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這個時候還吃手,家長就要幹預了!

2021-01-11 人民資訊

小寶寶一邊吃手,一邊睜著澄澈的大眼睛看著你,這種模樣特別可愛,萌化人心。除了媽媽的奶,手是寶寶最喜歡吃的了。寶寶把一兩根手指塞在嘴裡,有時候甚至想要吞下整個小拳頭。

但當寶寶長到四五歲,還喜歡吃手的話,家長或許就不覺得可愛,反而覺得這是種特別討厭的壞習慣了。

1歲內的小寶寶總喜歡吃手,對此,有些媽媽擔心。其實寶寶一歲內吃手,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現,如果家長過分阻止,會造成口欲期的延遲,不利於寶寶的發育。嬰兒出生後第一年成為「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他們強烈需要一種安全感,吸吮需求很強烈,尤其在就寢時間更為明顯。

在孩子1-2歲時仍然喜歡吃手,家長則需要引導,他們可能是通過吃手來尋求安全感,不要訓斥批評孩子。一般兩歲後,孩子吃手的習慣就逐漸消失。期間,家長們需注意寶寶的手部衛生和勤剪指甲。

但若到了4歲還有吃手的習慣,就有可能存在身體或心理上的問題了。 如體內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等,或者是一種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如壓抑、焦慮、強迫。此時,家長們不要過於焦急而責怪孩子,得先找到孩子喜歡吃手的原因,再「對症下藥」。

寶寶吃手的危害

手:寶寶常吃手,小手浸泡在口水裡,受到牙齒的壓迫,時間一久容易出現手指蛻皮、腫脹、感染、變形。

牙:小手放在嘴裡,影響出牙,時間一久可能會引起牙齒排列不整齊,牙齒閉合不良。

衛生:寶寶的小手東摸西動,粘了不少髒東西,一吃手,髒東西就入口了,容易引起腹瀉、感染寄生蟲等。

心理:如果寶寶形成了吃手的壞習慣,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容易產生緊張、焦慮、自卑、抑鬱等不良情緒情感,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

寶寶吃手的原因

看到寶寶吃手的行為,要先了解TA這個行為所代表的意義和動機,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才會讓寶寶心理上得到放鬆,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1.寶寶壓力過大或者缺乏安全感

如果寶寶在6個月後仍然繼續吃手指,則不再是滿足吸吮的需要,而是一種自慰需要的表現了。6個月後的寶寶,在情感上較為脆弱,害怕離開父母和身邊熟悉的人,對親人特別依戀,此時又有了自己初步獨立的要求,因而常常會在疲勞、緊張、情緒低落、脫離最親近的人時,利用吃手指來使自己得到安慰。

2.身體方面的問題

如體內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需要提醒的是,小孩吃手指頭有可能是缺鋅的一種表現,但是並非一定是缺鋅。如果要確定小孩子是否缺鋅的話,最好的方法應該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否缺鋅,而且寶媽們也不要盲目給孩子補鋅。

3.家長教育方式不當

家長看見孩子吃手指時,心裡就很著急,馬上嚴厲斥責,甚至動手打孩子。家長沒有想到,這樣做會使孩子更加緊張和焦慮,甚至與家長產生對抗情緒,毛病就更難改了。

4.寶寶出牙疼痛

5-12個月的嬰兒吃手能緩解出牙痛,他們通過咬自己的手指來得到安撫,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個牙膠或磨牙棒,達到輕輕按摩牙齦的作用。

家長如何對待?

