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一拒絕日本投降的國家,20萬日軍被掃射只剩1萬,至今讓日本害怕
眾所周知,二戰末期,隨著德意兩國的先後投降,僅剩日本依舊在負隅頑抗,而美國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就向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壓垮了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但在眾多國家都在為戰爭的告終歡呼時,卻有一個國家直接拒絕了日本的投降,它就是澳大利亞。
-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拒絕日本投降,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這個公告主要討論如何戰勝日本以及二戰結束後如何處置日本的問題。其中,公告中對日本投降後的戰俘處置問題進行了說明,規定日本戰俘「完全解除武裝之後,允許他們回國」。
-
日本戰敗投降後,該國拒絕接受日軍投降,17萬戰俘全部被殺死
依據國際慣例,各國應對戰俘實施人道主義待遇與保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對各個國家的戰俘實施了慘無人道的手段,列如毒氣試驗,烈日下的暴走,對老弱婦孺的屠殺等等。在二戰結束後各個國家處死了少數罪行累累的戰犯後,依據公約不得不將戰俘送回他們原本的國家。
-
日本最害怕的國家,20萬日本人被殺死,美國在背後撐腰也沒用
,日本才宣布了投降,儘管如此,日本的死亡人數相比於其他各國,死亡人數簡直就是大巫見小巫,因為日本的作惡,所以日本就籤署了無條件的投降協議,世界各國尤其是被日本傷害過的國家,都在舉國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其中有一個國家拒絕了日本的投降,而這個國家也是日本最害怕的國家,曾經有20萬日本人被殺死,即使美國在背後撐腰也沒有用。
-
二戰中不接受日軍投降,17萬戰俘全部處死,至今都令日本後怕不已
然而在二戰後,日本也為此付出了代價,當日本戰敗像是,有一個國家拒不接受日軍的投降,由於憤怒,他們還將17萬日本戰俘全部處死。這個國家並不是中國,至今都令日本後怕不已。不接受日本投降殺死17萬日軍戰俘我們都知道在戰爭中有這一項規定,那就是不殺戰俘,既然已經投降了或者被俘虜了,那麼任何人都沒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權利。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二戰中日本戰俘最大規模的越獄事件,是因為澳軍過於仁慈嗎?
如果我問你: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的戰俘最難管理?你是不是首先會想到「日本戰俘」?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日軍士兵特別崇拜武士道精神,往往越是下層的士兵就越狂熱,更因為東條英機親手炮製了所謂的《戰陣訓》,他明確要求「軍人決不可蒙受被生俘之恥」,一旦日本士兵選擇投降,那麼他的家屬在日本就會再也抬不起頭來,會被街坊鄰居指指點點,甚至當街辱罵。
-
痛苦並快樂著,聊聊二戰後日本戰俘與蘇聯女兵那些愛情故事
橡膠女娃沒有了,日復一日枯燥而繁重的勞役生活,讓日本戰俘對異性的渴求也越發變得強烈起來。 事件一:2005年5月20日,在俄羅斯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的劇院舞臺上,首次上演了一出以當年日本戰俘與蘇聯婦女的愛情為主題的戲劇。戲中的女主人公多爾戈爾·桑德科娃,她愛上了一名日本戰俘。
-
二戰日本投降前,8名美國戰俘在日被活體解剖,過程駭人聽聞
1929年7月27日,在日內瓦召開的外交會議上,通過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起草的《關於戰俘待遇的公約》。公約共有97條,它規定了:戰爭俘虜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受到人道的對待。特別是,必須保護他們免受暴力行為、侮辱和公眾好奇心的侵害。公約得到47個國家政府的同意,日本代表也在公約上簽了字,隨後日本政府拒絕遵守這份公約。
-
日本侵華期間大規模移民中國,戰敗後200萬日本人哪去了?
在日本日本侵華期間,為了達到侵佔滿蒙、徵服中國、稱霸世界,實行所謂的「大陸政策」。曾經大規模向東北移民,欲成為「偽滿洲國」的核心,使中國人逐漸同化,以謀求長久穩定的統治!日軍以屯墾公司的名義,強行「收買」或採取暴力手段徵用土地給日本移民使用。
-
一戰百年︱勝利的十一人:青島德軍戰俘在日本
11月6日日落時分,日軍司令神尾光臣中將命令地面部隊發起總攻,持續一夜的血戰過後,德軍各堡壘全部被攻陷。德國青島總督梅耶•瓦德克海軍上校見大勢已去,遂決定開城投降。11月7日上午7時30分,青島天文臺上升起了白旗,雙方軍使在兩小時後接洽投降事宜。談判持續到入夜,最終於19時50分籤訂了青島開城協定。11月10日上午9時,神尾光臣和瓦德克在毛奇兵營會晤商談了受降以及戰俘安置問題。
-
當年被發配西伯利亞的幾十萬日本戰俘不是蘇聯的意思,而是日本!
