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在閩創業記:「小本生意」有「小秘方」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位於福州三坊七巷的唯美客文創聚落,是閩臺青年創業基地、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園區面積約3000平方米,孵化臺灣設計手作展示、藝文展演等數十項兩岸文創項目,逾千名臺灣青年曾到此參訪。 張斌 攝

中新網福州1月7日電 (閆旭 林春茵)「2020年真不容易,尤其我們做民宿的,但福州到平潭鐵路開通,平潭旅遊有了新機遇,2021年我打算增加到10個房間。」臺灣青年、福建平潭民宿業者王聲穎7日向中新社記者道出了他的新年願想。

2019年底,臺灣彰化人王聲穎和平潭北港村姑娘林曉蘭領了結婚證。2020年5月,兩人經營的北港「優覓」民宿開張。新年剛過,兩人正忙碌著籌備在石頭厝裡舉辦一場溫馨婚禮。

「我們領證後就一直投入改建平潭老家的石頭厝成為民宿,裝修的過程也是我們新婚磨合期。」王聲穎笑說,和妻子的爭執「讓我覺得生活很踏實」,在民宿低潮期,「回想那些磨合,我甘之如飴。」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事例,比如他曾堅持洗手間要大一點,方便親子遊家庭父母協助孩子洗澡,「妻子的損失在於,原本6間客房縮小成4間,但她最終也接受了我的意見。」

在與臺灣一海之隔的福建省,一如王聲穎夫婦,在後疫情時期「逆勢而上」苦尋商路和出路的臺灣青年並不少見。他們開民宿、賣咖啡、賣首飾,大多從事「小本生意」,卻各憑小「秘方」渡過難關。

圖為林娟華在唯美客經營的臺灣少數民族珠串櫃檯。林娟華是一位陸配,20年前嫁到臺灣宜蘭後,開店經營臺灣少數民族飾品,如今,她的琉璃珠手作在當地頗受歡迎。 張斌 攝

位於福州三坊七巷的唯美客文創聚落,是閩臺青年創業基地、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園區面積約3000平方米,孵化臺灣設計手作展示、藝文展演等數十項兩岸文創項目,逾千名臺灣青年曾到此參訪。

在這裡,36歲的林東嶽與一位大陸合伙人共同經營一間「拾捌」咖啡館,同時料理一間有700多本臺版藏書的「臺灣書店」。

家在臺北的林東嶽祖籍福州,「說福州話吃福州菜長大」,最愛吃荔枝肉和爆炒雙脆。2010年,在家人支持下,林東嶽背了大袋臺灣的白桃烏龍茶葉和奶粉來到福州,開了一家奶茶店。

在唯美客的咖啡店裡,林東嶽與大陸合伙人有商有量,互相「挺」。「他愛咖啡我愛奶茶,我們互相打氣。」林東嶽說,遇到難關他有秘方,「我給自己調一杯全糖奶茶,甜一下心情會好。」

林東嶽最期盼疫情儘早過去,兩岸「小三通」儘快重啟,對臺小額貿易順暢,「我現在從臺灣帶茶葉過來一帶都是大半年的量,真的有些辛苦。」

在唯美客一個小小櫃檯銷售臺灣少數民族珠串的林娟華,是一位陸配。20年前嫁到臺灣宜蘭後,林娟華開店經營臺灣少數民族飾品;如今,她的琉璃珠手作在當地頗受歡迎。

這幾年,她和福州親戚聯手經營,在淘寶等電商平臺打開銷路,還受唯美客所邀來到福州開拓市場。她坦言,疫情期間她的文創小生意全靠「淘寶」,銷量反而有漲,「電商找到更多客源,讓我們共享大陸市場。」

來自臺中的唯美客青創基地執行長張釗瑞,則為想來福州工作的臺灣實習生提供「試錯機會」,或提供「一平方空間」展示作品,或邀請入駐基地,「以此解除他們的彷徨」。1月5日,他引進的首位臺灣實習生正式入職唯美客青創基地。

曾在北京體育大學攻讀博士的張釗瑞,還期許打造兩岸賽事IP,組織籃球、足球、棒球、壘球等項目的兩岸綜合賽事,「讓兩岸動起來」。(完)

