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文化有什麼特徵——商儒並重,重義尚德,開拓進取,三教合一

2021-01-08 百家號

原創牛汝辰

晉文化特色鮮明,突出表現在中原華夏文化與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及兼收並蓄、兼容並包的博大胸襟和商儒並重的晉商文化。晉商文化主要包括以下精髓:

一是商不廢儒的儒商精神

晉商雖多出身貧賤,但是一旦解決了生存、生活問題,無不在後輩乃至宗族子弟的教育上投入大量金錢物力,在「商不廢儒」的同時,又出於務實的傳統不讓「功名」羈絆住他們逐浪商海的步伐。晉商眼裡的所謂「儒商」精神,在於經商者不僅應熟讀儒家經典,更重要的是以儒家學子恪守的信條作為道德修養的根本。

二是敬業進取的開拓精神

敬業是儒家哲學的一個基本範疇,孔子就主張人「執事敬」、「修己以敬」,一生始終要勤奮刻苦,為事業盡心盡力。晉商始終把商業作為一項崇高的事業來對待,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堂堂正正,不卑不亢。山西商人常以子貢為榜樣,從不存在儒尊賈卑的看法。

三是重義尚德的義利觀念

信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為人修身、處事的行為準則。義利之辯,古已有之,孟子曰:「義,人之正道也。」《左傳》中說:「義,利之本也;利,義之和也。」晉商相信,商業道德上以信意為重,方可成就誠賈本色。晉商在從明至清的數百年中,始終倡導誠信篤實,重義尚德信條。

晉商祭祀的對象主要是關公,一是因為關公是山西人,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關公一生身體力行「忠義」二字。「信意為上,利從義來」,是晉商從幾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得到的最有價值的傳家寶,也是關羽所代表的精神,所以晉商膜拜關羽,奉他為精神領袖。

1.民族融合的雙重性格

「太原」,本意為廣闊的平原,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帶。秦國時設置太原郡,之後才作為一個行政區域名稱固定下來。傳說太原一帶曾是堯帝子孫的封地唐國的所在。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於此,人稱唐叔虞。到了唐叔虞兒子這一代,唐改國號為晉,中心區域在今山西南部的翼城縣一帶,直到公元前6世紀初,晉國的勢力才擴展到今太原一帶。

顯然,山西作為一個行政區域,其最初功能,就包括守護京城,因此就是京城的屏障。因為長期屬於統一的中央王朝的核心成分,三晉文化的主流脈絡與中原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但三晉之地所接觸的北方少數民族的發展總體落後於中原,山西文化的兼容並蓄,使之總會因為這些落後文化的中和而整體上滯後於中原文化的發展;加之山西地理環境的制約,交通不便,使得山西文化歷來呈現為開放進取和中庸保守這一矛盾融合的特點,從而影響了山西人的性格。

三晉地處華北,歷來與北方遊牧民族為鄰,北部地區曾經幾次歷經遊牧區和農耕區的變化,北方強盛的遊牧民族常常通過這裡與中原地區保持著不同形式的聯繫,中原文化與北方遊牧民族文化在這裡交流、碰撞、融合,由此形成晉文化的一些特質。

三晉地區在中原華夏民族文化與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融合中,起著熔爐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晉文化就是這種融合的結晶。一方面,在長期文化融合過程中,促進了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提高,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華夏文化遠播北方,使遠民思歸,為祖國北方遼闊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三晉人民也從民族文化交流中學到不少有價值的東西,如長期受北方少數民族尚武精神的影響而形成「人性勁悍,習於戎馬」(《隋書·地理志》)的人文特點,遊牧民族的騎射技術就是經三晉而傳遍全國的。

北方少數民族慷慨高歌的傳統,也對山西地方戲曲的特色產生巨大影響,他們中的著名詩人,如元好問、薩都剌,也為中國文學的寶庫增添了光彩。山西人的性格具有外向開拓與內斂自守的雙重性,這種雙重性在歷代文人及其作品中又外化為豪爽開朗與細緻入微的雙重性,其中外向開拓的一面又突出表現為堅忍不拔的創業能力和海納百川的融合能力。

