者手指塞進嘴裡,使勁啃咬或者是吮吸,這樣能夠使牙床鎮痛得到緩解。

若在五六個月時,同時伴有口水增多,嘴巴附近有紅色的小點點(口水疹),無需特別的護理,多擦乾口水,保持乾燥即可。之後就會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小牙尖嘍!

3.奶頭的依賴

寶寶手指松鬆軟軟,肉肉圓潤,手指頭很像媽媽的乳頭。當寶寶產生對媽媽的乳頭聯想依賴,或者要求含奶而被媽媽拒絕的時候,就會自動地退而求其次選擇「啃」自己的手指頭,畢竟不需要給別人「商量」嘛,這樣吃起來才會肉肉噠!

3個月【自然探索】

2-3個月的嬰兒將手放進嘴裡的時候,不知道手是自己的,會吃得很香甜很滿足,這是寶寶的探索行為,家長不需要阻止。

引導孩子學習用手。小嬰兒的手經常握拳,當碰到物體有時會張開,可以讓他摸一摸不同質地的物品。如果在寶寶視野手能夠到的地方,懸掛一些玩具。他揮動小手偶然碰到玩具,在這種反覆接觸中學習手眼協調有意接觸玩具。

4-6個月【感知力發展】

4-5個月後,嬰兒可以通過手眼協調抓玩具,不但會吃手,還會把抓到的玩具放到嘴裡,家長不用緊張,也不需要立馬制止,這樣利於寶寶感知能力的發展。

引導孩子鍛鍊用手。5個月時可以把玩具放在不同距離,讓嬰兒憑自己的努力去夠取玩具,不要將玩具放在嬰兒手中。6個月時鍛鍊孩子把玩具從一隻手傳遞給另一隻手。坐位時,寶寶一隻手中已經拿了一個物體,再給同一隻手一個物體,看是否會將原來的物體傳遞給另一隻手。

7-12個月【緩解牙疼痛】

6個月以後,多數孩子出牙了,出牙時寶寶會感覺不舒服,孩子通過咬自己的手指、拳頭或其它物品來安撫自己。可以給孩子咬牙膠,達到輕輕按摩牙齦的作用。

吃手是滿足寶寶需求的一種方式,從心理髮育的角度講,寶寶吃手是有很多好處的。

1.寶寶可能更聰明

嬰兒大腦的發育需要輸入感覺刺激的信息,吃手指正是嬰兒自身可以完成的「刺激」,越小的嬰兒越是依賴口腔來獲取這類信息。經常被撫摸、有父母陪著說話的嬰兒可能會更聰明。

2.鍛鍊感覺運動系統

寶寶能主動把手指頭準確地放到嘴裡,其實是依靠了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對初生嬰兒來說這是值得開心的進步。

3.實現自我安撫

寶寶能在得不到安撫時,以吃手的方式來尋找安慰,說明寶寶找到了自我滿足的方式,也有利於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4情緒的應對方式

寶寶吃手指的行為就像成人有時用抖腿、摳手指、捏東西等方式來應對焦慮情緒一樣,幼兒更加依賴簡單、重複的身體觸感運動,嬰兒期吃手行為自然演變為主要的情緒應對機制。

1.對手指和牙齒的傷害

✔ 手指

寶寶常吃手,小手長期浸泡在口水裡,受到牙齒的壓迫,久而久之容易出現手指蛻皮、腫脹、感染、變形等問題;

✔ 牙齒

在出牙期間,如果寶寶長時間吮吸小手,還有可能影響出牙,例如,因為吸手指時用力方向的影響,可能會讓牙齒向著不正確的方向生長,進而影響牙齒的排列、咬合,從而引發口腔問題;而牙齒的排列不整齊,會讓寶寶講話時漏風或咬字不清,影響語言技能的發展。

2.造成衛生及心理問題

✔ 衛生

寶寶的小手會時常到處亂摸,經常會粘到髒東西,而吃手時,這些細菌被帶進嘴巴吃到肚子裡,增加患感染性胃腸炎等疾病的風險,容易引起腹瀉、感染寄生蟲等。

✔ 心理

如果寶寶形成了吃手的壞習慣,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容易產生緊張、焦慮、自卑、抑鬱等不良情緒情感,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

如何解決寶寶吃手?

想科學解決寶寶繼續吃手的問題,更需要解決寶寶的情緒問題,特別是情緒壓力。

✔ 1.通過母乳餵養提供足夠的關愛和溫暖。

✔ 2.人工餵養時,奶嘴開口的大小要適中,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讓嬰兒有足夠的時間來滿足吸吮的需要。

✔ 3.哺乳過程中心情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給寶寶造成壓力。

✔ 4.在寶寶睡醒後,不要讓他單獨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寶寶感到無聊而把手放進嘴裡,進而養成吸吮手指的習慣。

