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中國」之毛南族:傳承百年的愛情信物——大山裡的「頂卡花」

2020-12-04 國際在線

光明網訊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是我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這裡山高水清,風景秀美。毛南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在2006年被列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花竹帽在過去多被當做雨具使用,現在演變為毛南族服飾的一部分。編織一頂花竹帽需要經過選竹製篾、剖絲、結型、織帽編花、填襯、勒邊、刷油、煙燻等幾十道工序。要講究輕巧、精緻,尤其在破篾環節,需在十五支不足1釐米寬、1毫米厚的篾片兩端各破25根細絲,做到篾片薄如絹,篾絲細如髮。

「戴一頂花竹帽撐起天荒地老,唱一首毛南情歌灌醉了暮暮朝朝。」這便是描寫毛南族男女青年以花竹帽為媒,結下姻緣的歌詞。花竹帽就是他們的定情信物,也是當地女子出嫁時必不可少的嫁妝。

浪漫的花竹帽在毛南語裡叫做「頂卡花」(意為在帽底編織花紋),象徵著吉祥和幸福,被譽為毛南族的「族寶」。作為毛南族獨有的文化符號,花竹帽正在演變成一種藝術品,以新的姿態傳承下去。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記者 趙豔豔)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美的愛情信物,在詩詞裡
    ——溫庭筠《南歌子》是的,愛情大多萌芽於一場纏綿的相思這顆殷紅如血的相思豆在王維的心口感嘆過在溫庭筠的指尖輾轉過在柳如是的發梢留戀過將這凝聚了千百年的詩意送給TA,道一聲——讓我愛你,可好?節禮:美玉物語:今生相許適用階段:定情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 看古人的愛情信物,品穿越千年的浪漫
    但你知道嗎,古時候互相愛慕的情侶間的浪漫,遠不是當代的我們可比的,他們情人間互贈的信物,充滿了詩情畫意,那才是中國情人節的標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人間愛情信物,一起來體會那份穿越千年的浪漫。
  • 從愛情故事開始的家族傳承 中國夫妻節·第四屆家風傳承年會圓滿閉幕
    ,「因為新鄭市委書記和市長非常支持這件事,邀請更多文化學者、企業家」,並深情地說道,「娟兒,我們要好好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民族內涵,讓中國人真正過自己的夫妻節,讓中國人因為我們的文化傳承,而立於世界不敗之地。」
  • 古詩詞中寄託愛情的五大信物,有三種至今沿用!
    古詩詞中寄託愛情的五大信物,有三種至今沿用!文:小妖讀歷史圖:來自網絡原創文章請勿抄襲!古人表達愛意和現代人的奔放直接不同,他們習慣於浪漫而含蓄的表達方式。以物喻情,以景寄情。在古詩詞中,那些代表了萬千情絲的物品都有什麼呢?
  • 那些年偶像劇裡的定情信物,如今回頭看全是尷尬的直男眼光?
    《薰衣草》當年《薰衣草》作為開山類的言情偶像劇曾經感動了萬千少男少女,劇中季晴川同學送給梁以薰一個裝了薰衣草的瓶,而薰衣草的話語便是等待愛情,後來初中的時候很多人都去飾品店買過。《王子變青蛙》葉天瑜的御守掛墜是她遇見單均昊的「桃花運」,現在還記得片頭曲一閃而過的確認眼神場景,啊哈哈哈。
  • 結婚必備「三轉一響」 來看看當年的「國民愛情信物」
    中新網客戶端上海12月23日電 (王子濤)上世紀七十年代由手錶、縫紉機、自行車和錄音機組成的結婚必備「三轉一響」,以及到後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由冰箱、彩電、洗衣機組成逐漸替代「老三件」的「新三件」……一個個專屬老上海的愛情記憶近日在上海大寧音樂廣場呈現。
  • 毛南族自治縣脫貧後試水直播帶貨 香豬香牛香鴨香米香菇拼多多上熱銷
    這裡是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也是世界自然遺產地。這裡不但有好山好水,還珍藏著非常多的綠色原生態農產品。」6日上午10時,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環江縣」)人民政府縣長黃炳峰穿著特色的民族服飾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向廣大網友推介環江的特色食品。「環江五香指哪五香呢?」面對網友的好奇,黃炳峰縣長耐心解答,環江「五香」就是香豬、香牛、香鴨、香米和香菇。
  • 毛南族中藥香囊可預防流感
    1月4日,在平塘縣校農結合產業園內,卡蒲毛南族鄉傳統香囊車間工人在生產香囊。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香囊的製作2018年入選了貴州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香囊裡面裝的材料是由貴陽醫科大學流行性防治實驗室研發的具有國家智慧財產權可預防流感的毛南族香藥。
  • 山東長清小吃:大山褶皺裡的氤氳香氣
    山東長清小吃:大山褶皺裡的氤氳香氣   在濟南南部的長清區,層巒疊嶂,連綿起伏的大山褶皺裡
  • 大山裡的多彩民族藝術走進上海親子家庭
