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網警提醒:「親屬卡」詐騙,必須重視!

2021-01-10 南通網警巡查執法

騙局千千萬

但萬變不離其宗

不是你的個人隱私信息

就是你的血汗錢。

最近,有一種新型的騙局

讓不少的士司機上當。

↓↓↓

簡單來說

就是乘客微信沒有錢

直接給了師傅 100 元現金

然後找零的錢

通過微信轉給他。

整個過程沒有什麼不妥

100 塊也不是假幣

師傅也把找零的

後來這個乘客說要照顧師傅的生意

互相加了微信

以後有需要就找師傅。

嗯哼,

本來平平無奇的一個生活小插曲,

後面才是重點。

過了兩三天後,

師傅再次接到電話,

來活了。

這次上來兩個人,

其中一個就是前幾天師傅結識的客人,

另一個則是他的同事。

後來,

認識師傅的那個人提前下車,

另外一個同事要去其他地方。

詭異的來了,

那位提前下車的男子打電話給師傅,

說打不通同事的電話,

讓他接一下電話。

中途手機還黑屏,

還讓師傅用指紋解鎖。

就是這些不起眼的操作,

這位計程車師傅已經中招了。

在凌晨的時候,

其帳戶已經被人陸續被轉走 15000 元。

對方就是利用的微信裡面的「親屬卡」

和支付寶的「親情號」的功能,

把錢轉走的。

So,整件事情已經很明朗了。

給 100 現金,

找零的則轉到微信,

是為了要套取你的支付密碼。

假裝手機沒信號,

用你的手機聯繫其他人,

中途讓你解鎖,

就是要拿你的指紋。

知道你支付密碼,

就能開通微信的「親屬卡」;

套取你的指紋,

就能開通支付寶的「親情號」。

這夥人的配合還有很多細節,

都是那種看似無意,

其實預謀已久的。

案例二:

前段時間,江蘇的楊女士在網上發布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幾天後便有人聯繫上她,稱打算將楊女士的這套房子給租下來。

既然想租房,就得付定金,對方轉來一張「親屬卡」,楊女士點開一看,屏幕裡赫然有「3000元」「待領取」等字樣,以為這是對方轉來的現金,便將「3000元」領取到手。

沒多久,對方再次找到楊女士,稱這種「親屬卡」不好用,要求楊女士也通過「親屬卡」的方式退還3000元定金。

楊女士從沒用過「親屬卡」,於是按照對方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給對方贈送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

但楊女士剛給對方將「親屬卡」發過去,手機就接連收到多條銀行消費扣款通知。

再想聯繫對方,卻發現自己已經被拉黑,對方發來的那張「親屬卡」也被迅速解綁……

就這樣,楊女士一共損失了2900元。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多小夥伴沒看明白吧

接下來給大家揭秘這一騙局

親屬卡騙局套路揭秘

警方曾緊急提醒

親屬卡是啥?

微信此前推出了「親屬卡」功能,

用戶可在微信上給父母、子女開通/贈送親屬卡,

使用親屬卡消費時,

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帳戶扣除。

簡單來說就是:父母、子女消費,開通者買單!

「親屬卡」的唯一功能

就是「幫人代付」

最高額度為每月3000元

楊女士究竟是如何被騙的呢?

騙子給楊女士發來的「親屬卡」(騙子為代付方)設置的是3000元的額度(按照功能設定,楊女士甚至可以直接使用騙子的3000元額度消費),但顯然楊女士並不知道「親屬卡」的用法,也不知道3000元為「消費代付額度」。

也就是說,楊女士(不會使用騙子的「親屬卡」消費)並沒有收到這3000元入帳,但在她的理解裡,自己已經收到了定金。

之後,騙子讓楊女士原路退回定金。

用什麼渠道給的錢,又用同樣的渠道退回去,這似乎是非常理所當然的。於是楊女士在騙子的指引下,也給騙子開通了「親屬卡」,這下,楊女士成了代付方,騙子當即多次消費,刷爆額度。

有人會問

那騙子作為代付方

開給楊女士的那張「親屬卡」呢?

因為楊女士並不知道「親屬卡」的特點,

自然不會用其消費。

並且,騙子可不會冒那麼大的風險!

在楊女士查看之後的第一時間,

就立刻解綁了……

最後總結一下

這類詐騙套路大概是這樣的

騙子們利用「附近的人」或冒充他人的方式在微信上撒網添加好友;一旦成功添加好友,騙子會通過聊天偽裝自己的身份,讓受害人覺得騙子完全不差錢;在博取受騙人信任後,騙子會送一張「親屬卡」給受害人,之後會以「發錯了」等各種藉口向受害人索要回同等金額的親屬卡或轉帳金額,而實際上騙子發來的「親屬卡」只是空標了額度並不能完成實際支付;一旦受害人也「送」了「親屬卡」給騙子,騙子就會迅速消費然後拉黑受害人,一般直達此時受害人才會發現自己被騙。其實楊女士可不是

騙子用「親屬卡」套路的第一個人!

早在「親屬卡」剛推出時

就有人利用大多數人不熟悉此功能的特性

直接拿著手機上門「套現」!

