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稱人類祖先腿部短小有助爭奪交配權(圖)

2021-01-08 搜狐網
資料圖:雄性黑猩猩的腿與身長相比相對較短

  北京時間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近200萬年的時間裡,我們的類人猿祖先一直保持著矮胖敦實的體形。而他們保持這種體形的最主要原因是:矮壯的下肢使得他們在爭奪交配權的同性大戰中能夠佔得上風。

  在3月份出版的《生物進化學》雜誌上,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生物學家大衛-凱瑞公布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大衛-凱瑞稱,南方古猿屬下的早期人亞科猿猴被認為是人類的直系祖先,他們生活在距今四百萬到兩百萬年之間,雌性身高大約3英尺9英寸,雄性大約4英尺6英寸。

直到現在,南方古猿和其他人類祖先蹲坐的體形還被認為是為了適應在叢林裡攀爬進化而來的。如同衝浪或者其他需要平衡的運動一樣,重心較低將會提高穩定性進而使得行動更加自如。

  大衛-凱瑞說,「叢林是猿猴一個重要的棲息地,人們以前認為猿猴的下肢較短是為了有助於他們在樹上攀爬。但是我卻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可以更好地打仗。然而,我們也注意到這個短腿規則還存在有例外:儘管倭黑猩猩的下肢比黑猩猩短,但是攻擊性上卻略輸一籌。腿長也沒有使得黑長臂猿遠離叢林,相反,他們是動物王國中最好的雜技演員,在叢林間自由穿梭,其他動物難以望其頸背。他們與雄性大猩猩形成鮮明的對比--後者幾乎不會爬樹。」。

  在研究中,大衛-凱瑞比較了9個靈長目物種的後腿長度與攻擊性的關係,這些物種包括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猩猩、黑長臂猿、合趾猴、狒狒、長尾猴和澳洲土著人。他把雌性與雄性的體重差異、犬齒(打仗的時候用來撕咬)的長度差異作為攻擊性的指標。結果顯示雄性比雌性更好鬥、更具有攻擊性。體形越矮胖越敦實,他們的好鬥指標也就越高。例如黑長臂猿的下肢比其他猿猴都長,但是好鬥指標卻比較低。相形之下,雄性大猩猩的個頭是雌性的兩倍多,體形矮胖敦實。

  儘管南方古猿能夠在地面上直立行走,但是他們下肢較短的特點卻保持了兩百萬年之久,原因非常簡單:下肢矮壯,更能打仗。在爭奪交配權的戰鬥中他們更容易打敗下肢較長的競爭對手,並將他們肢較短的特點遺傳給後代。人類與類人猿雖然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也存在著一些明顯差異,因此,在分類學上,人類被列為人科,而類人猿則被列為類人猿科。人類與類人猿的一個主要區別是人類適於兩足直立行走。這樣,人類的雙手就不再是行走的器官,而可以用來製造和使用工具,人類的許多形態結構特點都與直立行走有關。人類的頭部位於脊柱的頂端,枕骨大孔接近顱底中央。人類的脊柱呈S形彎曲,使身體的重心落在骨盆和後肢上,以減少人在行走、奔跑或跳躍時的震動。人類的後肢長而粗壯,使重心下移,保持穩定性。

