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微博大V發文:【真特麼缺德】並附上一段工人在車間製作疑似雞蛋的視頻。
網傳消息截圖
網傳視頻是製作真雞蛋還是假雞蛋?
網絡闢謠舉報平臺記者核實,網上流傳視頻其實是製作一種供人惡搞的玩具雞蛋。
2017年3月30日有網友向江寧公安在線提問:今天有很多人來問,說婆婆啊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小視頻說是假雞蛋的製作過程啊你給看看,我看了,這不是假雞蛋。那它不是假雞蛋,它到底是個啥嘞?
江寧公安在線微博截圖
2017年3月30日,江寧公安在線用圖片形式進行了回應:這是一款具有塑料外殼、黃色標籤、雞蛋狀成品的玩具雞蛋。
2017年4月5日,國家網信辦舉報中心公開闢謠:
最近兩天,一個號稱是「人造假雞蛋」製作過程的小視頻在微信群中被熱傳。視頻顯示,有兩個戴著袖套的人不斷從盆中撈出白色的膠狀物質,塞入準備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已經放置了不少製作完畢的「假雞蛋」……這是謠言!
國家網信辦舉報中心微博截圖
到底有沒有假雞蛋呢?
2017年1月,江寧公安在線指出:現在沒有一例能真正證實的「假雞蛋」。如果只是調配類似於蛋清蛋黃的東西倒是可以做到,但是人工製造內部無縫的蛋殼難度極高,就算能製造出來其成本也遠遠遠遠超過真雞蛋。
2018年12月19日,平安遼寧微博介紹:專家展示出合成的假雞蛋,表面坑坑窪窪,聞起來還有股化學成分的氣味。專家告訴我們這樣合成的假雞蛋成本比真雞蛋貴很多,40元一公斤,造假成本很高,所以這樣的假雞蛋純屬造謠,根本不可能流入市場。
平安遼寧微博截圖
分析:
是玩具雞蛋還是真雞蛋,一般消費者一眼就看出。另外,假雞蛋無論從外觀、口感上都可以被消費者識破,基本不會有生存空間。
網絡闢謠舉報平臺提醒:
面對海量的網絡信息,廣大網民要擦亮眼睛,對於未經核實的消息,不要隨意轉發,以免成為謠言的助推手,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清朗和諧的網絡環境。
來源:東南網《網絡闢謠舉報平臺》 作者:林錦星
註:轉載必須註明來源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