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福州三坊七巷的唯美客文創聚落,是閩臺青年創業基地、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園區面積約3000平方米,孵化臺灣設計手作展示、藝文展演等數十項兩岸文創項目,逾千名臺灣青年曾到此參訪。 張斌 攝
中新網福州1月7日電 (閆旭 林春茵)「2020年真不容易,尤其我們做民宿的,但福州到平潭鐵路開通,平潭旅遊有了新機遇,2021年我打算增加到10個房間。」臺灣青年、福建平潭民宿業者王聲穎7日向中新社記者道出了他的新年願想。
2019年底,臺灣彰化人王聲穎和平潭北港村姑娘林曉蘭領了結婚證。2020年5月,兩人經營的北港「優覓」民宿開張。新年剛過,兩人正忙碌著籌備在石頭厝裡舉辦一場溫馨婚禮。
「我們領證後就一直投入改建平潭老家的石頭厝成為民宿,裝修的過程也是我們新婚磨合期。」王聲穎笑說,和妻子的爭執「讓我覺得生活很踏實」,在民宿低潮期,「回想那些磨合,我甘之如飴。」
他給記者講了一個事例,比如他曾堅持洗手間要大一點,方便親子遊家庭父母協助孩子洗澡,「妻子的損失在於,原本6間客房縮小成4間,但她最終也接受了我的意見。」
在與臺灣一海之隔的福建省,一如王聲穎夫婦,在後疫情時期「逆勢而上」苦尋商路和出路的臺灣青年並不少見。他們開民宿、賣咖啡、賣首飾,大多從事「小本生意」,卻各憑小「秘方」渡過難關。
圖為林娟華在唯美客經營的臺灣少數民族珠串櫃檯。林娟華是一位陸配,20年前嫁到臺灣宜蘭後,開店經營臺灣少數民族飾品,如今,她的琉璃珠手作在當地頗受歡迎。 張斌 攝
位於福州三坊七巷的唯美客文創聚落,是閩臺青年創業基地、福州市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園區面積約3000平方米,孵化臺灣設計手作展示、藝文展演等數十項兩岸文創項目,逾千名臺灣青年曾到此參訪。
在這裡,36歲的林東嶽與一位大陸合伙人共同經營一間「拾捌」咖啡館,同時料理一間有700多本臺版藏書的「臺灣書店」。
家在臺北的林東嶽祖籍福州,「說福州話吃福州菜長大」,最愛吃荔枝肉和爆炒雙脆。2010年,在家人支持下,林東嶽背了大袋臺灣的白桃烏龍茶葉和奶粉來到福州,開了一家奶茶店。
在唯美客的咖啡店裡,林東嶽與大陸合伙人有商有量,互相「挺」。「他愛咖啡我愛奶茶,我們互相打氣。」林東嶽說,遇到難關他有秘方,「我給自己調一杯全糖奶茶,甜一下心情會好。」
林東嶽最期盼疫情儘早過去,兩岸「小三通」儘快重啟,對臺小額貿易順暢,「我現在從臺灣帶茶葉過來一帶都是大半年的量,真的有些辛苦。」
在唯美客一個小小櫃檯銷售臺灣少數民族珠串的林娟華,是一位陸配。20年前嫁到臺灣宜蘭後,林娟華開店經營臺灣少數民族飾品;如今,她的琉璃珠手作在當地頗受歡迎。
這幾年,她和福州親戚聯手經營,在淘寶等電商平臺打開銷路,還受唯美客所邀來到福州開拓市場。她坦言,疫情期間她的文創小生意全靠「淘寶」,銷量反而有漲,「電商找到更多客源,讓我們共享大陸市場。」
來自臺中的唯美客青創基地執行長張釗瑞,則為想來福州工作的臺灣實習生提供「試錯機會」,或提供「一平方空間」展示作品,或邀請入駐基地,「以此解除他們的彷徨」。1月5日,他引進的首位臺灣實習生正式入職唯美客青創基地。
曾在北京體育大學攻讀博士的張釗瑞,還期許打造兩岸賽事IP,組織籃球、足球、棒球、壘球等項目的兩岸綜合賽事,「讓兩岸動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