    特展廳裡展出了來自於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孩子們的繪畫、書法、刺繡、編織的手創作品,以及歌舞才藝視頻,涵蓋藏族、蒙古族、納西族、瑤族、彝族、傣族、侗族、滿族、佤族、鄂倫春族共計10個民族。東巴文生肖木牌畫、紙盤畫、藏族石頭畫、藏族小動物蜂蠟塑,還有民族律動舞蹈,每堂才藝課的主題裡都會有不同的文化故事和體驗。民族藝術對於城市的孩子們來說不再那麼遙遠和模糊,變得有聲有色,好玩兒有趣,孩子們也紛紛為小小傳承人們留下祝福的視頻。
  • 明星級愛情信物: 聯想小熊Pad A3000讓愛在線
    「愛亮了/愛笑了/I’m always online…」林俊傑的動人旋律加作業本的靠譜劇情,由李蔚然執導,謀女郎倪妮,當紅小生馮紹峰聯袂出演的聯想平板電腦年度愛情短片《愛·在線之我想和你好好的》近期在網絡上掀起一陣「愛在線」浪潮,「愛TA,就為TA Always Online」儼然成為最近網絡最流行的一句流行語。
  • 將手錶作為定情信物真的可行?其寓意讓人感動
    在我們談戀愛的時候,我們會送對方意見定情信物,以代表我對這段感情的珍惜。那麼我們在選擇定情信物的時候,會選擇什麼的?有錢的時候可能會送鑽石,作為學生沒錢的時候送過杯子。鑽石代表永恆的愛,杯子代表一輩子,而今天,我將告訴大家,定情信物,送手錶。
  • 非遺傳承:麼麼御守傳承古法工藝、珍貴程度不輸珠寶
    香包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術品,歷史久遠。它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到了明清時期,特別是清初,香包已成為愛情的信物了,而且香包作為佩飾盛行一時。而今天,我們的麼麼御守,正是徐州土生土長的企業雷氏普愛所打造的一款非遺傳承創新之國禮。麼麼御守所鑲嵌的香包,採用的是傳統珍貴的絲綢布料。都知道,絲綢也是中國的國禮,是布料裡最為珍貴的,在古代,是富貴人家在用得上的。香包上面的文字和圖案,則採用的是中國傳統的織錦工藝,金線織就。光這一個小小的香包布袋,從布料到工藝,就已經非常具有文化價值。
  • 丐幫的兩件不傳之寶,一件是打狗棒,而這一件被她弄丟了
    在金庸老前輩的筆下,丐幫可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歷史,百年文化的一個底層大幫派。雖然幫派裡的成員整體的文化素質不太高,但在幫主的選拔上,卻非常的嚴格,但嚴了也好,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幫派不變質。丐幫,顧名思義是由乞丐來組成的一個幫派,而領導幫派的幫主和有一些長老的好與壞則關係著整個幫派的氣運。
  • 古代定情信物有哪些含義?男子送女髮簪代表認其是正室
    定情信物包括:手鍊、戒指、如意、羅漢錢、紅豆、鳳釵、手帕、荷包等,或者是家中祖傳的某種小物件、本人精心選購的某種紀念品等。不管信物為何、價值是否貴重,信物總會有一定來歷或與自己有特殊的關係,其精神上的含義肯定是不能用物品是否值錢來衡量的。
  • 傳承五四精神 閃耀青春之光
    橘子洲頭百人宣誓,千名師生唱響青年勵志愛國歌曲,高校學子「打卡」革命聖地,五四情景劇、合唱、快閃輪番上演……5月3日,以「新體藝耀青春」為主題的《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五四青年節大型展播在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播出,活動由教育部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
  • 解碼嶺南醒獅精神百年傳承
    作為逢年過節和喜事慶典必不可少的「保留節目」,沒睇過舞獅,不算叫過節噢~就像湯圓南甜北鹹一樣,中國舞獅,也分為南北兩派。  北獅以真獅為模,風格寫實,舞的是一個威猛莊嚴。在電影《獅王爭霸》裡舞動的就是一頭來自廣東佛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黎家獅」。  「黃飛鴻出身佛山,覺得我們黎家獅很厲害,經過店鋪都要點頭致意。黃飛鴻在那個年代代表著中國人自信、自強的精神。」 73歲的黎家獅第五代傳人、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黎偉驕傲地對羊城派記者說道。
  • 中國御守這麼可愛,還需要跑去日本買?
    中國有自己的御守,來護佑自己的國人,麼麼御守,每個中國人都值得擁有,贈禮,收藏,大氣有度。麼麼御守是怎麼來的?麼麼御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繼承古代民間的香囊文化,融入了現代化的審美風格,加上傳統護身符的概念,護佑佩戴之人平安順遂。香囊也是香包,香包在《詩經》的一些篇章裡已有描述,說明早在約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
  • 壇經:為什麼心法的傳承,講究「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在《壇經》中,我們看到弘忍大師將心法傳給慧能的時候,也把中國禪宗法脈的傳承因緣告訴他,即:「祖復曰: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慧能畫像也就是說,中國禪宗的法脈從達摩祖師開始,由於達摩是外國人,
  • 2021的武漢浴火重生:繡夢中國,來自大山深處的藝術與工匠精神
    漫漫長河,沉澱華夏之魅力。古老的藝術,在一雙靈巧的雙手中碰撞出現代與古典的韻味。在這裡,在2021年,在武漢,一場民族文化的中華美學就此展開。新年第一夜,這一刻的武漢之舞臺,五光十色,主會場漢口江灘一元廣場成為藝術殿堂!一段深山與都市的對話開啟了久遠的民族記憶,一段時尚與傳統的對話傳承與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