  大衛-凱瑞認為,「人類的腿比較長,但是這並沒有減弱人類的攻擊性。相反,這是為了適應長途跋涉的需要。我們的類人猿祖先越來越有攻擊性的傾向應該通過漫長的進化成為現代人類的一個特徵。」凱頊覺得這個發現非常令人吃驚,因為人類被認為是非常高級的一種動物。「某種程度上,我們的進化史可以解釋人類的暴力行為。許多方面的證據顯示人類的暴力行為大部分是與同性競爭有關,這個研究也驗證了這一點。」(劉妍)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建立3億年前遠古蟑螂物種祖先3D結構(圖)
    科學家分析3億年前遠古蟑螂物種的3D結構模型,發現它的肢體是如何適宜各種地形環境,它不僅可以在空中飛行,還在地面上靈活爬行  【搜狐科學消息】據美國科學日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將3億年前蟑螂的祖先物種以3D結構清晰地呈現出來。
  • 實拍為爭奪交配權的公馬大戰【高清組圖】
    每一年當春天來臨的時候,西波士尼亞欽察爾山脈附近的草原上的野正處交配季節,兩匹公馬為心儀母馬爭鬥的場面隨處可見,野生動物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場場關於交配權之爭的公馬大戰。兩匹公馬正在為了爭奪交配權而展開大戰。獲勝的一方會在其控制範圍之內同時「佔有」8、9匹母馬,而失敗的一方只能獨自離開,等養好傷之後再捲土重來。
  • 人類祖先或並非由猿進化而來,科學家:人類共祖其實是一條魚
    人類從哪來?人類的祖先是誰?當被問到有關人類起源的問題,我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猿」、「河姆渡文明」等等。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人應是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似乎都表明,人類祖先並非是靈長類動物,而有可能是魚類。
  • 人類祖先曾與未知人種雜交?科學家從人類唾液發現另一生物基因
    筆者:三體-小遙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成功從大自然的殘酷競爭裡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的主宰。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尤其是人類起源問題尚未解決,在科學界充滿了爭議。目前我們可以根據生物進化論中的部分線索找到幾百萬年前的祖先,雖然有說法認為猿類是人類的近親,但是實際上,我們至今並沒有找到從猿類到人類的過渡物種,於是有關人類起源的說法還存在一些漏洞。最新研究表明,從人類唾液中包含的重要遺傳信息可以分析,我們的祖先很有可能與未知人種雜交過,並且二者不存在明顯的生殖隔離。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科學家發現一種生物,人類祖先差點被吃掉!
    如今的人類已經成為了地球的最高霸主,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人類是沒有天敵的,我們已經成為了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難道真的沒有天敵出現嗎?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科學家就曾經認為地球上有一種物種是人類的天敵,曾經差點把我們的祖先吃光,它們到底是什麼呢?
  • 人類的祖先到底是誰?科學家在美人魚時,到底發現了什麼?
    進化論疑點重重,為什麼有科學家說,人類的祖先和美人魚有關!人們對于美人魚這種生物的幻想絲毫不低於對於外星人的尋找。很多人積極的尋找美人魚的存在,不僅是為了一睹它的風採,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通過美人魚的發現解開人類進化的秘密。他們堅信美人魚這種生物是存在的,它也是人類進化當中的一部分,人類的祖先是類人猿,但是很多人卻對人員提出了幾個疑問。類人猿身上有厚重的毛髮,而人類卻沒有這些厚重的文化是在什麼時候消失不見的呢?在類人猿的身上沒有發現皮下脂肪,但是很多的魚類身上卻存在。
  • 科學家:人類祖先近親交配嚴重 限制科技發展(圖)
    北京時間12月3日消息,新科學家報導,根據一項最新的基因分析表明,數千年來我們的祖先以小型隔離的群體生活,導致他們之間相互近親繁殖。這種近親交配會導致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很有可能小型群體限制了複雜科技的發展。  近些年來,遺傳學家了解了早已死亡的人類以及已經滅絕的近親,例如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
  • 人類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科學家曾提到一動物,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現在的人,都喜歡以「食物鏈頂端生物」自居,仿佛只有懂得改造世界,製造工具的人類才是自然界的主宰。可是很多人都忽視了至關重要的一點,人類的智力之所以會快速發展,卻是拜孱弱的身軀所致,正是因為人類相對弱小,才必須懂得利用工具保護自己,從而生存下去。
  • 鳥類的交配權為什麼在雌性手中?科學家:因為它們漂亮
    有完全不用呼吸的鮭魚立克次氏體,有能在太空生存一周的水熊蟲,也有科學的發現者人類。在動物界中,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雄性長得光鮮亮麗,而雌性就相對的不這麼出眾,但在人類世界中卻恰恰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對於人類,「漂亮」這個詞,一直以來都是用在女性身上,如果用在男性身上就稍微有些別捏。所有物種的性狀不是無緣無故形成的,性狀有基因決定,然後通過自然選擇篩選留下。
  • 「懸崖精靈」:北美大角羊的力量與美麗(圖)
