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統合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以運動、遊戲配合各種感統訓練器械,對孩子不僅是生理上的訓練,而且也是協調大腦、心理和生理三者之間相互關係的活動。
幫助孩子從小建立運動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孩子參加多種體育運動。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戶外活動,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可以有效預防兒童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作為父母,首先要保證孩子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打好身體基礎的同時,也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遊戲,當下兒童電子產品使用太多,反而戶外遊戲活動越來越少。戶外團體遊戲不僅能幫助孩子探索世界,又能幫助孩子建立合作意識,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遊戲也是孩子體驗生活、人際交往和探索學習的主要途徑。父母要積極為孩子創造戶外遊戲的環境,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遊戲活動。
感統訓練器械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在家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現在很方便可以在網上買一些感統訓練器械,不僅預防感統失調現象,也可以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現象,通過訓練器械,也能激發孩子的訓練興趣。
觸覺訓練的有:觸覺刷、觸覺坐墊、觸覺感知訓練球、按摩球、觸覺平衡板等。
前庭覺訓練的有:滑板車、平衡腳踏車、獨腳凳、跳袋、跳繩、蹦床、羊角球、跳圈、蹺蹺板,平衡木、室內滑梯等。
本體訓練的有:跳床、拋接球接球器、滑板、圓形平衡板等。
感覺統合的訓練不是盲目的,而是要遵循有關原則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從而對身心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主要的訓練原則有:
針對性原則
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感統失調的現象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因此,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要有針對性。
作為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觀察,觀察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狀態、在遊戲中的表現、運動能力等,配合「感覺統合能力發展評定量表」,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測評是感覺統合訓練的前提。
通過對孩子的感統測評,明確孩子是一個感覺系統出現失調,還是多個感覺系統同時出現失調,根據失調的具體情況,再制定有針對性、適合孩子個性發展的方案。
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要對孩子感統失調的狀態,進行重複的測評,有利於對孩子的成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反饋和評價。
以兒童為中心的原則
遵循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關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調動兒童的主觀能動性,激發訓練的興趣,讓兒童主動的參與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體驗訓練的快樂性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始終以孩子的發展為中心,突出兒童的主體地位,使孩子在訓練過程中感覺到自己被重視的感覺,不斷調動兒童參與訓練的積極性。
興趣性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對感統訓練的興趣,其實也就是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對遊戲的興趣,對感統訓練器材使用的興趣。讓孩子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樂趣,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體驗到訓練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孩子對訓練的掌控力。
循序漸進原則
兒童身體機能的發展遵循一定的順序性,促進兒童機能的成熟、功能的完善也是漸進發展過程。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也是循序漸進的,需要持續的關注。
循序漸進的原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在訓練難度上,從簡單到複雜,慢慢地增加難度,使孩子得到充分的適應。在訓練內容上,從單一領域的專項訓練到多個領域的整合訓練,訓練內容上越來越多元化。在訓練方式上,由被動訓練慢慢過渡到以主動訓練為主,讓孩子慢慢掌握參加訓練的主動性。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的時候,遵循訓練原則,選擇合適的訓練內容,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