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有國家級保護動物40多種 山上碰到野生動物不要捕殺

2020-11-22 廈門網

  -廈門已知野生動物265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動物40多種

  -山上碰到野生動物不要捕殺,不要驚擾,也不要盲目救助

  杉際內原始次生林,人跡罕至,是野生動物的樂園。黃文水攝

  護林員打開路邊的蜂箱。

  林中的石頭布滿青苔。

  網友「牧羊人2500」在島內山上拍到松鼠。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記者黃文水 匡惟)近日,同安區檢察院依法對5名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嫌疑人提起公訴(本報5月3日報導),引起廣泛關注,各大門戶網站紛紛轉載。這篇報導也引發市民們的好奇:在我們身邊的大山裡,野生動物都有誰,它們過得好嗎?

  連日來,本報記者走進廈門的大小山林中,採訪山民和動植物保護人士等,為您揭開廈門野生動物家族的神秘面紗。

  【探訪】

  走進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杉際內

  同安汀溪鎮杉際內,地處廈門北部山區,有1.3萬畝原始次生林,這裡遠離喧囂、人跡罕至,是野生動植物們的家園。近日,記者在護林員廖榮坤的陪同下,前往探訪。「林區太大了,有些地方我也沒走透。」廖榮坤說。

  進入林區後,頓感神清氣爽。往林子裡走,能明顯感覺到氣溫在持續下降,「一般氣溫要比山下低個10多度。」廖榮坤說。

  我們走的是一條進入林區的大道,往裡走耳邊聲音豐富起來,林海裡鳥聲蟲鳴此起彼伏,側耳傾聽,自然的韻律十分美妙。這裡林鳥眾多,常有鳥友們扛著長槍短炮來觀鳥拍鳥。據廈門觀鳥會統計,杉際內觀測到的鳥類有52種,包含黃頰山雀、冕柳鶯、黃雀、紅嘴相思鳥、松鴉等特色鳥種,在杉際內周邊還首次觀測到一種名為「阿穆爾隼」的冬候鳥。

  漫步在樹葉鋪地的路上,兩側山林,可見白霧在林間低徊繚繞,一棵棵古樹茁壯挺拔,盤根錯節的野藤開著無名小花,交織成了一張巨大的綠網,很多石頭上爬滿了青苔,變成了綠石。「這幾年巡山時,偶爾可以看到野山羊和野雞,不過,它們行動很快,見到人,一下子就鑽進林子不見了。」榮坤說,這裡植被豐富,為動物們提供了天然的保護。有廈大學生做過統計,杉際內叫得上名字的樹木和藤類植物有80多種。

  「夜裡太安靜了,野生動物們紛紛出來活動,山裡估計就我的小屋有亮光。」廖榮坤笑著說,現在膽子最大的要數野豬了,都成群結隊活動,他時常能遇到三四十斤重的小野豬亂跑亂跳,還有豪豬,此外他還見過蘇門羚的蹤跡。其實他看到的是蘇門羚的糞便,「都是顆粒狀,比羊糞大了許多」。

  山高林密、層巒疊嶂、連綿不絕的山林,構成了自己的小世界,這裡經常下雨,但都很短暫。廖榮坤說,正是這片連綿的原始次生林,滋養著動植物們在這裡繁衍生息。

  【調查】

  島外

  野豬

  級別:三有保護動物(有益的、有重要經濟、有科學研究價值)

  山中無老虎,野豬稱大王

  葉清福是同安區農林局林政資源站副站長,長年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他說,由於大型貓科動物近乎絕跡,失去天敵的同安野豬處於「瘋長」狀態,近年來快速增長。野豬們不僅稱霸山林,還頻頻到山區周邊村莊、農田「掃蕩」,靠山區域頻現「豬影」,山區農戶談豬色變。

  2003年,同安林業部門曾隨機抽取14個村野生動物調查情況,當時推算,整個同安山區約有520頭野豬。13年之後的今天,據估算,野豬種群數量在1000頭以上。「連平原村莊的小山頭也能見到野豬蹤跡。」葉清福說,山區周邊村民經常能見到野豬出沒。