✔ 5.多陪陪寶寶,利用空閒時間多和他談話、唱兒歌、玩積木或看圖書等,讓寶寶在遊戲活動中忘記吮手指。

✔ 6.在寶寶剛有吸吮手指的傾向時,把衣袖拉長遮蓋著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

✔ 愛幼Tips:注意對症下藥,掌握核心策略,嚴防操之過急。家長與孩子一步步優化其情緒應對機制,用孩子能接受的、更先進的方法實施。禁止採用嚴厲制止、塗抹苦味、辣味食物的方式。以免增加孩子的情緒壓力,使得孩子吃手欲望更加強烈。

周四晚21:15遼寧衛視《愛幼科學說》,特邀特級專家,北京兒童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北京美和眼科首席專家於剛老師做客節目,與家長分享心靈之窗——眼睛的那些事兒。

Ps:明晚會有萬元超級大禮奉送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吃手?一直給寶寶吃真的沒關係嗎?
    原創 Dr.X 超能奶爸DrX最近很多寶媽都在問寶寶吃手的問題:我家寶寶最近老吃手,怎麼說都不行,怎麼辦?聽說吃手的寶寶會變醜?真的麼?今天Dr.X就從心理和口腔發育上,來幫助大家解決寶寶吃手的難題。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寶寶吃手是好事,是寶寶聰明的表現。1.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吃手你知道肚子裡的寶寶也會吃手嗎?
  • 出生時難產大腦缺氧窒息影響腦部發育,家長該怎麼辦?
    出生時難產大腦缺氧窒息影響腦部發育,家長該怎麼辦? 在我國,新生兒缺氧窒息的發生率非常高! 家長千萬別小看了孩子出生時大腦缺氧窒息,大腦長時間缺氧,不僅會有生命危險,即便是可以倖存下來,由於缺氧時間過長,大腦細胞已經受到了損傷,最終可能會誘發腦癱等。 1、宮內窘迫、窒息 隨著胎兒缺氧症狀不斷嚴重時,胎動會變得越來越少,胎心跳動逐漸減慢。
  • 寶寶吃手該不該戴手套?媽媽了解寶寶的發育,讓寶寶自由「探索」
    寶寶吃手該不該阻止? 我們都知道,幾乎每位寶寶都有過吃手的行為,尤其是在寶寶嬰兒期。 寶寶之所以吃手,其實是寶寶正經歷著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口欲期。這個階段的寶寶,幾乎所有需求都來自口部,因此,寶寶會通過各種「吃」(吸吮手指、奶嘴,咀嚼食物、吞咽口水等)來滿足欲望。 同時,寶寶吃手以及將任何能用手取得的物品送入口中啃咬也是寶寶探索和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
  • 寶寶愛吃手怎麼辦?要阻止嗎?醫生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幾乎所有的低月齡寶寶,都有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吃手!面對孩子吃手,多數媽媽就很擔心。究其原因,一是擔心衛生問題,畢竟「病從口入」;二是擔心[長期吃手]會影響牙齒的發育。為此,還帶著孩子去請教了同是寶媽的醫生閨蜜,閨蜜對此說道:吸吮是寶寶天生就會的技能,吃手也是正常的現象!2歲以前完全不用幹涉!
  • 寶寶囟門閉合時間影響智力發育?多久閉合是正常的?父母該了解
    老一輩管寶寶的囟門叫做「腦門心」,也叫「命門」。編 輯:柔山在寶寶眾多的護理之中,有一個部位的護理需要父母們十分「精心」才行,它就是寶寶的「囟門」。這樣看來,囟門可以算是非常特殊的一種存在,而在囟門的護理細節中,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囟門閉合的早晚時間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育?
  • 一味追求寶寶的衛生而不讓寶寶吃手指,當心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我們不再為兩個人的衣食操心,更多的是應該如何考慮寶寶的成長和才能,由於社會觀念的變化,現在很少能看到滿是泥的嬰兒,但是,現在的嬰兒比以前身體弱,容易生病,其實沒有,是不是過度追求終極的衛生科學?嬰兒吃手指,這是嬰兒的成長和發育的特徵,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嬰兒出生兩個月後,嬰兒對自己的小手很感興趣,如果小的手從自己的小嘴上探索什麼的話,小寶寶就會吸小手。
  •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寶寶吃手那些事,你知道多少?要不要糾正?
    我們才聊了一會,表妹懷裡的寶寶就開始把手放在嘴裡津津有味吃了起來。這時見表妹趕緊將寶寶的手從嘴裡拿掉。 寶寶好像和媽媽唱對角戲一樣,孩子趁媽媽不注意,又將手放進嘴裡吮吸起來。孩子還發出很大的「吧唧吧唧」的響聲。 這時表妹生氣了,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就愛吃手,這樣多不衛生,快把手放下來,你再吃手,我打你。」
  • 豎抱寶寶會影響脊柱發育嗎?
    豎抱寶寶會影響脊柱發育嗎?,多大開始豎抱,可以豎抱多久,豎抱會影響脊柱發育嗎等一系列關於豎抱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下關於豎抱的那些是與非。豎抱時,讓寶寶貼於胸前,眼睛高於肩膀,適當的護住頭頸部,此時豎抱寶寶的視野更加開闊,對兒童的認知發育也有促進作用。此時也應結合著翻身遊戲一起做,多讓寶寶側面躺著玩,練習仰臥到側臥位,或者側臥到仰臥位。坐和走對脊柱發育有影響嗎?6月齡後,寶寶能夠坐了,這時脊柱的第二個生理彎曲腰椎的後凸就出現了。
  • 一個樟腦丸可能害了孩子一生,影響孩子腦部發育的常見物品快來看