1.轉移注意力

家長可利用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方式,例如:陪寶寶玩玩具,畫畫等,這都是可讓寶寶戒掉吃手的好方法。對給寶寶一些關愛與照顧,相信你的寶寶會很快忘了吃手的癖好。

6個月後的寶寶吃手指是一種自慰的表現,家長應想辦法來緩和寶寶緊張的情緒,可以多帶寶寶到戶外走走,讓他多接觸新鮮的事物,把精力用於探索外界感興趣的事情上,這樣,寶寶吃手指的習慣就會逐漸消失。

2.講清楚吃手的危害

可以告訴孩子手指縫裡有很多髒東西,有會使人生病的細菌,還有鉛等有害物質,會影響健康。甚或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網上搜一搜,一起看繪本,看看手指縫裡究竟有什麼髒東西,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克服這種壞習慣的動力和決心。

另外,當孩子吃指甲時,不要提這件事,而馬上將其注意力轉移掉,這樣孩子就忘記了吃指甲這件事了。如果在孩子吃指甲的時候用語言制止,這樣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強化了孩子的這種行為。

3.佔用雙手

家長可以想出各種辦法來佔用孩子的雙手,讓孩子去做需要雙手完成的事情或者遊戲,這樣孩子吃手的時間就會逐步減少,最終消失。或者當發現孩子正在咬手指時,可以心平氣和地拉出他的小手,然後陪他玩一會兒,讓他小手忙得沒功夫塞進嘴裡。

4.給寶寶選擇一些替代物

口欲期階段,爸媽要有意識給寶寶選擇一些吸引孩子並且便於抓握的玩具,如撥浪鼓、捏響玩具等。最初用玩具觸碰寶寶手,讓寶寶感受不同玩具不同質地。家長一定要經常用熱水清潔,以免損害寶寶的健康。

寶寶手張開後,可將玩具放入寶寶手中,當寶寶握緊後再慢慢抽出。也可讓寶寶用手去觸碰不同物體,這其實也是早期教育的感知活動。

如果寶寶吃手已成習慣,可以用糖果及餅乾取代,讓寶寶戒掉。

5.多陪陪寶寶

爸爸媽媽要多摟抱、多陪伴寶寶,仔細分辨寶寶的各種要求,滿足他的各種需要,有條件的媽媽可以為寶寶做撫觸按摩,睡前給寶寶講輕鬆愉快的故事,讀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寶寶愉快地入睡,時時感到安全、幸福、滿足。

6.尋求專業矯正

如果在家無法幫助孩子把吃手的毛病改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矯正。兒童口腔科可以採取很多措施管住孩子的不良習慣。醫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設計矯正措施,就像量身訂製服裝一樣。

