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鴨湖新增鳥類18種 金絲燕、林柳鶯、雲南柳鶯超罕見

2021-01-10 北京日報客戶端

金絲燕、林柳鶯、東方中杜鵑、花田雞、雲南柳鶯、北椋鳥等北京罕見鳥類。短嘴金絲燕是雨燕目雨燕科金絲燕屬,毛色呈菸灰色,身長約14釐米,外形像北京雨燕,翅膀狹長像鐮刀一樣,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部,棲息於海拔500米到4000米的石灰巖的洞穴中,這次來北京,應該是遷徙中迷路的「迷鳥」。林柳鶯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曾在國內沒有確切記錄,後來在西藏、新疆等少數地區有過記錄,體長約12釐米到14釐米。它也可能是遷徙中迷路的「迷鳥」,來北京歇腳實屬罕見。

▲北椋鳥 野鴨湖管理處供圖

▲青頭潛鴨 延慶區委宣傳部供圖

白斑軍艦鳥 關翔宇攝

每年10月,是秋冬候鳥遷徙季,候鳥們途經野鴨湖溼地歇腳、中轉。今年,觀鳥愛好者們在這裡觀測到了林柳鶯、短嘴金絲燕、東方中杜鵑等18種以前沒見過的鳥類,還看到了每年來這裡棲息的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野鴨湖現鳥種達到343種。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秋季的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荻紅蘆黃,遠山近樹濃淡相間,倒映在秀美的野鴨湖中。此時正值候鳥陸續南遷之際,野鴨湖溼地作為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驛站,迎接著大量候鳥在此棲息、停留,這為觀鳥活動提供了絕佳機會。蘆葦深處的小精靈們發出「唧唧,啾啾」的聲響,觀鳥者們小心翼翼地架起望遠鏡和聽鳥器等觀鳥設備,按照規定路線和規定時間,記錄著所見所聽的鳥種數。

經過觀測,觀鳥愛好者們發現了18種新增鳥類,包括短嘴

讓觀鳥愛好者欣喜的是,他們今年又再次見到了老客人——青頭潛鴨。「從1963年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開始編制全球瀕危物種紅色目錄,按照受脅程度將物種分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無危、數據缺乏等,在野鴨湖觀測到的青頭潛鴨就屬於極危物種,全球數量不足1000隻,十分珍貴。」北京動物學會理事李兆楠說,青頭潛鴨是雁形目鴨科潛鴨屬,以前在北京屬於夏候鳥和旅鳥,近幾十年來數量銳減。此次卻一下子觀測到了三隻,有雌性、也有雄性。

青頭潛鴨體長四五十釐米,頭部呈青黑色,喜歡棲息在蘆葦蕩等水草豐茂的開闊水域,主要以軟體和甲殼類動物、水生昆蟲和植物根莖等為食。此次落腳,與野鴨湖開闊的水域、優良的原生環境、充沛的食物供給密不可分,近日在這裡中轉過後,冬季來臨它們就可能遷徙到南方。

野鴨湖管理處副主任劉雪梅說,從10月20日開始到12月底的70天內,野鴨湖每周都會組織一次有關鳥類活動,由專業鳥導帶領參觀者科學觀鳥、走進自然。科學觀鳥不僅能為當地鳥類研究目錄提供科學依據,還可作為鳥類學基礎研究的必要數據,為野生鳥類學研究提供一個巨大的資料庫,起到科學家眼線的作用。

自從野鴨湖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陸續發現鳥類19目65科343種,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鳥類棲息、繁衍、遷徙的重要驛站。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瑤