網警

為大家敲響警鐘

▽▽▽

如何設置和檢查「親屬卡」?

操作步驟:打開微信【我】——【錢包】——選擇【親屬卡】——點擊【贈送親屬卡】——選擇贈予類別和人即可。

發送「親屬卡」給他人相當於默認替對方的消費買單,

務必謹慎開通。

同樣

支付寶也有「親情號」功能

與「親屬卡」功能類似

大家快檢查下吧

來源:反詐中心

相關焦點

  • 微信「親屬卡」 最新騙局,你必須了解一下!
    微信「親屬卡」 最新騙局,你必須了解一下!你知道微信「親屬卡」功能嗎?微信親屬卡的功能就是使用者可以為父母、子女的帳號開通此功能後,對方消費時由使用者來代付,並不是直接把錢款轉了過去。是不是覺得很方便?
  • 微信親屬卡存漏洞成新型詐騙利器 專家提醒防範建議介紹
    微信親屬卡存漏洞成新型詐騙利器 專家提醒防範建議介紹 【微信親屬卡存漏洞成新型詐騙利器】近日有多家媒體報導,,近日廣州吳某通過冒充貸款中介人和審核員,誘使被害人與其建立微信「親屬卡」,從而盜走帳戶內的資金
  • 微信「親屬卡」詐騙頻發 警方:謹慎發卡
    原標題:微信「親屬卡」詐騙頻發 警方:謹慎發卡日前,全國各地有不少用戶因被誘導綁定微信「親屬卡」,而被騙走微信餘額甚至綁定的銀行卡內財產。對此微信提示,親屬卡開給親人肯定不會被騙,生人求贈親屬卡,不收不贈不隨他。警方提示,微信推出「親屬卡」功能初衷是方便支付,但有可能被犯罪分子作為犯罪工具用於實施網絡犯罪,請廣大微信用戶給他人發送親屬卡時一定要謹慎。
  • 南通警方發現一起網絡套路貸詐騙案件,一窩端!
    來源:江蘇網警「公安局的!」「雙手抱頭,不要動」12月3日上午,南通警方在溫州一寫字樓實施抓捕,正在電腦前「工作」的眾人,在突襲中一臉懵地舉起了雙手……深夜,南通80餘名警力奔赴溫州前期,南通警方發現一起網絡套路貸詐騙案件,民警緊盯線索深挖不放,成功鎖定嫌疑人窩點在浙江溫州。12月2號晚,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會同海門區刑警大隊,組織了80餘名警力前往浙江溫州實施抓捕。
  • 微信「親屬卡」詐騙頻發?警方這樣提示!
    日前,全國各地有不少用戶因被誘導綁定微信「親屬卡」,而被騙走微信餘額甚至綁定的銀行卡內財產。對此微信提示,親屬卡開給親人肯定不會被騙,生人求贈親屬卡,不收不贈不隨他。警方提示,微信推出「親屬卡」功能初衷是方便支付,但有可能被犯罪分子作為犯罪工具用於實施網絡犯罪,請廣大微信用戶給他人發送親屬卡時一定要謹慎。
  • 親密付or親屬卡,你中招了嗎?
    同樣的「微信親屬卡」功能你用過嗎?詐騙分子盯上了這個微信功能已經有不少人中招!什麼是微信「親屬卡」?微信「親屬卡」是微信自帶的代付功能,微信用戶可在微信裡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作消費使用,代付方通過設置「親屬卡」的每月消費額度上限,將額度控制在0.01到3000元之間,每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帳戶扣除。
  • 微信親屬卡也能詐騙?這是道德淪喪還是智商淪陷
    近日,有兩則關於微信親屬卡的新聞被業內所關注,利用微信新推出不久的親屬卡功能,不良社會分子進行詐騙。到底親屬卡是怎麼實行詐騙的呢?我們來還原下案情。兩起親屬卡詐騙案這起案件是典型的換取現金場景,在行動支付時代,時常不帶現金的人們,時常會碰到某些場景必須支付現金的窘境,於是到商店兌換現金就成了常有的事。可以猜想,店主孫先生誤以為這位年輕人發的親屬卡就是轉帳或者紅包,於是給了年輕人1340現金。孫先生或許是眼神不好,亦或者對親屬卡功能不太了解。第二起案件在浙江義烏。
  • 微信「親屬卡」功能被一些騙子用來詐騙,快了解下!
    你知道微信的「親屬卡」功能嗎?微信「親屬卡」是微信自帶的功能,用戶可通過在微信上給父母、子女等開通(贈送)親屬卡,即「對方消費你買單」。代付方可通過設置每月消費額度上限,將額度控制在一定範圍之間。在他的要求下,楊女士也回贈了對方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作為押金退還。令楊女士沒想到的是,「親屬卡」剛贈完,手機上就陸續出現了多條消費提醒,再聯繫張某時發現自己已被拉黑,隨即報警。其實,張某送的「親屬卡」只是一個「額度」,需要消費支付才有用,如果張某的微信支付帳戶沒有錢,相當於一個「沒錢的錢包」,楊女士是無法使用的。
  • 「微信親屬卡」代付類新型詐騙
    這個時候,張某以親屬卡不好用為由,讓楊女士退還押金,而楊女士也按照張某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向她贈予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可這卡剛贈予完,楊女士的手機上就陸續出現了多條消費提醒,之後聯繫張某發現自己被拉黑,楊女士也選擇報警處理。
  • 微信親屬卡成新型詐騙利器 這個功能你用過嗎?
    就有消息稱微信親屬卡成新型詐騙利器,微信親屬卡這個功能你用過嗎?微信親屬卡就是類似於淘寶支付寶的代付或者親密付了,用戶可在微信裡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作消費使用,每月消費額度在1分錢到3000元之間,次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帳戶扣除。
  • 親屬卡被當成詐騙工具 微信詳解:這三點要注意
