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千千萬
但萬變不離其宗
不是你的個人隱私信息
就是你的血汗錢。
最近,有一種新型的騙局
讓不少的士司機上當。
↓↓↓
簡單來說
就是乘客微信沒有錢
直接給了師傅 100 元現金
然後找零的錢
通過微信轉給他。
整個過程沒有什麼不妥
100 塊也不是假幣
師傅也把找零的
後來這個乘客說要照顧師傅的生意
互相加了微信
以後有需要就找師傅。
嗯哼,
本來平平無奇的一個生活小插曲,
後面才是重點。
過了兩三天後,
師傅再次接到電話,
來活了。
這次上來兩個人,
其中一個就是前幾天師傅結識的客人,
另一個則是他的同事。
後來,
認識師傅的那個人提前下車,
另外一個同事要去其他地方。
詭異的來了,
那位提前下車的男子打電話給師傅,
說打不通同事的電話,
讓他接一下電話。
中途手機還黑屏,
還讓師傅用指紋解鎖。
就是這些不起眼的操作,
這位計程車師傅已經中招了。
在凌晨的時候,
其帳戶已經被人陸續被轉走 15000 元。
對方就是利用的微信裡面的「親屬卡」
和支付寶的「親情號」的功能,
把錢轉走的。
So,整件事情已經很明朗了。
給 100 現金,
找零的則轉到微信,
是為了要套取你的支付密碼。
假裝手機沒信號,
用你的手機聯繫其他人,
中途讓你解鎖,
就是要拿你的指紋。
知道你支付密碼,
就能開通微信的「親屬卡」;
套取你的指紋,
就能開通支付寶的「親情號」。
這夥人的配合還有很多細節,
都是那種看似無意,
其實預謀已久的。
案例二:
前段時間,江蘇的楊女士在網上發布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幾天後便有人聯繫上她,稱打算將楊女士的這套房子給租下來。
既然想租房,就得付定金,對方轉來一張「親屬卡」,楊女士點開一看,屏幕裡赫然有「3000元」「待領取」等字樣,以為這是對方轉來的現金,便將「3000元」領取到手。
沒多久,對方再次找到楊女士,稱這種「親屬卡」不好用,要求楊女士也通過「親屬卡」的方式退還3000元定金。
楊女士從沒用過「親屬卡」,於是按照對方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給對方贈送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
但楊女士剛給對方將「親屬卡」發過去,手機就接連收到多條銀行消費扣款通知。
再想聯繫對方,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對方發來的那張「親屬卡」也被迅速解綁……
就這樣,楊女士一共損失了2900元。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多小夥伴沒看明白吧
接下來給大家揭秘這一騙局
親屬卡騙局套路揭秘
警方曾緊急提醒
親屬卡是啥?
微信此前推出了「親屬卡」功能,
用戶可在微信上給父母、子女開通/贈送親屬卡,
使用親屬卡消費時,
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帳戶扣除。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子女消費,開通者買單!
「親屬卡」的唯一功能
就是「幫人代付」
最高額度為每月3000元
楊女士究竟是如何被騙的呢?
騙子給楊女士發來的「親屬卡」(騙子為代付方)設置的是3000元的額度(按照功能設定,楊女士甚至可以直接使用騙子的3000元額度消費),但顯然楊女士並不知道「親屬卡」的用法,也不知道3000元為「消費代付額度」。
也就是說,楊女士(不會使用騙子的「親屬卡」消費)並沒有收到這3000元入帳,但在她的理解裡,自己已經收到了定金。
之後,騙子讓楊女士原路退回定金。
用什麼渠道給的錢,又用同樣的渠道退回去,這似乎是非常理所當然的。於是楊女士在騙子的指引下,也給騙子開通了「親屬卡」,這下,楊女士成了代付方,騙子當即多次消費,刷爆額度。
有人會問
那騙子作為代付方
開給楊女士的那張「親屬卡」呢?
因為楊女士並不知道「親屬卡」的特點,
自然不會用其消費。
並且,騙子可不會冒那麼大的風險!
在楊女士查看之後的第一時間,
就立刻解綁了……
最後總結一下
這類詐騙套路大概是這樣的
騙子們利用「附近的人」或冒充他人的方式在微信上撒網添加好友;一旦成功添加好友,騙子會通過聊天偽裝自己的身份,讓受害人覺得騙子完全不差錢;在博取受騙人信任後,騙子會送一張「親屬卡」給受害人,之後會以「發錯了」等各種藉口向受害人索要回同等金額的親屬卡或轉帳金額,而實際上騙子發來的「親屬卡」只是空標了額度並不能完成實際支付;一旦受害人也「送」了「親屬卡」給騙子,騙子就會迅速消費然後拉黑受害人,一般直達此時受害人才會發現自己被騙。其實楊女士可不是
騙子用「親屬卡」套路的第一個人!
早在「親屬卡」剛推出時
就有人利用大多數人不熟悉此功能的特性
直接拿著手機上門「套現」!
網警
為大家敲響警鐘
▽▽▽
如何設置和檢查「親屬卡」?
操作步驟:打開微信【我】——【錢包】——選擇【親屬卡】——點擊【贈送親屬卡】——選擇贈予類別和人即可。
發送「親屬卡」給他人相當於默認替對方的消費買單,
務必謹慎開通。
同樣
支付寶也有「親情號」功能
與「親屬卡」功能類似
大家快檢查下吧
來源:反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