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2021-01-16 歷史密探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這個公告主要討論如何戰勝日本以及二戰結束後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其中,公告中對日本投降後的戰俘處置問題進行了說明,規定日本戰俘「完全解除武裝之後,允許他們回國」。

二戰中的日軍

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二戰徹底結束。中國以及其他受到侵略的國家紛紛開始釋放日本戰俘,讓他們返回家鄉。這場戰爭,對我國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但是我國對待戰後的日本依然懷著以德報怨的寬容之心,不僅將日本戰俘全部送回,而且還為了他們的自尊,不稱其為戰俘。日本投降後,中國出臺了《中國戰區日本徒手官兵服役辦法》,規定在將日本戰俘遣返之前,保持其原有待遇,還為他們建立商店,稱其為「徒手官兵」。

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回憶說:「在中國的日本戰俘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中國人寬宏大量,士兵們不僅受到了優待,還能帶回很多物品。而西伯利亞有二十萬戰俘被凍死、餓死和打死。」

岡村寧次

其實,真正不「幸運」的是在澳大利亞的日本戰俘。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接受日本投降,也放棄了賠償,直接將日本在澳大利亞的戰俘全部處死。澳大利亞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日本在戰爭中太喪心病狂了,他們可不奉行什麼以德報怨,而是堅定地以牙還牙。

日軍無視國際條例,不僅在戰場上毫無人性,他們對待戰俘和醫護人員也是隨意屠殺。

珍珠港事件

二戰末期,日本對美國發起珍珠港事件,隨後對美國和英國進行了空襲。因為澳大利亞位於太平洋的有利位置,又是英國殖民地,所以一些英國士兵逃到了澳大利亞。日軍緊隨其後,一路追到澳大利亞,然後突然對澳大利亞的達爾文軍事基地進行了空襲,使澳大利亞死傷數千人。日軍將13萬英軍全部俘虜,這些戰俘中有一萬多是澳大利亞人,這些澳大利亞戰俘也幾乎被全部殺死,甚至一些戴著紅十字會臂章的醫護人員也被他們殘忍殺害。

達爾文軍事基地

日本和澳大利亞,兩個國家本來井水不犯河水,突然天降橫禍,將澳大利亞捲入了戰爭。日本的侵略,是澳大利亞幾百年來第一次遭受外來侵略。在二戰中,澳大利亞受到的傷害比珍珠港事件還嚴重。因此,澳大利亞恨極了日本。

1943年,紐幾內亞戰役爆發。美國、澳大利亞、英國、荷蘭聯合抗日,其中澳大利亞擔任主攻。這場持續了一年的戰役,最終以日本失敗告終,盟軍消滅了近二十萬日軍。他們切斷日軍的補給路線,將他們分散包圍,使其處於孤立無援、彈盡糧絕的境地。

紐幾內亞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澳大利亞俘虜了17萬戰俘,將他們全部關押起來。

日本戰敗後,他們曾拿出《波茨坦公告》和國際條例來要求澳大利亞歸還戰俘。但是此舉遭到了澳大利亞的嚴詞拒絕,因為在戰爭中日本人可是絲毫不顧任何條例的,他們對各國戰俘進行了殘忍的虐待。澳大利亞認為日本對自己造成的傷害永遠不可磨滅,不值得原諒!

日本戰俘

澳大利亞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不僅如此,澳大利亞在處死戰犯後,還要求將日本天皇抓起來嚴懲。後來,在美國的調停下,澳大利亞才終於罷休。

雖然澳大利亞遠遠沒有日本強大,但是面對恥辱和仇恨,他們沒有姑息忍讓,而是採用如此強硬的手段來復仇。他們不怕日本的報復,敢於報眼前之仇。澳大利亞的做法,對錯暫且不論,但是這樣的做法倒是非常過癮。

