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死後,武家依舊富貴,呂后死後,呂家卻為何慘遭清算殆盡?

2021-01-08 騰訊網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馬靖紅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一直都是男權當道的。君權、父權、夫權一直深深地壓在幾乎每一個中國古代女性的身上。她們從出生到死亡,一輩子都活在男人的陰影與統治之下。

不過即便是在這樣一個以夫為天的時代,中國女性並沒有就此妥協,反而湧現出了一大批巾幗不讓鬚眉的人物。呂雉和武則天就是其中很出名的兩位。

然而同樣是「女皇」,她們的結局卻很不一樣。呂雉死後,呂家被清算,幾乎無一倖免。但是武則天被逼退位以後,武家並未受到多大的牽連,她本人也是在上陽宮安然去世的。那麼為什麼兩人和兩個家族會有不一樣的待遇呢?

不同的結局

在漢惠帝劉盈繼位以後,呂雉就走上了她的當權之路。她奉行黃老之道,著力恢復漢朝的農桑、經濟等。在用人方面,除了她的親信,她還大力扶植呂氏家族,命她的侄子侄孫擔任要職,分封諸呂為王,這可真是「無功也受祿」啊。除此之外,對於劉氏家族,她可謂是趕盡殺絕。比如趙王劉友和梁王劉恢,因為反對她聽政掌權,最終被殺。

呂雉在位時,希望把劉家的天下變成呂家的天下。可惜的是,她還沒有完全實現這個目標,就去世了。在她病逝以後,劉家和呂家因為皇權而爭鬥,最終呂家棋差一招,落得個身死道消的結果。《史記·呂太后本紀》載,「遂遣人分部悉捕諸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

再來說武則天。在高宗李治在位時,武則天就開始臨朝聽政了。高宗去世以後,她的兒子李顯順理成章地繼位。但是武則天並未因此就安心當太后了,而是藉口李顯還不懂國家大事,需要她輔助協理。就這樣,她一步一步成為了後來那個女皇武曌。

與呂雉一樣,武則天對於李家也是同樣不留情面。除了她自己的兒女她沒有趕盡殺絕之外,其餘李唐宗室不是被殺就是被流放。

武則天雖然建立了武周,但她自己也知道她年紀大了,活不了多久了,所以立太子這件事必須提上日程。在狄仁傑的勸說之下,李顯成為了儲君。

在這件事之後,武則天在政事上就不太用心了。再加上年紀大了,本也就力不從心。她開始享受生活了,大修廟宇,寵信男寵。但是她的男寵張易之等人卻大肆幹涉朝政,攪得朝廷不得安寧。武則天也沒有加以幹預。最終朝臣聯合起來,殺了張氏等人,逼迫武則天退位,給李顯騰地兒。

《舊唐書》記載,「是日,上傳皇帝位於皇太子,徙居上陽宮」。

武則天本人雖然退位了,但是仍然被尊為太后,她背後的武家也不像呂家那樣一朝就倒臺。反而仍然位高權重。

這樣對比來看,呂家確實比武家「慘多了」,那這又是為何呢?

不同的做法

呂家和武家不同的遭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兩家人事後的不同做法。

呂雉去世以後,呂家人並未因此收斂,反而因為掌握了軍權就大肆招搖,企圖一舉拿下天下。據《史記》,「當是時,諸呂用事擅權,欲為亂」。這樣的做法自然叫本就不滿的劉氏諸王更加不忿,當初被呂雉針對的朝臣也很看不慣他們。

不僅如此,呂家雖然想要造反,但是朝中有絳侯、硃虛侯等漢朝舊臣,外有齊、楚等諸侯。他們怕前怕後,一直猶豫不決,這也是他們失敗的願意之一。

而且,呂雉的侄子呂祿這個人也沒什麼心機,輕易就聽信了酈寄的話,交出了兵權。《史記》裡寫著,「呂祿以為酈兄不欺己,遂解印屬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再加上呂家的人不得民心,在劉呂兩家的爭鬥當中,呂家自然就沒什麼好下場了。