相關焦點

  • 孩子「吃手」是智力發育的表現?父母別高興太早,超過年齡要幹預
    晚上幫他蓋被子的時候,發現他依舊還有吃手的習慣,試了往手指上塗苦瓜水等方法依舊沒有用。有一種說法是:孩子「吃手」將來會變聰明。但實際上,我的小表弟大腦發育比較遲鈍,成績總是墊底。其實很明顯,表弟是因為從小父母不在身邊,缺乏安全感才習慣吃手的。小時候家長沒有及時進行幹預,才導致這個壞習慣改不掉。
  • 寶寶吃手、啃腳還咬人?別擔心,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
    其實這都是寶寶發育的進步,是「口腔敏感期」的表現。 寶寶吃手、啃腳還咬人?別擔心,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吸吮是一種天生的需求,他們的大腦發育的還不完全,還無法控制自己的手,不過隨著月齡增加,手部能力越來越完善,到了兩三個月左右,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手了,特別喜歡把手部活動當成一項遊戲,玩得非常開心,當他們感覺煩躁、不安,或者無聊時,還會通過吃手還緩解自己的情緒。
  • 寶寶吃手變聰明還是變醜,家長到底要不要阻止?需分情況區別對待
    媽媽群裡有位媽媽說,她家娃6個多月了,最近每天「吧唧吧唧」吃手吃的津津有味的,幫她拿出來,一會兒自己就又塞進去吃了。吃手時口水不停的往外流,衣服一會兒就得換一件,戴口水巾也是,一天得換五六塊口水巾。她說從網上看,寶寶吃手的文章很多,有的說這是寶寶聰明的表現,也有的說家長要幹預,如果寶寶總吃手,會影響口腔和牙齒發育,牙齒不整齊、外凸,會影響寶寶的容貌。
  • 你家寶寶喜歡吃自己的小手手嗎?家長們需正確對待寶寶的這一現象
    在寶寶出生開始,媽媽就要面臨著各式各樣的挑戰,而從三個月開始,媽媽們就遇到寶寶吃手這個難度巨大的挑戰。對於孩子吃手的這個問題,很多家長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只要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等他長大後就自然而然會改正的,也有些家長說,孩子這樣會養出不好的習慣,以後想改就難了。
  •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吃手?一直給寶寶吃真的沒關係嗎?
    一般寶寶 6個月-1 歲開始萌出上下門牙,這時候長期吃手,會讓上下牙齒無法正常咬合,久而久之就會讓牙齒外突,俗稱齙牙。如果寶寶一直到5 - 6 歲還長期吃手,那顎骨發育的不良影響將是終生的。吃手對口腔造成對影響▼
  • 寶寶為啥喜歡啃腳丫?或許跟這個「需求」有關,幹預方式要知道
    說起啃腳丫,其實是嬰幼兒時期非常常見的現象,雖然不如吃手那麼頻繁,但是卻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行為。就拿我家叮咚來說,一兩歲的時候,每次洗完澡,都會把香噴噴的腳丫塞到嘴裡啃一會兒。那麼,寶寶為啥喜歡啃腳丫?啃腳丫有什麼好處?如何應對呢?
  • 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需要幹預禁止嗎?
    自從有了娃後,家長們就面臨著各種育兒問題。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看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 為了幫助家長們消除內心的焦慮與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寶寶的站立問題。 1、寶寶什麼時候可以站立?
  • 千萬別再阻止寶寶吃手了,他這是在給自己接種疫苗!
    寶寶愛吃手怎麼辦?不少家長把它看做洪水猛獸,一發現立馬阻止。但近日某育兒公眾號提出了「孩子吃手等於打疫苗」的觀點。這個說法靠譜嗎?據相關統計顯示,三成的小朋友、四成五的青少年和二成五一的青年人有啃指甲的習慣,他們可能得到這種好處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寶寶吃手相當於免疫系統在鍛鍊身體,能起到一定的預防疾病的作用。1歲以內寶寶——鼓勵吮吸既然寶寶吃手對提升免疫力有幫助,我們是不是要多鼓勵呢?對於不滿1歲的寶寶可以這麼做,另外還有諸多好處喲~
  • 寶寶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發育嗎 需要幹預禁止嗎?
    自從有了娃後,家長們就面臨著各種育兒問題。在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家長們也是操碎了心:寶寶6、7個月放在腿上還不會跳,就怕是發育慢了;但要是6個月就能扶著東西站起來了,又擔心是過早站立,會影響腿部的發育......
  • 嬰幼兒睡眠問題行為幹預家長小組招募
    一站式解決寶寶睡眠問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睡眠專家團隊將依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免費為寶寶提供詳細的睡眠、氣質類型、認知發育及社會-情緒發展評估,並開展行為幹預的家長小組指導,一站式解決寶寶睡眠問題!
