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審食其是何許人也,審食其在劉邦起兵的班底裡算是不顯山不露山的那種不是太起眼的人,往人堆裡一站,顯不出多一人少一人來,但就是這麼一個既不能幫劉邦出謀劃策也不能為他上陣殺敵的人,卻在劉邦奪取天下後,也得封侯爵,他的付出,劉邦是看得見的。在劉邦四處奔波的日子裡,對家人的安危無遐顧及,是審食其為他撐起了後院,審食其這個管家是非常稱職的。
呂雉的心事
呂雉當初之所以嫁給劉邦是因為呂太公看中了劉邦,奉父命不得不嫁給劉邦,要是按呂雉的本意,未必會喜歡這麼個比自己大十來歲,又成天吊兒郎當不務正業混跡在流氓群中的人,還四處拈花惹草,把寡婦肚子搞大了。想必,如果是自由戀愛,不但呂雉不會選擇劉邦,換其她少女能看上劉邦的也難有一二。呂雉嫁劉邦時正當妙齡,而呂家的家境也要遠好過劉家,在少女的心中,劉邦可以說是一無是處,但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呂雉不喜歡也沒有辦法,只能委身下嫁。呂雉和劉邦的結合是沒有多少愛意基礎的,有的也只是認命。再加上和劉邦成婚後不久就離多聚少,兩人之間也沒有多少培養感情的機會。
作為沛縣幫的審食其適時的出現,承擔著半個丈夫的職能,受劉邦之託,照顧著劉家的生活。天天相處,獨守空房的呂雉這時對憨厚老實的審食其建立了感情也是順利成章。特別是在劉邦與項羽交戰兵敗後,劉太公、呂雉及其一家都悉數做了項羽的俘虜,作為家庭總管的審食其自然也是陪著。當俘虜的日子生活是艱難的,提心弔膽的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呂雉再是個性剛強,畢竟也是個女子,柔軟的心房也需要男人的安慰,如果沒有審食其在身邊支撐,很難說呂雉能不能撐到和劉邦團圓的日子。
劉邦在楚漢相爭中勝出,奪得天下,大封功臣時,功勞薄上有張良蕭何,有趕車的夏侯嬰,自然也有審食其,即便他忘了,呂雉又怎會忘,或許審食其沒殺一個楚軍,沒獻一個計策,但在呂雉的眼裡,勞苦功的審食其的功勞並不比張良蕭何小多少。闢陽侯是他應得的封賜。
左右逢源
劉邦在時,審食其只是做著他的闢陽侯,劉邦一死,呂雉執掌了大權,還沒給劉邦發喪,呂雉就找來審食其商量,她擔心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不願甘心侍奉小皇帝,就想要動手清除這些人,審食其認為不妥,出言勸阻了呂后,呂后聽從了審食其的建議,才沒有大開殺戒,免除了功臣集團的一場災禍。審食其的關鍵救命之言,功臣集團自然也是感念的。
在呂雉執政的十數年裡,審食其自然成為炙手可熱的紅人,升任為左丞相,是少有的能出言勸阻她的人,在這十數年裡,審食其盡顯他是忠厚人的一面,並沒有什麼違法作歹的劣跡,他沒有參與到呂家集團弄權的勾當中去,反而起著調和功臣集團和呂雉的作用。在功臣集團的眼裡,也可以說,審食其其實是他們的人。這也就是為何,在呂雉死後,功臣集團誅滅了呂氏集團,審食其不但並沒有受到絲毫牽連,反而還一直擔任著丞相之職。直到漢文帝繼位後,才被罷免了丞相的職位。
枉死
審食其雖然避過了清算呂氏集團的禍,功臣集團也視他為自己人,但是,他最後還是死於非命,被一個愣頭小子給殺害了。這個愣頭小子就是漢文帝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淮南王劉長。劉長殺審食其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母親趙姬是趙王張敖獻給劉邦的,而張敖又牽涉到了一起暗殺劉邦的事件中,這個趙姬雖然受劉邦的寵幸,但也受到了張敖的牽連,被下了獄。趙姬的弟弟就找到審食其,想讓他去找呂雉求情,以求放過趙姬。審食其找到了呂后,呂后本就是嫉妒心重的人,這個趙姬的存在本就對她是種威脅,她又如何能答應向劉邦求情,即便是審食其出面也不大可能。於是,趙姬在獄中生下了劉長後就自殺了,而這筆糊塗帳也算在了審食其頭上,其實,這關審食其什麼事,真是無妄之災。
這個劉長長大後,漢文帝也繼了位,江山又重歸劉氏了,作為當今皇帝的弟弟,劉長就找了一天晚上去審食其府上,審食其聽說淮南王來了,就迎出門來,劉長趁其不備,取出藏在袖中的鐵椎擊倒了審食其,又命隨從魏敬殺死了他,審食其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死了。行兇的劉長也被睜一隻眼閉一隻肯的漢文帝放過。不過,這個劉長最後也沒得善終,想著當皇帝的他最後絕食死在貶謫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