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當代年輕人欣賞世界名畫,真正讀懂的根本就沒有幾個人

2021-01-08 釋墨軒文化小天地

談到關於當代繪畫藝術這一個話題,其實陳丹青是大家所不能忘記的一名繪畫名人。雖然如今的他已經少有作品拿出來,基於被懷疑已經拿不出再像以前《西藏組畫》那樣子的繪畫作品了。

但陳丹青仍舊還在,他仍舊還是很多年輕的學生畫派之中的神人。尤其是關於陳丹青的一些論調,太多年輕人喜歡了,而且他對於當代繪畫界那一種獨特看法與建議也是受人喜歡。

陳丹青:世界上的名畫太多了,但真正懂得欣賞的卻沒有幾個人,太多人都教條了,寧願相信書本上的東西,其他的東西,也不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東西。

聊到年輕人對於繪畫的理解與欣賞的角度,陳丹青總是提出關於自己的猶豫。

陳丹青解釋自己為什麼這麼說,他形容如今的繪畫時代已經過去了,任憑大家怎麼努力,怎麼向國際化繪畫市場學習,仍舊達不到前輩們的成績,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當代的繪畫史上太多的成功作品還沒有等待那些真正解讀他的人存在,太多的作品已經過剩了,所以如今的繪畫市場不是一個以繪畫為主的欣賞,大家先要學會懂得欣賞世界名畫就足夠了。

不光是要懂得畫,但前提就是先要懂得如何欣賞世界名畫,當代的年輕學者們太教條了,總是習慣性地想著從書本上了解知識,那絕對是片面的,太少了。年輕人應該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世界,去尋找關於繪畫的真理。

如今的各大美國館,收藏的珍貴名畫太多了,幾乎方便到了一種荒謬的地步。但不管怎麼容易,這些繪畫哪怕是擺在年輕人的面前,他們也不見得真正的解讀出來,真正讀懂當代繪畫藝術的,能分析出市場藝術的沒有幾個。

而這背後的原因,陳丹青解釋是年輕的畫家或者是美術學者們變傻了嗎?其實不是,是因為這些名畫之中,實在是沾滿了歷代美術世家的唾沫。

給講的太多了,所以年輕人幾乎都失去了方向,不懂得用自己的眼睛來解讀關於繪畫的自我理解。

所以當代的年輕人欣賞世界名畫和其他的作品,不能太教條了,想要真正讀懂這些畫,大家需要一起用眼睛發現這個世界上的繪畫領域。

所以陳丹青表示自己也就習慣是喜歡撩撥大家,但這一種撩撥就是希望大家在繪畫界,懂得自己把臉掰過去看看別的風景,別的話,不要圍著那些歷史美術學者們吃剩下的東西來回咀嚼,那樣如嚼蠟一樣無味。

有了這一種觀念與欣賞藝術的意識,然後你再去看你的世界名畫,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感覺!

