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要逃離的地方,是我們年老想回,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故鄉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輪月,是春運時的那張車票,是不經意間流露出的口音。
而當我們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漸行漸遠,才發現故鄉是起點也是終點,是即便永遠回不去也依然是故鄉的那個地方。
對於故鄉的記憶,就像漂泊在時間長河裡的一片片小舟。它們安靜的在思維深處搖曳,時而泛起波瀾,讓我們產生那個名為鄉愁的情愫。
@少女食人花:我的故鄉在我的記憶裡,是個到不了的遠方。
@讓神仙忙起來:每個人的故鄉都是我們長大後眷戀和回望的避風港,故鄉的街道,故鄉的美食,故鄉的風土都組成了故鄉的記憶。
@YTG:因為有個很遠的地方,這個世界上才會有故鄉。因為有個很遠的地方,大雁才會在秋天排成行。
@大家不要笑我嘿:記憶在,故鄉就在,故鄉的風景也在。
@酥俺酸:故鄉是一個很難定義的詞,它看似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但它卻有著遠超地理的內涵。
張佳瑋說:「許多人思念的所謂故鄉,也許不是故鄉本身,而是自己小時候,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裡的那個故鄉。所謂我們想回去的故鄉,更多的是還保留著少年時光影蹤的故鄉。」
是還沒有老去的父母,是家鄉的哪棵樹,家鄉的哪個鄰居,家鄉的貓狗,家鄉自己跑過的某條路,跌過跤的公園。
歸根到底,「故鄉」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一個時間概念。
前段時間隨父母一起回到了鄉下掃墓,看到鄉村中的老家。那棟老屋,依然守在原地。
老屋是在爺爺正值壯年時修建的。爸爸說:「那時鄉下還窮,連刷牆的錢都沒有。牆不刷就不刷吧,我們還有黑亮的瓦和飛揚的簷角。那可是我們眼中,最漂亮的房子!」
即使現在看著老屋也能依稀見到當年的影子。當年黑亮的瓦片已經變成青灰色,爬上了黃褐色的苔蘚,那是歲月的痕跡。門前粗糙的水泥板也見證了兩代人的傳承。
老屋旁的那座新房子刷著白亮的漆,老屋襯著它的嶄新,好像襯著爺爺望著我們說的:「老了,老了。」
老了,老了。我聽見老屋這麼嘆息。
我聽見它說,它曾看見兩代人樂滋滋地種下院子裡的果樹。一年又一年過去,樹長大了。最年長的大姐踮著腳摘樹上的梨子和杏,分給嘴饞的弟弟們,那雙淚汪汪的眼睛它現在還記得。
我聽見它說,它曾看見孩子們在不遠的溪邊玩耍。捉到的泥鰍、蝦子都作為今天的加餐。大姐向弟弟們潑水,又被潑回來,頓時亂作一團。他們在河邊玩了個痛快,渾身溼透,回到家裡阿媽卻責怪他們要是病了如何是好。阿爸端來香噴噴的紅豆雜米粥,那撲鼻的香氣,它現在還記得。
我聽見它說,它曾看見孩子們長大,搬出了家。阿爸老了,阿媽去世。它曾看見阿媽在世時,夫妻倆總吵架。阿媽走了,阿爸坐在搖椅上孤零零地看著空蕩蕩的院子。它曾看見原來的孩子們也成了阿爸阿媽。
後來,南山的風吹散了谷堆,北海的水淹沒了墓碑。只記得老屋靜靜地在鄉村回憶過往,我聽見他說,老啦,老啦…
閉上眼睛就是小時候外婆家門前那個水塘
從村東頭兒到村西頭兒
連著外面的水溝,夏天的時候漲滿了水
去水塘邊釣魚
太陽照在水面,波光粼粼得
耀得我睜不開眼
外婆把我釣的魚丟給鴨子
折斷我的魚竿,魚比鴨子的嘴還大
那溫柔的晚風 傍晚的晚霞
解暑的西瓜 冒泡的可樂
是我最大的樂趣
只是,再也沒有那個水塘了也再沒有那個村莊了。
歸根結底人生不過是離鄉和歸鄉。
你能回到曾經的空間,卻無法回到曾經的時間。
也許故鄉就是那個你身上揣著五塊錢也敢滿城亂跑的地方!但總有一種暖, 掛滿回憶的老牆,不要去倚靠會有時光剝落。
或許,故鄉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就是我們無法再回去。能回到那些熟悉的街角,卻再也回不去那些青春、那些故事。因為離開,那些場景和故事才格外雋永。
來源:安徽校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