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打造網信產業新地標 培育數字經濟新「樣板」

2021-01-08 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12月25日消息(記者褚夫晴)數九寒冬,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網信大廈)內朝氣蓬勃,百餘家數字經濟生態鏈企業在此「生根發芽」。

始於共識,基於共謀,落在共事。這個由天津市委網信辦、河西區與中冶置業共同打造的「事業共同體」,以網際網路為「底色」,充分發揮「網信」品牌和政府賦能、企業參與、市場運營及行業引領的作用,成為天津市發展數字經濟的「樣板間」。截至目前,網信大廈內註冊企業已達134家,出租率已達80%,以京東雲、微醫樂問、上海師域、航天長峰為代表的科技型企業47家,累計營業收入達8億元,依託不斷引入的「加速器」,攪動起天津數字經濟產業的「一池春水」。

新八大裡數字經濟聚集區景觀圖(央廣網發 河西區供圖)

「金字招牌」應運而生 為數字經濟產業賦能

為貫徹落實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天津市積極培育數位化生態,促進形成多業支撐的產業格局。志誠道合,相向而行。2019年,天津市河西區定位發展以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主攻方向的數字經濟產業,全力打造新八大裡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聚集區,建設承載京津冀相關數字經濟產業的新高地。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河西區政府與中冶置業集團牽手天津市委網信辦,聯合加入數字經濟培育「戰隊」,共推網信大廈項目,「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的金字招牌應運而生。

在項目實施推進過程中,河西區委網信辦擔當主責,在全市首次創新提出探索以「政府主導+行業管理+產業促進」模式,即充分發揮政府和地產企業的資源優勢,在樓宇租用成本、產業配套政策、行業服務管理、招商引資渠道等方面重新分工,共同為數字經濟產業賦能。

網信大廈辦公環境(央廣網記者 褚夫晴 攝)

「我們(河西區)政府從政策發力,比如,對在此註冊的企業實行百分百資金扶持;按照每平米150元的價格,給予企業開辦補貼。中冶置業集團在租金、物業費方面給予優惠;區網信辦對入駐企業進行『把關』,健全聚集區企業生態,優化辦公環境。」天津市河西區委網信辦綜合管理科科長劉琳介紹說。

「資源型」企業落地 不斷提升「數字顏值」

作為網信大廈的首批入駐企業,京東智聯雲天津公司聚焦以政務雲、混合雲、信創雲等基礎雲服務、智能科技服務和前沿科技與地方產業結合的平臺技術研發,在天津推動了京東雲創新中心、京東AI加速器、京東雲直播基地的服務落地和業務開展。

京東雲(天津)創新中心(央廣網發 企業供圖)

談起緣何落地河西,京東智聯雲天津基地負責人王亭亭說:「河西區突出的區位優勢、完備的產業政策和優質的營商環境,以及給予的應用場景和開放合作態度都讓我們感到我們是一個『事業共同體』,能一起做很多事情。」

以京東雲業務為驅動,91家涵蓋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和直播電商等生態鏈企業入駐京東雲數字經濟產業園區。主營弱電集成技術的天津微甄科技公司便是京東引入的生態企業之一,公司的硬體技術與京東物聯網平臺、京東「小京魚」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和京東社區、京東到家、京東無人超市等商業模式結合,上線了智慧社區2.0版。並打通與京東全國品牌地產合作渠道,目前已經為碧桂園等知名地產商提供全國多個城市的解決方案服務。

京東雲平臺上的生態企業品牌展(央廣網記者 褚夫晴攝)

京東雲展廳 (央廣網發 企業供圖)

「京東本身是平臺型企業,藉助京東平臺能力,結合我們自身的技術和產品,能夠擴大我們公司的服務範圍,使業務面更大,公司營業額翻倍提高。」天津微甄科技負責人何東立向記者表示。

截至今年9月底,京東及生態企業的業務產值已經達6億元,京東雲主體業務收入約5000多萬元。龍頭企業帶「資」入場,引入本地生態促合作,網信大廈內實現了電商、金融、技術、健康等板塊全面落地,數字經濟產業越來越集聚,河西區的「數字顏值」不斷提升,產業影響進一步擴大。

京東雲智聯社區應用效果圖(央廣網發 企業供圖)

破解樓宇碎片化發展 產業模式複製推廣

引活水,看長遠,做增量。今年9月,河西區將網信大廈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優化完善後,向聚集區其他樓宇開放,與中海商務共同推出「網科大廈」項目,數字經濟產業新高地在河西區逐漸隆起。

在推動新八大裡數字經濟聚集區建設的過程中,河西區圍繞網際網路企業關注的成本、政策、生態領域問題,下功夫出實招解難題,制定出臺《關於支持新八大裡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區建設的若干措施》,適當調整現行網信大廈的財稅支持政策,突出政府促進產業聚集發展的支撐作用,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政策支持。