但是武家不同,在扶持李顯上位一事中,武家並沒有一味的阻撓,且在適當的時機,還主動效忠李顯,成為「逼宮」能成功的最大助力之一,所以武則天退位以後,武家並沒有因此就傷筋動骨,他們看清了形式,不去做惡人。

後繼無人

呂后去世,這天下還是劉家的天下,呂家只是掌握了一時的權力。等新皇劉恆繼位以後,本來就看不慣他們的劉家,哪裡會顧念已經死了的呂雉的情分,給他們一條活路呢?畢竟從前的呂雉可沒給他們留活路。

武家就不一樣了,繼位的李顯可是武則天的兒子。當時唐朝也是強調以孝治天下的,更何況武則天還沒有死呢。身上有武家血脈的李顯自然不會對武家大動幹戈。

所以呂雉死後呂家被清算了,武則天身後的武家還好好的。呂家人算是有野心但是沒有那個能力。和他們比起來,武家人則更幸運一點,新上任的皇帝還是他們的親戚。而且作為後來人的武家也看見了呂家人血淋淋的前車之鑑吶,沒有過多貪念權勢。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呂雉」、「武則天」、「神龍政變」

在武則天死後,曾經位高權重的武氏家族,最後何去何從?——趙鳳說唐朝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而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呢?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而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的確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但只要往細裡一分析,就覺得一切都那麼合情合理,一點兒也不奇怪。二者間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呂后病死的年代,還處在漢初;而武則天病死時,時代已經進入了中唐。
  • 呂后死後呂家被滅族,武則天死後為什麼武氏能夠保全?
    武則天退位後不久便病逝上陽宮,而其扶持的武氏權貴並沒立即倒臺,所以很多人認為武氏得到了保全。其實就當時的政治環境來看,李家沒有立即清算武氏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後來武家諸多重要人物都遭到了清理。權力的鬥爭下是沒有親情可言的,雖然武則天為武李兩家安排的政治聯姻,但聯姻保得了一時,卻保不了一世,武氏一族雖未徹底清算,但有些出頭鳥還是遭到剷除,與漢朝呂氏一族的下場區別不大。
  • 武則天和呂雉同樣亂政,為何呂家後來被清算,而武家卻沒有事呢?
    「呂后死後,呂家被清算;而武則天死後,武家卻沒事」的確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但只要往細裡一分析,就覺得一切都那麼合情合理,一點兒也不奇怪。二者間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呂后病死的年代,還處在漢初;而武則天病死時,時代已經進入了中唐。
  • 呂后死後,呂家為什麼會落得被滅族的悽慘下場?只因漏看了一個人
    話說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後,朝中文武大臣都開始忙碌起來,太后的喪事得隆重才行啊!因此,陳平和周勃等人一下子由閒人變成了大忙人。就在陳平和周勃等人忙碌的同時,呂氏家族的頂梁柱呂產和呂祿也在忙碌著,他們不是為太后的葬禮而忙,他們居安思危,在失去呂家的頂梁柱後,在想著如何使得「呂氏春秋」繼續下去。呂家人為此還專門召開了一次家族會議。會議由呂氏家族中資歷最老的呂祿主持。呂祿首先拋出了「趁眾人為太后辦喪事這個大好時機,將所有反對呂氏的大臣一網打盡」的設想和方案給呂家人來討論。
  • 呂雉死後的呂家為何會被滅族?多大的冤讎?它的現實意義在哪裡
    呂家,在呂雉當政期間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當時的第一大家族,富貴燻天、權傾朝野。  然而,這個佔據當時漢朝政治權力半壁江山的家族,在呂雉死後的短時間內便被滅族了。這背後究竟是什麼邏輯在催生他們的悲慘命運呢?呂雉和呂家的人究竟又做錯了什麼?是誰有這樣的能力把強大的呂家頃刻覆滅?這段歷史又對我們有什麼現實意義上的參考呢?  01、呂雉的臨終安排