  • 寶寶吃鹽講究多,到了這個階段,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寶寶吃鹽的量!
    一直以來,寶寶們的飲食問題,始終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其中寶寶們食品中的用鹽問題,也是家長們最為關注的問題。鹽,是每一個人都不可或缺的,身體的需求要求我們必須吃鹽,寶寶們也不例外。但是寶寶們用鹽,卻不像我們大人這麼簡單,其中也是有很多門道的。吃鹽過多身體吃不消?
  • 寶寶總愛咬東西,可能是進入口欲期,該如何正確幹預?
    口欲期的特點:當孩子要某樣東西時,就去抓並把它塞到嘴裡。牙的形成是口腔攻擊性得以表達的前提:咬固體食物,咬也代表憤怒。總地來說,口欲期的寶寶愛咬東西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口欲期有哪些害處1.寶寶長期吃手,會可能會使手指變形小手長期浸在口水裡,很容易出現手指蛻皮、腫脹、感染、變形,口欲期較為嚴重的寶寶甚至把小手手咬出了血。2.
  • 愛吃手的寶寶更聰明?寶寶吃手那些事,你知道多少?要不要糾正?
    吃手,幾乎是全世界寶寶的「共同愛好」,而爸媽們一提起寶寶吃手,就擔心得很:病從口入怎麼辦?手指咬破皮、咬變形怎麼辦?長大了還吃手,又該怎麼辦?我們才聊了一會,表妹懷裡的寶寶就開始把手放在嘴裡津津有味吃了起來。這時見表妹趕緊將寶寶的手從嘴裡拿掉。 寶寶好像和媽媽唱對角戲一樣,孩子趁媽媽不注意,又將手放進嘴裡吮吸起來。孩子還發出很大的「吧唧吧唧」的響聲。 這時表妹生氣了,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就愛吃手,這樣多不衛生,快把手放下來,你再吃手,我打你。」
  • 寶寶「舉手」睡覺要糾正嗎?投降式睡姿的學問,新手家長要知道
    尤其是4個月之前的寶寶,因為神經發育系統還不完善,一旦有一些比較響的動靜驚嚇到寶寶,他們就會把手舉過頭頂,甚至還要抱住自己的頭。當然這種睡姿對寶寶來說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若是有其他的東西不小心遮擋在寶寶的頭部,小寶寶們就會揮動雙手把這些東西給移開,這樣就降低了寶寶口鼻被捂住的風險。
  • 寶寶什麼時候添加輔食好?寶寶輔食該怎麼吃?家長鬚知
    小編見過最早給寶寶添加輔食是在孩子3個月的時候,(比小劉家還積極),給寶寶添加的是配方米粉、米湯水等。添加的理由是寶寶胃口好,擔心會餓著。兒科專家表示過,寶寶應該從6個月左右引入固體食物(也就是添加輔食)。
  • 寶寶到了這個月齡,就要開始吃肉了,不然容易引起貧血,別忽視!
    不同年齡段對於飲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就連寶寶吃肉事情也要考慮周詳。肉的營養價值不同,想要最大價值的發揮其作用,就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我們都知道,寶寶6個月左右時,就可以添加輔食了。但是此時的孩子腸胃還很脆弱,消化系統發育的也不夠完善,所以只需要添加米粉、米糊即可,可以避免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 寶寶吃軟食到這個年齡就要停了,晚了,寶寶的牙齒就毀了
    在寶寶斷了母乳之後,大部分父母就會開始給寶寶增添一些輔食,比如蘋果泥、胡蘿蔔泥、南瓜泥等泥狀食物,補充寶寶所需要的營養。在寶寶牙齒沒有長出來之前,泥類的食物會更加適合寶寶吃,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咀嚼功能開始增強,泥狀食物還適合寶寶吃嗎?那麼一直吃泥狀食物對寶寶有影響嗎?
  • 寶寶幾個月就會站了?一般不早於這個月齡,這份學站要點家長收藏
    或者到了八九個月了,周圍不少寶寶已經會扶著東西站了,自己家寶寶還不會,情急之下對寶寶進行 「人為幹預」,強行扶著寶寶學站立。 這兩種「拔苗助長」的行為都不可取,反而可能起到「負作用」,影響寶寶的下肢和脊柱發育,因此建議家長們 不要強行對寶寶進行過早的訓練。
  • 自閉症兒童刻板行為的幹預方法
    家長可以採取以下的措施來減少兒童的刻板行為。例如家中某物品擺放的位置發生變化,或寶寶平時喜歡的東西由於某些原因發生變化,與寶寶以往的認知產生偏差,便會產生情緒波動,因此家長需要在兒童發現之前用其他的事情,如用玩具或動畫書籍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避免寶寶刻板行為的嚴重化。
  •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鹽,是越晚越好?原來很多家長都錯了,別大意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寶寶出生開始吃奶,等到寶寶長大了,母乳提供不了充分的營養了,就要開始吃五穀雜糧了,而寶寶還小,消化系統還沒有成熟,所以吃東西和大人是不一樣的,還要講究清淡,那麼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鹽比較合適呢?是越晚越好嗎?其實很多家長都錯了,可別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