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警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來臨!種種跡象已表明這不是玩笑

2020-08-10 張小曉

前言

所謂物種滅絕,按照生物學的物種劃分,就是整個科,目甚至是綱的生物在一個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全部消失,那麼就可以稱為生物滅絕,就比如貓科,就分為獵豹亞科貓亞科以及豹亞科當貓科生物滅絕,就意味著所有的貓,獵豹和老虎全部在地球上消失,再也找不到;然而根據聯合國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我們人類現在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而且各大生物滅絕的徵兆也越來越明顯;地球上共經歷過五次物種大滅絕,而這一次物種大滅絕的元兇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現在正在經歷的物種大滅絕並不是原創

或許提起我們正在經歷的物種大滅絕,就會有人說都怪我們人類,但事實卻是早在我們人類還沒有出現在這個地球上的時候,地球上的生物就已經經歷過了五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發生在距離現在四億年前,科學家把這個時間點命名為奧陶紀

那個時候地球還是一片大海,所有生物都還是海洋生物,那個時候的海洋生物都還是以軟體生物為主,畢竟不用在陸地上行走,軟體狀態更容易在海中遊動,不過根據科學家的發現,那個時候最多的還是珊瑚,筆石,鸚鵡螺等;而那個時候真正有脊椎的生物是淡水無顎魚,它出現在奧陶紀的晚期

也是在奧陶紀的末期,這些地球上出現最早的生物遭遇了一場幾乎是徹底的滅頂之災;那個時候全球氣候變冷,越來越多的海水被冰川侵蝕,海水冷化;水越來越少,冰越來越多,海平面逐漸下降,原本只能在深海生存的生物無法接受環境的突然改變,最終滅亡,這一次的物種大滅絕直接導致地球上的初代生物只剩下了百分之十五左右

第二次的物種大滅絕發生在泥盆紀;由於地球經歷奧陶紀,全球海平面下降,陸地也逐漸顯露出來;也因此,陸地上逐漸出現了植物,兩棲動物,有脊椎動物越來越多;當那個時候最多的生物還是有脊椎的魚類這一次物種的滅絕也是因為地球溫度變冷,導致海洋生物無法適應最終滅亡

泥盆紀過後就到了二疊紀,作為現在煤炭的主要形成的時間段,那個時候地球的地殼運動異常活躍,這也導致了地球上現在山脈的初步形成,並且海平面繼續下降,陸地面積進一步擴大;這一次的物種大滅絕是因為地球板塊運動過於頻繁,消耗了大量的氧氣,並且還導致了大量的火山噴發;二疊紀也是目前為止物種滅絕數量最多的一個時期

距今兩億年前,延續了二疊紀的氣候條件,三疊紀的氣候依舊是炎熱溼潤,陸地面積繼續擴大,這一時期物種滅絕主要滅絕的是海洋的生物,因為地殼的運動還是頻繁,所以海平面升降頻繁,導致海水缺氧,海洋生物因此滅絕

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最著名的一次物種大滅絕就是恐龍大滅絕了,恐龍稱霸地球一億多年,最終因為隕石的撞擊而導致地球大氣層長期被烏雲灰霾遮蔽,地球上失去了陽光,也就失去了氧氣,進而導致了以恐龍為首的生物的滅亡;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物種的大滅絕,也間接讓我們人類出現在了地球上。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也是人類正在經歷的物種大滅絕,有最明顯的八個跡象,比如德氏小啫U的銷聲匿跡而被科學家發現並證實我們正在經歷物種大滅絕,;事實證明,現在我們人類所處的環境,平均每過一個小時,就會有一個物種的滅絕,而引起滅絕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活動,尤其是人類獨創的工業革命之後,物種滅絕速度呈直線上升

有的學者認為這無需擔心,因為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有規律性,也就是每過六千萬年,就會迎來一次物種大滅絕,而我們人類才剛剛出現不過幾萬年,離滅絕還早著呢;但是更多的人相信如果我們人類再不採取應對措施,那麼物種徹底大滅絕的時間將會極具縮短。