    既能方便老人操作支付,又能避免熊孩子無度消費,親屬卡成為了越來越多用戶兼顧家庭的好幫手。但同時,還是有少數用戶因為不了解這一功能、「誤贈」親屬卡導致了資金損失。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廣州的吳某冒充貸款中介人員,誘導受害人與其建立微信親屬卡,盜刷對方微信帳戶中的資金。
  • 婁星公安網警搗毀一處利用「GOIP」設備實施詐騙的窩點
    當今網絡技術日新月異,有些不法分子也不斷使用新型網絡設備,逃避警方打擊,比如「GOIP」網絡電話就是詐騙分子的「新寵」。他們通過在固定的位置架設「GOIP」設備連接網際網路,隨意隱藏變換號碼撥打電話,進行電信詐騙,隱蔽性極高。
  • 江西網警案例警示系列:藉口消除不良信用的詐騙
    現實生活中,網貸騙局的新聞從未間斷,原以為這類詐騙手段看多了大家自然會有所防備,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躲過了網貸平臺的坑,卻遇上「消除不良信用記錄」的騙局!典型案例近日,淦某到安義縣公安機關報警稱,自己被冒充的客服詐騙了。
  • 太原出現行動支付詐騙新騙局 千萬別給陌生人發送「親情卡「
    千萬別給陌生人發送「親情(屬)卡」我市出現利用行動支付軟體詐騙警情近期,我市發生多起利用行動支付軟體「親屬卡」實施詐騙的案件,不法分子利用支付寶親情卡或微信親屬卡的支付功能,誘騙受害人將其支付寶或微信帳號設置為受害人的親屬號,進而或消費或套現騙取錢財。
  • 記者親測「親屬卡」:只需支付密碼就可「送卡」,對方不一定是親人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微信「親屬卡」功能你用過嗎?這是微信自帶的「代支付」功能,用戶可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用於消費。這個看起來溫馨、貼心的功能,最近被一些騙子盯上了,已經有不少人中了招!
  • 「全民反詐」南昌網警案例警示系列:警惕Q仔詐騙
    與此同時,騙子們的詐騙手段也是不斷翻新,Q仔詐騙正是適應網絡發展的一種新型詐騙。2020年7月25日,東湖公安分局接郭女士報警稱其被QQ好友騙了23000餘元人民幣,民警調查後發現其系遭遇了Q仔詐騙。Q仔詐騙是指冒充熟人詐騙。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斷卡行動」——你必須知道的事!
    汪清新聞視頻圖文《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斷卡行動」——你必須知道的事!今天的《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專欄,今天請公安部門介紹「斷卡行動」的相關概念!同期聲:縣公安局經文保大隊長 趙樹森2020年10月10日,國務院部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暨)全國「斷卡」行動全面鋪開。「斷卡」行動是國務院結合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發展態勢,實時做出的戰略部署調整。將對全國反詐工作帶來深遠影響,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 隨手轉發不良信息網警會來「拍你肩膀」
    巡查範圍是什麼公安部官方網站發表文章稱,隨著以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和QQ等即時通信工具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網際網路給人民群眾工作生活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給網絡社會治理帶來嚴峻挑戰,各種傳統犯罪不斷向網際網路滲透,網絡詐騙、網絡賭博、涉毒涉槍、誹謗、尋釁滋事等利用網絡違法犯罪活動頻發,淫穢色情及低俗等有害信息滋生蔓延,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 南通: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安全教育講座進校園
    「大專院校是詐騙犯罪分子極易下手詐騙案件的高發場所,其中大多數是針對新生的詐騙案件,希望引以為鑑,提高警惕。今天我來給你們講解識別幾種騙人花招及對應防騙措施」。1月13日下午13時30分,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新開派出所社區民警走進江蘇(南通)航運學院,給學生們送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安全教育講座。
  • 網警案例警示系列:刷單詐騙套路深,網絡兼職需謹慎
    近期,刷單詐騙再次頻繁來襲,幾乎天天都有市民不幸中招。真實案例2020年10月22日上午11時許,萍鄉市蘆溪縣蔗棚村鍾某報警稱其通過網上刷單被騙53000元。10月16日鍾某在微信群裡看到一個發兼職廣告的,就添加了對方微信為好友,對方讓其先下載了眾聊商城APP和京東APP,並教其如何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