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熊貓外交」,起源於武則天時期,由送到借見證中國的雄起

2020-09-24 鼎鼎說歷史

文丨鼎鼎說歷史(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其憨態可掬,自帶萌點不僅俘獲了萬千中華兒女的心,也迷倒了一片外國人,以亞洲為中心,影響力輻射到東南亞、歐美地區,其外交能力稱得上是萬中無一的,在中國就引申出來了一個「熊貓外交」名詞,望文生義,其實就是通過贈送或者租借熊貓來提升兩國的友好關係。

「熊貓外交」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武則天時期,據日本《皇家年鑑》記載,早在武后垂拱元年,就曾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白熊」和70張「白熊」毛皮作為禮物跟隨日本使者跨越重洋。而這裡的「白熊」就是今天所說的熊貓。只能說那時候熊貓還比較多,隨便送。

到了近代,1936年到1945年期間,中國民國政府向西方國家贈送了14隻熊貓。1941年,蔣介石、宋氏姐妹和國民黨諸多高官正式向美國聯合救濟中國難民協會捐獻了一對熊貓。而熊貓正式作為國之重禮是1946年,民國政府向英國政府贈送了一隻大熊貓。

新中國成立後,家徒四壁,一窮二白,要發展要科技要物資,只能用熊貓來換,不過這也受到了國際環境的影響,五六十年代的熊貓受到冷落,只有少數周邊國家得到了贈送,如蘇聯。不過此時的熊貓待遇並不好,由於生存環境的不同還有飲食上的不適應,走出國門的熊貓經常出現「死亡年份不詳」的記錄資料。

進入70年代後,熊貓開始在西方走紅,在1972年到1978年,包括美國、日本、英國、西班牙等7個國家都先後獲贈了大熊貓。80年代後,由於國內的大熊貓生態環境惡化導致數量急劇減少,恰在此時中國改革開放使得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也開始發生改變,「熊貓外交」也從原來的贈送轉為租借模式。

曾經有人戲稱,當今世界最不平等的條約就是我國的熊貓租借條約,主要內容有,租借每隻大熊貓每年需向中國支付50-100萬美元租金;租借大熊貓之前要先制定能使野生熊貓受益的研究計劃,還要協助中國熊貓保護項目獲得資金;想要租借大熊貓必須要先有自證飼養能力;出國的大熊貓每產下一隻幼崽,租借方需要支付中方60萬美元,且3歲以後必須回國;租借大熊貓如果非正常死亡,就必須支付50萬美元的賠款。還要籤訂各種協議等等,面對如此「霸道」的條約,其他國家是迎難而上,對滾滾的熱愛達到了極致。

比如蘇格蘭為了租借熊貓就和中國籤下了貿易協議,其中包括三文魚、可替代能源技術、汽車、總價值高達26億英鎊。法國為了租借熊貓,承諾向中國提供核能原料的氧化鈾。而租借到熊貓的這些國家也是費盡心思給滾滾營造一個最優質的生存環境。

荷蘭為了租養到大熊貓不惜下血本,花了5100萬人民幣為兩隻熊貓寶寶「星雅」和「武雯」建造了一個大約9000平方米的熊貓館,而且為了讓熊貓更好適應環境,熊貓館的建造特地以中國寺廟為基礎,建築材料都是從中國進口。同時以接到國家元首的超高禮儀,專門派了一支代表團前來迎接,專機護送,數十輛警車為其保駕護航。在飲食上更是不用說了,都是從四川空運最新鮮的竹子。