相關焦點

  • 日本戰敗投降後,該國拒絕接受日軍投降,17萬戰俘全部被殺死
    依據國際慣例,各國應對戰俘實施人道主義待遇與保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各個國家的戰俘實施了慘無人道的手段,列如毒氣試驗,烈日下的暴走,對老弱婦孺的屠殺等等。在二戰結束後各個國家處死了少數罪行累累的戰犯後,依據公約不得不將戰俘送回他們原本的國家。
  • 二戰中不接受日軍投降,17萬戰俘全部處死,至今都令日本後怕不已
    幸好最後的結果是日本戰敗,兩顆原子彈的投放讓日本明白了,只有投降一條路可走了。然而在二戰後,日本也為此付出了代價,當日本戰敗像是,有一個國家拒不接受日軍的投降,由於憤怒,他們還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這個國家並不是中國,至今都令日本後怕不已。
  • 二戰中澳大利亞為何要將上萬日軍戰俘全處死?
    在二戰結束後,由於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並沒有清算日本,而是扶持日本新政府。另外在美國人的周旋下,很多國家都選擇原諒日本,放棄向日本索要戰爭賠償。但是有一個國家因為恨透了日本人,在戰爭結束後,仍屠殺了將近20萬的日本戰俘。
  • 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為報復處死17萬日軍,至今仍痛恨日本
    然而有些國家就沒有我國這麼好說話,就比如唯一一個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為報復處死17萬日軍,至今仍舊痛恨日本。該國就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本身並沒有與日本發生衝突,而是日本先招惹他們的,當時美日正在太平洋戰場上進行戰鬥,雖說美軍的武器比較先進,但日本十分狡猾,這也導致了雙方兩敗俱傷。
  • 唯一拒絕日本投降的國家,20萬日軍被掃射只剩1萬,至今讓日本害怕
    眾所周知,二戰末期,隨著德意兩國的先後投降,僅剩日本依舊在負隅頑抗,而美國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就向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壓垮了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但在眾多國家都在為戰爭的告終歡呼時,卻有一個國家直接拒絕了日本的投降,它就是澳大利亞。
  • 這 國拒絕日本的投降!把日本20萬戰俘,用了兩百挺機槍招呼了一夜
    「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侵略我國時,日本企圖分裂勢力侵略東亞各國,但徒勞無功,日軍的行動違背了許多西方國家的利益。為了阻止日本這樣做,美國限制向日本出口戰時物資的出口,特別是石油。 日本軍隊明目張胆地在太平洋地區發動了一場海戰,隨著戰爭的升級,日本將侵略的下一個目標澳大利亞身體上。
  • 痛苦並快樂著,聊聊二戰後日本戰俘與蘇聯女兵那些愛情故事
    戰俘與女兵,兩者仿佛永遠都沒有干係且不可相交的群體,卻在二戰後的蘇聯發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有些網友懷疑這些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認為日本戰俘與蘇聯女兵戰後的那些情事,都是日本人吹出來的,可信度不高。儘管當時的蘇聯對這樣的事也三緘其口,但隨著後來蘇聯的解體及時間的變化,一些真相通過多種形式逐漸浮出了水面。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二戰末期,歐洲戰事結束後,美國躥騰蘇聯出兵,以儘快解決日本問題。為此在雅爾達會議上不惜出賣他國利益。雙方討論的好好的,可美國突然使用了原子彈,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眼看日本投降在即,蘇聯緊急出兵東北開始對日作戰。
  • 二戰日本投降前,8名美國戰俘在日被活體解剖,過程駭人聽聞
    他所親歷的就是義大利第二次獨立戰爭中的索爾費裡諾戰役,在這裡,亨利·杜南看到成千上萬的義大利、法國和奧地利士兵們互相殘殺,戰爭結束後,大約有超過2萬具士兵的屍體散落在長達15公裡的戰場上。後來,這位有良心的商人在自己創作的書中,描述了戰爭的恐怖和血腥,並提出:所有國家都應該聯合起來,為戰爭和災難中的傷員提供人道主義的援助。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才」翻譯官,一句口誤,60萬日本人死於非命
    本來在二戰結束前夕,以日本為代表的戰敗方已經準備投降,可是卻因為翻譯官一句口誤,導致了日本國60萬人死於非命。二戰的犧牲最後又添了濃重的一筆。日本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的參戰國,被許多的國家聯合「討伐」,經過了六年的艱苦戰爭,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二戰終於到了尾聲,以德意志與日本和義大利為代表的法西斯軸心國落敗。
  • 日本最害怕的國家,20萬日本人被殺死,美國在背後撐腰也沒用
