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上冊壓軸題:三種方法證明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

2020-12-04 中考數學分享

證明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是初二上冊數學的考試熱點,也是學習中的重難點。有些同學在學習該版塊時,苦於找不到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導致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大減。

其實,在初二階段,數學中的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非常明確,要麼兩條線段相加等於第三條線段,要麼兩條線段相減等於第三條線段。而將這三條線段放到同一條直線中判斷,思路慢慢就會清晰了。

下面,用三種方法從三個方面分析,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究竟怎麼解答!

方法一、全等三角形法:等量代換

例題、(1)已知,如圖①,在△ABC 中,∠BAC=90°,AB=AC,直線 m 經 過點 A,BD⊥直線 m,CE⊥直線 m,垂足分別為點 D,E, 求證:DE=BD+CE;

(2)如圖②,將(1)中的條件改為在△ABC 中,AB=AC,D,A,E 三點都 在直線 m 上,並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為任意鈍角, 請問結論 DE=BD+CE 是否成立?若成立,請你給出證明:若不成立, 請說明理由.

證明:(1)因為 BD⊥直線 m,CE⊥直線 m,

所以∠BDA=∠CEA=90°,

因為∠BAC=90°,

所以∠BAD+∠CAE=90°,

因為∠BAD+∠ABD=90°,

所以∠CAE=∠ABD,

因為在△ADB 和△CEA 中:

∠ABD=∠CAE,∠BDA=∠CEA,AB=AC

所以△ADB≌△CEA(AAS), 所以 AE=BD,AD=CE,

所以 DE=AE+AD=BD+CE.

(2)成立.理由如下:

因為∠BDA=∠BAC=α,

所以∠DBA+∠BAD=∠BAD+∠CAE=180°-α,

所以∠CAE=∠ABD,

因為在△ADB 和△CEA 中,∠ABD=∠CAE,∠BDA=∠CEA,AB=AC

所以△ADB≌△CEA(AAS), 所以 AE=BD,AD=CE,

所以 DE=AE+AD=BD+CE.

方法二、等面積法

例題、已知在△ABC中,AB=AC,D是BC邊上任意一點,過點D分別向AB,AC引垂線,垂足分別為E,F.

(1)如圖1,當點D在邊BC的什麼位置時,DE=DF?並給出證明;

(2)如圖2,過點C作AB邊上的高CG,垂足為G,試猜想線段DE,DF,CG的長度之間存在怎樣的數量關係?並給出證明.

【解答】解:(1)當點D在BC的中點上時,DE=DF,

證明:∵D為BC中點,

∴BD=CD,

∵AB=AC,

∴∠B=∠C,

∵DE⊥AB,DF⊥AC,

∴∠DEB=∠DFC=90°,

在△BED和△CFD中,∠B=∠C,∠DEB=∠DFC,BD=CD,

∴△BED≌△CFD(AAS),

∴DE=DF.

(2)CG=DE+DF

證明:連接AD,

∵S三角形ABC=S三角形ADB+S三角形ADC,

∴0.5AB×CG=0.5AB×DE+0.5AC×DF,

∵AB=AC,

∴CG=DE+DF.

方法三、截長補短法:構造全等三角形

例、已知△ABC和△DEF為等腰三角形,AB=AC,DE=DF,∠BAC=∠EDF,點E在AB上,點F在射線AC上。

(1)如圖1,若∠BAC=60°,點F與點C重合,求證:AF=AE+AD;

(2)如圖2,若AD=AB,求證:AF=AE+BC。(提示:在FA上截取FM=AE,連接DM)

證明:(1)∵∠BAC=∠EDF=60°,

∴△ABC、△DEF為等邊三角形,

∴∠BCE+∠ACE=∠DCA+∠ECA=60°,

在△BCE和△ACD中BC=AC,∠BCE=∠ACD,CE=CD

∴△BCE≌△ACE(SAS),

∴AD=BE,

∴AE+A=AE+BE=AB=AF:

(2)在FA上截取FM=AE,連接DM,

∵∠BAC=∠EDF,

∴∠AED=∠MFD,

在△AED和△MFD中AE=MF,∠AED=∠MFD,ED=DF,

∴△AED≌△MFD(SAS),

∴DA=DM=AB=AC,∠ADE=∠MDF,

∴∠ADE+∠EDM=∠MDF+∠EDM,

即∠ADM=∠EDF=∠BAC,

在△ABC和△DAM中,AB=DA,∠BAC=∠ADM,AC=DM,

∴△ABC≌△DAM(SAS),

∴AM=BC,

∴AE+BC=FM+AM=AF.

