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是漢高祖的妻子,劉邦死後被尊稱為皇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姓,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裡,她開啟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嫁給劉邦時不到20歲,而劉邦已經35歲了,其地位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還有一個未婚生育的兒子劉肥。
呂雉早年稱得上賢惠的女人,初嫁劉邦時,生活並不富裕,而劉邦又是一個不務正業,喜歡喝酒交朋友的人,經常看不見人影。呂雉便帶著孩子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劉邦後來革命造反,與項羽爭奪天下,而呂雉留在沛縣老家,劉邦只得安排別人去照顧她們娘幾個的生活。
當呂雉回到劉邦身邊時,發現劉邦身邊已經有寵幸的戚夫人了,戚夫人經常陪伴劉邦去前線打仗。而呂雉卻又獨自留守空房。
從以前亂世中照顧呂雉的生活,到今天陪伴呂雉留守空房,這期間一直有一個男人在默默地付出。那是誰呢,是審食其。
關於審食其和呂雉的情人關係,是大漢帝國滿朝文武大臣皆知的秘密,但是大家都沒有把事情說出來,礙於劉邦的身份,誰也不能把話挑明,除非劉邦自己說出來。
審食其歷史真有其人,是劉邦的同鄉,倆人交往應該非常的長久。劉邦稱沛公後,便把家小託付審食其,從此審食其的命運,就和呂雉捆綁在一起了。
劉邦稱帝後,冊封審食其為闢陽侯。漢惠帝時,審食其任典客,呂雉稱制期間,他任左丞相。漢文帝即位後,審食其被罷免,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被呂雉養子淮南王劉長殺死。
為什麼要懷疑審食其和呂雉的情人關係呢?
一,審食其的發跡之路。
從審食其的發跡過程來看,他在平定天下和治理國家,其能力與貢獻幾乎為零,這所以能拜相封侯,這一切都是呂后所賜,他是呂后公開的第一寵臣。呂雉和審食其的私情絕非空穴來風。呂雉從一個花季少女嫁給劉邦,並沒有過幾天好日子,整日在擔驚受怕中渡過,並且還因為劉邦的事,兩次入獄。尤其劉邦與項羽爭霸時,被項羽抓住關在軍營,包括劉邦的老子劉太公隨時都要被砍,呂雉所面臨的生死壓力巨大。審食其一直陪伴在她的身邊,不僅生活上的照顧,還有精神上的安慰。這時他們已經生死共同相對,產生男女私情很正常。除非他們都是聖人,這怎麼可能呀。不能對他們有過高的道德要求。
當呂雉回到劉邦身邊時,發現自己又不是戚夫人的對手,其內心的孤獨與憤怒可想而知,這樣的情況下,審食其正好又填補上空白。所以呂雉一寵於審食其。
二,劉長為什麼殺死審食其。
呂后的養子劉長向漢文帝請罪時說自己的母親趙姬當年蒙冤時,審其食能救卻不救,呂后危害劉氏時,審食其依隨呂后,幫其出力。這個劉長說的理由都對,但應該不是主要原因。因為作為呂雉的養子,他應該是知道呂雉和審食其之間的關係,他感覺為劉氏羞愧,所暗下殺手,以報心頭之恨。
三,漢惠帝時曾經處理過審食其。
在《史記·朱建列傳》記載:「久之,人或毀闢陽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誅之。太后慚,不可言。」
審食其和呂雉的關係被傳得沸沸揚揚,弄得漢惠帝大怒。自己的母親與寵臣之間不明不白的,於是漢惠帝把審食其扔進監獄,準備處死。但呂后,心中有愧,不敢找兒子求情。只得讓朱建找到了漢惠帝的男寵去說情,才讓審食其躲過一劫。
後世的馮夢龍曾說:「劉項爭雄,太公與呂后常在楚軍中為質,舍人審食其從焉,後因與私。既定天下,食其以功封闢陽侯。」
那麼,劉邦是否知道呂雉和審食其的關係呢。
也知道也不知道,知道的是呂雉寵審食其,不知道的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到哪一步了。其實劉邦的態度就是睜一隻眼閉一眼,因為呂雉跟隨自己並沒有過一天安定的日子,這一切都是審食其照顧家人,才到了今天,審食其是功的。有些事大家都不明說,各享受自己的生活罷了。還有秦末漢初時,風氣還算開放,當時的儒家思想並沒有登臺,對於男女私情大家看得並不嚴重。劉邦在平定鹹陽時,與當地的老百姓約法三章節,只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並沒有男女私情之間的規定,由此可見,當時的風氣與後世的不一樣。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親都公開養男寵,所有皇后有一兩個男寵也是正常的。
當然,今天我們不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古人,當時的環境與時勢與今天都已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