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疫情已經過去了,各地大大小小的企業已經紛紛復工。不過因為受疫情的影響,一切小老闆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這段時間除了生產口罩和頭盔等商品的企業外,多數企業的訂單都在大幅度減少,特別是以一些外貿出口企業,受到的衝擊尤其嚴重。
而為了自救,很多中小企業都在開展開源節流行動,比如說我表弟所在的一家小企業,一方面把員工和一些管理人員的工資降低,另一方面把一些產品分給員工,讓員工銷售給親戚、朋友、同學等,並且稱之為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全員社交營銷,老闆告訴大家,這是未來的一種銷售趨勢。
當然了,這是要定銷售指標的,每個員工每月的銷售額是1000元,如果完不成就要扣績效工資,而表弟所在的這家小公司薪酬的構成,差不多是績效工資和基本工資各佔50%。
為了完成任務,表弟只好把廠裡的很多有機食品分給親戚朋友們吃,親戚朋友們當然不能白吃,都給表弟一個成本價,不過說實話,因為是有機食品,這個價格也不低,要高出市場上普通同類商品的兩倍,偶爾嘗嘗鮮還可以,味道真的不錯,但是如果長期吃誰也受不了。
所以廠裡的銷售額開始第一個月的時候還行,後來就慢慢下降了,於是老闆就給員工們開始訓話了。
老闆告訴員工,不要把每月的銷售額當成是一種任務,而應噹噹成是一種責任和使命,老闆給大家發了好幾本書,讓每個員工都學習,其中包括《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曾經被老闆頻頻送給員工看的雞湯文。
還有一些包括《沒有任何藉口》、《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理由》、《離開了公司,你什麼都不是》等圖書,而且學習完了都要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也要扣績效工資。
有網友會說了,「買這麼多書,那豈不是要花很多錢嗎?」,其實這些書都是十幾年之前的老書了,現在根本就沒人看,都在地攤上按斤賣,花不了幾個錢,而且多數員工考核都不會合格,從員工績效中扣除的遠遠超過這些書的價格,所以老闆並不會吃虧的。
老闆是一個70後,他特別喜歡各種雞湯文,他特別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只為了拿工資而工作的員工,不會有大的出息!」,而且經常在各種場合反覆說,他告訴大家,平靜的水面培養不出勇敢的水手,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他這麼做是為了培養大家都成才。
老闆稱,只為了拿工資而工作的員工,不會有大的出息,要把工作當成一種事業和使命來做!對於這個說法,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