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充滿江湖氣的兩首詩,少年讀時只覺炫酷,中年再讀已溼了眼眶

2021-01-08 含沁說歷史

但凡接受過義務教育的人,就沒有不知道魯迅先生的。之所以我敢說這句話, 不是為了自己多麼了解魯迅,而是強調一代文豪魯迅的文章經常出現在語文課本裡當做教學材料。不僅如此,魯迅棄醫從文之後的創作,充滿著犀利的筆鋒和發人深省的直言不諱,拉回了許多無數深陷迷途的年輕人。

其實在魯迅背後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說他給別人的評語和燦爛的詩詞名篇。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相信大家都聽過魯迅先生這兩句最為著名的《自嘲》詩,前兩句可以說是魯迅先生的人生寫照。

棄醫從文之後,魯迅先生儼然成為了一位鬥士,黑暗勢力、還有同時代的風氣作家,魯迅都橫眉冷對,而且鬥的不亦樂乎,甚至和十餘年好友林語堂,也能拍桌子互罵乃至隔空「對戰」。

魯迅先生的文章以白話為主,而且用詞大膽真實,同行讀了驚嘆,敢這麼寫的也就是他魯迅了,老百姓讀了讚嘆過癮,能寫出這麼真實東西的也就是魯迅了。

魯迅曾有30多篇文章被收錄進中小學課本,書中的名言警句也被口口相傳,一時間網上鋪天蓋地都是魯迅的名言警句和表情圖。

樹大招風,隨之而火的還有是一種對魯迅的質疑聲,對他的作品和為人。

就拿魯迅的名著之一《阿Q正傳》來說,不少文人學者就對其中的主人公有很大的意見:

作者是中國人,主角也是中國人,為何書起了個洋名字?

要說這也是一位沒怎麼看過這本書的學者提的,要知道早在1913年,魯迅還在教育部任職的時候,就參加了教育部的語音統一會,他曾提出了章太炎1908年所擬的一套表音符號,建議以此為基指定字母,最終這個提議被通過,成為了我國第一套官方指定的拼音方案,而魯迅的名篇《阿Q正傳》中的阿Q的叫法,就是在推廣使用注音字母。

不僅如此,當時《小小十年》的作者葉永蓁問到魯迅同樣的問題,被回覆:阿Q是個光頭,腦袋後面留一條小辮子,這個Q字不正是他滑稽的形象嗎?

這件事雖然告一段落,但是文壇對於魯迅先生的質疑,比比皆是。

比如說下面的這2首詩詞,堪稱魯迅最具「江湖氣」的詩詞了,比文章更簡練,但是卻一點不失魯迅為人的霸氣與冷酷。

一首詩1903年寫的《自題小像》: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首詩寫的時候並沒有起名字,甚至魯迅壓根沒想拿來發表,是被許壽裳聯合發表的。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小時候老師講到時眼裡充滿敬意,詩裡充滿著幾分仙俠色彩,但由於少不更事,我也只是草草的死記硬背,留作考試。

第二首是魯迅1933年寫給友人的《題三義塔》:

奔霆飛焰殲人子,敗井殘垣剩餓鳩。偶值大心離心宅,終遺高塔念瀛洲。

精禽夢覺仍銜石,鬥士誠堅共抗流。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魯迅題的三義塔只是一座墓冢,埋葬的也並非是什麼名人,而是一群鴿子。

詩中的「餓鳩」是侵略者炮火的殘存者,然而卻意外得被駐紮在中國的日本生物學家西村真琴拯救,由於這隻鴿子實在三義拯救,所以起名叫三義,

西村期待三義能夠生下小鴿子,將來帶回上海以見證中日友誼,可惜後來三義不幸死亡,西村便將其埋葬,並建立了一座「三義塔」用以紀念,這正是魯迅詩歌題目中的那座塔,「終遺高塔念瀛洲」說的就是這件事。

而詩的最後一句「相逢一笑泯恩仇」,被現代人廣泛使用在任何場所。

不僅十分討喜,而且也是對人生的一種寬慰,從民族世界的角度來說,魯迅這句話的觀點值得思考。

如今國家和平相處,世界和平,真正達成了魯迅先生的願望,而這首七言律詩早已表現出了他高瞻遠矚的格局,充分說明了魯迅深厚的文字功底, 更表現了魯迅的胸襟,讓了讀了熱血沸騰。

魯迅先生這2首最具「江湖氣」的詩,小學時死記硬背,如今細品熱血沸騰。

評判一個人的作品,就要看它帶給我們的影響,像魯迅這位偉人,

著名的作家木心說:在我的心目中,魯迅是我一位卓越的「文體家」;