為了「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兒」,河西區組建新八大裡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聯盟。聯盟由政府部門、樓宇產權單位、招商中介服務機構、行業專家和產業界龍頭企業組成,破解中心城區樓宇碎片化發展難題,打破樓宇獨立招商模式,實現載體資源與各招商中介服務機構、政府部門資源共享,實現聯合發力。

「內培」「外引」人才 輸出數字「後備軍」

此前,在天津市河西區召開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工作推動會上,河西區委書記李學義強調,要出臺數字經濟人才引進和培育政策,加大「內培」和「外引」力度,打造數字人才生態圈,為河西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豐富的後備人才輸出。

面對勢如破竹的發展勁頭,落地網信大廈的本土企業天津津貿通跨境電商產業園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而這也為園區成功「吸粉」,「我們與天津高校開展跨境電商學科共建和人才培養項目等,既滿足人才就業需求,也吸引很多南方企業入駐。」天津津貿通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博文說,目前園區共吸納26家企業入駐辦公,總體籤約服務企業達到40家。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園區跨境電商業務逆勢上揚,共完成一億元人民幣的銷售規模。

校企共建跨境電商學院(央廣網發 津貿通供圖)

結合河西區的區位和配套優勢,孫博文希望政府能夠在辦公場地上、包括人才公寓等配套設施上進一步予以支持,幫助企業去更好地承接人才和資源,服務天津的跨境生態。

同樣注重人才培養的還有入駐網信大廈不久的微醫樂問大數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公司研發的樂問健康區塊鏈生態醫療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在線問診、在線學術會議、醫學雲庫等服務,開發的「得藥領」也即將在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和腫瘤醫院落地,為用戶科學規範用藥提供幫助。「我們開發的這些平臺對專業醫學人才需求量較大,所以我們正與南開大學積極對接。學校有一些網際網路項目,人才交流、就業等方面的需求,我們也有人才招聘需求,所以通過區網信辦幫助,雙方能夠交流合作。」微醫樂問大數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紀林龍說。

根據《天津市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3年)》,到2023年,天津初步形成智能科技創新能力突出、融合應用成效顯現、數字經濟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全國領先的發展新格局。

潮起渤海灣,林立風勁吹。網信大廈項目已納入天津市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規劃,未來,天津將繼續做好數字經濟發展文章,打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數字經濟發展「樣板」,讓數字經濟真正成為天津經濟發展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相關焦點

