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冠圖》劇照。 官方供圖 攝
中新網上海9月18日電 (王笈)由崑劇「大冠生第一人」蔡正仁、京劇梅派大青衣史依弘等滬蘇兩地崑劇、京劇表演藝術家聯袂呈現的經典傳統大戲《鐵冠圖》18日晚在上海大劇院隆重上演,僅此一場。時隔30餘年,《鐵冠圖》迄今為止恢復傳承的最為完整、最具看點的四出傳統折子戲,終於以串演大戲的形式「重現江湖」。
傳奇名劇《鐵冠圖》為清代無名氏所作,原本已佚。戲曲舞臺上所演《鐵冠圖》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撰寫的《表忠記》、署名為遺民外史的《虎口餘生》等多個涉及「甲申之變」的劇作融為一爐,講述了明清易代之際,李自成起兵攻破北京、明崇禎帝自縊覆國以及清兵入關新朝建立等多個歷史巨變。因劇中有一名鐵冠道人張靜於明初留下三幅圖畫,提前揭示國朝將由盛轉衰的預言而得名。
《鐵冠圖》在歷史上曾盛極一時,一眾南北崑曲班社皆擅演該劇,一代「伶王」譚鑫培、「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亦常演其中的部分折子戲。全本《鐵冠圖》凝聚了歷代京昆名家之功,卻已久別舞臺30餘年,幾成絕響。
「它是清初傳奇作品中最傑出的一部,同時它的傳承又幾經浮沉。」戲曲研究學者傅謹指出,《鐵冠圖》囊括了武生、老生、旦角、官生等不同行當,既成就了這部作品的藝術豐富性,卻也為該劇串折演出增添了阻力。正因如此,能夠集合不同行當名家共同演繹《鐵冠圖》,這在戲曲史上實屬難得。
當晚,崑劇「大冠生第一人」蔡正仁挑戰了《撞鐘分宮》中的「崇禎帝」一角。崑劇「大冠生」有著「三皇兩仙」之說,即《長生殿》唐明皇、《千忠戮》建文帝、《鐵冠圖》崇禎帝、《邯鄲夢》呂洞賓、《驚鴻記》李白。其中,以《鐵冠圖》崇禎帝身上一代亡國之君零丁孤悽、張皇無著的意境最為與眾不同。已是77歲高齡的蔡正仁坦言,《鐵冠圖》特別「吃功夫」,唱念做表樣樣齊全,自己很早就開始準備。
京劇梅派大青衣史依弘則以「文武昆亂不擋」之勢主演了《貞娥刺虎》(亦稱《刺虎》)。上世紀30年代,梅蘭芳訪美期間,《刺虎》曾是上演次數最多、最受美國觀眾歡迎的一折戲;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息影8年的梅蘭芳重回舞臺,在上海蘭心大戲院演出的亦是《刺虎》。「梅大師在京劇、崑劇上都有著極高的造詣,『梅派』藝術的傳承中崑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們學『梅』更應該身體力行地學習梅大師獨到的藝術眼光和不懈鑽研的努力。」史依弘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