日本諾爾貝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評價魯迅::"二十世紀亞洲最偉大作家。」

陳獨秀:「我卻以為真實的魯迅並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個人,有文學天才的人。」

是的,魯迅確實一是個人,跟我們有著相同的喜怒哀樂。

相比年少輕狂,稍有閱歷時拿起魯迅的文章,細細品味才發現已入心,文章很有深度,值得每一位國人品讀。魯迅的作品還是文章小說為主,大多短小精悍, 深深刺痛每一個人的心,讓人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痛快。

今天給大家鄭重的推薦魯迅的一套作品集,包括前文提到的《阿Q正傳》,以及《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和《故事新編》等全10冊。

這套【魯迅作品集】中,我們看到的是魯迅對於文字的精準拿捏,讀到的是魯迅對於生命、社會的思考,而且還飽覽了一代文豪的心路歷程。

文字樸素簡練,眼淚和笑容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人物描寫亦莊亦諧,有諷刺,有深情,讀來既解乏又解饞。

別看魯迅總是一副留著一副黑鬍子的「黑臉」,其實他文字底下幽默的很。

陳丹青就說:魯迅先生是百年來中國第一好玩的人。

這套【魯迅10冊經典】點擊下方就能享受優惠,也就是說168元的現在99元就能捧回家。

別小看這一頓飯的花銷,但是帶來的不僅僅是「紙的智慧」。

相關焦點

  • 魯迅這首詩詩題即肅殺至極,前7句更蒼涼無比,最後一句亮色突顯
    這首詩一共8句,如果去掉最後一句,整首詩給人的是悲涼悲哀悲痛失望乃至絕望。肅殺寒秋無法遏止地來到了人間,令我驚駭,我怎麼也沒辦法用筆去讚美春天的和煦!在一片秋的籠罩下,這蒼茫的人世讓我百感交集,華北已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大批的官員只知道抱頭鼠竄。我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也想隱居江湖可是無以為生。夢裡,我欲上青天逃離這令人窒息的人間,卻從雲端墜落,讓我戰慄不已。
  • 紅樓夢裡3首古詩詞,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夢中人
    我是真遊泳的貓,記得關注我,一起來欣賞紅樓夢裡3首古詩詞。正所謂,初讀不解詩中意,再讀已是夢中人,但願我們都能有一個好夢。第1首,《詠白海棠》: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這首詩是賈探春所作的一首歌詠海棠的詠物詩。
  • 魯迅兩次被中傷時,寫兩首高水平詩回應,他是小人得罪不起的智者
    但魯迅不一樣,他不慫也不逃避,他面對各種中傷時的態度冷靜、沉著,一點兒也不露怯的。魯迅曾有兩次被中傷時,都選擇了寫詩來回應,而且這兩首詩都是高水平之作,他是小人得罪不起的智者。01我們先來看第一首:《答客誚》了解魯迅先生的朋友,應該對這首詩不陌生。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由此閱歷及語言學養看,郭沫若幾乎是向日本友人介紹魯迅的不二人選。此外,郭沫若與魯迅同一時代,文字之間,頗多交集。雖然一些觀念有所不同,可彼此了解相通,不成問題。當天晚上,郭沫若也出席歡宴日中友好代表團一行。毛澤東讓他翻譯這首魯迅詩的話,他當然知道。很快,他就將這首詩以日文翻譯了一遍。
  • 剛看完第一個視頻,就已淚溼眼眶...
    剛看完第一個視頻,就已淚溼眼眶...雨天路滑其中還隔著一段約20多米長的江邊陡坡但董俊鋒僅用約30秒就來到江中救人董俊鋒奮力託著老人遊到了岸邊與同伴一起將她抬上岸老人經過救治目前已無大礙
  • 辛棄疾充滿「殺氣」的2首詞,少時不知其意,如今再讀已淚流滿面
    年少時曾因為覺得酷背下了辛棄疾最有「殺氣」的2首詞,如今再讀這兩首詞,卻在不覺中淚流滿面。現在才知道,原來我一直都不曾讀懂他。《破陣子》《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首詞是辛棄疾最負盛名的一首詞,他把自己的愛國之 心,忠君憤懣,都熔鑄在這篇神採飛揚而又慷慨悲壯、沉鬱頓挫的詞章裡。梁啓超就曾評價辛棄疾的詞:「迴腸盪氣,至於此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細雨溼流光:那些落進詩行裡的雨丨周末讀詩
    撰文 | 三書1細雨溼流光《南鄉子》馮延巳細雨溼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倖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春天的細雨,下得溫柔,下得縹緲,下出了無邊的孤獨中,一個安靜的角落。寫春雨之溫柔靜謐,首推杜甫的《春夜喜雨》為最妙。
  • 魯迅很硬核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讓無事生非者無言以對,太酷了
    「硬核」二字是2019年才流行起來的網絡用語,筆者認為這是近幾年最有趣、最有內涵的流行語之一,而在千年文壇,也有不少「硬核」詩。當年白居易等人說李白的詩十首找不出一個好的,韓愈便借著教育徒弟張籍寫了首《調張籍》,稱白居易等人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等閒白了少年頭,陳草庵這首《山坡羊》,讀著讀著忍不住紅了眼眶
    中國是詩的國都,中國的詩歌有三座高峰,分別是唐詩宋詞和元曲。唐詩宋詞大家都比較熟悉,可是元曲的傳唱度卻遠不及以上二者。可能不少人知道一些,其實元曲是中國古代的詩歌最後的輝煌,其藝術價值不次於唐詩宋詞。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首元代散曲家陳草庵的一首《山坡羊》,這首散曲語言簡練平實,富有哲理,發人深省,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晨雞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等閒白了少年頭,陳草庵這首《山坡羊》,讀著讀著忍不住紅了眼眶。這首勸世之作寫得太好了。
