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不難,關鍵是形成心態的正循環

2021-01-10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圈圈 來源|圈外同學(ID:iquanwai)

很多人都認為,只有自己有了自信,才能解決問題和困難,於是花費了大量時間去尋找自信。

其實,不是有了自信才會有好的結果,而是有了好的工作結果,你才會獲得真正的底氣和自信,而這個自信會驅使你去有勇氣向更大的困難發起挑戰,從而實現一個自信的正循環。

丟了客戶,因為沒自信?

5年前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對「自信」的認知。

那時候剛升項目經理,跟老闆一起去談一個重要項目。為了鍛鍊自己,我要求主導這次會談,她只在必要的時候幫我補場。

會談中,面對客戶高管團隊接連拋來的問題,我大方回應、侃侃而談。

結束之後,我依然處在「戰鬥」後的興奮狀態,信心滿滿地跟我老闆說:他們看起來很滿意,今天這個項目應該是拿下了吧?

她笑而不語,說:等通知吧。

之後沒兩天,結果出來了,但不是我想的那樣,而是項目被競爭對手拿下了。

原因當然有很多,包括價格等等。但其中一個原因,讓我無法接受,對方提到:項目負責人(我)看起來不夠有信心。

我一臉懵逼,繼而憤怒,甚至懷疑對方是不是記錯人了。

首戰失敗對我的打擊太大了,我絕望地跑去問老闆,她說: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的表現,就像一個小學生拼命在向一群大人證明自己?你幾乎沒有問過他們任何問題,只是在不斷回應他們的挑戰,完全不是平等交流。

你認為自己很自信,但一個自信的人,是不需要急切地證明自己的。

那段話如當頭棒喝,在今後的好幾年裡,我都記得。

但是,也就是當時的那段話,徹底粉碎了我之前幾年從自卑到自信的努力。

我一直努力,讓自己表現自如、談笑風生、自信滿滿……但那一刻我發現,原來我的努力都是錯的,因為我對「自信」的理解就是錯的。

從自卑到自信,這條路有多長

在自信這條路上,我探索了太多年,因為在很年輕的時候,我曾飽受「不自信」之苦。

前陣子,我一位前同事還跟我提起,他說完全沒有想過我會變成現在的樣子,因為9年前剛認識我的時候,非常害怕跟我合作,因為我看起來非常不善言辭、不自信,看起來是那種拖後腿的人。

但實際上呢,那時候的我進入諮詢已經1年,作為分析師,在寫分析報告方面做得比大多數顧問都出色,屢次被合作的同事表揚。

可是,當別人沒有真正跟你合作過的時候,往往只能通過外在表現來判斷。

不自信的人,太吃虧了。

研究表明,在選擇領導者的時候,人們都傾向於選擇那些「看上去」更有能力,也就是,更自信的人。

所以在很多年裡,我都一直想讓自己變得自信起來,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

但是,我走了太多彎路。

最初,我是個有點自卑的人。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我見到面試官,連自我介紹都說不出來。看到自己喜歡的男生,也沒有勇氣打招呼,只好假裝沒看見。

對於別人的誇讚,我全部都認為:我沒有這麼好,都是你們在客套我。還有,遇到一些看起來難搞的客戶,我會找理由逃避。

察覺到這種自卑帶來的問題之後,一開始,我用強迫的方法,試圖用「自負」來打敗「自卑」。

比如,在學校的時候,報名參加校級歌唱比賽;比如,跟客戶約會議時間,故意把時間放在老闆沒空的時候,逼迫自己一個人去見;當然還嘗試過雞湯文裡的方法,對著鏡子握緊拳頭說「我可以」……

似乎有所改變了……

但我很快發現了問題。當我強迫自己去做這些高出我能力很多的事情時,有時候會失敗。

但是,為了維持自己的自信,我常常會忽略事情本身的對錯,用很多理由來為自己的失敗做解釋,否定自己的因素。

這種「自負代替自卑」的治療方式,讓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缺乏反思,無法從犯錯中得到任何進步

