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就是5G物聯,產業發展迎來新起點

2021-01-10 騰訊網

要有雞鴨魚肉,也要有青菜蘿蔔,5G這桌大餐除了高速率的5G NR外,當然也少不了低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的NB-IoT。

當全球5G發展如火如荼之際,NB-IoT發展怎樣呢?前景如何?

10月13日,5G NB-IoT「億」發展產業峰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工信部、信通院、物聯網智庫、運營商、生態夥伴、行業客戶、媒體等200多名嘉賓參加了這次會議,分享了一年來NB-IoT產業取得的成果,以及展望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連接與生態齊驅,產業步入快速良性發展軌道

2019年11月,全球NB-IoT連接數近7000萬;2020年1月,全球連接數突破1億;2月,僅中國連接數突破1億;如今,全球連接數已增加到1.4億!短短一年時間,NB-IoT連接數量就實現了翻番,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國內,NB-IoT氣表、水錶等先發應用不斷加速,繼去年突破1000萬後,目前又雙雙突破2000萬;NB-IoT煙感、電動車等應用迅速起量,目前已分別逼近1000萬規模;在先發行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行業加入NB-IoT陣營,呈現出共享白電、智慧路燈、智慧停車、 智慧農業、 智能門鎖、 智能跟蹤等一大批百萬級的應用,並且由點及面,向全國規模推廣。

在海外,NB-IoT也全面加速發展。據GSMA統計,截止今年9月,海外蜂窩LPWA連接數超過400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8%。海外10餘個國家20餘個大顆粒NB-IoT項目正在部署、招標或籌備中,例如義大利100萬隻NB-IoT氣表項目、比利時自行車、韓國充電樁、泰國路燈等10萬級項目即將部署完成,沙特750萬隻和瑞典290萬隻NB-IoT電錶項目正在部署,澳洲、新加坡、斯裡蘭卡等地NB-IoT電錶/水錶項目正在招標中。

豐碩成果的背後,當然離不開產業生態的日益壯大與成熟。

在網絡方面,全球已部署101張NB-IoT網絡,全球主流運營商均已開通NB-IoT。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已建成NB-IoT基站超過70萬個,實現了全國主要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為各類應用發展奠定良好的網絡基礎。

在晶片方面,今年發貨量比去年增加1倍以上,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了晶片生態圈:移芯通信和芯翼信息繼年初入選運營商集採名單後,近期已開始商用交付;智聯安的NB-IoT產品通過了運營商入庫測試;芯象半導體等諸多初創企業也在加速規模商用進程。同時各晶片廠家還在不斷提升工藝、加速協議演進,將持續推出更高集成度更低成本的新一代晶片產品。

在模組方面,隨著市場的擴大,規模效應凸顯,NB-IoT模組集採中標價已達15元以下,提前實現了工信部25號文件中關於今年底NB-IoT模組價格與2G模組趨同的目標。基於龐大的市場需求,廣和通、塗鴉智能等越來越多的模組廠家加入了NB-IoT生態圈。同時,中國NB-IoT生態已積累了顯著的先發優勢,國內夥伴乘勢出海,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國內NB-IoT模組廠家向海外供貨超2000萬片。

華為無線產品線副總裁曹明在會上表示,在產業各界的共同努力下,NB-IoT產業已經進入良性的快速發展階段,未來幾年NB-IoT產業將進一步加速。預計到2025年,中國NB-IoT連接數將超過10億。

NB-IoT是5G物聯,生命周期和應用場景將持續擴展

NB-IoT誕生於4G時代的3GPP R13版本,曾經讓一些人不免有這樣的疑問:NB-IoT是否被5G取代?