相關焦點

  • 陳丹青:繪畫它真的過時了,現在的年輕人,不要輕易學習繪畫
    當我們看到上面的標題時,其實一定會有一個疑問產生,陳丹青老師是屬於著名的繪畫大師,怎麼就不鼓勵年輕人學習繪畫呢?這中間又是講了一些什麼道理?聊到陳丹青的時候,它以前所繪畫的西藏組圖大家都記得,甚至還曾引起了畫壇之中的小轟動。
  • 陳丹青:繪畫藝術是一種直覺與本能,是一種最新鮮的感受力
    陳丹青老師就曾講過關於自己對於藝術的理解,我們一起來聽聽他是如何形容當代藝術的。藝術到底是什麼?對於這一個主題其實陳丹青老師有屬於他自己的話想要說,而且這一種說法也是他想要跟學院派的學生們所要聊到的。能清楚的從繪畫作品之中了解到藝術,這是你的一種才華,是當代學生們不可獲缺的一種文化體現。藝術是什麼?它不是知識,也不是熟練就能夠所擁有的。
  • 陳丹青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陳丹青是個非常可愛的人,很多見過陳先生的人都說他像30多歲的人。可是我覺得他的心態甚至比20多歲的人還要年輕。他對很多事情抱著像孩子一樣的好奇心。性格爽朗,談話有鋒機,嬉笑怒罵,字字珠璣。和他在一起聊天是最大的享受。陳先生是個有大智慧的人,我認為他始終是一個文化追問者。
  • 陳丹青:學院派的繪畫與素描欣賞不了,它是一種反藝術的表達!
    這其實也是沒有問題的,更不能說是怪大家,畢竟每一個人接觸美術的開始地方就是從學校或者是學院開始。但對於美院的素描甚至是其他的繪畫,陳丹青則有屬於他自己的一類看法。身為中國繪畫界裡面的大咖人物,他很早就靠著《西藏組畫》成名,甚至還引起過一種「丹青熱」的討論。
  • 陳丹青諷刺:畫作炒不過晚輩,羞恥啊!
    人就是這樣的,幾十年前,戀愛中的男女在大街上手都不敢牽,隨著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如今的人們反而都當成了一種風景去欣賞,當一種現象成為了慣例常態,人們也就逐漸從牴觸變成了習慣,要是突然沒有天價字畫了,人們反而覺得奇怪,就如同你現在突然去到一個空氣清新的原始森林還可能會出現「醉氧」這樣的不良反應。不過,作為藝術圈的「毒舌」,大名家陳丹青對於天價字畫的現象,依然忍不住大聲吐槽。
  • 他親手毀掉世界名畫,卻呼有趣,這路子很野!丨聚鎂Art0X
    他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如何用刮刀毀掉一幅畫,這樣的思想其實與一位日本收藏家有點相似,這位收藏家叫做齊藤良平,是一位日本富商,曾經斥資10億買下兩幅世界級名畫,而且這兩幅畫都位於世界十大最貴名畫之列,但他卻聲稱去世前要燒掉這兩幅畫,而他去世後,這兩幅畫就徹底地消失了,至今沒有蹤影,其中就有梵谷的名作。他天生是個完美主義者,因此形成了一種非常適合他個性的超現實主義風格。
  • 他親手毀掉世界級名畫,反而成為藝術大師?網友:這根本不是畫!
    ,這位畫家卻不同,他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如何用刮刀毀掉一幅畫,這樣的思想其實與一位日本收藏家有點相似,這位收藏家叫做齊藤良平,是一位日本富商,曾經斥資10億買下兩幅世界級名畫,而且這兩幅畫都位於世界十大最貴名畫之列,但他卻聲稱去世前要燒掉這兩幅畫,而他去世後,這兩幅畫就徹底地消失了,至今沒有蹤影,其中就有梵谷的名作。
  • 小天使,萌萌的,太可愛了,12幅世界名畫欣賞
    名人名畫實在妙!小小天使齊歡笑!心被融化若干次,畫裡童趣不缺少。愛意多多心兒跳,可愛孩童樂逍遙。天使翅膀飛得高,讀者朋友樂陶陶。看到這些畫,靈魂都亮堂堂的,滿滿的愛和光。心被熔化了!世界名畫裡的小天使,美麗、活潑、可愛,太萌了!世界名畫小天使,大海故鄉幸福時。
  • 陳丹青:沒有辨識度的繪畫,就是廢紙一張,還不如三流作品
    陳丹青的作品我們見過不少,但真正對我們有影響力的還是《西藏組圖》系列作品,哪怕如今過去這麼多年,再看這一系列的作品,多少還是會有一些觸動。有人把它理解成是藝術的力量,但站在藝術繪畫者的角度來聊,陳丹青的作品裡面有屬於打破那個時代的一種繪畫理念。也正是因為這一些理念,才成就了這一系列的作品。
  • 陳丹青:對於上班族來說,是很絕望的!
    如今,上班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在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上班是一種選擇,是人生的一個階梯。如論你的人生未來如何,對於大部分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都是要上班的。而陳丹青在參加圓桌派的時候,曾說過,上班讓年輕人絕望,不是工作絕望,而是上班絕望。
  • 你能讀懂這些特殊符號嗎?名畫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這裡!
    相信對於喜歡看展、逛畫廊的U粉兒來說,每每看到精美的畫作,除了欣賞它們外在的美,更希望透過這些畫作了解其背後的內涵。不知道大家在欣賞世界名畫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最後的晚餐》中為什麼餐桌上擺放著魚?
  • 陳丹青談繪畫教育:大人要克服「家長欲」