  野豬軍團的急劇擴張,讓不少山區的農作物遭殃。2014年,省林業廳、公安廳、財政廳、農業廳專門下發關於「加強野豬危害農林業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說,野豬危害農作物面積超過耕地1%以上的鄉鎮,應依法組建或聘請專業性、季節性護農狩獵隊,有計劃對野豬實施獵捕,控制其種群過度增長。

  「野豬雖然可以獵捕,但必須是專業人士,並具備獵捕證和持槍證。」葉清福說,同安就組織過狩獵隊,打過好幾頭野豬,普通市民則無權獵捕野豬,更不能使用高壓電線、大鐵鋏等工具。

  蘇門羚

  級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高山「神獸」,棲居廈門好多年

  資料是這樣介紹蘇門羚的:蘇門羚(又名鬣羚),一般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森林茂密多巖石山區,每當林區雲霧繚繞時,蘇門羚能在其他動物和人認為無路可行的懸崖上攀爬、跳躍,就像傳說中騰雲駕霧的「神獸」。

  這種高山「神獸」居然出現在低海拔的廈門。在汀溪杉際內、蓮花國家森林公園等地,都有發現蘇門羚活動的蹤跡。《同安縣林業志》記載:1982年,汀溪鎮村民捕殺一隻蘇門羚,送省有關部門鑑定。葉清福說,前幾年,同安鳳南農場周邊有一次山林火災,參與滅火的村民就看到過蘇門羚。

  棘胸蛙

  級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曾經隨處可見,如今難得一見

  棘胸蛙又名石雞、石蛤等,是中國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常棲息在南方丘陵山區,一度被人稱為「百蛙之王」。

  據同安林業部門調查,棘胸蛙主要分布在同安、翔安區的各山區鎮,棲息在有灌木叢、針葉林、闊葉林的溪流附近。葉清福說,由於過度捕捉,棘胸蛙的數量有所減少,另外農業施肥不當及人類生活廢棄物,也會影響棘胸蛙的棲息地環境。

  穿山甲

  級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50畝林地中,有它就沒白蟻

  穿山甲,顧名思義,能「穿山」之「甲」,其善打洞,披鱗甲。據科學家觀察,在250畝林地中,只要有一隻成年穿山甲,白蟻就不會對森林造成危害,可見穿山甲在保護森林、堤壩,維護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葉清福介紹,穿山甲在同安新民鎮、蓮花國家森林公園、金光湖、汀溪鎮、五顯鎮等低山、丘陵均有分布。十多年前,在林業部門開展的同安、翔安野生動物資源常規調查中,穿山甲數量呈減少趨勢,林業部門建議,加大執法力度,整頓市場,嚴厲打擊非法捕殺穿山甲行為。

  小鸊鷉

  (pì tī)

  級別:「三有」保護動物

  長得萌萌的,喜歡水上漂

  個頭像鴿子,腳掌像鴨子,嘴巴像錐子。沒有尾巴,長得萌萌的。這種動物叫「小鸊鷉(pì tī)」。它潛水時,僅在水面上露出嘴尖和眼睛,很像鱉的形狀,又得名「王八鴨子」。它還喜歡漂浮在水面上,像一個葫蘆,也稱「水葫蘆」。

  2000年,林業部門開展同安、翔安野生動物資源常規調查,就有記錄到小鸊鷉活動的蹤跡。葉清福說,在溪東水庫,他就見到過正在覓食的小鸊鷉。

  蟒蛇

  級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老愛拋頭露面,見報率極高

  近幾年來的廈門,蟒蛇頻頻見諸報端,堪稱見報率最高的野生保護動物。您可能沒想到,儘管常見,蟒蛇卻是廈門野生保護動物中級別最高的,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去年,同安明溪村一農戶建房子,挖到一個蟒蛇巢穴,母蟒蛇重約100斤,其身上的鱗片狀花紋有成人拇指大。一大窩蛇蛋,每個都有鵝蛋大小。蟒蛇不僅個頭大,近年來,它們總是頻頻出沒。葉清福介紹,不僅在靠山養殖場周邊,同安城區周邊也出現過蟒蛇。蟒蛇一多,有時連放生的地方都不好找,放生地點不夠偏僻,可能沒多久它又下山了。