相關焦點

  • 第八屆閩都文化論壇在臺灣臺中市舉行
    盧金福)今日,「第八屆閩都文化論壇——閩都文化與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在臺灣臺中市舉行,兩岸專家、高校青年學者共100人參加本次文化學術交流活動。本活動由福州閩都文化研究會、臺灣逢甲大學、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主辦。論壇得到專家學者廣泛關注,共收到兩岸知名專家、學者的論文80多篇(其中臺灣學者論文11篇),涵蓋兩岸歷史、文化、教育、經濟、宗教等方面。這些研究成果預示著兩岸文化藝術的交流交往,特別是閩都文化學術的研究有著廣闊的空間和前景。
  • 福建公布在閩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清單
    其中:經濟領域133項,重點體現在權益保障、行業準入、醫療衛生、農業合作、文創旅遊、用地需求、金融服務、財稅服務、通關服務等方面;社會領域有66項,重點體現在衣食住行、就業創業、醫保社保、人才待遇、司法服務、參政議政、基層治理等方面;文教領域有17項,重點涵蓋了子女就讀、招錄招考、獎助學金、課題申報、體育活動、文教交流等方面;便利化領域有9項,涉及金融便利、出行便利、就醫便利、辦證便利、醫保核銷便利等方面
  • 應對STCW馬尼拉修正案 閩首期臺灣船員培訓班啟動
    應對STCW馬尼拉修正案 閩首期臺灣船員培訓班啟動 >   中新網廈門10月31日電 (記者 陳悅)27名臺灣船員31日上午在廈門集美大學參加了福建首期臺灣船員培訓班啟動儀式。
  • 閩烏情深 冬鞋暖心
    11月30日,烏魯木齊市委組織部、團市委、市青聯、市青企協舉行了「福建援疆,閩烏情深,冬鞋暖心」捐贈儀式。福建援疆前方指揮部、莆田援疆分指揮部向首府捐贈5萬雙愛心冬鞋,委託團市委發放至首府社區工作人員、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困難家庭人員等手中,讓他們在冬天感受到濃濃的暖意。
  • 從閩A到閩J——福建各地市名稱由來及歷史沿革簡要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南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依山傍海」態勢,境內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總面積的90%;地跨閩江、晉江、九龍江、汀江四大水系,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臺灣小琉球與東港的潮流小旅行!
    導語:臺灣小琉球與東港的潮流小旅行!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小琉球原名為沙瑪基,早期是一個典型、傳統以漁業維生的小島,近年轉型為觀光小島,是臺灣最好拜訪的一座離島,更是臺灣唯一的珊瑚礁島嶼。因常年氣候溫和且不受東北季風侵擾,加上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生態資源,近年吸引越來越多遊客前來朝聖這座美麗的海上樂園。來到小琉球遊玩,最佳方式就是騎著機車環島去,騎車環島一圈約十八公裡,約一小時就可繞完整座島,走一圈小琉球,心靈和記憶都是滿載的。
  • 臺媒:在閩17年聽懂閩南語 習近平與臺灣淵源深
    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與臺灣也有淵源。圖為4月7日彭麗媛參觀佛羅裡達西棕櫚灘市的巴克藝術中學。(新華社)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旺報》評論文章表示,「閩南民眾常說愛拼才會贏,其中是蘊含著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這是今年9月廈門金磚峰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談話,臺灣民眾聽了超有親近感,習近平對臺淵源深,在福建發跡、結婚、被拔擢,前後在福建17年,雖然不會講臺語,但也聽得懂,這位公認的「知臺派」領導人,將繼續帶領大陸,走向新時代。
  • 閩都文化的形成發展及其特色
    又云:「叔熊居濮如蠻,後子從分為七種,故謂七閩也」;「閩雖與蠻,七、八別數,其本是一,俱屬南方也」。這裡所說的閩、楚關係密切,應是事實,閩侯縣莊邊山出土的漢墓楚風可以證明。  莊邊山漢墓位於閩侯縣竹岐鄉春風村西。從1959年起先後發掘九座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向東,排列有序,大小略等,長2.3米,寬1.2米,隨葬器物多為灰硬陶,還有石璧、環等。
  • 福建的簡稱是「閩」,那「閩」字裡面的「蟲」是什麼呢?
    要搞清「蟲」字在「閩」這裡的含義,首先得明白「閩」字的來源。「閩」的最早記載見於中國上古時的百科全書《山海經》中的《海內南經·卷十》:「閩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閩中山在海中」。閩最早就是指生活在現今福建的百越之閩越部落,禹貢九州時屬於揚州。在周朝為七閩地,春秋以後為閩越國。秦南平百越,置閩中郡。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承認騶無諸為閩越王於此。