,日本無條件投降,在中國及亞洲戰場的數百萬日軍士兵被迫全部放下武器,隨後被各國安排交通工具,準備陸陸續續把這士兵送回日本。按理來說,在任何一個國家,士兵無論勝利或失敗,只要能活著回來,都會受到如同英雄一般的歡呼,政府也會給予很高的待遇,但是日本卻是一個特例,非常不願意這些士兵回來,這是為什麼呢?
-
二戰投降後,一支日本軍隊躲中國地下,寧願吃老鼠都不敢出來
作為日本首要侵略對象的中國,由於軍力過於弱小,在日軍侵華前期節節失利,大半國土淪為日佔區。我國東三省是最先失守的一片陣地,日本後來甚至在這裡建立了偽滿洲國,試圖通過皇族聯姻來鞏固對中國的統治。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除了自殺的日本士兵以外,多數投降日軍都被遣送回國,但卻有一支日本「鬼軍」拒不投降,藏在中國地下,寧願吃老鼠都不敢出來,最後結局有些殘忍。這支日軍隊伍其實屬於日本關東軍,駐紮在黑龍江省的東寧縣城,日本戰敗後,他們就躲進了東寧要塞。
-
從皇軍之花到西伯利亞苦力,50萬關東軍戰俘經歷了什麼?
西伯利亞的土地還凍著,我們先在凍土上燃起篝火,把表層慢慢烤化,再用鋼錛往下錛,一次只能錛進一兩毫米。掘到一定深度,就將好幾具屍體一起扔進去。由於屍體都凍得僵硬,所以這一扔就會把屍體弄得骨折、肢體散開。這事白天黑夜都在幹。我只要活著,就一輩子也忘不了那篝火照亮的夜空。
-
日本是如何對待美國戰俘的?二戰「巴丹死亡行軍」的噩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日本在亞太地區進行了慘烈的爭奪戰,戰爭初期日軍靠偷襲珍珠港取得戰爭主動權,氣勢如虹,大肆向太平洋進軍,美軍節節敗退,並有大量美軍被日軍俘虜。面對強大的美國,日軍有沒有優待俘虜以爭取人心呢?
-
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為報復處死17萬日軍,至今仍痛恨日本
在美軍得知這一計劃後,知曉一旦雙方正面碰上了,必定會損失大量美軍,於是便直接派出了飛行員,往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天皇很快便選擇了投降,他知曉即便奉上舉國之力,也不會讓美軍損失慘重,而美軍可以多投擲幾顆原子彈就可以讓日本徹底滅國,權衡利弊之下,天皇只好選擇無條件投降。
-
二戰最知名的4挺機槍,其中一挺最糟糕是日本造,人人都認識!
1.DP28輕機槍:該機槍在一戰之後,二戰爆發之前,在全球輕機槍界中處於老大哥的地位,具有易於製作、火力旺盛、動作可靠、維護簡單等優點;它在著名的冬季戰爭、衛國戰爭、二戰中均是蘇聯軍隊的主力輕機槍,一直服役蘇軍直到五十年代末期才退役,備受蘇軍的信賴。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二戰末期,歐洲戰事結束後,美國躥騰蘇聯出兵,以儘快解決日本問題。為此在雅爾達會議上不惜出賣他國利益。雙方討論的好好的,可美國突然使用了原子彈,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眼看日本投降在即,蘇聯緊急出兵東北開始對日作戰。
-
日軍投降時650多萬軍隊在同盟國六大受降區分布,向中國軍隊投降131萬
8月16日關東軍奉命放下武器投降,但蘇軍以還在反擊為由繼續進攻,並建議日軍於8月20日12時停止一切軍事行動。即便如此,截止8月20日12日蘇軍也僅跟關東軍9個師團交火過,其中4個師團被重創。7個師團、2個混成旅團及大量附屬部隊,兵力達20多萬人。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才」翻譯官,一句口誤,60萬日本人死於非命
20億人以上的人口捲入戰爭,戰爭中軍民總共傷亡9000多萬人。大家知道,在現代社會中,翻譯官分很多種類。但是最高級的一般來說就是代表著國家的翻譯官,因為在國家大事方面是絲毫不容馬虎的,若是翻譯錯了輕則影響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溝通交流,重則甚至在國家大事上都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