即AF=AE+BC.

鞏固練習

如圖1,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別是∠BAC、∠BCA的平分線,AD、CE相交於點F。

(1) 直接寫出∠AFC的度數

(2) 請你判斷並寫出FE與FD之間的數量關係

(3) 如圖2,在△ABC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條件不變,試判斷線段AE、CD與AC之間的數量關係並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這三種證明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的方法,無非就是構造全等三角形和等面積的運用。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培優 9年級18講 線段比例關係證明 相似三角形 平行線
    目前初中數學教育大綱基於以下出發點,即絕大多數人現實生活中只會用到三年級以下的數學,因此難度下降很大,屬於普遍教育。而高中數學的難度並沒有下降,因此初高中之間的銜接存在著很大的困難。本系列專題講座的習題和例題都來自各年中考題以及重點高中的自招題,難度高於中考的平均程度,差不多是重點高中的自招難度。系列裡面許多解題方法和擴展的知識對進入高中後的數學學習是極其必要的補充。系列的習題和例題都在不斷豐富和更新中。
  • 初二數學:怎麼利用反比例函數證明線段間的位置關係?這方法管用
    求反比例函數上滿足條件的動點坐標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點M,N在反比例函數y=10/x的圖像上,且點M(2,m),N是反比例函數y=10/x第三象限內的圖像上一動點,過點M作ME⊥y軸,過點N作EF⊥x軸,垂足分別為E,F,當四邊形MEFN的面積為12時,求點N的坐標。
  • 中考數學壓軸題真難?動點問題的函數圖像至少有4個類型,經典題
    數學壓軸題正逐步轉向數形結合、動態幾何、動手操作、實驗探究等方向, 加強了對幾何圖形運動變化的考核,從變化的角度來研究三角形、四邊形、函數圖像等,通過「對稱」「翻折」「平移」「旋轉」等研究手段和方法來探究圖形性質及變化。
  • 盤點中考數學輔助線的添加方法,幫你輕鬆拿下壓軸題
    昨天,有考生問小編有無壓軸題的輔助線添加方法!不多說,這就教大家如何添加輔助線,輕鬆拿下壓軸題!     一、添輔助線有二種情況:     1、按定義添輔助線:     如證明二直線垂直可延長使它們,相交後證交角為90°;證線段倍半關係可倍線段取中點或半線段加倍;證角的倍半關係也可類似添輔助線。
  • 初一上學期,線段與角的動態與探究,期末考試壓軸題難度大
    初一數學上學期,常考是壓軸題有一元一次方程實際應用題,線段與數軸動點題,角度的動態與探究類型題,這三類題型是最常考查的題目,難度比較大,平時做到這類題目一定要搞懂。請說明理由;(2)緊接著將圖2中的三角板繞點O逆時針繼續旋轉到圖3的位置所示,使得ON在∠AOC的內部,請探究:∠AOM與∠CON之間的數量關係,並說明理由;(3)將圖1中的三角板繞點O按每秒5°的速度沿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在旋轉的過程中,第t秒時,直線ON恰好平分銳角∠AOC,則t的值為________(直接寫出結果).
  • 初一數學上冊壓軸題:有理數中的動點問題有多難?竟無從下筆
    數學好難啊!究竟初一上冊數學的最後一道大題難度怎麼樣?動點問題經典例題1【背景知識】數軸是初中數學的一個重要工具,利用數軸可以將數與形完美地結合.研究數軸我們發現了許多重要的規律:若數軸上點A、點B表示的數分別為a、b,則A,B兩點之間的距離AB=|a﹣b|,線段AB的中點表示的數為(a+b)÷2.
  • 中考數學:圓壓軸題,能為中考畫上圓滿的符號嗎?
    如果圓出現在中考數學的壓軸題中呢?還能為中考畫上一個圓滿的符號嗎?翻看全國各地的中考數學卷,圓作為大題,出現的概率非常高!不過一般都是倒數第3題,難度中等,平時成績不是太差的話,一般都能寫對。但是有些時候,最後一道大題,或者說壓軸題也閃現過圓的身影,比如隱圓。
  • 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
    下面是小編準備的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如果需下載的,歡迎大家進入小程序下載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部分題目,如需下載點擊上方小程序)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40分)1.如圖,能用∠AOB,∠O,∠1三種方法表示同一個角的圖形是( )
  •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線段、直線、射線和角的基礎知識
    掌握線段、直線、射線,這三種線有什麼聯繫和區別,了解射線和角之間的聯繫是本課的主要內容。一、定義在二年級上冊,我們就已經學習了線段,我知道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可以測量長度。要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線段一定要滿足上面三個條件。
  • 小學數學必考題型之巧數正方體數量,線段,三角形,正方形數量