結語

有人說為什麼要去研究古生物的滅絕,覺得這樣意義不是很大;但是這是不正確的,因為以古論古今,是為了更好的預測未來,是為了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提前做出應對;雖然我們人類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有相應措施比如巴黎氣候大會,可是人類終究是自私的,為了自己的發展,依舊不顧惜破壞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可是這樣的惡性循環最終只會讓人類自食其果

相關焦點

  • 人類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種種跡象已證明,這不是演習
    我們從小就聽說過恐龍以及它們的滅絕,也知道恐龍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形成的氣候變化而滅絕的。不過,恐龍滅絕的時候已經是世界上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了,除了小行星之外,火山噴發等自然現象也會造成氣候和環境的急劇改變。和大多數生物比起來,人類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短了,雖然按我們的曆法來看,人類發展的20萬年很長,但在地球歷史中這不也過短短一瞬。
  • 已滅絕的烏龜,為何如今再次出現?科學家:警惕第六次大滅絕
    地球上曾經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分別是距今4.4億年的奧陶紀大滅絕、距今3.65億年前泥盆紀大滅絕、距今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距今2億年前三疊紀大滅絕以及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至於這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科學家猜測很有可能已經在向我們來了,如今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正在不斷加劇,而人類就是推動這第六次大滅絕的始作俑者。
  • 地球上的5次生物滅絕事件,現已步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我們的地球上曾經居住著1.5億種生物,而現存的僅剩下150萬種,99%的物種在過去滅絕了。生物大滅絕是指大規模的集群滅絕,並不是指一個物種的滅絕,而是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的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徹底消失,也有可能極少數倖存下來。集群滅絕對動物的影響最大,植物雖然也經歷多次大滅絕,但不像動物那樣顯著。雖然有很多不同的生物類群一起滅絕,卻總有一些類群倖免於難,還有一些類群從此誕生或開始繁盛。
  • 為什麼會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什麼時候會來臨?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每隔6200萬年左右,地球上就會發生一次大滅絕,但每次的大滅絕對動物的影響比較大,對植物的影響較小。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生物大滅絕並不是遵循著周期性,而是當生態逐漸達到一個臨界值時,大滅絕就會不可避免的發生。尤其是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時,生物大滅絕的悲劇就會在地球上發生。迄今為止,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生物大滅絕,和數不清的小滅絕。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會不會出現,影響人類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地球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可以說大家都知道了,在科學之中總計是進行了五次的記錄,而生物大滅絕的標誌主要是建立在生態系統上的一個變化,並且出現之後地球上的生命幾乎都是沒有逃脫掉,而且我們都知道就算是一些高等生物,也是沒有辦法的
  • 科學家成功「還原」滅絕700年灌木恐鳥基因組,復活已滅絕生物不是夢!!
    迄今為止,地球已經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絕。而今,許多專家警告說,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到來,人類就是罪魁禍首。僅僅在 17 世紀到 20 世紀末的短短 300 年裡,單是動物,已有 300 多種永遠離我們而去,包括渡渡鳥,大海雀等。
  • 很不幸,人類如今正身處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中
    早在28年前,1700名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出《世界科學家對人類的警告》,而在3年前,聯合國又有15000名世界科學家再一次發出《世界科學家對人類的正式警告》,其報告的核心是在告誡人們,人類活動正在對地球造成不可逆轉的嚴重破壞,如果放任不管,最終會使地球無法居住,而人類過度的擴張,已經使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正在悄然發生!
  • 修正,科學家: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人類如今正面臨什麼?
    地球進入第六次大滅絕時代我們都知道,在地球的歷史上,科學已經記錄了五次的生物大滅絕過程,其中每次帶來的影響都非常的巨大。第一次、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總計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第二次、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海洋生物受到重創,遭受滅頂之災。第三次、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總計導致超過96%的地球生物滅絕。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或正在到來
