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鳳凰小學推出「輕聲教育」,校園真的安靜下來,老師換下高跟鞋

2021-01-08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 記者 梁建偉 通訊員 陳宏程

走進杭州市鳳凰小學,正好是中午時分,學生已經吃好中飯,正在教學裡默讀。

記者穿著皮鞋,走在教學區的走廊裡,發出一陣不和諧的「咚咚」聲,於是不得不踮著腳尖走路。

陪同的茅瓊華老師呵呵一笑,「我們剛開始也這樣子,路過班級門口會踮著腳走。後來,學校大多數老師不穿高跟鞋了,改穿平底鞋,這樣走路就不會發出聲音來。」

老師們的這個改變,跟學校正在推行的「輕聲教育」有關。從2017年10月起,鳳凰小學正式推出「輕聲教育」,提出了「音量等級設置」的規定,要求學生在不同場合使用相應等級音量說話的新規。

校長繆華良對錢報記者說,杭州已經進入後峰會時代、地鐵時代,國民素養要具備國際水準,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不同的場合控制說話的音量。

繆華良說,「輕聲教育」是一件關鍵的小事,「從兒童成長入手,培養合格的社會公民」。

校園「喧譁」時間多,細思量一年後推出「輕聲教育」

2016年,繆華良來到杭州鳳凰小學做校長,有一件事讓他感受特別深,並忍受了一年時間,後來實在忍不了了,下決心推行「輕聲教育」。

「學生實在是太鬧了,一到放學時分,從教室裡一直到校門口,幾乎每個學生都是沸騰的樣子。」繆華良對記者說起了那段經歷,「老師在整隊時,要佩戴著『小蜜蜂』,一遍遍跟孩子喊口令。學生的嘈雜聲很高,老師的分貝必須比學生的聲音還要高。」

這樣的場面還有很多。繆華良說,學生出去春遊坐大巴車,車廂裡那個熱鬧勁,連大巴車司機都忍受不了,班主任只能讓孩子們讀詩、唱兒歌,把噪音變成一種有序的聲音。

「兒童的天性是好動,這一點我承認,但要分場合,運動場上可以盡情放縱,教學樓必須要安靜,管住自己的嘴。要做到動如脫兔,靜如處子。」

繆華良要做「輕聲教育」的想法,更早的源頭要從2010年一次在美國的見聞說起。

「那天,我在美國一所公立小學門口看到,一個校長把全校700多名學生逐一擊掌,一一將他們送上校車。」繆校長回憶說,那是美國肯恩大學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學,孩子們擊完掌坐進校車,沒有一個人交頭接耳,大家都安靜地坐著,沒有出絲毫聲音,這在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出國旅遊時,外國人對我們詬病比較多的就是大聲喧譁,而這要從公民教育入手去改變,在不同的場合控制好說話的音量。」

鳳凰小學的「輕聲教育」,對不同場合有不同的音量等級設置。比如,專注傾聽、就餐、集會及公共空間等,要0級音量靜無聲;課堂上同桌交流,或課間兩人交流都要用1級音量悄悄說,儘量不讓第三人聽到;一個人課堂上當眾發言,用3級音量,平常說,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在階梯教室舞臺上,用4級音量,大聲說;戶外活動、集會演講,室外運動比賽等,用5級音量,放聲說……

每天中午,學校要求孩子持續默讀半小時,各種做操入隊要求0級音量貫始終,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幫助他們安靜下來。

放假時等家長來接,孩子們安靜地看書

「輕聲教育」已經推行了快2年了,效果如何呢?

