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室內空氣汙染對人的危害眾說紛紜,各種專著和文獻都在討論,這裡我們還是以本領域權重較高的專家,環境毒理學大牛,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毒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襲著革先生的意見為主,結合國家汙染物環境健康風險名錄的相關說明來簡單的總結一下。
室內空氣汙染源廣泛,汙染物種類繁多並具有協同作用,導致其對人體健康危害效應十分複雜,襲著革先生在他的專著裡主要討論了室內空氣汙染對呼吸系統的作用、過敏反應、癌症、對神經系統的作用、不良建築物症候群及刺激作用。原文內容較多,以下部分依據原文架構有做一定程度的簡化和歸納。康麗萊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一下相關知識:
一、室內空氣汙染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1、肺功能的急慢性改變(主要指標包括FVC/FEV1/PEF等);
2、呼吸道症狀率的增加:
A、氣管炎和哮喘——甲醛,二氧化氮和環境菸草煙霧及其他過敏原均可引起或加重相關症狀。B、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性疾病——存在相關病原微生物傳染源或空調系統感染軍團菌可引起相關症狀,其中軍團菌病的主要病理學變化是肺炎。
二、過敏性疾病:常見症狀是過敏性鼻炎,空氣中致敏原和刺激源所致的最嚴重的過敏性疾病是過敏性哮喘,可由室內空氣汙染物中的致敏原(allergen)或刺激物(irritant)引起。其中室內空氣致敏原主要引起I型變態反應,主要病因是機體產生特異性IgE,而由刺激原引起的哮喘發作的機理則是非特異性過敏反應。過敏性鼻炎發病機理與哮喘類似。
三、致癌作用:
室內空氣汙染暴露相關的主要癌症是肺癌。
環境菸草煙霧、氡和多環芳烴——是已經被明確的致癌物;石棉、苯及甲醛、某些殺蟲劑等——在非工業區居室內空氣汙染水平是否有致癌作用以及癌症的種類,目前還沒有得到人群資料的確證;石棉纖維——在職業病研究中被發現可導致人類癌症(肺間皮瘤和肺癌);苯——在職業暴露人群中可導致白血病;某些殺蟲劑——在職業病研究中表明能作用與人類生殖系統,導致如自發性流產、不孕和染色體畸變等生殖效應儘管在室內中發現的幾種可疑致癌物濃度較低,但是因為他們對人體健康的真實危險度還不明確,存在潛在危險性,故應在室內空氣中儘量降低它們的濃度。
四、對神經系統的毒性作用:環境汙染課對神經系統產生作用,例如有機溶劑的職業暴露產生的生物效應就是明顯的例子,存在從生物分子到行為異常的廣泛效應。有害物質在中樞神經系統蓄積所導致的危害高於大多數其他組織,同時因為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細胞不具有再生能力,因此對它們產生的毒性損傷通常是不可逆的。此外一些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和早老性痴呆也被懷疑與環境中的有害汙染物有關,不過尚缺乏進一步的證據。
五、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環境菸草煙霧(主/被動攝入)和一氧化碳——是對心血管系統有作用的主要室內空氣汙染物,會引起心血管症狀、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六、刺激作用和不良建築物症候群:不良建築物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也叫病態
建築物症候群,主要症狀表現為:眼、鼻、咽、喉部位有刺激感,頭疼,易疲勞,呼吸困難,皮膚刺激,嗜睡,哮喘等非特異性症狀。(通常這些症狀在離開相關建築物後通常會消失)目前認為SBS是由多因素綜合作用而成,汙染、不適當的通風、溫度、溼度、採光、聲響的因素的失調乃至情緒等心理因素,都參與SBS的發生。
綜上所述,室內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康麗萊呼籲大家關注室內空氣汙染的危害性。(本文節選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