    作者 | 睿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大家好,今天睿爸為大家分享一個系列題型,這種系列題型是小學數學的必考題型,但是,用普通的方法去做的話,又非常麻煩,容易犯錯,所以,最好藉助公式。這些公式是睿爸數學課堂經驗總結的結晶,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使同學們對這一系列題型做到熟練掌握,做題的時候既快又準確。今天睿爸把求正方體的數量,求線段的數量,求三角形的數量,求正方形的數量,四種公式全部都教給大家,大家記住這些公式,遇到這種題,做得又快又準。1,我們先來說正方體的數量。
  • 初二數學: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解題的六種技巧,助你得高分
    初二數學: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解題的六種技巧,助你得高分等腰三角形是初二數學中研究的一種幾何圖形,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性質是「三線合一」,對於初學者來說,三線合一的運用比較難學,接下來老師來帶領你複習一下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助你在數學考試中取得高分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難題、易錯題詳解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答案,難題、易錯題詳解這是一份,稍稍有些難度的四年級上冊數學期末測試卷,但是考點比較全面,如果沒有測試,如果想測試自己一個學期來的學習效果,倒是可以拿來試一試。下面小編跟大家詳解一些難題或易錯題的做題策略。
  • 「一動二靜」,生動詮釋初一全等證明中的動點問題的解題技巧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幾何動點問題是指原題中的圖形,由於圖中的點、線、或圖形處於運動中,導致圖形發生變化,進而對不同圖形位置下某一結論進行是否變化的論證問題.這類題型考查的不僅是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還考查學生數學邏輯推理思維的系統性,是初中考試中具有壓軸性質的證明題型。
  • 八年級上冊數學思維導圖,考點一目了然,打開初二數學大門的鑰匙
    進一步提高必要的運算技能和作圖技能,提高應用數學語言的應用能力。三角形主要學習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分類,三角形的內角、多邊形的內外角和。本章節是後兩章的基礎,了解了相關的知識,教學時加強與實際的聯繫,加強推理能力的培養。難點是正確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線及角平分線的性質並能作圖,及三角形內角和的證明與多邊形內角和的探究。
  • 初三數學「將軍飲馬」專題教案,中考壓軸題常用技巧,要掌握!
    不少學校的教學內容已經上到了二次函數,有的學校甚至差不多上完了初三的內容,接觸到了中考壓軸題。在中考壓軸題的歸類中,最值問題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而「將軍飲馬」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重要技能之一。「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這是中國版本的將軍飲馬問題。將軍從河流同側的山峰A處出發,到河邊飲馬後再回到河流同側的營地B,將軍如何行進路程最短?這個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
  • 「三年級數學」數線段、角、三角形數量的規律總結
    「三年級數學」數線段、角、三角形數量的規律總結幾何圖形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知識點之一,數一數數量是認識圖形的基礎,如何找到幾何圖形的規律,快速有效的認知圖形,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下面對數線段、角、三角形的典型題型進行演示,對其規律進行總結。
  • 中考數學壓軸題分析:動點軌跡與幾何最值問題
    等邊三角形頂點在某條直線上運動產生,相當於將一個它進行旋縮。始終保持共頂點,相當於手拉手模型。
  • 三年級數學上冊,口算及應用題匯總,家長:該下功夫練習了
    三年級數學上冊,口算及應用題匯總,家長:該下功夫練習了。新學期已經開學了,三年級小朋友進入了新的學習階段。對於三年級學生的家長來說,都在暗暗地感受到一種壓力,生怕自己的孩子在進入三年級後,學習成績被拉開差距,擔心孩子跟不上三年級的學習。
  • 初二數學《直角三角形》學習目標和經典例題,數學老師手寫教案
    初二數學北師大版第一章《三角形的證明》,實際相當地一個複習章節,因為很多內容在以前學過的。這一章的主要知識點有四個: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和角平分線。等腰三角形的學習目標和典型例題已經推出,今天推出直角三角形的學習目標和經典例題。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2課:認識米,3道難題如何解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主要學習長度單位,在學完釐米以後,同學們就要認識新的單位——米。米與釐米的區別在於,釐米是用來量比較短的物體,而米則是用來量比較長的物體,釐米用cm表示,米用m表示。通過一份練習題,來講一講這節課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