    ,日本才宣布了投降,儘管如此,日本的死亡人數相比於其他各國,死亡人數簡直就是大巫見小巫,因為日本的作惡,所以日本就籤署了無條件的投降協議,世界各國尤其是被日本傷害過的國家,都在舉國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其中有一個國家拒絕了日本的投降,而這個國家也是日本最害怕的國家,曾經有20萬日本人被殺死,即使美國在背後撐腰也沒有用。
  • 二戰中日本戰俘最大規模的越獄事件,是因為澳軍過於仁慈嗎?
    如果我問你: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的戰俘最難管理?你是不是首先會想到「日本戰俘」?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日軍士兵特別崇拜武士道精神,往往越是下層的士兵就越狂熱,更因為東條英機親手炮製了所謂的《戰陣訓》,他明確要求「軍人決不可蒙受被生俘之恥」,一旦日本士兵選擇投降,那麼他的家屬在日本就會再也抬不起頭來,會被街坊鄰居指指點點,甚至當街辱罵。
  • 二戰時期日軍戰俘心懷不軌,為何蘇聯同意當地女性與戰俘結婚?
    二戰時,因為蘇聯上千萬的婦女被德軍害成了寡婦。大量的姑娘就別說了。由於有些事情必須要男人去完成,因此對於地廣人稀的蘇聯來說,這些日本戰俘尤其是那些年輕體健且表現好的,就簡直是雪中送來的炭了!有數據顯示,1940年,蘇聯男女性別比例是1:1.1,比例基本保持平衡;但是到了1945年,男女性別比例就已經拉大到了1:2.7。
  • 當年被發配西伯利亞的幾十萬日本戰俘不是蘇聯的意思,而是日本!
    日軍戰俘上個世紀美國在日本本土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後,日本無條件投降,在中國及亞洲戰場的數百萬日軍士兵被迫全部放下武器,隨後被各國安排交通工具,準備陸陸續續把這士兵送回日本。日軍戰俘原來,二戰後,日本作為戰敗國,日本的狀態並不好,財閥解體和產業解體或者成為脫工業化使得日本的經濟向崩潰邊緣墜落
  • 二戰投降後,一支日本軍隊躲中國地下,寧願吃老鼠都不敢出來
    日本作為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居,很長一段時期內也實行著閉關鎖國的政策,直到「佩裡叩關」事件發生後,淪為半殖民地的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改革,逐漸擺脫了帝國主義控制,並一躍成為當時的亞洲頭號強國。後來在國內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受軍國主義思潮影響的日本對中國發起了侵略。
  • 一戰百年︱勝利的十一人:青島德軍戰俘在日本
    11月6日日落時分,日軍司令神尾光臣中將命令地面部隊發起總攻,持續一夜的血戰過後,德軍各堡壘全部被攻陷。德國青島總督梅耶•瓦德克海軍上校見大勢已去,遂決定開城投降。11月7日上午7時30分,青島天文臺上升起了白旗,雙方軍使在兩小時後接洽投降事宜。談判持續到入夜,最終於19時50分籤訂了青島開城協定。11月10日上午9時,神尾光臣和瓦德克在毛奇兵營會晤商談了受降以及戰俘安置問題。
  • 二戰中,日軍俘虜了多少盟軍將級軍官? | 短史記
    「巴丹死亡行軍」已經成為日軍虐待戰俘的著名事件。8萬名被俘美國和菲律賓軍人在酷熱下徒步行軍120公裡前往戰俘營,因為脫水、傷病和日軍屠殺,有超過2000名美國人和1萬名菲律賓人喪失了性命。被俘的將軍們雖然逃過了橫死路途的厄運,卻逃不開日軍看守的毆打和辱罵,連普通日本士兵都會找茬抽溫賴特中將的耳光。
  • 死亡行軍——巴丹島上美軍戰俘的血淚之旅
    在行軍開始之前,日本司令官本間雅晴曾明確下令,不能堅持走到戰俘營的俘虜,一律消滅。行軍途中,100名美國戰俘被活活燒死,400名菲律賓戰俘被活活砍死,原因僅僅是:日軍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麼多的戰俘。8天以後,戰俘到達了奧唐奈集中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苦難的結束,另一場等待他們的苦難,才剛剛開始。
  • 二戰時日本天皇犯下滔天大罪,投降後,為何還能逃脫戰爭罪責?
    二戰時,日本向美國投降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求美國保證天皇無罪,最後美國也的確答應了這一條件。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畢竟日本天皇稱得上是二戰最大的戰犯,即便說他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不為過,那麼為何他在投降以後還能夠逃脫戰爭的罪責呢,難道僅僅是因為美國的庇護嗎?
  • 此戰是日軍二戰時最慘一戰,上演了人吃人的事件,至今都心有餘悸 ​
    說起二戰,就不得不提日本這個國家。它也是我們國家最恨的一個,它在二戰期間,在我們國家製造了諸多慘案。但縱觀整個二戰,你會發現日本在二戰中敗的非常慘的戰役很少,但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這個戰役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