2.兼容並蓄的三教合一

三晉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地處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帶,不僅積澱了豐富而深厚的文化素養,而且又長期保持著經濟的領先地位。這使它能夠以黃土大地般渾厚而廣闊的襟懷,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並逐漸吸收、融合,從而又進一步促進了三晉地區文化的發展。由此也就形成了兼收並蓄、兼容並包的文化特色。

這種特色一是表現為各種思想、文化並存。三晉地區先後有許多民族入居,都曾把本民族的文化帶來,形成各民族文化並存的局面;先秦時期三晉地區還出現了法家、縱橫家、名家思想並存;長期以來還有儒、佛、道文化的並存。

二是表現為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影響、吸收、融合。反映在宗教文化上,則是三教合一、三教同奉的傾向。五臺山一些寺廟裡的雕塑、壁畫的人物故事圖案中,往往雜有儒、釋、道三教的內容。民間還常常同時供奉著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三尊神像。三教合一的思想還集中體現在對關羽和呂洞賓的傳說、信仰之中。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立即引起了中國人的一陣躁動,知識分子忙於鑽研佛教的精髓,並且力圖把這種外來的文化與中國傳統的儒、道學說糅合起來,製造出適合中國需要的儒、佛、道三結合的新學說。統治階級則只知佛教有用,不解其所內涵,於是大興土木,建造寺廟,以示尊崇。老百姓則既不能闡經釋義,又無力建廟,於是有一部分人削髮為僧,鑽進深山,端坐經堂,念經修行。隨著歲月的流逝,一代代名僧法師在那晨鐘暮鼓聲中去了西方極樂淨土,唯有那名山古剎、石窟雕刻依舊莊嚴肅穆、巍然屹立,成為宗教文化的一座座豐碑。在黃土高原文化,既有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又聳立著著名的雲岡石窟。

3.商儒並重的晉商文化

晉商興起絕非偶然,是與山西的地理環境、經濟地位、歷史條件密不可分的。一則三晉地區的農業經濟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期以來是京師的糧食供應基地,同時,擁有豐富的鹽、鐵、煤等資源,誠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河東殷實,京邑所資。」

二則三晉大地自古臨近京師,是歷代王朝所依的軍事重鎮;其交通便利,也有利於商業的發展。

三則山西北部臨近北方遊牧區,使之成為中原物資與北方遊牧區物資交流的通道。

四則山西人口稠密,有大量剩餘勞動力。「晉俗以商賈為重,非棄本而逐末,土狹人滿,田不足於耕地。」(《五臺新志》)上述種種得天獨厚的條件,造成了古代三晉商業經濟的興盛與繁榮。

到了明代,在明政府實行的「開中鹽法」的推動下,晉商便在封建社會晚期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環境下,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了。明代時,晉商活動範圍已經「半天下」,到了清代,就是「足跡遍天下」了。晉商是明清時期人數眾多、勢力最大的一個商業集團,經商活動遍及全國,而且還把勢力範圍發展到俄國、日本和東南亞地區。

晉商的經營範圍已經形成,初期以鹽、糧為主,後來布、綢也成為主要經營的商品。到了清代,經營的商品日益增多,明朝末年,晉商已經成為雄踞海內的最大商幫,至清代進入鼎盛時期,一些大商號憑藉雄厚的資本和遍及各地的分號,轉為經營金融匯兌業務,辦起了票號,成為全國金融界之牛耳。不僅壟斷了全國的匯兌業務,而且在日本、俄國、新加坡等地都設有分號。這種鼎盛局面一直延續到清末,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壓榨,晉商逐漸衰落。

