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狗販子朋友圈兜售「星期狗」
近日,記者走訪寵物市場了解到,寵物市場管理遭遇法律空白,私人無序繁殖現象嚴重。 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攝
隨著養狗的人數不斷增加,寵物的買賣交易前景越發廣闊,寵物交易糾紛也隨之增多。在寵物交易中,無論是去狗市、找中介還是直接網上交易,都可能會遇到欺騙行為:隱瞞狗狗健康狀況、虛報價格、賣家售後扯皮。這幾天,記者走訪南山後海大道寵物一條街、羅湖文錦渡口寵物市場發現,在前端犬只買賣環節,寵物市場管理遭遇法律空白,私人無序繁殖現象嚴重。犬只賣出後的犬只登記、辦證、植入晶片、防疫等工作,因源頭的亂象而無法普遍展開,無證養犬仍十分多見,直接影響了後續管理。
寵物店無序繁殖現象嚴重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南山後海大道一家寵物店,問詢一隻拉布拉多犬是否有血統證明書,店主信誓旦旦地回答,這裡賣的小狗都是自己家裡或者狗友家裡繁殖出來的,絕對沒問題。那麼,狗狗是否打過疫苗呢?店主說小狗都打過防疫針了。「有檢疫證明嗎?」店主表示沒有,她這裡的狗都是自己打針的。
在記者走訪的市區多家寵物店中了解到,大多數寵物店的狗狗都是私人繁殖的,而繁殖的亂象導致了犬只來源、血統、健康等情況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這些途徑下,很容易買到病狗、血統不穩定的狗。記者通過查詢了解到,我國還沒有針對寵物狗的繁殖、買賣,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行業標準。此外,這些寵物店經營範圍包含寵物買賣、寄養、洗護和寵物相關食品、用品買賣等,超過營業範圍的部分,該由誰來監管?按照哪條法律、行規來監管?從國家到地方目前同樣是一片空白。
微信朋友圈買到「星期狗」
記者調查中還發現,如今隨著物流和網際網路的發展,活體寵物在網上交易也成為一種新的趨勢,有很多賣家自稱是養狗專業家庭,並通過朋友圈進行銷售。
近日,謝先生在朋友圈看到賣狗的信息,於是在微信上花費4000元人民幣買了一隻雪納瑞犬,一開始小狗活蹦亂跳,可不到兩天時間,就出現了精神萎靡、厭食、腹瀉等症狀,給狗看病花了1000多元也沒治好,三天後小狗死亡。
謝先生說,店主在成都,買狗是通過機場託運到深圳。謝先生視頻選擇了一隻4000元的雪納瑞犬,當晚就支付了全款。第二天,當謝先生讓對方提供血統證時,店主表示沒有。謝先生又讓對方提供狗狗的出生證明,店主表示如果要辦證,需再支付600元人民幣。謝先生覺得不對勁,想退錢,對方則以「已經發貨」為理,拒絕退款。
可謝先生萬萬沒想到的是,狗狗抵達深圳的第二天中午就開始腹瀉、嘔吐,三天後就死了。謝先生說,到現在也沒退到錢,而且店主已經不搭理他了。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狗販子手裡買來的這種小狗,買的時候活潑,可是多數7天左右就會出現問題甚至死亡,俗稱「星期狗」。為了讓「星期狗」更容易賣出去,狗販子還給狗狗注射劣質血清或興奮類藥物(例如免疫球蛋白),使病狗在被兜售時看起來是正常活潑的。
寵物狗繁殖行業門檻低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深圳一些寵物店、寵物醫院、私人無序繁殖現象嚴重,這讓養犬管理從源頭開始就亂了。
從事幾十年寵物養殖行業的張先生說,「星期狗」充斥市場,最大原因在於寵物狗繁殖行業的低門檻。張先生告訴記者,在香港要辦寵物繁殖場需要向漁農署申請牌照,每隻狗都需要提供健康證明書、疫苗記錄、親屬DNA,方可進入銷售市場,「沒有牌照的狗,沒有一家寵物店敢收。」
業內人士則表示,目前,我國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針對犬業的法律法規;又沒有大力的打擊力度進行審查,使這些商家鑽了空子,給人造成了犬舍「花錢就能造假」的印象。(記者 文燦)
(責編:王星、陳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