繆校長向錢報記者分享了一件讓他非常感動的事情。

「前幾天放學後,我想看看學生們的狀態,走到校門口看到的一幕,讓我有些吃驚。」繆校長說。

只見保安室門口有十多個孩子在等家長來接,他們坐在一個個不同顏色的小箱子上。

「學期末,孩子們要把自己平時放書和工具的箱子帶回家。根據箱子的顏色,我可以判斷他們來自不同年級不同班級。所有等待的孩子都很有默契地安靜看書,連交頭接耳都沒有。」繆校長笑著說。」繆校長笑著說。

學校一位做了10多年的班主任對記者說,現在放學時校門兩頭會出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學生整隊從教室到校門口,幾乎一點聲音都沒有,他們有序排隊靜靜走出校門;而校門外等候的家長,一邊聊天一邊張望,孩子出來了大聲呼喊著……

記者到達學校是中午11點30分,汽車一點點靠近校園,沒有聽到嘈雜的叫喊聲,進入學校後,安靜得給人一種不敢大聲說話的感覺。

校園一樓是六年級教室。這時,孩子們正坐在座位上,埋頭吃著學校提供的便當。大家將便當蓋子墊在便當下邊,桌面收拾得也非常整潔,整個用餐過程安安靜靜沒有人交頭接耳。

吃完飯後,學生們陸續將便當盒放入班級門口的泡沫箱內,一個壘著一個井然有序。放完餐盒後,許多孩子便在走廊上散步,有的趴在欄杆上說閒話,但聲音一點也不嘈雜。

「我記得還沒有實施音量控制前,一到課間和中午,走廊裡就會有跑跑鬧鬧的同學,每次我都要提醒三四遍他們才肯聽話。」六年級大隊委員沈靜好說。

但是現在,沈同學在值日時,走廊上跑鬧的現象已經很少見了,偶爾會有同學一時興奮大聲說話,但提醒一次之後就不會再犯了。

一個手勢就安靜下來,老師不再需要「小蜜蜂」

「我記得剛進學校時,為了能讓孩子們聽得見我講話,我每天都要帶著『小蜜蜂』說話。」學校三(4)班的班主任陳婷婷說,她是一名教齡4年的年輕老師。

剛開始帶班,她接手的是四年級,對一個年輕女老師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組織紀律,每次學生吵鬧,她都要用比他們更大的音量去制止。後來接手一年級更是如此,開學頭兩個月聲音就啞了。

那時她不得不使用「小蜜蜂」講話。不過現在,陳老師已經不再使用「小蜜蜂」了,當孩子吵鬧時,她用一個手勢就可以制止。

「每次吃飯、出操,如果該安靜時他們在吵鬧,我只要默不作聲地做一個『0』的手勢,他們就能心領神會。」陳老師說。

她對「音量等級設定」的規定非常有感觸。

「其實只要給孩子細化目標之後,孩子自然就有意識控制音量了,以往老師對孩子大聲講話,孩子會更大聲講話,用『小蜜蜂』往往也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更加聒噪。」陳老師說。

在「音量等級設定」實施以後,校園裡的女老師們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不穿高跟鞋了。

錢報記者在學校裡逛了一圈,碰到了幾十位女老師,幾乎沒有穿高跟的,即使有跟,也是短短的粗跟。

「穿高跟鞋在走廊上走,一定會發出咚咚咚的聲音,現在校園安靜下來,這個聲音很刺耳,所以我通常都穿平底鞋,即使必須要穿高跟鞋,路過班級門口我也會踮著腳走。」茅老師說。