相關焦點

  • 三教合一「孔門禪學」
    「孔門禪」以褝學打通儒道,倡導「三教合一,認為三教調和融通是自然的。「孔門禪」的實質,就是儒釋道融合。萬松行秀經禪門而滲透孔門,以佛 法以擬儒學;李純甫則經孔門而入禪門,以儒學證佛法,總的精神不變 。孔門禪學倡導者萬松行秀金代,曹洞宗得河北地脈人文哺育,迅速崛起,一躍成為北方佛教的主流。
  • 天人合一:明清小說裡的數字文化!
    神秘數字之於國人,是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的。思維模式具有很強的穩定性,一經形成長久流傳。對於一定範圍內的社會成員個體而言,思維模式「具有認識上的先行結構作用,制約著具體思維過程」。「天人合一」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思維模式最基本的特徵。被儒家奉為六經之首的《周易》首先奠定了這一思維模式的理論基礎。
  • 南哲思享|洪修平:中國特色佛教文化的歷史與未來——「三教關係...
    這三方面內容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在的邏輯關係是:要認真探討中國佛教文化在今天與未來的發展,必須將中國佛教文化放到整個中華傳統文化中進行思考和研究,而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這種中國特色是在三教關係中形成和發展的,因而「三教關係的視域」是必須的。
  • 堅持五育並重 提升美育素養——鐵東區二十六中學迎接遼寧省中小...
    鐵東區二十六中學一直堅持「辦學有目標、教育有靈魂、師生有嚮往、成長有溫度」的辦學理念和「明禮尚德、博學厚愛、五育並重、人文視野、家國情懷」的學生培養目標。把學生的美育教育落到實處,要求任課教師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同時在基礎學年開展涵蓋音樂、美術、體育、人文、科技五大領域共22個社團活動,並且保證每周四進行社團活動。
  • 憑藉「AI+名師」雙優勢 尚德機構榮獲「年度職業教育機構」稱號
    科技創新賦能,AI已覆蓋「教、練、測、評」全產業鏈作為美股成人在線教育第一股,尚德機構早在2014年就全面轉型在線教育,並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教育發展」的理念。據了解,目前,AI、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已滲透到尚德在線教育涵蓋「教、練、測、評」的整個產業鏈中。
  • 「三並重」夯實案件管理工作
    【青銅峽市檢察院】 「三並重」夯實案件管理工作 單曦璽 馬少軍    本報訊(單曦璽/通訊員馬少軍)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檢察院堅持做到「三並重」,有力地夯實了案件管理工作。
  • 道法自然三教合一,八段錦六字訣的傳承故事一隱一現
    這裡面有沒有八段錦和六字訣,先按下不表。即使在三教合一的大背景下,這事聽起來也是如此的離奇。並且之後,二人有無交集,佛道兩家均未記載,諱莫如深。事出反常必有妖,於是,各種正史野史的版本就漸漸流傳開來。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作為一個遊弋於三界五行的神仙,陶弘景怎能不知仙書的命運。那麼他為什麼還要用心傳授道家仙術給曇鸞呢?
  • 中國的五大宗教「五教同光」,看透中國人的信仰
    「五教同光」口號提出後,在宗教事務部門推動下,中國五大宗教頻頻聯手,和諧共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慈愛人間、五教同行」為主題的全國性的「宗教慈善周活動」,許多地方,把「五教同光」進一步具體化,如「慈愛人間、五教同行」就是北京率先提出來的。有的地方提出「五教並重,和諧相處,共謀服務」的口號正是將「五教同光」具體化的表現。
  • 高淳蔣山何氏:尚德崇仁、忠孝廉節
    原標題:高淳蔣山何氏:尚德崇仁、忠孝廉節【摘要】 蔣山何氏秉承「忠孝廉節」的家訓精神,耕讀傳家、克勤克儉,尚德崇仁、樂善好施。何耀南以樂善好施聞名,同鄉以及外地到南京參加鄉試的書生經常上門拜訪,何耀南不計貧賤富貴,均熱情接待,受其鼎力周濟者不計其數。 高淳蔣山村何氏家族是北宋名相何執中的後人。
  • 三人有師,山止川行:植根文化深處的藝術之花
    對於一所學校而言,優秀的學生偶然有之並不難,難的是將這種偶然變成必然。這背後的力量,就蘊藏在一所學校的文化裡。【師者】文化名師更易出高徒。在行業裡,很多學校對老師的態度是寧濫勿缺。明知老師教學能力有限、服務意識淡薄,但是為了讓學校在師資上看起來「殷實」,不惜違心相聘。這就出現了校長們皆知教學是生命,卻背道擇師的知行不合一。
  • ·傳承師道 大醫濟世 三晉王氏中醫婦科流派