  同安區農林局的歷史紀錄顯示:2014年,單單同安就放生蟒蛇83條,佔蛇類放生量的八成,而5年前,放生的蛇類多為眼鏡蛇等毒蛇。

  蟒蛇的快速增長,除了生態環境轉好之外,還與同安群眾敬畏蟒蛇有關,民間流傳有捕殺蟒蛇招致厄運的說法。女捕蛇者梁玉梅說,如今是「有蟒必報」,群眾遇到蟒蛇第一反應是報警求助,蟒蛇其實很有靈性,一般不攻擊人,肚子餓的時候,喜歡到養殖場、農田裡覓食,雞鴨、老鼠是蟒蛇的最愛。

  島內

  蟒蛇常出沒,松鼠林中耍

  和島外的連綿群山相比,島內的山要小得多,海拔也低得多。加上人口稠密,野生動物的數量沒島外那麼多。

  最常見到的是蛇。林業人員李先生多次參與島內的「捕蛇」行動,常見的有蟒蛇、水律蛇、眼鏡蛇、竹葉青、銀環蛇、王錦蛇等。「廈門綠化較好,溫度適宜,市民保護動物意識較強,因此蛇的出現率較高」。

  東坪山居民李先生說,東坪山上的蟒蛇「不只是幾條」,甚至還有一條近百斤重的白化網紋蟒蛇。李先生的鄰居也跟蟒蛇親密接觸過,有一回開車在山路行駛,遭遇蟒蛇攔路,蟒蛇橫躺公路上佔了兩個車道,嚇壞了不少人。

  東坪山曾有野豬傳聞,有人發現野豬腳印和被拱過的地瓜。儘管朋友們對此深信不疑,但李先生認為不太可能,他說,東坪山並不具備野豬的生存條件。經調查證實,有人看到所謂的野豬印跡,被證實是逃逸的家養巴馬香豬,此前山中有人飼養了巴馬香豬,後來有幾隻逃了。

  李先生說,東坪山上倒是一直有豪豬和松鼠,過去有,現在也常見到。他說,豪豬其實在閩南一帶的山中比較常見,遇到危險會縮成一團,對人並沒有攻擊性。而松鼠則比較常見,不太怕人,狐尾山、仙嶽山等也能見到松鼠。

  【連結】

  記者拿到調查報告「孤本」

  近年來,我市開展野生動物的專項調查並不多見,記者在採訪中拿到了一份難得的調查報告,堪稱孤本。報告顯示,1998年起,林業部門對同安、翔安兩地的兩棲、爬行動物進行專項調查,了解兩地兩棲、爬行動物的數量、種類、分布區域及影響其存在的因素。調查持續了一年多,調查長度達到106.86公裡。

  報告顯示,同安、翔安調查共發現12種兩棲、爬行動物,記錄蛙類99隻,蛇類6條。其中澤蛙48隻、黑眶蟾蜍11隻、黑斑蛙12隻、沼蛙20隻、虎紋蛙2隻、戴雲湍蛙6隻。蛙類廣泛分布在各鎮。同時,還發現了銀環蛇、王錦蛇、眼鏡蛇、滑鼠蛇、紫灰錦蛇、竹葉青各一條。

  值得一提的是,林業部門根據資料記載及目擊訪問,發現了同安、翔安境內的不少毒蛇,包括眼鏡王蛇、烙鐵頭、金環蛇、繁花林蛇等,這些蛇類在沿海地區很少見,主要分布在各山區鎮。

  就全市範圍來看,廈門已知的野生動物有265種,包括穿山甲、蘇門羚、雲豹這樣的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動物40多種。

  【溫馨提示】

  進入山區林區,儘量走大道

  林業部門提醒市民,前往山區或者林區活動,儘量走大道,不要往密林深處或草木繁盛的地方活動,以免遭遇毒蛇。

  市市政園林局林政資源管理處相關人士提醒,市民們要提高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實現人與野生動物的和諧相處。此外還要樹立守法意識,不能違法飼養、獵殺或烹食。更重要的是,遇見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市民要及時撥打林業110熱線5038263,不能私自放生或是盲目救助。