  • 李嶠一首描寫風的詩,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非常的唯美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李嶠的小詩,只有一個名字,那便是《風》,這首詩中,詩人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無比的唯美,很是值得我們一品。《風》唐代: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昭通兩小夥的歌曾風靡全國,剛剛又推兩首,詞美得像詩!
    昭通兩小夥的歌曾風靡全國,剛剛又推兩首,詞美得像詩!採訪中,談到新歌的創作,馬汀激動地告訴記者,對家鄉的熱愛,早已深入了他們的骨髓,一首歌曲已遠遠不能表達他們的真摯情懷,因此他又與馬良一氣呵成共同創作了第二首歌曲《烏蒙心》。
  • 22歲的魯迅剪掉辮子後,寫了首小詩抒發心情,最後7字風靡百餘年
    只不過別擔心,今兒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並不是魯迅先生的長文,而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詩,寫出此詩時,魯迅先生還非常年輕,只不過二十出頭,那時候的他也許沒預料到,這首剪髮之後隨手寫的詩,會變成風靡百年的大作,它便是《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後代實現華麗轉變
    ——魯迅 中學課本裡學習的一篇魯迅的課文《故鄉》,想必不少人記憶猶新。在書裡面,魯迅著重描述了他兒時的一個玩伴閏土。閏土原名章遠水,和魯迅只相差兩歲,但他們倆的家境和命運卻截然不同。兒時的閏土出生在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是魯迅家裡的一位幫工。
  • 復旦哲學教授的經典書單:經典有不同的讀法,可以一讀再讀
    這也許就是海德格爾為什麼居然有兩部著作是關於它的。但任何一個想對當今世界有比較深刻認識的人,都必須讀這部書。六、《共產黨宣言》。歷史上幾乎找不到第二部書像馬克思的這部書那樣,以如此熱情、如此精練、如此深刻而有力的語言揭示了資本主義時代的根本秘密與特徵。
  • 肖戰、那英新歌曝光,歌詞是王維、李白的兩首詩
    可以說,他與肖戰、那英已經合作了許多次了,而這一次合作,也是駕輕就熟,不過,在這首新歌中,劉卓老師不再是編曲,而是作曲了。肖戰、那英新歌《千年一聲唱》曝光,歌詞是王維、李白的兩首詩,很有中國風除此之外,這首新歌的作詞人也頗為有意境,之所以這樣說,自然是有原因的,新歌則是兩首詩,一首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少年行》(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 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6首「詠物詩」欣賞
    詠物詩是託物言志的詩歌,通過事物的詠嘆體現人文思想。——百度百科。直白一些可以理解為:我寫的不僅是「物」,更是我的靈魂。本文整理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6首「詠物詩」。標題前的數字為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的排序。
  • 孟郊這兩首詩,從少年遊到殿前歡,寫盡人生百態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後因河南尹鄭餘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餘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 。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孟郊工詩。
  • 「申江詩潮第242期」談詩說詞:潘承勇從毛澤東的兩首詩說起(總615期)
    從毛澤東的兩首詩說起一一兼議古詩詞創作中的四美對於我們這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人來說,對古詩詞,最熟悉的莫過於毛澤東詩詞了,尤其是毛澤東的《七律/長徵》和《沁園春/雪》,幾乎人人會背,推崇不已。「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 魯迅最出名的一首詩,既悽美又豪邁,大部分人卻沒理解它的意思!
    相信對魯迅有所了解的讀者,都曾聽說過他青年時代寫下的這首詩: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一生寫詩不多,現有出版的魯迅詩詞集收錄都不過46首,而這首可以說是魯迅最知名的。
  • 王昌齡的一首很感人的音樂詩,寫聽箏引起的人生感慨
    白居易的《琵琶行》、劉長卿的《彈琴》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都是很著名的描寫音樂的詩。音樂能蕩滌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古往今來,音樂帶給人的魅力 從未削減。王昌齡的這首《聽流人水調子》,這首寫音樂的詩文,描繪音樂,以音樂來書寫人生。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