    【大美健康城·山西好名醫】之前關於山西好名醫報導,許多患者致電,關注專家名醫坐診情況,更有讀者搶到了「看名醫、免掛號費」的福利。大美健康城·資善堂中醫館本著「匯名醫,聚好藥」的宗旨,倡導「汲國粹之精華,揚國醫之精神」,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 中國文化為何能不斷延續?有這七大特徵
    「中國文化精神」實際上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這一概念涵蓋了中華民族文化相對於世界上其他族群的不同的、差異性的內容與特徵,也涵蓋了能夠得到不斷延續的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與特徵,同時還表達了現代語境下中國人的訴求與對現代性的回應。
  • 山西省公示首批三晉老字號名單
    近日,省商務廳公示了首批「三晉老字號」名單,山西水塔醋業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三盛合釀造有限公司等32家企業通過了「三晉老字號認定委員會」審核,現予以公示,公示截止日期為6月14日。
  • 利好政策不斷教師資格證報考升溫 尚德機構發揮優勢助力教師隊伍建設
    改革後也不再分師範生和非師範生,想做教師都必須參加國家統一考試,方可申請教師資格證,從而掀起「教考熱」。然而非師範專業參加國考,由於缺乏基礎往往掌握不了考試重點,對於面試更是毫無經驗,於是市場上針對教師資格證考前培訓的服務應運而生。
  • 《黨風政風熱線》「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忠孝清廉傳家風...
    藍田縣:立鄉約築民風藍田縣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齊寶云:全市開展「崇廉尚德•好家風潤西安」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也是營造崇廉尚德的新風正氣,不斷增強黨員幹部對家庭建設廉潔文明家風的思想認同、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和行動自覺的生動實踐,有助於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持守初心
  • 商人有四大境界,看一看你排第幾?
    事業幹得這麼大的人還在努力學習,我們又有什麼偷懶的理由呢?我們又有什麼逃避學習的藉口呢?由此可見,學習是大商成長之必修課。從學識結構角度來看,我將商人群體歸納為四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草商。所謂草商,就是草莽商人。
  • 山西、陝西兩地為何又叫「三晉」、「三秦」?很多人一頭霧水
    眾所周知,山西又叫「三晉」,陝西又叫「三秦」。它們為什麼會有這個稱呼,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戰國時期,「三晉」是趙國、魏國、韓國三國的合稱。公元前458年,晉哀公繼位不久,六大臣之一的智伯掌握了晉國的實權。他和韓、魏聯手瓜分了範、中行兩座城池,接著又圍攻了趙國都城晉陽。
  • 尚德機構自考喜報頻傳 用品質服務溫暖學員
    她也非常喜歡尚德機構自主研發的AI估分這一功能,可以較為精準的預測分數,比如這次考的市場營銷,AI估分84.5分,和實際得分只差了1.5分。  在家學習的全職寶媽並不比上班族輕鬆,彭芳芳坦言:「經常剛靜下心學習,倆娃就開始一起哭,特別讓人崩潰。」但在被問到有沒有想過放棄時,她卻堅定地否認:「沒有。有了孩子後,我更加確信要走完自考路。
  • 海鹽縣司法局「三優化三並重」提升服務基層群眾實效
    海鹽縣司法局以群眾需求為服務導向,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服務群眾的職能優勢,實現優化資源和普惠民生並重、優化服務與提升質量並重、優化平臺與便捷高效並重,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一是優化資源和普惠民生並重。
  • 三晉有嘉木
    一葉一世界「茶只是一片葉子,但如果把晉商文化賦予其中,就產生了特別的價值與意義。」晉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壽陽胡氏榮茶製作技藝傳承人胡萍萍說。2019年,胡氏榮茶獲得山西省首批「三晉老字號」稱號。每一種藥茶的背後都有一段歷史,每一片藥茶葉子裡都有一個故事。張存海與毛建茶的故事要從他的家鄉忻州市寧武縣涔山鄉小石洞村說起。這個位於管涔山脈腹地、被九座山峰環抱的小村子周圍盛產一種中藥材——毛建草,由於其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當地村民自古就有用毛建草泡水喝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