後來,我接觸了「原生家庭」的概念,又試圖從家庭找到不自信的源頭。

比如小時候的各種家族紛爭,比如一個聰明而強勢的媽媽對我的嚴苛要求,比如爺爺奶奶的重男輕女,比如經常責罵我的老師,等等。

我似乎真的找到原因了,但是,然後呢?除非時光可以倒流,讓我重新經歷一次童年,否則我好像也無法改變這種狀態。

直到後來,我找到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在一些需要自信的場合,把自己想像成另一個更加強大的人。

這個方法非常有用。比如,每次跟客戶開會之前,我會聽一段名人演講,多半是美國總統。然後,想像自己巨牛逼地站在客戶面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語驚四座。然後,我真的變得自信起來。

但是,直到開頭那個故事發生。我假裝出的自信,甚至騙過了自己,但還是沒有騙過最聰明、最有閱歷的人。

什麼才是真正的自信

開頭那次事情之後,我開始反思: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自信?

是不是有了能耐,就真的能夠更加自信?

答案是否定的。

做分析師的時候,跟客戶方的小嘍囉溝通都會不自信;後來能力強了,可以自如地跟他們溝通了,但跟客戶方的管理層溝通又變得不自信了。

你的挑戰總是超出你的能力。而人是無法做到「全能」的。

所以,靠能力去支撐自信,這條路沒有盡頭。更何況,有很多能力不如我的人,他們仍然很自信啊!

所以我發現,自信跟能力並不直接相關,跟家庭也不直接相關,而跟什麼有關呢?

只跟自己有關。

按老闆當時說的那句話就是:「自信的人,是不需要向別人證明自己的。」

在跟我老闆的那次溝通之後,我做了很多改變。其中一項改變,我之前曾經說過,就是取捨。

在諮詢公司裡面,所有顧問在面對客戶的時候,都是先看生意規模有多大,但我不一樣,我的首要篩選標準是,看對方的訴求是否符合我的優勢。因為我已經不需要用「搞定高難度客戶」來證明自己。

同樣是「挑選客戶」,但是出發點,跟年輕時候有了很大不同,那時候是逃避,而後來是取捨。

也是在那次溝通之後,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反思,關於自己究竟是怎樣的人,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包括現在的創業項目,之所以選擇在線教育而不是其它看起來更火爆的行業,也是出於對自己的清醒認識。

所以,真正的自信,應該基於對自己的了解,平和而淡定。面對任何事情,都會量力而行、有所取捨,但是從不逃避責任,也不會止步不前。

碰到失敗的時候、不如別人的時候,會有不開心,但很快就能調整過來,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而我以前所理解的那種「凡事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且非常堅定」的狀態,反而不是真的自信。

這類人,永遠都覺得自己正確,不斷在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害怕被別人質疑,把建議當成批評。

你跟他之間的溝通永遠都很艱難,你明明在就事論事,但他卻在不斷維護自己的立場,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自信而不斷拉扯。

這類人,其實是自負和自卑的結合體。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高度自負的人其實也是高度自卑的。

自信與自負、自卑的關係,就像一個天平,自信在中間,自負和自卑在兩邊。當我們不能做到對自己足夠了解的時候,就會向兩邊偏離,所以維持天平的平衡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年輕的時候,我們對自己、對世界都不夠了解,所以多半會經歷這樣的階段:從自負到自卑,最後回到自信。或者,對另一些人來說,是自卑到自負再到自信。

當然,更多的人,一直停留在自負和自卑的搖擺中,永遠找不到那個平衡點。

自信的三重境界

明白了「自信就是清晰地認識和接納自己」這一點之後,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通過3種方法,可以讓自己變得自信。

而這3種方法,其實代表了自信的3個不同境界,最高境界才是上面提到的「接納自己」。

但是,我們往往無法一下子達到第3重境界,所以,還是可以從小處做起。

01

第一重境界:習慣

圈外早期曾經有過一個讀者群,當時為了感謝大家關注,我每月邀請一位大咖來微信群裡用語音做分享。

有一期,我邀請了百合姐,是我前家諮詢公司的合伙人,當年33歲就做到了我們一條業務線的中國區老大,年過40更是見過無數媒體、CEO,從來都很自信。

但是,微信群分享當天,她特別緊張,一定要讓我去她家,在她邊上待著,因為她覺得自己會講不好。

匪夷所思,給幾十個職場年輕人做免費語音分享,難道會比跟500強企業CXO們談上千萬的單子更難?