    可令人尷尬的是,很多孩子接受了藝術教育後,反而對藝術失去了興趣,這些與藝術接觸的機會也並沒有提高孩子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究竟什麼是最適合孩子的藝術教育,我們給孩子的藝術教育需要遵循什麼樣的理念?本文摘選了陳丹青老師和家長學生的對話,在他的觀察中,我們或許能發現藝術教育裡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
  • 餘秋雨被罵翻版郭沫若,汶川地震遭諷鱷魚的眼淚,連陳丹青都鄙夷
    餘秋雨被罵翻版郭沫若,汶川地震遭諷鱷魚的眼淚,連陳丹青都鄙夷。餘秋雨是中國當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化學者,藝術理論家。餘秋雨創作了很多經典的作品,比如《文化苦旅》、《行者無疆》、《山居筆記》等。1987年的時候,餘秋雨被授予了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稱號。但是餘秋雨卻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甚至是謾罵。
  • 「班級動態」名畫模仿秀——城關鎮中心幼兒園大二班特色活動
    緣起名畫欣賞,作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與發展的一類活動,以其獨特的視角、豐富的內涵、鮮明的藝術效果成為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重要的組成部分。世界名畫,離孩子們的實際生活比較遠,孩子們平時接觸得也不多,於是,由一節名畫欣賞課《星夜》引發的思考、踐行的活動由此而生......為了拓展孩子們的學習經驗和視野,豐富他們的審美認知和體驗,鼓勵他們主動了解、欣賞世界名畫並富有創意和趣味性地表達和表現自己對名畫的感受與理解,白河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大二班特開展了世界名畫創意模仿秀活動。
  • 為啥世界名畫「長相」總是那麼醜?
    用現代審美的標準站在上帝視角評判這些名畫,是不公平的。你是否曾對課本上那些關於名畫的溢美之詞充滿不解?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的「端莊優雅、美麗動人」,又比如馬蒂斯的「色彩明快、人物生動」——你是否橫看豎看也無法看出畫中人美在哪,卻又因為不想被說成「沒品」、「不懂欣賞」而不敢開口,只能將這樣的疑惑深深埋藏在心中?
  • 解密當代年輕人聊天標點裡的隱藏含義
    但現在,網際網路Social 的必備技還得再多了一個:讀懂標點符號的含義。為啥?請你回答了開頭的問題再進行新一輪提問。((。(((標點符號就像是當代青年聊天的摩斯密碼,你得要聯繫上下文,分析標點的實際含義以及延伸含義,還有他們搭配起來傳達的信息,才有可能讀懂傳達者的70%內容。
  • 學校讓學生模仿世界名畫,學生腦洞大開,老師:名畫仿佛有了靈魂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學校布置特殊作業,模仿世界名畫,學生腦洞大開,網友直呼太像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學生們完成作業的情況吧!,沒有帽子就戴一頂相似的,原著耳朵上的繃帶,小學生也用白色的布包裹上了,就連表情都模仿得非常像,老師看完之後也在感慨,名畫仿佛有了靈魂。
  • 為什麼當代年輕人這麼惡臭
    >思考的問題當然不可能是創建美好共產主義更多的九零後零零後,嚮往的生活是自由然鵝九零後比零零後更悲催的是我嚮往自由,但我沒有錢也有追求詩和遠方的心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此而已當代惡臭年輕人,很大一部分便是這樣形成,我嚮往的生活狀態與現在大相逕庭所以我選擇佛系生活在學校我就自甘墮落外賣能養活我就行在社會工作,不喜歡,討厭別人對我吆五喝六勞資就是個打工的你跟我談什麼理想我的理想就是暴富所以 對工作不積極,混吃等死等到真的什麼都臨近關頭火燒眉毛了
  • 黑羊效應: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好人,每一個人都是惡魔
    有人說,真正的善良是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但在很多時候,跟隨大眾會在無意中讓自己成為加害者,完成從「善」到「惡」的轉化,這個時候,孰善孰惡,孰是孰非成為了不確定事件。這就是「黑羊效應」的真實寫照,我們相信,大多數起鬨的人並沒有殺死輕生者的主觀意願,但是他們的一時興起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 抽象藝術領跑全球最貴名畫 延續資本神話
    然而,在如今的拍場上,抽象奇蹟並非罕見,各種拍賣數據顯示,抽象作品大賣已成一種趨勢,在世界拍賣最貴的繪畫中,「抽象藝術」的價格最高,排名第一。   如今,抽象藝術領跑了全球最貴的名畫,成為世界有錢人的收藏目標。藝術品,變為繼房地產和股票之後的第三大投資領域。   那麼,到底該如何解讀這種藝術,並且把握這個含金量極高的細分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