一位正在給孩子上課的老師

相關焦點

  • 杭州一小學推行「輕聲教育」:老師放下擴音器,換掉高跟鞋
    陪同的茅瓊華老師呵呵一笑,「我們剛開始也這樣子,路過班級門口會踮著腳走。後來,學校大多數老師不穿高跟鞋了,改穿平底鞋,這樣走路就不會發出聲音來。」老師們的這個改變,跟學校兩年前推行的「輕聲教育」有關。兩年來,學生、老師、家長都感受到了這個成效。
  • 杭州一小學推輕聲教育:老師放下擴音器換掉高跟鞋
    後來,學校大多數老師不穿高跟鞋了,改穿平底鞋,這樣走路就不會發出聲音來。」老師們的這個改變,跟學校兩年前推行的「輕聲教育」有關。兩年來,學生、老師、家長都感受到了這個成效。孩子們春遊時的吵鬧 連大巴司機都受不了從2017年10月起,鳳凰小學正式推出「輕聲教育」,要求學生在不同場合使用相應等級音量說話的新規。
  • 「鳳凰」展翅——解剖「麻雀」,看吉州區鳳凰小學之變
    近幾年,隨著市中心城區城南的發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吉州區委、區政府緊扣「以人為本,全面育人;以師為本,科學育人;以校為本,凸顯特色」的主線,補短板、強弱項,奮力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鳳凰小學舊貌換新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百姓眼中的「草雞」,如今正在變成一隻展翅高飛的「金鳳凰」。
  • 冷水灘區鳳凰小學:開展「和美禮儀」特色教育成果展演
    本網訊(通訊員: 唐愛軍 呂愛國 文瓊鋒)11月19日晚,由冷水灘區鳳凰小學舉辦的「品誦國學經典,構建和美校園」主題成果展示匯演在該校文化廣場拉開帷幕。匯演盛情空曠,參與觀眾席由17個方陣兩大部分組成,有領導、家長、老師組成的嘉賓觀眾席 ,他們由最美家長志願者、班主任、特邀領導、家長代表方陣組成。還有部分優秀學生代表組成的學生觀眾席,由足球隊、新時代好少年,學生幹部、學生標兵、學生志願者,少先隊幹部代表方陣組成。
  • 文思小學開展「護校安園」專項行動 切實保障校園安全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白菁潔 通訊員 婁煜鵬)「護校安園」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杭州錢塘新區文思小學不斷增強安全意識和憂患意識,切實採取一系列安全舉措,不斷優化校園周邊環境,用實際行動助推錢塘新區高品質建設「美好教育」。
  • 校園裡養著大白鵝、老山羊……江蘇這所小學的學生樂享「尚美」教育
    其實不然,這一幕出現在連雲港市蒼梧小學校區內的一角,蒼梧小學通過引進孔雀、小兔子、大白鵝等可愛的小夥伴讓孩子們在校園裡感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將美麗的校園變成學生的動物園、遊樂園,豐富孩子的生命成長。他們認為,打造美觀校園,初現環境之美,以「美」養人的「尚美」教育是最適合的教育。
  • 校園裡的流浪狗專攻擊高跟鞋的女生,宿管阿姨說出原因……
    它們也從來不搗亂,不咬人閒來無事的我突然來了興致暖陽微風,綠草如茵,女孩兒和狗一幅多麼美麗和諧的畫面然而這僅存在於我自己的臆想當中事實上是,四隻狗狗感受到有人靠近停了下來,並且一同望向我最怕空氣突然安靜三秒鐘的漫長對視之後他們呲著牙像我移動再三思索後果斷選擇撤退小時候就聽說被狗狗追千萬不能跑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
  • 西簧這個小學老師還真有兩下子!
    西簧鄉崖屋中心小學是一所典型的偏遠鄉村小學,乾淨整潔的校容校貌和良好淳樸的校風校訓是全校師生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近幾年來,在縣、鄉教育主管部門的的正確領導下,崖屋小學堅持「德育為先」 的原則、以求發展、樹品牌、創特色為目標,全校師生上下一心,奮力拼搏,努力抓好辦學特色、培養學生特長。
  • 校長專訪 || 杭州市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包國勇:真實的教育能給...
    2005年,西小正式走上集團化發展之路,更名為「杭州市西湖小學教育集團」(下簡稱「西小教育集團」),現有西湖小學、西湖(府苑)小學和西湖(文新)小學、西湖(紫萱)小學四所學校。2018年,西小教育集團迎來了新任「掌門」——教體育出身的包國勇。
  • 老師徵集志願者打掃教室,熱鬧的家長群瞬間安靜下來!
    最近有媒體報導某地一所小學開學,老師在家長群裡徵集打掃教室的家長志願者,平時熱鬧的群瞬間安靜下來,長時間沒人回應,局面相當尷尬,有位家長實在看不下去,就在群裡建議找大家湊錢找個「家政」幫忙打掃下教室。事實上,關於徵集家長志願者打掃或裝扮教師的情況在平時並不少見。
  • 交通安全教育校園實踐,我看行!
    紅網時刻1月6日訊(通訊員 黃麗萍)1月5日,郴州市宜章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小學門口,隊列整齊的學生在老師與交警的引導下有序通過路口。「老師告訴我們,回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一名二年級的學生對記者說道。
  • 濟南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豐奧嘉園小學齊力打造陽光運動校園