相關焦點

  • 保護秦嶺 | 數數看!陝西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哪些?
    看看陝西的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哪些「對於野生動物保護,特別是珍貴、瀕危動物保護的法律條文,除了《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國家級法律,還有陝西省、西安市制定實施的地方性法規,在省、市秦嶺保護條例裡均有這方面的表述和規定。」
  • 竟有國家級保護動物!通河縣查處特大販賣野生動物山特品店
    不法商販就是看到這其中的商機,竟然打起販賣野生保護動物的主意。20日,省內多名環保志願者在走訪中發現了位於通河縣濃河鎮一處山特產品店,公然大肆售賣野生鳥類等野生保護動物。報警後,轄區民警和森林公安迅速出擊,查獲了野雞野兔鷹類和飛龍等數百隻,一舉查處並取締了這處大型販賣野生保護動物的黑窩點。圖為滿地野生動物。
  • 紫帽山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出爐 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紫帽山位於晉江紫帽鎮境內,記者從晉江市農業局獲悉,近日,紫帽山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出爐。根據調查統計,紫帽山景區有陸生脊椎動物資源179種。其中哺乳綱7目11科16種,佔泉州市總種數(32)的50%;鳥綱12目35科109種,佔泉州市總種數(260)的42%;爬行綱3目8科34種,佔泉州市(61)的56%;兩棲綱1目5科11種,佔泉州市總種數(32)的34%。
  • 廣東有人捕殺白鷳等保護動物做腊味?刑拘!
    廣東有人捕殺白鷳等保護動物做腊味?刑拘!在案發地點,民警發現有人為安裝的用於捕獲動物的陷阱。隨後民警又在相隔不遠的地方發現類似陷阱。經粗略統計,民警在山上發現的陷阱約有10個。通過摸排走訪,民警發現中洞村村民鄧某全有重大嫌疑。經查,鄧某全幾乎每天都出現在小礤山上,下山時常帶有蛇皮袋,蛇皮袋內有活物掙扎的動靜。掌握相關證據後,9月24日,民警按照部署在鄧某全的家附近埋伏。
  • 村民主動上交一隻鳥,疑似國家級保護動物
    並於次日送往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管理局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進行專業救助。接報後,凱裡市森林公安局值班民警立即前往舟溪派出所,經了解,舟溪鎮一村民吳某兵到山上抓到一隻幼鳥,該鳥無傷,準備帶回家飼養,聽到其他村民說,之前看到宣傳保護動物的視頻和畫報,疑似國家保護動物,不能私自飼養,要交到相關部門處理,於是該村民主動將幼鳥交到舟溪派出所,經觀察,該幼鳥狀態良好,身體沒有外傷,外形上看疑似國家級保護動物「灰林鴞」,民警遂即並將該鳥帶回局裡。
  • 鳳凰山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野生動物...
    定期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地處山河屯林區的鳳凰山大峽谷保護區,總面積近2.5萬公頃,以原麝、紫貂、東北虎和紅松、紅豆杉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自2018年6月保護區開展動物樣線監測以來,定期進行調查監測,累計拍攝到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在內的野生動物8種。
  • 陰條嶺保護區多次出現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和獼猴
    2021年1月6日,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多次拍攝到林麝、獼猴的身影。視頻中一隻林麝正伸長脖子東張西望,警惕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三隻獼猴結伴而行,第二隻邊走還不時回頭看看,好像是在提醒同伴不要掉隊。林麝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生性膽小機警。
  • 野生動植物保護|北京:野生動物已達500多種
    一隻貉在潺潺山澗旁邊悠閒玩耍,兩隻狗獾「一言不合」便動起手來,一隻野豬忍不住身上的「刺撓」,正使勁蹭著樹皮……您看到的這些場景,是來自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裡的畫面。這些野生動物在茂盛的林間嬉戲玩耍,儼然成了保護區的「主人」。隨著北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頻繁地在城市裡現身,甚至出沒在市民身邊,為北京增添一抹「野性氣息」。
  • 邯鄲市重視陸生野生動物保護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鸛、大鴇、金雕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小天鵝、貓頭鷹、遊隼、獵隼、紅隼、燕隼、鴛鴦等;省級保護動物有:果子狸、啄木鳥、白鷺、獾等;三有動物大多為:野豬、野兔、麻雀、灰喜鵲、普通翠鳥等。
  • 巫溪:陰條嶺自然保護區多次拍到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獼猴
    拍到的野生動物。巫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重慶1月7日電 6日,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儲存卡時發現,在多處拍到林麝、野生獼猴的身影。 從截取的圖片可以看出,兩隻林麝明顯不是同一隻,其中一隻嘴巴外面長有獠牙。據巫溪縣林業局的專家介紹,長有獠牙的是雄性,沒長的是雌性。
  • 陰條嶺自然保護區多次拍到國家級保護動物林麝、獼猴