答案是當然不會。事實上,NB-IoT在設計之初就定位為5G的前奏和基礎,其技術標準將一路演進到5G時代。回顧NB-IoT技術演進過程,3GPP R13版本的NB-IoT是基礎版本, R14提升了速率以及增強了多載波等功能,R15又優化了時延以及降低了功耗,R16進一步提升了性能並可接入5G核心網,同時,R17版本的增強型NB-IoT已正式立項。NB-IoT從4G時代的R13、R14版本一路演進到5G時代的R15、R16、R17,已是5G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今年7月9日結束的ITU-R WP5D會議上,ITU做出重大決議:中國和3GPP提交的NB-IoT技術正式成為5G標準。這意味著NB-IoT技術明確成為5G低功耗廣域網場景應用首選,當前部署的NB-IoT終端,可平滑接入5G網絡;業界在NB-IoT生態的投資,將被保護,並且將持續發揮價值。

NB-IoT納入ITU 5G標準,確保了未來10年投資,給行業吃了一顆定心丸,也意味著聯接數量和應用場景將持續擴展。面向未來十年,從以智慧氣表、智慧水錶、智能煙感、智慧門鎖、智慧路燈為代表的放量市場,到以智慧家電、智慧工廠、消費電子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再到應急管理、監控檢測等孵化市場,還有海量的「物」需要低成本、低速率、低功耗的5G NB-IoT來連接,與5G NR高速率連接一起共同推動全聯接的智能世界。

政策利好,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今年5月份,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明確了移動物聯網的主要目標: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建立NB-IoT(窄帶物聯網)、4G(含LTE-Cat1,即速率類別1的4G網絡)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在深化4G網絡覆蓋、加快5G網絡建設的基礎上,以NB-IoT滿足大部分低速率場景需求,以LTE-Cat1(以下簡稱Cat1)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5G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

到2020年底,NB-IoT網絡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2億;推動NB-IoT模組價格與2G模組趨同,引導新增物聯網終端向NB-IoT和Cat1遷移;打造一批NB-IoT應用標杆工程和NB-IoT百萬級連接規模應用場景。

2G/3G技術老舊,效率低、成本高,讓路4/5G新技術是必然趨勢。單從「接棒」2G/3G業務看,就有數以億計的車載跟蹤器、共享單車、POS機等2G物聯連接將轉移到NB-IoT。

政策、標準雙重利好,必將進一步加速NB-IoT生態和應用爆發,讓產業各方更加堅定了發展NB-IoT的決心,也將NB-IoT發展推向了新高度,讓整個產業站在了新起點。

賦能千行百業,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

目前NB-IoT應用已深入滲透到各行各業,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比如,基於NB-IoT技術的城市智慧照明提供了穩定的路燈物聯網服務,實現了智能調光、降功率、按需開關燈等管理,減少了過度照明,電能節約率達30%~60%;NB-IoT智慧消防方案在浙江廣泛部署後,已成功上報了多個企業的數起火警,基於其出色的社會價值,今年2月該方案獲得了GSMA「最佳移動創新」大獎;鷹潭NB-IoT水錶規模部署,漏水率從原來的20%降低到12%,每年節水超200萬噸;海爾5G NB-IoT 物聯自清潔空調在泰國商用,滿足了當地用戶的智慧健康空氣需求,獲評中國質量技術創新一等獎。

未來,隨著標準演進和技術不斷增強,NB-IoT應用還將進入到更多的行業,幫助千行百業提質降本增效。

如今,在新基建大潮下,NB-IoT作為5G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與5G、AI、雲等技術一起共同構建全聯接的智能社會,推動產業數位化、治理智能化和生活智慧化。在本次會議上,產業各界達成共識,一致認為NB-IoT是5G物聯,並認為在產業日趨成熟的背景下,以及政策支持、標準與技術持續演進下,5G NB-IoT將持續繁榮發展,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通信路上,一起走!