  • 天津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飛來更多的數字「金鳳凰」
    新年伊始,走進位於河西區新八大裡商務區核心區的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瞬時被這裡朝氣蓬勃、激情洋溢的創新熱忱打動,情不自禁融入其中。近年來,我市積極培育數位化生態,促進形成了多業支撐的產業格局。2019年,這個由市委網信辦、河西區政府、中冶置業集團聯合打造,致力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經濟產業的「網信大廈」正式亮相。
  • 中國車谷加快打造創新示範區,數字產業新地標「春筍」破土而出
    1月9日,武漢數字產業新地標「春筍」已破土而出。記者張智 攝武漢經開區智慧生態城核心區東臨長江,南接滬蓉和京珠高速,緊鄰四環線、外環線和東風大道高架,由「春筍」、智慧車都青年城、川江池公園、川江雲谷等項目組成,是武漢經開區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示範區的承載地。
  • 江西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超八千億元
    、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產業,促進數字經濟新動能爆發式增長。2020年7月,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攜手中國電信江西公司打造的「人機安全智能管理系統」投入運行,一個小小手環有效減少了員工在工作中的安全隱患,提高了管理效率。這是江西以數字經濟推動發展的一個縮影。2020年,江西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促進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天津持續做好「接鏈」「促需」「護企」工作 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天津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網上學校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日前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以來,本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智能科技和信創產業為主攻方向,持續做好「接鏈」「促需」「護企」工作,抓創新、抓項目、抓引資,著力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 鯤鵬展翅津門 共建計算生態——天津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運營啟動儀式...
    12月22日,由市委網信辦、市教委、市工信局及濱海新區指導,天津濱海高新區管委會與華為公司共同主辦的天津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運營啟動儀式在海泰大廈成功舉行。市政府副秘書長朱玉兵與華為中國區副總裁強華共同宣布天津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正式運營;市工信局、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濱海新區、濱海高新區管委會相關領導共同為鯤鵬聯合人才培養基地和聯合實驗室揭牌。天津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運營啟動朱玉兵在致辭中表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濱海高新區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天津市引育新動能的主力軍。
  • 江西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2020年7月,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攜手中國電信江西公司打造的「人機安全智能管理系統」投入運行,一個小小手環有效減少了員工在工作中的安全隱患,提高了管理效率。這是我省以數字經濟推動發展的一個縮影。2020年,我省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促進全省數字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 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讓城區運轉更智慧」
    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相關情況。產業區塊:著力培育12個區塊數字經濟產業區塊有望「實現產值翻番」數字龍華,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涵蓋數字經濟、數字城區和數字治理「三位一體」。數字經濟為數字城區、數字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和物質基礎,數字城區、數字治理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應用場景和廣闊空間,三者共同推動龍華的產業動能更強勁、城區運轉更聰明、社會治理更智慧。
  • 中鐵斥資百億打造城市綜合體 天津中鐵諾德中心已成津東北商務新地標
    從產業結構看,天津是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京津冀一體化,首先將實現京津一體化。綜合來看,天津北部接壤北京,經濟基礎、公共服務、教育資源水平較高,加之優越的海港資源,既有利於自主創新,也方便承接北京等地高科技產業轉移,這些都是天津未來的機遇。2017年,天津全市GDP為18595.3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729.67億元,較上一年增長1.7%。
  • 天津南港工業區:攜手中石化打造一流新材料基地
    ,共同打造天津南港工業區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  天津濱海新區是全國唯一擁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桶油」的地區,現有化工企業120餘家,主要聚集在天津南港工業區,而天津南港工業區是天津市未來石化產業發展的唯一承載地。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給予天津南港工業區打造「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的發展定位。
  • 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集團成立 京東攜手青海共繪新西部大開發數字藍圖
    會議期間,青海國投與京東集團、金蝶集團合作籤約,三方合資共建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集團。未來,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集團,也將作為青海數字經濟市場運行主體和重要抓手,布局和服務數字經濟全場景發展,促進數字經濟新業務、新應用,全面推動青海以及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打造「新西部大開發」的青海樣板。
  • 河南周口發展新興產業壯大數字經濟
    河南周口發展新興產業壯大數字經濟 2021年01月18日 10:33:00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夏先清 通訊員韓志剛)全速推進京東物流和京東
  • 【天津@你】天津集成電路產業又有好消息!|這片區域要打造溼地田園...
    【天津@你】天津集成電路產業又有好消息!大會舉行了戰略協議和共建協議籤約儀式,通過市區攜手高校,著力構建集成電路共性技術研發、科技創新、產業孵化、高端人才集聚的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優化天津市集成電路產業生態,壯大產業規模,打造天津市集成電路領域新型雙創基地和聚集高地,支撐天津市信創產業和人工智慧產業跨越發展。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魯商「五智」園區營造產業生態《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於2018年首次在濟南舉行,歷經三年鍛造,目前已成為山東重要的產業轉型升級要素集聚平臺、「雙招雙引」宣傳展示平臺。本屆青企峰會的產業創新大會上,共有曙光智慧大腦總部基地、中農網數字農業產業平臺、中科影創未來教育產業中心等9個產業項目籤約落地。
  • 展望「十四五」 |建設現代產業示範市,培育壯大先進位造業!
    把新發展理念 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全會提出:未來5年,銀川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於全區平均水平,數字經濟、生態經濟成為發展新動能,北部綠色發展區建設取得重大成果,現代化經濟體系初步形成。
  • 秀洲桃園數字小鎮:經濟騰飛的「新風口」
    【編者按】3月26日,位於秀洲國家高新區的桃園數字小鎮揭牌成立。它的成立標誌著秀洲區數字經濟發展平臺體系正在加快構築。秀洲區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亮點和成效,形成了怎樣的經驗和模式?
  • 打造四個數字經濟中心、構建騰訊聯合創新基地,騰訊攜手蘇州發力...
    1月8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城市峰會在蘇州高新區召開。峰會現場,蘇州市人民政府與騰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代表出席見證了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的揭牌儀式。未來,騰訊將聯手蘇州打造四個數字經濟中心,構建騰訊聯合創新基地,在驅動蘇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打造長三角數字城市標杆,助力數字產業發展。
  • 數字經濟為中國—東協合作增添新動力
    北京大學東協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翟崑說,網際網路技術使各國之間的線上聯繫更加緊密,在線跨境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協同辦公等數字服務得到更廣泛應用,全球消費者的消費模式隨著數字經濟發展不斷推陳出新。  2020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雙方將進一步挖掘合作潛力。
  • 重慶發力打造信創計算機產業基地 六款產品下線生產
    重慶發力打造信創計算機產業基地 六款產品下線生產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0-08-14 17:03:39 山東超越數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名稱「超越申泰」)與西南計算機有限責任公司14日宣布合作下線生產六款信創
  • 打好政策效應組合拳 強化數字經濟新支撐
    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核心提示 6月22日,重慶市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大會召開。大會提出,要強化新支撐,打好政策組合拳,強化人才支撐、科研支撐和金融支撐,完善數字經濟發展政策體系,最大限度釋放政策效應。
  • 天津市政協調研天津郵輪產業發展 力爭打造世界一流的郵輪母港區
    十餘年來,中國郵輪產業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中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郵輪市場。2020年郵輪產業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但是隨著疫情的減弱、結束,可以預見未來郵輪旅遊市場需求依然旺盛。通過調研,參與委員們表示,發展郵輪產業是落實國家對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樞紐的重要內容,對天津現代服務業和高端製造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