    舜網訊 濟南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豐奧嘉園小學自建校以來,積極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政策,始終銘記「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我國體育工作的根本方針和任務」,努力將促進小學生提高身體素養和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 校園裡的關愛「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坊子區前寧小學落實教育扶貧...
    近來,坊子區前寧小學深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為努力實現「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學校銳意提升小學義務教育水平,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針對個別環節和貧困、特殊群體精準關心幫扶,從六個方面,全面推動教育扶貧工作的展開。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不讓一個孩子因缺少關懷而離校,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為區域教育扶貧工作做出了努力。
  • 釘釘鸚果攜手共建智慧校園助力山東威海高區神道口小學精細化管理
    智慧校園建設強調信息化技術在教育教學、校園管理中的融合應用,為學生和老師在校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節省了校方管理上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滿足教育教學與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基礎環境,信息技術支撐的教育資源供給和教育精準管理,將興「智能數位化」之風展現教育現代化改革發展活力。
  • 王凱莉國際教育對話南京史上第一所小學—石小1875
    石小1875您好,校長1875《校長,您好》我們代表鳳凰傳媒和王凱莉國際教育KWIE以「愛的教育」之名驚喜採訪南京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所小學—創辦於1875年的南京石鼓路小學校長——沈建,沈校長。您好,老師1875不久,作為新時代下的新銳校長沈建校長就風塵僕僕從石鼓路小學的西校區檢查完,趕來東校區和我們匯合,迎面走來的身影讓我們腦海裡瞬間想到了一個人,就是致我們最好的時光的電影《老師,好》裡的班主任苗婉秋的形象,同時我們覺得沈建校長的長相和苗婉秋老師的扮演者于謙老師還頗有幾分相似,但是卻更加溫和,暖心以及思想更為現代和開明
  • 嶽陽:小學校園文化濃鬱 國學教育傳承經典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4月14日,嶽陽市君山區許市鎮黃金小學課間操上,學生們在音樂伴奏下正在一邊誦讀一邊表演《弟子規》,聲情並茂,時而鏗鏘有力,時而悠遠綿長,時而動人心弦,
  • 衡陽祝融小學湖南日報小記者體驗採訪「幸福教育」
    新湖南客戶端1月7日訊(通訊員 常利花 肖慧)「用幸福的教育培養幸福的人」是湖南日報小記者示範基地、衡陽高新區祝融小學堅持的辦學理念。近日,學校的小記者們就開展了以「幸福教育「為主題的校園發現體驗採訪活動。
  • 民辦初中真的降溫了?杭州世外等學校為什麼一搖爆冷?教育貓深度訪問
    校園坐落於拱墅區半山區域牧歌路66號,被半山國家森林公園環繞,依山傍水。自然環境清新雅致,下了車就聽到了鳥叫聲和上課鈴聲相伴,真是讀書求學的佳境!杭州世外是繼上海世外後,在中國開辦的第二所IB全系列世外教育集團學校,學校下設雙語部初中,融合部初中及IBDP國際高中三大板塊。
  • 美國小學校長如何應對校園欺凌:制定詳細計劃,注重情感教育
    當我就校園欺凌現象的問題採訪我家附近的小學校長的時候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每學期開學分發給每位家長的「家長手冊」翻給我看。美國學校對於校園欺凌現象從上到下是非常重視的。在採訪過程中,校長指出,她是這個學校欺凌現象的直接負責人。也就是說,老師或家長會把關於欺凌現象的報告通報給她,由她涉入調查,並且邀請學生以及雙方的家長進行談話。美國學校的校長通常活躍在教育的第一線,對自己學校裡的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和接觸。
  • 學校自然教育 如何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推廣自然教育?
    周老師提出,在教學過程中她體會到,要尊重孩子的表達,他們有自己的分析能力,老師所需要做的是提供思維的方式。在開發課程時,要做到實物先成形、課程後成形,實物能「玩」起來了再設計開發課程。深圳市福田區南園小學 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