當然不是,原因是什麼呢?習慣。因為CXO們見多了,微信網友可是頭一回。

我們經常會發現,自己在某些場合特別自信,而到了另一些場合又變得不自信了。習慣,是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如果你對某件事情、某個場合總是不自信,那麼很簡單,多去習慣就好,所謂「習慣成自然」。

02

第二重境界:掌控

我曾經在公眾號後臺收到一條消息,對方說他想要造火箭(這是真的)。

我相信,任何正常人看到這條消息的第一反應,都不會覺得:哇,你好自信!而是覺得:你有病吧?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這個人是馬斯克呢(這是假的)?你是不是覺得,這是一種自信了?

原因在於,馬斯克的確做到了,所以他這麼說,是有底氣的,這是建立在他對現狀的評估基礎上的。而如果我這麼說,大概連我自己都不信。

所以,那種無來由的、不做任何思考的自信,往往是一戳擊破的。真正的自信,是對自己的掌控感。

掌控感是什麼呢?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有足夠的思考能力對事物進行分析,並且你能夠知道自己的優劣勢,從而評估出自己對這件事情有多大把握,這就是掌控感。

如果說,第一重境界還是在藉助外部方式「讓自己多習慣」,來獲取自信,那麼這第二重境界,其實就是訴諸自己,來獲取自信。

當然,有時候在我們還沒有形成足夠的思考能力、無法去分析事物和分析自己的時候,會訴諸一些外部方式讓自己變得自信,比如上面提到的多習慣。

還比如心靈雞湯裡說的「對著鏡子大喊我能行」,這些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自信,但這種自信仿佛控制樓閣,最終是會失控的。

一個人的思考能力越強,對自己的掌控感越強,就越是內心平靜,有一種平和的自信。

03

第三重境界:接納

比掌控更高的境界,是接納,或者乾脆叫做「不要臉」。

「掌控」是說,自己知道自己的優劣勢。而接納是說,自己不僅知道,而且能夠接受這一切。

也就是說,你不是告訴自己「我最行、我最棒、我沒錯」,而是敢於面對自己的優劣勢,同時相信「雖然我並不完美,但我會不斷成長,所以我最終能夠做成這件事」。

這類人,願意承認失敗,能夠從錯誤中學習。

他們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不會去關心「如何表現得更加自信」,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會因為一時成敗和別人的評價就讓自我認知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他們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是為了營造一個美好的表象,而是為了自我的成長。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到,自卑感會給我們帶來壓力,所以我們常常想通過優越感來釋放自己,正是這種對優越感的追求,激勵我們前行。

然而,如果我們因此去逃避真正的問題、不願認錯,而去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中尋求優越感,或許也會獲得短暫的自信,但長此以往,必將阻礙我們成長,讓短暫建立起的自信崩盤,最終走向自負和自卑的極端。

想起昨天跟同事討論什麼年齡最好,我當時的答案是:現在。不是因為要「活在當下」,而是發自內心地這麼認為。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們如果能夠更深刻地認識並接納自己,活得更加自信從容,那麼這種感覺是多少膠原蛋白都無法替代的。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圈外同學(ID:iquanwai)

