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又上熱搜了。
最近在網絡上熱評不斷的臺劇《想見你》中。這是一部有點費腦但是顏值很高的偶像劇,它採用雙穿+多穿的敘事方式讓男女主角在幾十年裡互相穿越,而在公車上聽著伍佰的《last dance》就能進入夢境,穿越到另外一個自己。
隨著《想見你》的走紅,似乎就在一夜之間,伍佰的名字和歌聲又再度被網友追捧。
伍佰是誰?
搖滾歌手,長相有點嚇人,在很多人的心中,伍佰似乎就是20多年前的童年記憶,就算你不是那麼了解他和他的歌,但相信你一定在ktv或者電視上聽到過那句熟悉的「來來來,喝了這杯還有三杯」獨白,粗獷的聲音正來自伍佰的音樂作品《突然的自我》。
翻開許多年輕人的音樂榜單,伍佰的名字總排在前列,這是為什麼?有一個網友曾私信告訴我,因為伍佰的歌是正在歷練人生的人最想聽到的他人慰藉。他的歌看似粗獷大條,看似說的都是一些人生中沒什麼辦法的事,比如愛情不得意,比如人生那麼難,比如要自由而不得,這些都是年輕人的辛苦徵途,伍佰唱出來的內容,都和他們一一對應上,聽習慣了情情愛愛、未來憧憬,突然來了一個大嗓門吼盡人生滄桑的聲音,就這樣莫名地喜歡上伍佰。
這個粗獷的大嗓門很少和你語重心長的和你灌雞湯,而是把一坨坨顏色不那麼好看的雞肉擺在你跟前和你說:你看人生這麼長,即使每次吃到的雞肉不是那麼好看,但它的味道還是很好啊,所以啊,做什麼都要加油啊!
如今,伍佰的《last dance》再度熱放,年輕人勞累的心似乎正在被撫慰中。
我們這一代人的少年,很少有人能躲過伍佰的聲音。不管是走在大街上,還是在ktv、計程車,或者是大型的文化廣場裡,他粗獷的聲音實在不那麼討喜,甚至有點土,但他的歌就是能火,並且火著火著就成為年輕人的回憶和心中最靈動的寬慰。
微博上,都是網友在留言找伍佰的經典歌曲;視頻網站上,當《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聲起,彈幕就不由自主的開始「暴露年齡」「99 年的朋友們你們好啊!我 01 年的!」,音樂軟體中,他歌聲的評論總是成千上萬的存在。
他的歌聲「土」?他長得很兇?他真的只唱過《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
這些不過是不了解的人發出的無知三問,熟悉的人都知道,伍佰不僅僅是個歌手,他更是臺灣樂壇的搖滾教父:劉德華、謝霆鋒、張學友都唱過他寫的歌。臺灣綜藝大哥張菲都喊他老師。就職滾石唱片公司的他旗下同期擁有李宗盛、齊豫、陳昇等諸多在華語樂壇響噹噹名字的藝人,然而公司高層和眾多藝人一再肯定「伍佰是最全能的音樂人」;臺灣選百佳唱片,伍佰的兩張專輯都入圍了前十,另一個兩張專輯都入選的人是羅大佑。
其實追溯起來,伍佰並非是音樂科班出身,他只是在中學畢業後在樂器行中賣樂器,在邊工作邊學習的過程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唄選進唱片公司的,從一個非科班專業人士到被公司一直公認「最全能的音樂人」,從一個賣琴小子到如今紅遍兩岸三地的歌手,伍佰的艱辛可想而知,但在他的歌裡,他從未抱怨,永遠只是鼓勵。
比如他會告訴你生活總會有起起落落:聽見你說,朝陽起又落晴雨難測,道路是腳步多《突然的自我》;
比如他會教你面對生活的挑戰無需害怕失敗:心內是普通平常,荊棘才有一條平路《衝衝衝》;
比如他會鼓勵你別回頭,一往無前:慢慢吹,輕輕送,人生路,你就走 《晚風》;
比如他會用他獨有的方式告訴你不必過度悲傷:黃色的月亮下面沒有什麼事好悲傷,我應該好好把握不要蹉跎《黃色月亮》;
比如他會勉勵我們生活除了苟且其實還有自由:縱然帶著永遠的傷口,至少我們還擁有自由《白鴿》;
他的人生不算順暢,甚至可以說有點苦;但他的歌永遠聽不出苦,只有灑脫。
聽懂了伍佰,終於明白人生就那麼回事兒,而這,或許就是如今年輕人都開始聽伍佰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