流程編輯:RB013

相關焦點

  • 版納保護區首次發現雲南柳鶯
    雲南柳鶯。羅愛東 攝        本報訊 近日,世界觀鳥界頗具知名度的丹麥觀鳥人葉思波一行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勐臘子保護區觀鳥時,首次發現雲南柳鶯(原名四川柳鶯)。由此,保護區461種鳥類記錄再添新種。        據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羅愛東介紹,雲南柳鶯,體長約10釐米,體偏淡綠色,眉紋長而白。它與其他柳鶯的區別之處在於:翅膀上有兩道白色翼斑,第一道短小有時不甚明顯,第二道較第一道長,色近飛羽色,因此色斑與飛羽間的過渡不明顯。腹灰白色,虹膜褐色;上嘴色深,下嘴色淺,腳近褐色有時稍微偏黃。
  • 《嬌小可愛的柳鶯》錦毛虎-協助拍攝
    柳鶯屬於雀形目(Passeriformes)鶯科(Sylviidae)鳥類,鳴禽類,俗稱柳串兒或槐串兒,是我國最常見的、數量最多的小型食蟲鳥類。 柳鶯種類很多,常見有黃眉柳鶯、黃腰柳鶯和極北柳鶯三種。繁殖於東北、內蒙古及西北等地,冬季遷徙至雲南、廣西、廣東、臺灣等地越冬。
  • 歐非鳥類遷徙大軍的"中流砥柱"—歐柳鶯
    歐柳鶯屬於鶯亞科,這是種以大量種群遠距離遷徙而聞名的亞科鳥類,和美洲的林柳鶯沒有親緣關係。它們由於偏愛柳樹林間的空地而得名,在多數繁殖區域內都是最常見的鳥類,它的繁殖區域在10~22℃的7月等溫線之間,往北可至北極苔原。
  • 活動| 講座:浙江鳥類辨識——浙江的鶯(柳鶯、鶲鶯)
    黃眉柳鶯-錢斌攝  黃腰柳鶯-童雪峰攝  華南冠紋柳鶯-朱英攝  黑眉柳鶯-吳志華攝  極北柳鶯-錢斌攝鶯科小鳥往往體型較小、行為活躍、不同物種間的區別又十分細微,因此辨識難度較大,給觀鳥初學者們帶來不小的挑戰,對著柳鶯辨識圖也常常是一頭霧水……  圖片翻拍自冠羽、麥茬的《兩岸三地50種柳鶯類辨識》
  • 黃眉柳鶯,背羽以橄欖綠色或褐色為主,下體淡白
    黃眉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inornatus,英文名:Yellow-browed Warbler)是雀形目鶯科柳鶯屬的鳥類,中文俗名樹串兒,槐串兒,樹葉兒,白目眶絲。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黃眉柳鶯,是中國最常見的,數量最多的小型食蟲鳥類。
  • 你們了解黃眉柳鶯嗎?一起來看一下黃眉柳鶯的小常識!
    你們了解黃眉柳鶯嗎?一起來看一下黃眉柳鶯的小常識!如何飼養黃眉柳鶯?黃眉柳鶯是一種常見的鳥。許多人喜歡飼養它。因為這種鳥很嬌小,很可愛,叫聲也很好,所以很受很多人的喜愛,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關於飼養黃眉柳鶯的常識,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巨嘴柳鶯,是鶯科柳鶯屬的鳥類,俗名大眉草串兒
    巨嘴柳鶯,是鶯科柳鶯屬的鳥類,俗名大眉草串兒,健嘴叢樹鶯。巨嘴柳鶯,是中等體型(12.5釐米)的橄欖褐色而無斑紋的柳鶯,嘴形厚而似山雀。巨嘴柳鶯,常隱匿並取食於地面,看似笨拙沉重。尾及兩翼常神經質地抽動。
  • 小巧的紅頭長尾山雀,黃腰柳鶯
    紅頭長尾山雀屬小型鳥類,體長9.5-11釐米。頭頂慄紅色,背藍灰色,尾長呈凸狀,外側尾羽具楔形白斑。
  • 貓頭鷹、鴛鴦等北京「明星」物種將做「人口普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3月2日上午,2019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北京動物園科普館舉辦。記者在活動中了解到,今年,北京將啟動覆蓋城市建成區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調查,初步計劃在全市建設6處生物多樣性示範區,並對貓頭鷹、鴛鴦等北京「明星」物種啟動了種群調查。
  • 野鴨湖溼地飛來7種鳥
    昨天,「綠色中國·保護候鳥」主題教育活動在北京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舉行,延慶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公布了《2016年野鴨湖新增鳥類情況及最新名錄》,近一年內新發現的7種保護鳥類名列其中,包括國家I級保護鳥類玉帶海雕、國家II級保護鳥類黑翅鳶等。目前,野鴨湖鳥類共計18目61科302種,其中7種是近一年新發現的鳥種。
  • 近期南匯東灘連續發現白眶鶲鶯等罕見鳥類新品種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近期適逢鳥類遷徙高峰,大量候鳥在上海過境,不少觀鳥愛好者在南匯東灘連續觀測到了白眶鶲鶯、克氏冠紋柳鶯和棕臉鶲鶯等較為罕見的鳥類,刷新了上海鳥類品種新紀錄。  4月11日,觀鳥愛好者楊志棟在南匯東灘發現一隻白眶鶲鶯,僅過了兩天,又有鳥友在相同的地方再次觀測到白眶鶲鶯。
