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談起日本,大多數人都是一種負面情緒,因為仇恨,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有時會出現偏差,只看到了它的醜惡,但其中也有善良的一面,像伊藤鬱子這樣的日本女子,戰敗後選擇嫁到中國,也死於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伊藤鬱子是一名日本女醫生,1925年生,最初,她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想做普通的護士,但1945年春天,她剛剛畢業,被日本政府強行派往侵華戰場,每天都要與傷兵們打交道,其心理非常厭惡戰爭,內心非常痛恨戰爭。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戰敗在即,蘇聯軍隊戰力強盛,日本關東軍屢屢敗北,伊藤鬱子服務團開始迅速撤退,但在牡丹江地區,江水切斷了他們的後路,為了不被活捉,院長用殘酷的手段殺死了傷兵和兒童,還好伊藤抱著枯樹倖免於難,日本士兵強迫醫療隊跳河溺死,幸好伊藤抱著枯樹倖免於難。
從那以後,她被我們的軍隊救上岸,還提供飲食和住宿,這段時間她還學了漢語,後來伊藤鬱子又做了一個決定:加入八路軍,當護士,為我們的軍人服務,伊藤鬱子是 O型血,在當兵期間,她用鮮血挽救了107名中國軍人的生命,大家都很感激這個日本護士。
一九五○年,她被派往解放軍山西康復醫院,在這裡她認識了她的未婚夫宗序定,原來當他生病時,她負責照顧他,長久相處,日久生情,未成夫妻。夫妻倆感情很好,生活很幸福。
一九五一年,伊藤鬱子改籍到中國,成了真正的中國人,結婚後生了可愛的女兒,雖然後來也被外界指責,但伊藤鬱子是個好人,他在戰爭中拯救了很多中國軍人,使他們免遭迫害。
一九七二年九月,中國和日本恢復了正常的外交關係,伊藤準備回國探親,在這段時間裡,他丈夫對他說:「如果你打算定居日本,不要把我和孩子放在一邊。「老宗,我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放心吧,我一定會回來的。」日本外相大平接待了她,對她說:「如果您願意留在日本,我代表日本政府衷心歡迎您。」伊藤只是微笑著,不作任何表示,不久,就開始想念遠在中國的丈夫和孩子,但此時,母親病重,非常希望女兒留在日本。Ito很不高興,最後還是回了中國,後來她又去日本三次。
一九八七年伊藤光榮退休,並享受處級幹部待遇,但她不願留在家裡,開辦了日語班,免費授課,她的所作所為贏得了許多人的尊敬。
伊藤鬱子於2016年12月8日病逝,但這位日本老人一生的願望是中日友好,我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