不過大熊貓也給他們本國帶來的超高的經濟收益,人民幸福指數暴漲。誰能抵抗住滾滾的魅力呢?不過這自然也是源自中國不斷強大,越來越具有國際影響力,所謂弱國無外交就是這個道理,只有自身強大了才能立足於不敗之地。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追溯熊貓外交的時期,可能超乎了你的想像
    大熊貓作為國寶,也承擔了一定的外交任務,大熊貓圓滾滾的可愛模樣,徵服了全世界的心,現在不少國家與我國有熊貓的租借協議,提到熊貓外交,不少人可能以為為是從新中國成立開始,其實不是如此。追溯歷史,熊貓首次作為外交禮物,是於公元685年,當時女皇武則天,將兩隻大熊貓作為國禮,贈送給了
  • 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
    中新社北京8月18日電 題: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 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中新社記者 張素今年2月,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訪華時遞交了蒙方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的證書。不少網民將這份來自友鄰的禮物稱為「暖羊羊」,認為這正是今年以來中國抗疫外交有情有義、有聲有色的力證。無獨有偶,「國寶」大熊貓也在這一特殊時期見證了中國外交的情與義。8月14日,荷蘭歐維漢茲動物園為旅居荷蘭的大熊貓「武雯」「星雅」生下的幼崽舉行百日慶典暨命名儀式。
  • 從「暖羊羊」到「熊貓特使」,哪些動物見證中國外交的情與義?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劉卿說,中蒙是搬不走的鄰居,疫情期間鄰居來訪並帶來實在支持,體現出守望相助、同呼吸共命運的友誼。不少網民將這份來自友鄰的禮物稱為「暖羊羊」,認為這正是今年以來中國抗疫外交有情有義、有聲有色的力證。無獨有偶,「國寶」大熊貓也在這一特殊時期見證了中國外交的情與義。
  • 外借熊貓是哪個朝代開始的?
    現在大熊貓作為國寶,也承擔了一定的外交任務,大熊貓圓滾滾的可愛模樣徵服了全世界的心,現在不少國家與我國有熊貓的租借協議。提到熊貓外交,不少人可能以為是從新中國成立開始的,其實不是如此,追溯歷史,熊貓首次作為外交禮物始於公元685年,當時女皇武則天將兩隻大熊貓作為國禮
  • 中國日報網評: 「熊貓外交」彰顯中國和合之道
    2019年12月9日,德國柏林動物園的熊貓雙胞胎「夢想」和「夢圓」迎來百日宴。這兄弟倆的媽媽爸爸「夢夢」和「嬌慶」自2017年6月從中國成都飛抵柏林,由中國政府租借給柏林動物園,租期為15年。根據中德雙方的協議,熊貓夫婦在此期間生下的幼崽將在其長到2至4歲時返回中國。
  • 歷史冷知識:熊貓外交最早竟發生在唐朝?
    其實,追溯歷史發現,大熊貓作為外交禮物始於公元685年,當時日本遣唐使來華,為了表示自己大國的友好,武則天(當時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武則天實際掌權)送給了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熊貓,隨同遣唐使一道返回日本。 (《舊唐書》)據日本史籍記載,臨朝稱制的太后武則天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隻「白熊」和70多張白熊皮。
  • 熊貓外借從哪個朝代開始?為何會有這樣的風俗?竟是這樣
    熊貓外交,不少人可能以為是從新中國成立開始的,其實不是如此,追溯歷史,熊貓首次作為外交禮物始於公元685年。天武天皇,日本皇家年鑑也作了類似記載,這便是首次熊貓外交的。唐朝時期,日本被稱為倭國,不過是一彈丸之地而當時唐朝的經濟文化政治都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日本遣唐使也嘗嘗入唐學習甚至會派遣不少留學生在都城學習,以表友好之心,武則天讓長安宮廷衛隊護送兩隻熊貓飄揚。在唐朝,我國文化輸出幾乎達到了巔峰就是在這個時候。除了熊貓之外像茶道書法相撲藝妓等都傳到了日本。
  • 熊貓外交:不僅為中國賺外快,還打開了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
    不僅僅是英國愛丁堡動物園,2020年11月底,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曾因為無法提供充足的竹子,將大熊貓送回中國。這讓我不禁感慨:難道我們風靡一時的「熊貓外交」過時了?讓我們翻閱歷史,看下萌萌的「熊貓外交」。熊貓外交1957年-1982年,改善了中國的外交環境網上有詩云:「先有熊貓後有天,貓顏惑眾賽神仙。」此話不假。
  • 真的假的:英國考慮將大熊貓送回中國,因為疫情缺錢養不起了!
    未來幾個月,我們將與中國同事討論下一步行動。過去9年裡,『陽光』和『甜甜』給我們的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希望它們能在這裡多待幾年。」疫情這一全球性質的災難,突如其來讓我們措手不及。全球性質的經濟危機出現。導致了各部門財政下降,報導顯示內容並非空穴來空。得到這一消息網友普遍標誌,抓緊送回來吧,我們養得起!
  • 我國歷史上外借大熊貓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吃瓜】
    現在,大熊貓作為國寶也承擔了一定的外交事務。大熊貓圓滾滾的可愛模樣徵服了全世界的心。現在,不少國家與我國有熊貓的租借協議。提到熊貓外交,不少人可能以為是從新中國成立開始的,其實不是如此。追溯歷史,熊貓首次作為外交禮物,始於公元685年。
