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探探尋愛付費「誰喜歡我」 每月自動扣款怒上黑貓投訴

2020-12-05 後院活動部

「 近日,網名為"sweet衛斯理"的男子在黑貓投訴上發帖,投訴陌生交友應用探探沒有任何書面材料給到消費者或者信息扣費記錄在平臺發出來加提醒的情況下,每月自動扣費。後院活動部記錄科技商業歷史。」

該用戶表示開始下載探探就奔著找伴侶心情去的,點擊進去還得充會員才能看到,本人不充就繼續隨便刷刷自己喜歡的,接著要「」查看誰喜歡我」需要充錢,於是他就充了25塊,但沒看到後續要「續費」字樣。

該用戶認為就算有自動續費字樣,平臺必須對消費者負責,扣費記錄平臺必須發出來讓消費者可以看到錢的去向可平臺沒這麼做。「每個月持續扣錢而且還是本人信用卡,信用卡要查帳單才能看到不然看不到。緊接著就每個月連續扣費也沒書面陳述錢的去向到本人無意間在微信查到錢被扣才知道這情況,所以我要狀告此平臺沒有跡象表明要扣錢後續要續費的字樣,直接扣錢的不合(適)的做法。」

後院活動部在黑貓投訴上查閱,涉及探探的投訴兩年內近40條,投訴多涉及扣費、封禁帳號,然而沒有任何一條客戶投訴收到探探官方的回應。

one

探探APP是中國大陸一款基於地理位置的陌生社交應用程式,創始人是王宇和潘瀅,於2014年上線。評論認為,探探與國外知名應用Tinder功能相似,用戶雙方通過滑動照片只有互相喜歡才能開始聊天。其在交互方式上採用了簡單的動作設置:如果喜歡某一對象,就往右滑,不喜歡則往左滑。之後,系統自動進行配對,如果雙方互相喜歡,系統會明確告知給兩個用戶,雙方才能開始聊天,否則彼此不會收到任何消息。探探應用在80後、90後較受歡迎。

2015年,知名外資機構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向探探投資了500萬美元。之後兩年接連獲得大額融資3200萬美元C輪融資、D輪7000萬美元融資。2018年2月23日陌陌以新發行約530萬股陌陌A類股票,以及6.009億美元現金,合共斥資7.71億美元收購探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交易成功後,探探團隊繼續獨立運營產品和品牌。

探探上微商與色情負面新聞時有爆出,探探多次整治,大範圍封禁清理「賣商品的女用戶和有騷擾行為的男用戶」。2019年4月28日晚,有媒體報導稱,應監管部門要求,探探因「傳播汙穢色情消息」為由,被中國大陸應用商店下架。對此探探就此事回應稱「我們從應用商店獲悉,探探App因為違規被應用商店下架整改,我們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要求,全面自查自糾,深入開展整改,自覺維護健康綠色的網際網路生態。」。

整頓兩個月後,6月29日,探探也已重新上架小米、OPPO等安卓應用商店。7月11日趣店探探等30款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被通報。App專項治理工作組通報違規APP一個月內整改。