    那些影響孩子腦部發育的常見物品:我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已經是各種的小心謹慎,但往往會因為一些太過常見的一些小東西而忽略掉。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帶有化學試劑的產品,孩子接觸了以後都會影響到腦部神經的發育。而這些往往都是帶有一定殺傷性和毒性的東西。
  • 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 需要幹預禁止嗎?
    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也是操碎了心: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 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需要幹預禁止嗎?
    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看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 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 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 腦部發育有訣竅 Swisse澳洲IQ豆兒童魚油可以有
    隨著孩子一點點成長,育兒的重點也從日常飲食漸漸向智力培育靠攏,很多寶媽為了幫寶寶提高腦部發育,嘗試了很多方法不得要領,而有「腦黃金」之稱的營養元素DHA,剛好可以促進眼腦發育
  • 寶寶這四個部位不能亂「摸」,容易影響孩子發育
    有的父母甚至看到了,但是由於長輩的面子又不好說些什麼,但是對寶寶的影響還是不可忽視的,比如身體發育緩慢、身體素質差等。不要小看自己的孩子被摸來摸去的,如果大人的手沒有能夠及時清潔,對身體素質差的孩子來說也是不可忽視的。 寶寶的囟門不能摸 寶寶剛出生時頭部還很柔軟,囟門也沒有發育閉合,最外面一層只是寶寶特別稚嫩的頭皮,再下面就是腦膜、腦脊液和大腦了。
  • 嬰兒衣服要這樣穿,否則會影響寶寶發育
    嬰兒穿衣其實是有大講究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大人們在各種場合會選擇不一樣的衣物,而我們的寶寶因為太小無法自己選擇該穿什麼樣的衣物,這些事情都是大人幫他們決定的。那你知道怎樣穿衣才能讓寶寶舒服又健康,以及不當穿衣可能帶來的危害嗎?本文就來介紹下寶寶該如何穿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 以下是寶寶積食的表現,多吃會影響發育,媽媽不要硬塞
    自嬰兒出生以來,父母就一直為嬰兒的健康擔憂,特別是飲食,只因嬰兒年紀小,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會說話,只會哭,這可讓年輕的母親們著急: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要是餓了怎麼辦?因此,抱著「不能餓著孩子」的母親,會繼續強行餵食或餵食嬰兒。
  • 寶寶有這些表現,暗示智力發育遲緩,2歲前幹預效果最佳
    看著孩子每天的成長,每天的變化,家長也會有很多擔心,看到有些孩子會出現和一般寶寶不同的表現,像是不懂的回應大人的話,笑的不正常等,家長不確定這樣的現象是不是寶寶身體有什麼異樣。實際上,寶寶的發育遲緩或是有些智力問題,是可以通過他們的表現來觀察出來的,家長一定要儘早知道,及時關注,以免真的出現問題耽誤救治。何為寶寶智力發育遲緩?
  • 豎抱真對寶寶脊椎發育有影響嗎 到底該如何抱 附月子餐第八天食譜
    豎抱法去抱寶寶,真的對寶寶脊椎及腰椎發育有影響嗎?感覺總聽身邊的人說過,三個月內的新生兒不建議豎抱的說法。其實這樣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豎抱這種方式是不分年齡段的,就算是剛生下來的嬰兒也是可以使用的。目前沒有任何的研究表明,豎抱會對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
  • 寶寶入睡時,床頭別放這些「小東西」,對身體發育有影響!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睡眠狀態,在寶寶出生後,也需要更多的睡眠時間,可以讓身體發育更好,所以胎寶的睡眠質量直接決定了胎寶的發育情況。所以為了讓寶寶發育得更好,靖媽不得不說一句寶寶睡覺時,床頭最好不要出現這4樣「東西」,對身體發育有影響!
  • 給寶寶戴個手套防抓傷?可能錯過寶寶五項發育,還有潛在危險
    嬰幼兒時期,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手是寶寶了解世界的「橋梁」。如果給寶寶帶上手套,就相當於將這座橋攔腰截斷,對於孩子的心理髮育和腦部發育都會有很大的影響。1)影響寶寶腦部發育寶寶在0-3個月階段,手部揮動是出於無意識的狀態,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成熟,大腦對於手部的控制能力有限,可能會出現無法控制抓傷自己和媽媽的問題。
  • 家長別用這種姿勢牽寶寶的手走路,會影響骨骼發育
    金金媽平常習慣牽著孩子的手走路,今天她像往常一樣,牽著寶寶的左手去公園遛彎,走著走著寶寶突然哭了起來,手也不能讓動,一動就哭。金金媽趕緊帶著孩子去附近醫院,才知道原來是寶寶胳膊脫臼了。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牽著寶寶的手走路呢?因為寶寶要比大人低很多,在牽手走路時胳膊要用力向上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