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物種滅絕,按照生物學的物種劃分,就是整個科,目甚至是綱的生物在一個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全部消失,那麼就可以稱為生物滅絕,就比如貓科,就分為獵豹亞科,貓亞科以及豹亞科,當貓科生物滅絕,就意味著所有的貓,獵豹和老虎全部在地球上消失,再也找不到;然而根據聯合國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們人類現在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而且各大生物滅絕的徵兆也越來越明顯;地球上共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而這一次物種大滅絕的元兇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或許提起我們正在經歷的物種大滅絕,就會有人說都怪我們人類,但事實卻是早在我們人類還沒有出現在這個地球上的時候,地球上的生物就已經經歷過了五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發生在距離現在四億年前,科學家把這個時間點命名為奧陶紀。
那個時候地球還是一片大海,所有生物都還是海洋生物,那個時候的海洋生物都還是以軟體生物為主,畢竟不用在陸地上行走,軟體狀態更容易在海中遊動,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發現,那個時候最多的還是珊瑚,筆石,鸚鵡螺等;而那個時候真正有脊椎的生物是淡水無顎魚,它出現在奧陶紀的晚期。
也是在奧陶紀的末期,這些地球上出現最早的生物遭遇了一場幾乎是徹底的滅頂之災;那個時候全球氣候變冷,越來越多的海水被冰川侵蝕,海水冷化;水越來越少,冰越來越多,海平面逐漸下降,原本只能在深海生存的生物無法接受環境的突然改變,最終滅亡,這一次的物種大滅絕直接導致地球上的初代生物只剩下了百分之十五左右。
第二次的物種大滅絕發生在泥盆紀;由於地球經歷奧陶紀,全球海平面下降,陸地也逐漸顯露出來;也因此,陸地上逐漸出現了植物,兩棲動物,有脊椎動物越來越多;當那個時候最多的生物還是有脊椎的魚類,這一次物種的滅絕也是因為地球溫度變冷,導致海洋生物無法適應最終滅亡。
泥盆紀過後就到了二疊紀,作為現在煤炭的主要形成的時間段,那個時候地球的地殼運動異常活躍,這也導致了地球上現在山脈的初步形成,並且海平面繼續下降,陸地面積進一步擴大;這一次的物種大滅絕是因為地球板塊運動過於頻繁,消耗了大量的氧氣,並且還導致了大量的火山噴發;二疊紀也是目前為止物種滅絕數量最多的一個時期。
距今兩億年前,延續了二疊紀的氣候條件,三疊紀的氣候依舊是炎熱溼潤,陸地面積繼續擴大,這一時期物種滅絕主要滅絕的是海洋的生物,因為地殼的運動還是頻繁,所以海平面升降頻繁,導致海水缺氧,海洋生物因此滅絕。
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最著名的一次物種大滅絕就是恐龍大滅絕了,恐龍稱霸地球一億多年,最終因為隕石的撞擊而導致地球大氣層長期被烏雲灰霾遮蔽,地球上失去了陽光,也就失去了氧氣,進而導致了以恐龍為首的生物的滅亡;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物種的大滅絕,也間接讓我們人類出現在了地球上。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也是人類正在經歷的物種大滅絕,有最明顯的八個跡象,比如德氏小啫U的銷聲匿跡而被科學家發現並證實我們正在經歷物種大滅絕,;事實證明,現在我們人類所處的環境,平均每過一個小時,就會有一個物種的滅絕,而引起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活動,尤其是人類獨創的工業革命之後,物種滅絕速度呈直線上升。
有的學者認為這無需擔心,因為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有規律性,也就是每過六千萬年,就會迎來一次物種大滅絕,而我們人類才剛剛出現不過幾萬年,離滅絕還早著呢;但是更多的人相信如果我們人類再不採取應對措施,那麼物種徹底大滅絕的時間將會極具縮短。
有人說為什麼要去研究古生物的滅絕,覺得這樣意義不是很大;但是這是不正確的,因為以古論古今,是為了更好的預測未來,是為了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提前做出應對;雖然我們人類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有相應措施比如巴黎氣候大會,可是人類終究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的發展,依舊不顧惜破壞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可是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只會讓人類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