相關焦點

  • 5G NB-IoT「億」發展產業峰會:2025年中國NB-IoT連接數或將超10億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13日,5G NB-IoT「億」發展產業峰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工信部、信通院、物聯網智庫、運營商、生態夥伴、行業客戶、媒體等200多名嘉賓參加了這次會議。從去年11月舉辦的「億」啟航、今年4月的「億」徵程、到這次的「億」發展,歷經一年,NB-IoT產業取得豐碩成果。
  • 多模全球頻,高新興物聯推出新一代GM100 NB-IoT/Cat M1/EGPRS模組
    6月27日,MWC上海世界移動大會期間,高新興物聯正式推出的新一代窄帶低功耗模組GM100,為全球物聯網行業客戶帶來更強大、更可靠的窄帶物聯網通信方案。多定位:集成GNSS定位晶片,可以支持GPS/北鬥/Glonass/Galileo全球多個定位系統;更安全:支持安全啟動、安全存儲和調試、硬體加密等多重安全機制;更強大:基於Cat M1制式,可支持VoLTE語音、移動性及高可靠性;還有:OpenCPU、eSIM、FOTA、多種協議並與兼容主流雲平臺;GM100模組產品將與高新興物聯
  • 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成立,多對多物聯平臺成為副理事長單位
    2020年12月26日,華南農業大學產業學院成立儀式圓滿舉行。其中,多對多物聯平臺被選舉為副理事長單位,總裁賴正福擔任產業學院副理事長。這標誌著雙方將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跨界賦能、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起長期、緊密的物聯網生態合作關係。
  • LTE Cat1的作用是什麼,彌補NB-IoT和5G的空缺
    因此,發展Cat 1網絡及相關產業,對於補齊物聯網主要場景需求很有意義。不過,目前NB-IoT產業生態已準備就緒,若Cat 1目前能夠發力,則確實是一個較好的機會來推動蜂窩物聯網代際遷移。 GSMA未來網絡專家曾多次在行業峰會上提醒業界:雖然5G備受關注,但直到2025年,4G依然佔據最大份額。
  • 2025年中國NB-IoT連接數或超10億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13日,5G NB-IoT「億」發展產業峰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工信部、信通院、物聯網智庫、運營商、生態夥伴、行業客戶、媒體等200多名嘉賓參加了這次會議。  從去年11月舉辦的「億」啟航、今年4月的「億」徵程、到這次的「億」發展,歷經一年,NB-IoT產業取得豐碩成果。
  • NB-IoT通信晶片設計演進之探索
    對於NB-IoT產業的發展來說,晶片及模組的性能和成本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 5G時代下,NB-IoT與蜂窩物聯技術相比存在怎樣的優勢?NB-IoT通信晶片的核心競爭力在哪?本土創新型IC設計公司又該如何在NB-IoT的設計、應用等方面進行布局? 本期我們邀請到北京四季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振華先生,一起來聽聽他對物聯網SoC晶片市場的賽道分析。
  • 日本NTT docomo關停NB-IoT?從未商用何談關停,市場影響甚微
    這些聲音根本就沒有調查,不知道docomo總共也就建設了數個NB-IoT站點做初步測試,在NB-IoT全球產業中存在感比較低(僅中國電信都建設了約40萬個NB-IoT)。而且一些聲音枉顧NB-IoT產業強勁發展事實,對今年初NB-IoT全球連接數破1億視而不見。
  • 風紋物聯齊立淵:看得見的空氣品質 智能化的服務體驗
    一站式智能空氣解決方案專家——風紋(物聯)深圳技術有限公司攜空氣品質監測儀全系列產品和智能空氣解決方案驚豔亮相。展臺上,風紋物聯總經理齊立淵接受了慧聰空調製冷網的採訪,再次詳細的解讀了風紋物聯空氣品質監測設備的智能化個性服務。
  • 5G物聯技術將整個產業推向了新高度
    而在「新基建」加快實施、移動通信代際交替的時代背景下,這項重要5G物聯技術迎來了加速前進的全新契機。 在捷報頻傳的背後,也離不開全產業鏈及社會各界的「力出一孔」。就在剛剛召開的5G NB-IoT「億」徵程線上產業峰會上,來自產業鏈上下遊的從業者以及政府、行業的領導專家們復盤了NB-IoT過去的發展,對產業政策以及新形勢下的產業趨勢、市場機會作出解讀,並分享了各自的戰略和在新興領域的成功實踐,從而就NB-IoT未來發展方向及目標達成共識,吹響了將整個產業推向新高度的衝鋒號。
  • 從7000萬到1.4億:NB-IoT連接數一年翻番 下一價值拐點或將不遠
    10月22日專稿(蔣均牧)正所謂「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物聯網的蓬勃興起、「新基建」的加快推進、2G/3G減頻退網的大勢所趨,加上正式獲批成為5G標準,令NB-IoT產業發展一再提速,下一個價值拐點或將不遠。在這樣的背景下,最近召開的5G NB-IoT「億」發展產業峰會顯然極具看點。
  • NB-IoT為何呈現冰火兩重天?