本文來源圈外同學,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對我們自我能力的一種肯定和認可
    心態決定著我們的工作狀態,自己有什麼樣的心態,我們就有什麼樣的職場未來,我們要從心態開始,努力地樹立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要堅信在積極樂觀的心態的指引下,我們將會得到更多,更加寶貴的機會,這樣我們的前景才會更加的燦爛,更加的輝煌。
  • 自信能改變人生,自信與自卑一線之差,自信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自信能改變人生, 自信與自卑一線之差 ,自信力成就更好的自己生活不是只有溫暖,人生的路不會永遠平坦,但只要你對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價值,懂得珍惜自己,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對。對於自信力,我們每個人都想擁有它,然而,每當我們面對困難,面對恐懼的時候,都會選擇躲避。
  •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時間:2019-09-29 14:0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swag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 swag在美式口語裡面是swagger的簡寫。是一種自信,昂首闊步的心態。你可以翻譯成碉堡,牛逼,兇殘,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止他了,等多種語境。
  • 什麼是自信?如何提高自信心?
    您是否自信?「自信是事業成功的首要條件」 – 塞繆爾詹森。在接下來的一分鐘時間裡,考慮一下你如何看待自己。對自己有多少自信心?對工作有多少自信?與朋友在一起時感覺如何?和伴侶在一起呢?與家人?對你當前的財務狀況有信心嗎?當面對陌生人,甚至公開演講時你會怎樣?
  • 心理學:你之所以現在缺乏自信,是因為在童年階段沒形成獨立人格
    產生這種現象的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個體缺乏對於自己的自信心,而一個獨立的人格是形成自信性格的基礎。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來思考一下。 一位事業有成的女性,經濟水平比較出眾,可謂是「年輕有為」。在眾人看來,她的生活是十分快樂的:年紀輕輕就能夠擁有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經濟獨立,生活美好。
  • 如何提升自信?3個實用方法,讓你成為更自信的人!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難,實現一定願望的一種情感。那為什麼我們很多人不自信呢?我們想一想剛出生的嬰兒是什麼樣的?天不怕地不怕,充滿了自信,相信自己就是全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嬰兒期過來的,為什麼我們變得不自信了呢,我們的自信都去哪裡了?很多人認為自信遙不可攀,似乎只有成功人士才能擁有自信。
  • IG最新比賽語音來了,隊友合夥搞寶藍心態,TheShy變得不自信了
    所以不少粉絲都想知道現在的IG選手狀態到底恢復到哪一步了,不過由於比賽的時候看不到選手的交流,所以只能通過戰隊發布的比賽語音來了解選手現在的狀態,而就在剛剛,IG戰隊發布了他們最新的比賽語音,這個比賽語音很有意思,IG隊友合夥搞寶藍的心態,TheShy居然變得不自信了。
  • 有效溝通從調整心態的8個原則開始,心態失衡,溝通必定打折扣
    今天探討一下有關溝通和心態的問題。不管是職場,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他人進行溝通,溝通就是我們為了實現某個目標的關鍵手段和途徑,但現實中往往出現溝通不順暢,甚至會因溝通不當引起更嚴重的衝突和矛盾。所謂溝通的心態就是你站在什麼角度,用什麼方式和心理去和別人溝通。雖然人與人之間千差萬別,但掌握了好的方法,溝通起來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 心理:蛋殼裡的自己,隱藏脆弱自我背後的多種原因,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簡單負面的情緒宣洩,造成關係僵化背後的多種原因,形成惡性循環曾有一位小姑娘義憤填膺地問我,為什麼每次媽媽都要罵我,明明很開心的事情,讓我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她每次都潑冷水,開心也要變不開心了。所有暴怒的行為,所有對外的攻擊,從頭到尾是對她無法承受指責的懦弱心態保護殼,她也許沒意識到,也許隱隱有所感覺,但她不知道如何去解決,行為惡劣千般,本質卻是一樣,只是本能地一層一層把自己包裹起來,日積月累,層層疊疊,厚實而堅固。所以隨著時間推移,她的行為越發自我,越發激烈,越發斤斤計較,而讓人無法忍受。從而引得惡性循環。
  • 《自信的陷阱》:「沒自信」有救嗎?三步有效行動,建立持久自信
    《自信的陷阱》是繼《幸福的陷阱》之後的又一力作。本書以ACT為內核,打破對自信、自尊、成功等觀念的認知謬誤,穿越恐懼、焦慮、消極想法等心理迷霧,給出了一系列如何通過有效行動來建立持久自信的技巧。對於缺乏自信的人來說,這些技巧猶如一把把鑰匙,開啟了一扇扇困惑的大門。本文就從「真正的自信是什麼、我們為什麼缺乏自信、如何建立持久的自信」三個方面來找出這些鑰匙。
  • 骨子裡自卑的人,堅持做這三件事,性格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在生活中我們要懂得謙虛,要樹立自信,戰勝自卑。在自信中學會成長,在謙虛中學會進步。讓我們的人生在謙虛和自信的裝點下,變得豐富多彩。希望與信心就會並存,心存希望就會讓我們不再迷茫。如果你是一個有點小自卑的人,不訪相信自己一次,給自己一次機會,去追隨你的夢想。骨子裡自卑的人,堅持做這三件事,性格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 名師:建立自信是關鍵