相關焦點

  • 聚投訴網友投訴探探:探探開通VIP,沒有開通自動扣款
    2020年02月01日 08:33,王先生發起對探探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探探有效投訴141次。
  • 美團、愛奇藝、探探……自動續費有多坑?
    就拿美圖秀秀來說,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它的投訴量有近600起,其中多數都和平臺自動開通粉鑽扣費有關。 1月11日,有用戶投訴稱,自己曾在美圖秀秀開通5天免費試用會員,結果後來莫名其妙被扣了88元,而且沒有簡訊和電話通知,還無法退款。 不少朋友表示抗議:這不是強買強賣嗎?
  • 聚投訴網友投訴探探:探探通過支付寶扣我信用卡的錢
    2019年11月30日 21:16,展先生發起對探探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探探有效投訴111次。
  • 你被APP自動扣費沒?我們發現這4款默認勾選自動續費
    微博、陌陌、探探、掃描全能王默認勾選自動續費「去年年底我下載了探探,當時它顯示充值會員有優惠,我就買了一個月會員。」3月12日,天津網友小李告訴記者,「使用1個多月後,我覺得不需要用這個APP就卸載了。但前不久我發現,實際上我一直在為探探會員自動繳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多花了一百多元。」小李表示,他並不記得自己選擇了自動續費服務。
  • 聚投訴網友投訴探探:探探開了會員沒有享受服務
    2019年12月06日 04:24,王先生發起對探探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探探有效投訴111次。
  • 用戶:探探奇葩操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磊磊)近日,安徽網友麗華(化名)通過黑貓投訴反映,她幾個月沒有登陸探探,10月份登陸後,給帳戶充值156元,沒想到衝完後發現帳戶是被封禁的狀態。探探app帳戶被封還能充值的操作,讓李華感覺莫名其妙,但是發起退款卻只收到了60多元。於是,李華進行了投訴。
  • 聚投訴網友投訴探探:探探亂扣費
    2019年11月14日 22:49,蔡先生發起對探探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探探有效投訴101次。
  • 買了探探會員,想退款有點難,客服:已經退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磊磊)近日,有網友在黑貓投訴上反映,其不小心看錯購買了探探「誰喜歡我」3個月會員,花費108元。之後想要退款,沒想到卻遭遇退款難。據該網友表示,其9月1日,用探探社交軟體的時候,不小心定製了108元三個月的會員。
  • 探探暗戀簡訊是真的嗎?探探如何看喜歡我的人
    探探暗戀簡訊是真的嗎?很多小夥伴反映收到一條來自探探的暗戀簡訊,不知道真的假的,那麼探探怎麼看喜歡我的人呢?下文小樂哥給大家介紹一下!  探探暗戀簡訊是真的嗎?  從探探官方微博上可以看到,探探曾對暗戀簡訊做過如下說明:  當你收到這樣的簡訊時,不要驚慌,因為這真的是暗戀的人給你發的,馬上打開探探,如果是你暗戀的人給你發的,那麼恭喜你們暗戀成功!當然,你也可以給你喜歡的人發送暗戀簡訊……
  • 聚投訴網友投訴探探:還軟體註銷帳號後仍可登錄且用戶信息以及聊天...
    2020年02月23日 10:41,李女士發起對探探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探探有效投訴154次。
  • 戀愛也有優先權,細數探探的VIP會員機制
    探探在商業模式的嘗試起始於2018年初,截至6月,財報顯示探探的付費用戶已經達到了310萬之多。其中付費內容有三類:VIP特權、查看誰喜歡我特權、超級曝光特權,都是針對於配對過程中的增值體驗,光是從付費人數就可以看出,提高配對成功率依舊是探探的用戶群十分強烈的需求。
  • 聚投訴網友投訴愛又米:愛又米超級高利貸重複扣款
    吳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愛又米這段時間一直在和湖北消費金融鬧矛盾,我還款給愛又米但是湖北消費金融卻在我的個人徵信上記了一筆,我我在愛又米借款7450元,我還了10期一共還款8500多塊,現還下欠1600多,這種高利貸應該嚴格的打擊,並且下款時帳單上顯示每月還款700多但卻實際加很多不明的手術費用,希望愛又米要點臉別催款了,謝謝沒資格真的」
  • 你不知道的「探探」引流套路,讓更多人「喜歡你」!
    社交軟體APP特別多,除了熟人之間的社交app,我想大家更容易喜歡陌生人的交友軟體,你們懂的!顯而易見,探探是一款具有陌生人聊天的軟體,且它的用戶量也已經過億,探探一般都會根據你的個人資料、興趣愛好以及地理位置等信息,給你匹配相符合的人,幫助你快速結識新的朋友。
  • 探探上跟你打招呼的美女可能是個機器人
    在探探App上,你無意間刷到一張美女頭像,下意識裡,你選擇了右滑。沒過多久,這位美女就向你發來了私信:在嗎?能聊聊嗎?我的微信是XXX。瞬間,你陷入了無盡的想像之中。  醒醒!先別得意!這位給你打招呼的「美女」可能只是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 陌陌高管解讀財報:未來探探將成為增值服務收入的重要增長點
    直播服務營收增長迅猛,主要原因在於直播服務付費用戶的增長。陌陌第二季度直播服務的付費用戶達到460萬,加上探探6月的付費用戶數310萬,合計總付費用戶數1160萬,上一年同期為710萬。另外,每季度的付費用戶平均收入也有所增長。截至2018年6月,陌陌月活1.08億人,上一年同期陌陌月度活躍用戶為9130萬人。
  • 為什麼探探不能用了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已經離不開各種各樣的軟體了,各種各樣的軟體對我們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大,比如QQ、微信,幾乎人人都在用,但還有一些軟體不是遍布所有人的,比如年輕人較熟悉的探探,2017年探探問世以來,突然就火了起來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剛開始被好奇心驅使,下載這個軟體,註冊,上傳照片
  • 「在線投訴」:訊聯智付惡意扣款,打電話給客服,態度惡劣
    文/黑貓投訴消費者「用戶7357916692」在12月19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反映:「訊聯智付惡意扣款,在本人沒有任何操作的情況下,銀行卡出現付款信息,本人在此之前毫不知情」消費者「用戶7357916692」在12月19日向黑貓投訴平臺再次反映:「上條轉帳記錄不清晰,現補充上去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街電:街電私自扣款
    杭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街電今年四月租的充電寶,還進去以後訂單一直沒有結束,後來直接扣款99,甚至於沒有簡訊沒有電話提醒我歸還沒有成功,昨天翻訂單才發現扣款99,沒有提示,沒有電話,甚至扣款成功都沒有電話簡訊提醒,直接從我卡裡扣款99,侵吞用戶資產」
  • 色情與詐騙共舞 還有誰在探探社交?
    朋友提醒可能是顏值原因,建議他到淘寶上買套好看的男生「生活套圖」,他點開連結後眼界大開——數千款好看的年輕男女生活照成套售賣,一套照片含有同一個人的數十張生活照,淘寶定價一套僅售4元,可謂物美價廉。換上新的頭像後,張天卓很快就被幾十位女性標註為「喜歡」,甚至大部分表現熱情,這讓生活中很不受異性關注的宅男張天卓很是興奮。
  • 再見陌陌,「再見」探探?
    王欣+「馬桶MT」、字節跳動+「多閃」、羅永浩+「聊天寶(子彈簡訊)」、張朝陽+「狐友」、阿里巴巴+「Real如我」、百度+「聽筒」、網易+「聲波」......再到近日的騰訊+「有記」,從年初到年末,網際網路寒冬未能阻止大佬/偽大佬們的再創業熱情,即便一地雞毛,也要劍指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