    1月6日,重慶市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儲存卡時發現,在多處拍到林麝、野生獼猴的身影。從視頻片段可以看出,兩隻林麝明顯不是同一隻,其中一隻嘴巴外面長有獠牙。據巫溪縣林業局的專家介紹,長有獠牙的是雄性,沒長的是雌性。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不應把野生動物當寵物飼養 捕殺流浪動物沒...
    研究表明,病毒可能來自於野生動物。2月14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全輝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部分野生動物是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的宿主。在已知的1410種人類疾病中,由動物性致病源引發的疾病約佔61%。如果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過於親密,可能危及健康。  【同期】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 孫全輝  研究顯示,70%多的新發疾病都來自野生動物。
  • ...溫州警方破獲一起「鸚鵡大案」,救了400餘只國家級保護動物
    永嘉縣公安局近日破獲一起非法收購、出售400餘只鸚鵡案,涉案鸚鵡多為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其中一隻紫藍金剛鸚鵡售價達25萬元。經多次收網,警方抓獲買家賣家共27人,成功斬斷多條網絡上收購、出售珍貴野生動物鸚鵡的渠道。
  • 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豬獾遭捕殺
    8月12日下午,在欒川縣一旅遊風景區內,一名中年婦女正以50元的價格公開向遊人出售一隻遭到捕殺的豬獾(如圖)。 據這名婦女說,她是附近山民,這隻獾是前一天被捕獸夾夾住後捕獲的。因豬獾被夾住後猛烈掙脫,造成右前肢折斷而死。記者看到,這隻獾約有半米長,10多公斤重。身上長著黑色的棕毛,脖子和頭部有黃白色條紋。
  • 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曲宗貢生態定位監測站工作人員,在開展監測、巡護以及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工作時,發現了很多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收穫頗豐!據統計,紅外相機共監測拍攝到15類禽獸活動影像,其中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林麝,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水鹿、 白馬雞、黑熊、血雉、狼等。此次白馬雪山保護區監測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證明該區域生態系統完整,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保護。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野生斑羚再現房山 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供圖新京報訊(記者信娜)近日,北京一家環保組織在房山與野三坡交界處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斑羚。當地村民稱已有十幾年未見野生斑羚。北京野生動物保護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過去,近幾年北京周邊生物多樣性已有較大提升並更穩定。
  • 網民網購紅隼養家中獲刑 買野生保護動物當寵物養違法
    網上買野生保護動物當寵物違法  「我們發現,近來利用論壇、微信、QQ等網絡平臺收購、出售野生保護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越來越多。」尋烏森林民警介紹。  記者梳理發現,有網友在網上賣蟒蛇、球蟒、綠鬣蜥、野生輻紋龜等野生保護動物。
  • 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原麝(組圖)
    原麝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原麝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據介紹,在採集到疑似原麝照片後,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一時間聯繫到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專家對照片進行鑑定。
  • 野生動物頻繁「出鏡」中衛市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頻繁「出鏡」中衛市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www.nx.xinhuanet.com  2020年05月15日 來源:新華網    近日,寧夏中衛沙坡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結合水鳥保護救護項目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
  • 陝西破獲特大捕殺瀕危野生動物案
    在秦嶺設置長達數公裡的「高壓線」捕殺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經簡單處理後層層加價銷往南方。日前,陝西省寶雞市眉縣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獵殺、運輸、買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一個橫跨7省區12市的犯罪團夥被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