  • 暗綠柳鶯知識科普,這些不能錯過,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暗綠柳鶯上體橄欖綠色;眉紋黃白色;翅上有兩道翼斑,在前的翼斑大都不明顯;下體汙黃白色。在野外,難以和雙斑綠柳鶯Phylloscopus plumbeitarsus相區別。其棲息於海拔500-4400m的針葉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也見於林緣疏林、灌叢,尤其是在河谷和溪流沿岸的森林較為常見。繁殖季節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3000m的高山和高原杉木林、杉木和樺樹混交林中,甚至在珠穆朗瑪峰的林線上緣地帶,海拔高達4400m處。遷徙或冬季下降到低山、溝谷森林地帶,甚至果園、居民點的小林中。
  • 新疆今年發現8種鳥類分布新紀錄
    據新疆動物學會介紹,鳥類研究專家與觀鳥愛好者今年共發現8種鳥類在新疆分布的新紀錄,其中包括2種中國新紀錄和6種新疆新紀錄。
  • 黃眉柳鶯喜歡食用什麼?養之前一定要看好飼養的小知識呢?
    黃眉柳鶯喜歡吃什麼呢?一般在飼養鳥類之前,我們都需要了解一下它們喜歡吃什麼,這樣才能夠將它們更好地飼養。有一些牛比較喜歡吃肉,這樣我們就可以多給他們餵一些肉,有的鳥比較喜歡吃素,所以對於每一種鳥的照顧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 黃眉柳鶯的長相像它名字一樣好看,而且叫聲好聽,你喜歡麼
    黃眉柳鶯怎麼養,黃眉柳鶯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鳥類,許多人喜歡養。因為這種鳥比較嬌小可愛,而且叫聲也很好聽,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在養它們的時候我們先要了解關於飼養它們的一些常識,然後才能更好的飼養它們,下面我們來看。
  • 分享身邊的景物之可憐的柳鶯媽媽餵哺杜鵑幼鳥
    這是故事的悲情角色柳鶯鳥,勤勞並母性到無腦的鳥媽媽。這是故事的主人公,心機到爆的杜鵑,說此鳥是最自私的鳥也不為過,它不自己孵化和照顧幼鳥而是將卵產在柳鶯等鳥的巢穴中,通常杜鵑孵化的速度比柳鶯要快,杜鵑出生後就會把沒孵化的柳鶯卵扔出巢穴並殺死已孵化的柳鶯雛鳥,以方便柳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杜鵑幼鳥身上,最可笑的是杜鵑出生後就比柳鶯大,但是糊塗的柳鶯仍然拼命的捉蟲來哺育。
  • 浙江麗水舉辦首屆鳥類觀察邀請賽,24小時發現鳥類133種
    在如此美麗的鳳陽山,24小時,會看到多少種鳥類?  由麗水市生態環境局和百山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主辦,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浙江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鳳陽山管理處、麗水市生態環境局龍泉分局聯合承辦的2020年麗水首屆鳥類觀察邀請賽(以下簡稱觀鳥賽),近日在麗水百山祖國家公園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觀鳥達人共觀測到多達133種鳥類。
  • 武漢觀鳥會首發野生鳥類觀察報 涵蓋306種野生鳥類
    武漢觀鳥會首發野生鳥類觀察報 涵蓋306種野生鳥類 發布時間:2017-04-01 09:10:18來源:湖北日報網   湖北日報網消息(通訊員 趙靜)2017年4月1至7日「愛鳥周」來臨之際,武漢觀鳥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了《2016年武漢野生鳥類觀察年報》(以下簡稱「年報」),這是武漢市民間觀鳥愛好者組織發布的第一份野生鳥類觀察年報。
  • 蠡湖溼地公園完成首次鳥類調查 24種鳥類不用望遠鏡就能觀賞
    昨日獲悉,無錫市最大的國家級溼地公園——蠡湖國家溼地公園剛完成首次鳥類調查,並將通過3到5年時間逐步摸清動植物「家底」,評估生態保護成效,加強對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尤其是本地物種的保護。調查選取了溼地公園內渤公島、寶界湖濱、長廣溪、金城灣4個具有代表性的區域進行,用一年時間,共記錄到鳥類16目47科136種,其中包括鶚、林雕、鳳頭鷹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種。
  • 專家解讀江西新增20種鳥類-江西新聞網-中國江西網首頁
    近年來江西堅持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生態發展起到了「築巢引鳳」的作用,引來了從未見過的鳥來到江西境內,即首次發現的灰翅鶇種類刷新了江西省鳥類新紀錄;經過有關部門重新分類,在江西新增了20種鳥類。那麼,灰翅鶇這種鳥當時是在哪個地方發現的?新增20種鳥類屬於什麼級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