  • 因為這個動作,閩AS017A、閩A8925F等車主被曝光!
    閩A8925F閩AVP320有統計數據顯示,夜間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比白天大1.5倍,而60%重大交通死亡事故中,30%至40%的事故起因是濫用遠光燈,我們來看一起血淋淋的案例。南通市民王先生駕車行駛時,被對向車道上違法使用遠光燈的麵包車「致盲」。
  • 「石頭會唱歌」——臺灣青年福建漁村創業尋夢
    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北港村,有一個由臺灣青年建立的創業基地,名為「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臺灣女孩林宜臻就是這個創業團隊中的一員。  2015年6月,大學畢業不久的林宜臻跟著哥嫂來到福建平潭創業。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被平潭東北隅的北港村吸引,創立了集文創、民宿、創意料理等元素於一體的藝術聚落——「石頭會唱歌」。
  • 線上內容線下展示 臺灣青年借「臺青小賣部」展現臺灣元素
    央廣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記者張瑜瑜)「在這個臺青小賣部,能看到來自臺灣阿美部落、排灣部落的一些文創產品,像牙飾、琉璃珠這些,還有我今天穿的衣服也是阿美部落的,唱的也是阿美部落的古歌古調。」臺灣阿美部落歌手、兩岸民族文化交流達人楊品驊,熱情地向聚集在他展位前的觀眾介紹著這些臺灣元素。
  • 小情緒裡有大生意 原來身心可以這樣療愈!
    器皿震動釋放出的各色聲音交匯疊合,忽大忽小,忽遠忽近,讓人放鬆。沒錯,這就是傳說中的「聲音瑜伽」。溫麗鳳聲音療愈體驗者 處於睡和半睡之間這種狀態是最好的銅鑼的聲音是逐漸增強的我還聽到下雨的聲音聲音療愈搭配瑜伽體勢,在動靜結合中自我放鬆。還可以用聲音觸摸心靈,讓我們的身心與宇宙同頻共振。
  • 小水獺被撞死 臺灣畫家畫成故事呼籲小心駕駛
    小水獺被撞死 臺灣畫家畫成故事呼籲小心駕駛 發布時間:2017-02-04 16:52:53.0中國青年網       大年初一本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在中國臺灣卻有一隻不到2個月大的水獺被汽車撞死,再也無法跟媽媽、兄弟姐妹相聚了。
  • 臺青北京創業記:要讓各行各業都更有尊嚴
    【同期】徐韜臺灣創業青年我是徐韜,1993年在臺灣臺北出生,現在在北京已經創業三年多了。【同期】徐韜 臺灣創業青年我們要做的就是為自由職業者服務的一個平臺,所有僱主當他今天需要人的時候,他直接在APP上預約人,然後當天人就能夠到直接自動地打卡,自動開始工作,自動結算薪資,然後人就離開。
  • 小村莊裡的「兩岸花生節」
    此次活動承辦單位之一、臺灣「見學館」創辦人許俊雄說,這是今年第10次來到長慶鎮。自己走訪了整個鎮區,從地形、氣候、山勢、水文和栽種方式,看見長慶花生品質優良的奧秘。「兩岸融合要真正交心。」  此次,小村莊裡的兩岸花生節吸引了來自兩岸的多名規劃設計、運營、文創等領域的團隊和青年從業者,以及來自福州的100多名遊客參加。
  • 2020兩岸青年交流成果豐碩,臺灣青年是愛拼族!
    這其中既有前所未遇的「不平凡」挑戰,更有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共同創造的「不平凡」成果。中國臺灣網【兩岸年終策劃】系列評論,帶你回顧2020,展望2021。祖國統一的大勢不可撼動,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兩岸關係發展「要準備走曲折的路」,更要及時復盤,克難前行。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30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
  • 臺「官二代」壟斷軍火生意賺巨額利潤
    圖片來源:臺灣媒體  臺當局每年軍購預算達數千億元新臺幣,是國際軍火市場的「肥羊」。據媒體爆料,島內軍火買賣始終被視為獨門生意,被少數所謂的「官二代」把持。他們憑藉父親及長輩在臺軍和「國安」部門中的人脈資源,動輒從中賺取上億佣金。
  • 臺灣青年寫真:「無殼蝸牛」的煩惱
    原標題:臺灣青年寫真:「無殼蝸牛」的煩惱   房價高漲不落,是許多都市年輕族群揮之不去的煩惱,臺北也不例外,「無殼蝸牛」的生活令青年倍感壓力。  高中教師:我想有個家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
  • 洛陽「關帝」將離閩赴臺參加海峽兩岸關公交流會
    圖片來源:洛陽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23日洛陽消息 6月4日從河南「起駕」的洛陽關林「關聖帝君」像,於22日上午,在福建巡遊的最後一站——石獅市大侖村德義廟舉行安座儀式並舉辦了盛大的巡遊活動。據悉,「關聖帝君」像將於明日離閩赴臺參加首屆海峽兩岸關公交流會活動。  臺灣東照山關帝廟的代表走在巡遊隊伍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