  • 從賢妻良母到一代毒婦,呂后的驚人蛻變,轉世成為武則天
    史料上記載,劉邦任汜水亭長,上班的地方離家也比較遠,家裡的一切事物都是呂后一手操辦,除了做飯洗衣照顧兩個孩子外,劉邦家裡的幾畝田地也都是呂后在耕種,小日子過得也還算幸福。這麼一位看似踏實的農村婦女為何會突然間變得殘忍無比?
  • 審食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有沒有背叛劉邦,暗中與呂后有一腿?
    談秦說漢(313)審食其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有沒有背叛劉邦,暗中與呂后有一腿?西漢的闢陽侯審食其是一個低調和善之人,人際關係挺不錯。他深得呂后的寵信,卻是呂氏死後唯一沒有被清算的寵臣。劉邦不好勞動,自幼家貧,娶不起老婆就跟一個煙花女子曹氏鬼混。豪門大戶呂公為他相面,覺得他能富貴,便把年輕的女兒呂雉嫁給四十好幾的劉邦,老夫少妻。劉邦看中了呂雉家的勢力,呂公算到了劉邦將來的富貴,倆人註定是不幸福的。
  • 「遂侮辱呂后屍」是什麼意思?時隔206年,老劉家挺記仇的
    這句話的白話文為:赤眉軍行至陽城,然後遭遇了大雪,地上的坑坑都被雪填滿了,天氣十分寒冷,士兵都凍死了不少,於是返回去挖掘漢陵,把裡面的財寶全部取出來,並且侮辱了呂后的屍體,這群人所挖掘的陵墓,有的一些屍體用玉匣收斂,所以屍體栩栩如生,遭到了赤眉軍的玷汙。其他的內容翻譯都沒什麼爭議,但唯獨「遂侮辱呂后屍」這句話有了爭議。
  • 秦惠王死後,張儀為何沒有像商鞅那樣被清算?
    然而,商鞅功勳卓著,卻在孝公死後落得被車裂的下場,張儀則雖然在惠文王死後失寵,但沒有失去性命。那麼,秦惠王死後,張儀為何沒有像商鞅那樣被清算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知道商鞅為何被清算。秦孝公時,商鞅被賦予了絕對的自主權,他所堅持的事哪怕是孝公本人也不能輕易反對。
  • 武則天稱帝15年,82歲把江山還李唐後沒了權力,為何無人動她?
    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武則天退位之後,是自己的兒子繼位,兒子是不可能對母親動手的,如果當時再一次當皇帝的唐中宗李顯敢對自己的母親動手,按照輿論估計他的皇帝位置就座不穩了,因為有違「孝道。」他的兒子依舊沒有動他。我再舉一個例子:李顯死後,他的弟弟李旦繼位。在李旦繼位時發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陽嶠擔任當時最高學府的校長,對這幫貴族學生要求太過於嚴格,甚至體罰他們,導致這幫學生懷恨在心。這些學生趁著陽嶠回家之時在路上襲擊了他。這件事情被李旦知道之後,李旦不顧這些貴族子弟的父母求情,凡參與毆打老師的學生一概處死。
  • 轉世奇聞:皇后被武則天害死,投胎到她的侄女武惠妃家
    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唐高宗的原配王皇后,此女溫柔賢惠,加上她背後的關隴集團支持,本可以穩居後位,可偏偏她遇上了武則天,不僅丟了後位,甚至還將性命也搭上了。可究其原因,武則天能夠從唐高宗的昭儀、皇后、再到日後武則王朝的締造者,也都是拜王皇后所賜。為什麼這麼說呢?武則天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駕崩以後按照規定,她被沒入感業寺當了尼姑。
  • 劉邦死後15年,託孤大臣殺光他的嫡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有著相似年紀的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他們有著相同的人生結果,那就是他們的子孫都遭到了自己手下功臣的屠殺,唯一的差別就是秦始皇的後代幾乎被屠殺殆盡,而漢高祖劉邦至少還保留了一些,只是嫡系漢惠帝那一代的子孫就完全沒了。
  • 一代權臣霍光忽略了治家,是其死後被滅族的內在原因