    面對學生這樣的心態,老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樹立自信心。筆者在多年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實踐中發現, 學生在獲得成功總是和自信聯繫在 一起的。自信心越強的同學,越愛鑽研,越奮發努力,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從一次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成功又能使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學生成功的機會越多,信心就越大,這就證明了自信是成功的先導,成功是自信的力量之源。
  • 青年演員黃尚禾:臺灣電影正逐漸形成新的敘事風格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 題:青年演員黃尚禾:臺灣電影正逐漸形成新的敘事風格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2016年至今,臺灣演員黃尚禾多次到北京工作,先後在《建軍大業》《搶紅》等電影中嶄露頭角。他說,北京的創作環境與紐約相似,各地擁有夢想的人匯聚於此。
  • 自信是高考成功的「金鑰匙」,記住這三點方法,助你提高自信!
    凡是高考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那就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認可自己,自己相信自己。有自信的人會說:我行,我能行。」對於一個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有了自信,高考就成功了一半。因為高考也是考驗每個考生的心理素質的水平,自信是良好心理素質的核心,是心理健康的象徵。
  • 陽光般的心態句子,句句養心,給自己一份自信
    陽光般的心態句子,句句養心,給自己一份自信1:你的聲音最好聽,你身上的味道最好聞,你笑起來的樣子最好看,你陪著我的時候,我從沒羨慕過任何人。2:信任就像一張紙,皺了,即使撫平,也恢復不了原樣了!不要去欺騙別人,因為你能騙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 賈伯斯:自由從自信而來,自信從自律而來
    賈伯斯說:「自由從自信而來,自信從自律而來。″當你對工作效率有很強的控制力時,自信自然就會出現。通過控制你的情緒和專注於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你將有更多的自由時間。然後用它來培養其他的愛好,提高自己的技能,進入積極的正能量循環,不斷地磨練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職場人。職場中的許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問題:他們的工作效率極低,只有加班才進入狀態。
  • 幸福其實很簡單,心態心態還是心態,幸福源自好心態
    人生其實很精彩,關鍵是有知恩的心態。一個人一生的每一個成長進步除了個人的努力和奮鬥,更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小時候有父母的撫養之恩,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後離不開單位的培養之恩,領導的知遇之恩。生活其實很美好,關鍵是有知足的心態。知足者常樂,貪婪者常悲。人生如車,其載重量有限度,倘若將錢財、美色、玩樂這些東西裝載超量,遲早會車毀人亡。我們在事業上,則應當始終保持一種永不知足的進取心,時刻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而在功名利祿面前,則要有一種無欲則剛的心態,想得開、看得開、甩得開。經常接受「綠色教育」——到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就會知足常樂,獲取內心的和諧。
  • 《八佰》刻畫國人心態:日本間諜略施恩惠,找到淞滬會戰制勝關鍵
    《八佰》的鏡頭一次次給到蘇州河邊的一個戲臺,觀眾從看唱戲到觀看四行倉庫戰鬥,很難說不是抱有同一心態。更有漢奸鼠串於日本和列強之前,出賣國軍信息,撈取個人利益。淞滬會戰初期,國人對戰爭的心態可以用冷漠來形容。
  • 「打針」其實並不可怕,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自信起來
    孩子都會大聲自信回答,「Let me try!」(我來!)可惜,一個一個活動過去了,頡米都沒有被點到名字,說實話,我的內心都有點兒失望了。不過,看到孩子一直陽光自信堅持到最後,所有活動都積極參加,不在乎老師是否點到名字,讓我內心感動不已。下課後,我見到他就表揚他說:「你今天表現得真了不起!」他馬上接嘴說:「而且呢?」
  • 如何走出自卑成為一個陽光自信的人
    自卑不是有選擇性的讓自己過著灰暗的人生,而是在從幼年時不斷地被打壓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自我保護習慣。我們不能表露內心,因為那會帶來危險。有的人,沒有那麼幸運,有機會被人教授以陽光的心態面對世界,可以在困難的人生路上得到足夠的愛與包容。所以要努力成長的路上學會堅強。如何克服自卑?首先,我們要正視自卑這個現象。如果你確實時常陰鬱,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短處,認定了自己的平凡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