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2隻大白鵝在悠閒的散步,4隻灰兔子圍在一起疊羅漢,豎起耳朵的山羊優哉遊哉的磨著嘴皮吃草……看到這,你可能以為是身處在動物園裡。
其實不然,這一幕出現在連雲港市蒼梧小學校區內的一角,蒼梧小學通過引進孔雀、小兔子、大白鵝等可愛的小夥伴讓孩子們在校園裡感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將美麗的校園變成學生的動物園、遊樂園,豐富孩子的生命成長。他們認為,打造美觀校園,初現環境之美,以「美」養人的「尚美」教育是最適合的教育。
優秀環境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
踏進蒼梧小學校園,教學教研處主任柏業總首先帶著記者參觀學校的育人環境,校園裡玉蘭、青桐、薔薇、臘梅、石榴樹、柿子樹等隨處可見,還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山石、小池、綠地、迴廊,在小動物區域,還有孔雀、小兔子、大白鵝等小夥伴。
為何在學校內設置這些元素?
柏業總引用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學校的物質基礎是對學生精神世界施加影響的手段。」在這句話的引領下,學校創建了和諧共生的育人環境,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柏業總認為,學校是孩子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一環境,所以如何讓校園更好地滋養學生,讓他們在校園中享受教育的甘露,有發展的潛力,有生長的動力,有體驗的空間,有親近自然的機會,這才是學校的活力與靈魂。
下課鈴聲響起,記者看到小學生們湧出課堂在樹下玩耍,和小動物們打招呼,陽光和笑容洋溢在他們臉上;暫別嚴肅的學科內容,下課時間裡小學生們在美好環境下達到身心放鬆和閒暇;這便是蒼梧小學「尚美」教育理念中的環境美。
創設美感課堂提升學生認知水平
「設立美好的育人環境最終是為了實現優秀的課程教育。」柏業總表示,在蒼梧小學,比環境更「美」的是小學生的認知。
在蒼梧小學,有學科教育以外的豐富課堂教育。在三(2)班的語文課上,語文老師正在上「賞西遊」課程,隔壁三(3)班則在上音樂課,用「唱西遊」「演西遊」的形式表現西遊精神。連雲港是西遊記誕生的地方,因此學校圍繞「西遊特色文化」建設項目開發了一系列適合小學生的「西遊」特色課程,達成了「地方課程特色化,校本課程個性化」的目標,推動學校的特色發展;還曾受到省教育廳專家們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問題導學課堂改革也是蒼梧小學「尚美」教育的特色之一,蒼梧小學的學生們愛好獨立思考,課堂上老師們注重提高學生們的認知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引導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素養為根本目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課堂上的「美」還在於延伸之美,在蒼梧小學甚至有自己的《小學校本課程開發手冊》,每逢星期五下午,戲曲、泥塑、木工、足球、書法、編織、刻紙、武術、籃球等社團都會「上線」,全校師生「動」起來重新「排列組合」,到處都是不同的教室、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程;充分發揮了每位教師的自身優勢資源,將部分優秀資源廣泛分享給更多的學生群體。
蒼梧小學從2017年11月1日開始,把每周三設定為「無作業日」,各科老師不再向學生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業,為學生留出充沛的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充分詮釋了課堂延伸之美,也為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改善教師的高效課堂;柏業總說。
設置繽紛德育活動編織美妙童年
德育活動室學科教育的補充。蒼梧小學在多年實踐與探索中,逐漸摸索出「尚美」理念下的活動課程。他們認為思考的自由應還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的大腦親歷探索和創造的過程,把獲取成功的和戰勝困難的成就感留給他們;因此各項「美」活動應運而生。
在學校的展示欄裡,記者看到學校每年都有「閱讀分享節」「體育藝術節」「科技創想節」等節日活動,閱讀分享節中「我的書、我的畫——繪本、封面設計展」「春天的詩行——詩文誦讀」「配音秀」「朗讀者」「童話劇表演」「我的閱讀地圖」等十多項活動呈現。體育藝術節開幕式以「閱讀嘉年華——書中人物形象扮演」「我從書中來」等為主題。校園科技創想節以「別樣航天夢,非同凡『想』路」為主題帶領孩子感受科技的魅力、想像的神奇。通過讀書和運動去感悟生活,關心身體和大腦,讓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都有十歲成長禮、小學畢業禮和新生入學禮,入學禮上,孩子們手拿一片寫有願望的綠葉,從「做一片美的葉子」開始;十歲成長禮上,學生們走過成長門、種下許願樹、傳承家風家訓、分享生日蛋糕,學會感恩、懂得分享;六年級畢業禮,則是給學生們留下了難忘的「最後一課」。通過設置這些德育活動激勵學生們以更加激昂的鬥志投奔到未來的學習與生活。用儀式之美積澱人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