    隨著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物聯網通信技術也得到全面的發展。據工信部預測,到2020 年,中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而在這一發展過程中,通信成為其中最為核心的建設——如果沒有良好的通信基礎,那麼我國物聯網的發展必然受阻。
  • RFID電子標籤的創新之路丨物聯之星
    作為RFID數據感知系統最基礎的要素之一,電子標籤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載體,自誕生起至今,歷經數十年的發展,隨著RFID系統應用的不斷普及,在實現形態和技術應用上一直不斷地豐富著、創新著,例如門禁、校園等領域的卡類應用,鞋服零售領域的RFID吊牌織嘜應用,汽車零部件工序、IT資產、電力設備巡檢等領域的抗金屬標籤應用,食品溯源等領域的扎帶式標籤應用,肉牛類的耳標應用,寵物類的玻璃管標籤應用,
  • 春藤物聯,為未來而來!
    2018年之後到目前,國內充換電商業市場集群式創立和高速發展。其中,不僅雲集了春藤物聯、哈囉換電、e換電、易騎換電等運營品牌,還包括萬為物聯、新能瑞馳等技術、設備產業鏈公司,甚至還有實體巨頭寧德時代,以及螞蟻金服、韓國現代投資、創新工場、經緯中國等中外資本的身影。那麼,前有創業公司,中有供應鏈,後有產業巨頭和資本,整個電動自行車的充換電市場的商業規模會有多大?
  • 5G催生全球VR「復生潮」 我國VR發展迎來三重優勢
    打開APP 5G催生全球VR「復生潮」 我國VR發展迎來三重優勢 智能製造網 發表於 2021-01-13 17:38:18 只要帶上頭盔或眼鏡
  • 日本NTT DoCoMo宣布關停NB-IoT服務,對我國NB有何啟示與影響?
    這意味著NB-IoT和LTE-M傳輸可以放置在5G NR信號中,並且在5G標準化時間框架內繼續演進發展。因此,NTT DoCoMo關停NB-IoT服務是為了等待5G物聯網的未來版本,那麼實質上它將退回到NB-IoT規範中。
  • 信息技術發展如此迅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即
    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產業的業態結構、組織形式、發展思想和商業模式都將發生全方面的變化。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的融合將提升經濟效率,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本文作簡單分析,和大家一起討論。杭州峰會第一次把數字經濟列為一項重要議題。在會議中發布了《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
  • 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調研座談會召開
    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調研座談會召開全力打造三個千億級新產業集群 奮力實現數字經濟發展「六個重大突破」趙德明主持並講話 陳晏講話 張吉兵參加10月21日,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調研座談會召開。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致2018年、2019年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賀信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全力打造數據中心聚集區、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集群、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三個千億級新產業集群,奮力實現數字經濟發展「六個重大突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洱海流域農業產業轉型發展,大理市迎來豐收季!
    近年來,大理市圍繞洱海保護治理,加大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力度,積極推動洱海流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大理市通過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以水稻、油菜、蠶豆、烤菸、荷藕、除蟲菊、花、果等生態、綠色、節水減肥型作物和具有溼地淨化功能的水生作物為主的綠色農業。
  • 首現「千萬俱樂部」 電動自行車產業迎來「高光時刻」
    ■ 文 / 何六月一、狂飆突進的黃金3年據悉,電動自行車新國標自2019年4月開始實施後,隨著去年下半年大部分地區的過渡期結束,超標電動車面臨嚴厲查處風險,讓行業迎來了「換新」的銷售大爆發。2020年,多家企業皆提前2-5個月完成了當年的銷售目標,而「自行車訂單排到明年7月」的詞條更是一度被頂上了微博熱搜,這讓許多受疫情影響而不景氣的行業及企業都十分豔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