  • 英國考慮將大熊貓送回中國,我們的熊貓外交過時了嗎?因為疫情
    不僅僅是英國愛丁堡動物園,2020年11月底,加拿大卡爾加裡動物園曾因為無法提供充足的竹子,將大熊貓送回中國。這讓我不禁感慨:難道我們風靡一時的「熊貓外交」過時了?讓我們翻閱歷史,看下萌萌的「熊貓外交」。熊貓外交1957年-1982年,改善了中國的外交環境網上有詩云:「先有熊貓後有天,貓顏惑眾賽神仙。」此話不假。
  • 國寶大熊貓,天生就是一個搞外交的「小能手」
    英國還算好的,有一家荷蘭公司長期生產供應竹子,而加拿大的這家動物園,是加拿大第二大動物園,財大氣粗的他們,千裡迢迢從中國四川運送最新鮮的竹子,將家鄉的味道帶給兩隻大熊貓。現在他們都遇到竹子短缺的局面,為了使大熊貓不致於斷糧,才選擇返還。我們很長時期,都在進行熊貓外交。因為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之一,因為外形憨態可掬,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 熊貓外交早在唐朝就開始了-武則天曾送給日本兩隻大熊貓
    憨態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家寶藏,在歷史上曾一次次做為中國的「友好使者」面向世界,變成向全球傳送中國真誠的使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曾經歷大熊貓的「出國訪問」經歷,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都不列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創立以後,中國曾將大熊貓「歡歡」和「看看」做為國禮送到日本,這對中國和日本兩國的友好發展趨勢具有了十分關鍵的功效
  • 熊貓外交——讓新中國被世界了解,讓黑白色的友好源遠流長
    熊貓,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動物,其憨態可掬的形象,呆萌可愛的動作一直是世界人民喜愛其的原因。但是熊貓又是一種極其稀有的動物,近代我國通過熊貓進行外交事務的事例非常多,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新中國成立後,中美兩國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外交陷入冰凍期,直至1972年尼克森訪問中國才重新破冰,在為尼克森舉行的臨行晚宴上,周公許諾尼克森夫婦,要再給美國一對熊貓。興奮的尼克森夫婦在宴席上就聯繫了華盛頓當地政府,通知馬上建造熊貓的新居。當年4月大熊貓「玲玲」和「興興」乘專機抵達華盛頓,8000多市民冒雨相迎;1972年也被稱為美國的「熊貓年」。
  • 中國外交總愛派大熊貓出場,外國人真的特別喜歡中國大熊貓嗎?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因為大熊貓是世界上極其寶貴的自然歷史遺產,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其生存和保護現狀,為世人所關注,所以被我們當做國寶,而作為國寶,熊貓佔據了無可撼動的地位,但多多少少有些憨憨,據說,當初蚩尤就是因為騎這玩意打仗,所以才敗得一塌糊塗!
  • 印度人不解,為啥中國都借給日本9頭熊貓,卻1隻都不借給印度?
    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它不僅數量十分稀少,雖然熊貓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800多萬年,但如今全球圈養的熊貓數量僅有6001隻,這是中國獨有的物種,並且中國在很早以前就不允許買賣熊貓,所以現在其他國家動物園中的熊貓,都是和中國借的。
  • 中標捷報 | 中國宜豐熊貓科技館設計項目
    項目名稱 | 中國宜豐熊貓科技館設計工程項目項目規模 | 4,300㎡項目地址 | 江西 宜豐從黃帝時期的食鐵獸、到大唐外交,熊貓一直扮演者和平使者的美好形象,伴隨中國歷史演進,見證中國文化的發展。被喻為「中國竹子之鄉」的江西省宜豐縣,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百草珍饈動植物豐饒,在古代就曾有過熊貓的足跡
  • 朱小略:中國外交的起源問題再討論
    尤其要探討古代的外交研究成果如何嵌入當代外交學的理論框架,而這相當於從邏輯上對「中國外交於晚清舶來」進行反思。基於此,本文從已有的探索和爭論入手,嘗試進一步尋求一個可能形成共識的答案:中國外交起源於春秋時期,並以此作為建構中國外交學本土話語體系所邁出的第一步。
  • 尼克森訪華時假裝討要煙盒上的熊貓圖案,周總理拍板:送兩隻真的
    尼克森的這次訪華可不僅僅是校對《中美聯合公報》中的細節,還有許多的接待禮儀和互換國禮,其中最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作為中國「國禮」回贈給美國的那對大熊貓了,成為了最著名的「熊貓外交」事件。為什麼我國要用熊貓作為「國禮」,還要從有趣的「熊貓外交」說起。
  • 最早的熊貓外交竟是在唐朝
    大家都知道熊貓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是我國的國寶,只有中國才有大熊貓,也有很多外國國家也很喜歡大熊貓,所以來向中國租賃大熊貓,大熊貓畢竟是我國的國寶,租賃的條件很苛刻,有很多國家並不符合租賃標準,所以有很多「假熊貓」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