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的飲食屬於徽州菜系,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熘,講究作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重色,尤以烹製山珍野味著稱。如黃山燉鴿、清蒸石雞、臭鱖魚、虎皮毛豆腐、火腿燉甲魚等,都是正宗的徽州菜。在黃山市湯口鎮的沿溪街、屯溪老街及黃山山上,都可以品嘗到當地的特色美食。
黃山小吃
屯溪蟹殼黃燒餅、石頭餜、艾葉、艾葉餃、徽州餛飩、毛豆腐、徽州蝴蝶面、小籠包、五城茶幹、黟縣臘八豆腐、甜酒釀、休寧蝦米豆腐乾、豆腐老鼠等
黃山名點
徽墨酥、漁亭糕、苞蘆松、頂市酥、凍米糖、麻酥糖、重陽糕、綠豆糕、秤管糖、伏嶺玫瑰酥、芙蓉糕、益壽糕等
臭鱖魚
是古徽州的一道傳統名菜。它統稱「桶鮮魚」,又俗稱「醃鮮魚」。所謂「醃鮮」,在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這道「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別有特色,是到黃山必嘗的美食。
虎皮毛豆腐
是古徽州的傳統名菜。毛豆腐就是將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讓其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白色菌絲),故稱毛豆腐。此菜的做法是將毛豆腐先入鍋煎成黃色,再加作料燒燴而成。風味獨特,值得一品。
黃山河螺螄
黃山市境內溪水清澈,沒有汙染,所產的螺螄,肉質細嫩,且無泥腥氣味。採用當地所產的螺螄,配以油、鹽、蔥、姜、醋,入鍋烹炒而成,滋味特別鮮美。
魚咬羊
是古徽州的一道傳統名菜,將羊肉裝入頭魚肚子後烹製而成的菜豆餚。相傳,清代,徽州有一位漁民帶著幾隻羊乘船過江,不小心,有兩隻羊掉進了江裡,水裡的魚兒蜂擁而至,紛紛爭食羊肉,由於吃的過多,一個個暈頭轉向,不再活蹦亂跳。漁夫見狀,撒網撈了很多魚,回家後,將魚洗淨,連同魚腹內的羊肉一起燒煮。結果,燒出來的魚菜,肉爛魚酥,不腥不羶,湯味鮮美,風味獨特。從此,人們就將這樣燒成的菜取名為「魚咬羊」。
清蒸石雞
以山澗石雞為主料,配以徽州山區的特產香菇,用蓋碗清蒸而成。原汁原味,香鬱誘人。
問政山筍
選用黃山市歙縣問政山出產的竹筍,將其煮熟後,澆以麻油等作料製成菜餚。此菜筍色玉白,清香脆嫩,堪稱純天然綠色食品。
鳳燉牡丹
以整雞代鳳,將豬肚切成牡丹花,火腿片作花蕊,用木炭火細燉而成。是體現徽州山鄉特色的一道大菜。
紅燒果子狸
以棲息山中的果子狸為主料烹製而成。狸肉細爛濃香,口味鮮甜,是冬季時令菜中的珍品。
其他名吃
火腿燉甲魚、黃山燉鴿、香菇盒、雙爆串飛、香菇板慄、楊梅丸子、雙脆鍋巴、徽州圓子、幹燒肉、青螺燉鴨、方臘魚、當歸獐肉、清蒸鷹龜、屯溪醉蟹、清炒藤菜等
對於(黃山)的老傳統特色美食,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歡迎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讓更多遊客了解更多地道傳統美食~關注我更多精彩內容絕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