    大角羊的歷史:動物學家認為現代北美洲大角羊的祖先來自於西伯利亞,在大約75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大角羊通過白令大陸橋,從西伯利亞來到現在的北美洲。當時白令大陸橋南北寬1000公裡,早期人類、麝牛、灰熊、羚羊、駝鹿、猛獁等動物從歐亞大陸來到這裡。家族關係:在更新世時期,有3種不同種類的野生山地羊進入北美洲,它們是:西伯利亞雪羊、達爾羊和洛基山大角羊(體型最大)。
  • 貓的祖先有多聰明?研究發現:它們甘願被人類徵服,其實另有所圖
    不過根據最新的一項科學研究,科學家們卻發現,家貓的祖先被馴化的原因,和寵物狗是不同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貓之所以會成為人類的寵物,是因為它們覺得人類有「利用之處」。 家貓的祖先有多聰明?家貓的祖先,是古代的野貓,大約5000多年前,它們就已經和人類生活一起了,不過事實上,它們卻並不是以人類寵物的身份。據報導,日前國外的科學家在芬蘭,找到了一些古代野貓的遺骸,它們來自於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區。它們是如何出現在這裡的呢?
  • 人類的祖先是猿猴,那大熊貓的祖先是誰?
    按照目前生物界的觀點:如果「始熊貓」被最終確定為中國大地上的第一隻大熊貓,那大熊貓的出現時間就比中國土地上的人類還早。而它的後代也繼承了兇猛的天性!看似憨態可掬的外表下,隱藏著能把竹子當菜吃的牙口、和棕熊打一巴掌差不多的手掌力度、解剖刀般的鋒利爪子。咬合力僅次於獅子、在海拔兩千米的山地奔跑速度能超過劉翔平地的最高速度、能爬上20米以上的樹。
  • 人類起源為什麼在非洲,而不是中國?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圖為南方古猿的骸骨1、「夏娃理論」——人類都是親戚,來源於一位非洲女性在西方傳說中,亞當和夏娃是人類的祖先,他們因為在伊甸園中偷吃了禁果而有了後代,那就是我們人類。簡單來說分子人類學科是專門用來研究人類DNA的問題,並且能通過DNA來尋找人類的起源。「夏娃」理論,早在上世紀就被科學家們提出來的,科學家們所指的「夏娃」是一位非洲女性祖先,它是人類起源的祖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人類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是親戚。我們都知道鑑定血緣關係的唯一檢測方式就是通過DNA對比,DNA是可以遺傳的,科學家們便通過追溯線粒體DNA來探索人類的起源。
  • 人類祖先或曾與一支「幽靈般」的遠古人類交配過
    一支「幽靈般」的遠古人類家系也許曾與現代人類的祖先雜交繁殖過。科學家發現,在約20萬年前的撒哈拉南部非洲,一支「幽靈般」的遠古人類家系也許曾與現代人類的祖先雜交繁殖過。  這項新研究指出,一種與唾液黏液有關的蛋白質顯示,現代人類的祖先曾與一支早已滅絕的人類分支交配過。而這一支人類距我們的親緣關係比尼安德塔人還遠。
  • 科學家重大猜想:人類的祖先不是猴子,或許是從魚類進化而來!
    現代科學發展日新月異,每天都有科學家提出新穎觀點,不斷推翻重構著我們以前想當然的認知,關於人類起源就是這觀點中爭論最激烈探討之一。因為科學探查手段越來越豐富,我們現在可以藉助電子儀器去辨別千百萬年前物質成分,從而論證其組成元素和產生模式,人類演變自然成為"人"最感興趣的課題之一。
  • 美科學家研究發現 唾液澱粉酶促進人類進化(圖)
    美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唾液澱粉酶(salivary amylase)有可能通過幫助人類祖先從澱粉中獲取更多的能量而促進了人類的進化。這一發現為研究人類對於周邊環境的適應、遺傳變異與人類進化的關係提供了幫助。相關論文9月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上。
  • 雞的祖先真的是霸王龍嗎?科學家給出了證據,網友:DNA不會說謊
    早在19世紀,科學家已經證實了雞的祖先是始祖鳥類,這種始祖鳥類的祖先是恐龍 恐龍體型開始慢慢變小,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長出了羽毛和喙逐演變成了始祖鳥類,科學家發現恐龍和雞的DNA序列契合度高達80%,這足以證明恐龍是雞的祖先。
  • 猴子是人類的祖先,為什麼猩猩卻沒進化成人?你可能誤解了進化論
    人類一直被認為是靈長類動物最出色的一支,科學家們也證實我們的基因與其他靈長類動物有相似之處。不知何時起,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的說法卻流傳開來,甚至這是很多人對進化論的第一印象,其實這根本就是對進化論的誤解。
  • 為什麼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呢?
    人類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例外呢?既然存在為爭奪交配權而產生的鬥爭,那是雄性為了雌性鬥爭呢還是雌性為了雄性鬥爭?這個問題已經有人解釋過。前者是同種生物的雄性之間為爭奪交配權而展開血戰,後者則是相對溫和的「傳情」求偶。這兩種選擇各自影響著物種的特徵,但許多特徵也可能受它們的共同影響。
  • 美科學家研究「吃」二氧化碳人造生物體 有助開發火星
    克雷格·溫特爾克雷格·溫特爾的研究可能大大加快人類開發火星的進程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研究人類移民火星的可能性,而美國科學家近期的一項研究有望將這一夢想儘早變為現實。近日,他再次語出驚人,稱自己的科研小組正在研究合成可以吞噬二氧化碳的人造生物體。該小組的研究一旦成功,那麼研製出的人造生物體不僅能通過吞噬二氧化碳幫助人類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和糧食短缺等問題,還有望利用二氧化碳製造出食物、燃料和塑料,從而幫助人類在大氣成分中95%為二氧化碳的火星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