    新的研究發現,從燕子到長頸鹿,數以千計的動物種群數量都在急劇減少,這是不可逆轉的大規模滅絕時代到來的一個跡象。這項研究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刊上,它稱目前動物種群數量的減少是「全球性的流行病」,是人類破壞動物棲息地所造成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 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進化已停止?為高級物種讓路?
    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4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海洋,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集群滅絕事件,而規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則超過了二十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則不計其數,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不過,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全都是倖存者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這次的兇手不是大自然,人類才是罪魁禍首
    地球至今已經有上百億年了,而在這漫長的歲月長河中,誕生了許許多多各不相同的生物。當然這些生物在地球上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的生物徹底的消失了,比如我們每個人最熟悉的恐龍就已經徹底的消失在歷史中了。
  • 8000隻海鸚的「悄悄」死亡,可能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前兆
    近期,科學家在阿拉斯加白令海岸上,發現了大量海鸚死亡的屍體,數量多達8000多隻,這已經不是阿拉斯加第一次出現大規模的鳥類死亡事件,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間,科學家測量和觀察到了360隻成年和少年海鸚的屍體出現在海岸上。
  • 恐龍是第五次大滅絕!第六次大滅絕不僅正在發生,而且還在加速
    我們知道地球上生物曾發生五次生物大滅絕,而現在第六次大滅絕將因人類影響而開始。科學家警告說,我們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上個世紀,數百種獨特,珍貴的動物生命消失了。這就是大規模物種滅絕的樣子,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部分。
  • 地球面臨第六次大滅絕 危及人類生存文明延續
    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嚴重影響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數以百計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500種哺乳動物、鳥類、雙棲動物、爬蟲類動物命懸一線,危在旦夕。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都是無可否認的證據,證明地球正在面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他們說,物種的消失速度比自然狀態下的消亡速度高出100倍。
  • 已「滅絕」100年巨龜再次出現!科學家:需警惕第六次大規模滅絕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在我們地球上,孕育了無數種生物,當然,從第一個生命的出現開始,其實也意味著死亡的出現,因為這些生物都不是永生的,會有壽命的長短。甚至隨著地球環境變化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物種難以適應新的環境,而面臨滅絕的情況。這也是地球優勝劣汰的過程,從地球的角度來看,自然狀態下的滅絕事件,是正常的。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2020年1月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宣布:中國特產稀有動物、號稱「水中大熊貓」的白鱘基本確定滅絕,人類很可能又告別了一個物種。顯然,白鱘並非是人類所知的第一個滅絕的物種,也絕非最後一個。在人類進入近現代後滅絕的生物,數不勝數,甚至很多人形容說,地球已經進入了「第六次大滅絕事件」。
  • 演化還是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這是最基礎的一個分類階元。其實,界門綱目科屬種,只是分類階元裡面比較明顯的一個類別而已,在它之間還有很多不同分類的單元。這些單元構成了整個生命世界的分類系統。地球上不同的生物類型出現的時間和所佔的比例圖。病毒,到底屬不屬於這樣的分類系統裡?科學家對此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病毒不屬於我們所說的生命分類系統裡,而是屬於更獨立的、類生命的類型。
  • 「第六次大滅絕似乎已無法避免」,這份對地球的診斷報告令人心碎
    「第六次大滅絕似乎已無法避免,新生的物種數量已遠遠趕不上滅絕的數量……」每年我們都會看到大量滅絕動物的報告,甚至對此已經麻木。但物種滅絕到底有多嚴重,作為生態整體的地球,還健康嗎?我們幾乎可以想像第一手獲取這些資料的科學家的惶恐心情。因為,他們知道,如果這一趨勢再不遏制,這顆星球上寂靜的可能就不只是春天了。 暴走的人類世,顫抖的藍色星自英倫半島上蒸汽輪機的第一次轟鳴拉開工業革命的歷史大幕以來,人類活動的邊界便不斷拓展。
  • 冰凍方舟計劃:第六次物種滅絕前保留生物基因
    科學家近日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希望能在地球第六次大滅絕開始之際,將即將滅絕的瀕危物種的DNA保存下來。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從5000個物種身上收集了48000個樣本,包括西伯利亞虎和遠東豹等瀕危物種。「許多物種在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前就已經滅絕了。」諾丁漢大學人類基因學教授,該項目主持人約翰·阿穆爾(John Armour)說道。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