    蓋因霍光,也同張居正一樣,死後亦遭到無情清算。其後人,慘到連一張吃飯的嘴都沒有留下的地步。但凡權臣,其之禍,都是在權高位重之時埋下的。霍光是漢朝史上為數不多的權傾三朝的大臣,生前得到了皇帝們的信任,在政績上也做得很出色的,是漢宣帝認可的功臣。霍光死後,漢宣帝為他舉行了浩大的葬禮,賜給他很多的隨葬品,並按照皇帝的標準把他葬在了茂陵。然而,兩年後,霍家全族被滅。
  • 武則天為何怕貓?
    關於武則天還有一則趣聞,據說武則天怕貓,因此禁止宮中養貓。武則天這樣一位女強人為何會怕貓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千古一帝武則天,作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確實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不過武則天也有自知之明,在她死後立下了無字碑,自己的功過讓後臺來評價。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在那個男權的時代,這是很難被接受的。
  • 武則天的兒子李弘要是沒有很早去世的話,武則天還會稱帝嗎?
    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也是一代女皇武則天長子,還是唐朝第一位死後追封皇帝的太子。永徽六年,他進封代王。後來被冊立為皇太子。孝順仁德,體恤民情。建議修正不合理的律法,並為兩個獲罪的姐姐求情,組織編纂《瑤山玉彩》,深得李治的寵愛。
  • 陝西出土一墓志銘,揭露當年武則天的禽獸暴行,史書果然沒騙人
    值得一說的是,在《資治通鑑》和《新唐書》曾有這樣的記載:武則天為了上位爭寵不惜殺害自己的女兒嫁禍給皇后,並且毒死自己的兒子,進而鞏固政權,不過距離那個時代最近的《舊唐書》中並未有這樣的記載,時至今日,對於武則天到底有沒有殺害自己的子女,一直深受歷史學者們考究,不過自從陝西出土的一個墓志銘,由此解開了當年武則天的禽獸暴行武則天出生於今山西省文水縣,他的父親武士彠從事木材買賣
  • 呂后到底有沒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為何如此對待一個女人?
    戚夫人一直要求劉邦廢掉呂后的兒子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劉邦也打算這麼做的,是呂后聯合老臣硬壓下來的。所以呂后當太后之後,想盡辦法先幹掉了劉如意,再跟戚夫人清算。
  • 呂后的藍顏知己審食其幸運又枉死的一生
    呂雉嫁劉邦時正當妙齡,而呂家的家境也要遠好過劉家,在少女的心中,劉邦可以說是一無是處,但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呂雉不喜歡也沒有辦法,只能委身下嫁。呂雉和劉邦的結合是沒有多少愛意基礎的,有的也只是認命。再加上和劉邦成婚後不久就離多聚少,兩人之間也沒有多少培養感情的機會。作為沛縣幫的審食其適時的出現,承擔著半個丈夫的職能,受劉邦之託,照顧著劉家的生活。
  • 呂后去世之後,為何族人被殺的一個不剩
    呂后死後,家族為何被滅?欲知曉原因,先得看滅她們家族的人是誰。總結一下,對呂后家人下手的有兩類人,一類是元老重臣,比如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陳平、周勃、灌嬰、夏侯嬰等人;另一類是劉姓諸侯王,比如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琅琊王劉澤等兄弟叔侄。
  • 武則天下令:給祖先建七廟,宰相卻說不可,皇帝才能有七廟,被殺
    武則天授意自己的侄子,當時禮部尚書武的承嗣上表,奏請追封祖先爵位,並建立「武氏七廟」。但是按照禮制規定,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建立「七廟」,如今武則天竟然要給自己的祖先建立「七廟」,身為宰相同時又是顧命大臣的裴炎不得不站出來反對了。裴炎上奏曰:「太后母臨天下,當示至公,……,獨不見呂氏之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