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龍華區長啥樣?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讓城區運轉更智慧」

2020-12-06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11月6日下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龍華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公室主任韓蕩,龍華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陳建民和華傲數據技術有限公司CEO賈西貝介紹「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相關情況。

據了解,數字龍華涵蓋數字經濟、數字城區和數字治理「三位一體」,通過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加快把龍華建設成為大灣區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中軸新城。此外,龍華區將按照區塊集聚、組團發展、功能互補的理念,著力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

產業區塊:

著力培育12個區塊數字經濟產業區塊

有望「實現產值翻番」

數字龍華,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涵蓋數字經濟、數字城區和數字治理「三位一體」。數字經濟為數字城區、數字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和物質基礎,數字城區、數字治理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應用場景和廣闊空間,三者共同推動龍華的產業動能更強勁、城區運轉更聰明、社會治理更智慧。

王衛指出,發展數字經濟,關鍵在於區塊化培育產業集群,細分數字經濟集群,加速產業鏈垂直整合。對龍華的產業,梳理出12個產業區塊,分別是:

一是九龍山區塊,主要依託擁有5.79km2整備土地的九龍山和福城南片區,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

二是時尚小鎮區塊,主要依託大浪時尚小鎮,打造國際數字時尚小鎮。

三是大浪區塊,主要依託1.08km2工改工連片用地的大浪中心片區,打造5G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

四是富士康區塊,主要依託龍華富士康及周邊園區,打造「工業互聯+8K」產業集聚區。

五是清湖區塊,主要依託寶能科技園、廣電文化創意園、龍華傳媒科技產業園,打造「區塊鏈+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六是環鷺湖區塊,主要依託觀瀾高新園西側及橫坑水庫西側產業園,在鷺湖西側打造生物醫藥和數字生命產業集聚區;依託觀瀾高新園東側園區、錦繡科學園,在鷺湖東側打造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

七是君子布區塊,主要依託君子布及周邊園區,打造「智能終端+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

八是文化小鎮區塊,主要依託觀瀾文化小鎮,打造國際數字文化小鎮。

九是銀星區塊,主要依託擁有1.12km2連片整備用地的銀星科技園及周邊園區,打造數字生命產業集聚區。

十是桂花區塊,主要依託寶能總部基地及周邊園區,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聚區。

十一是黎光區塊,主要依託1.69km2連片整備的黎光及周邊園區,打造「數字物流+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

十二是大富區塊,主要依託大富及周邊園區,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

據了解,上述12個產業區塊,覆蓋龍華區各類規上企業1700餘家,產值營收超過5200億元。其中,九龍山、環鷺湖、君子布、黎光等4個區塊是新企業、新項目的集中落戶區,其餘8個區塊側重於現有基礎上的升級擴能。王衛表示,「未來通過做強數字經濟,完全可以實現產值翻番,再造一個新龍華。」

政策體系:

將推出政策工具箱,

拿出系統化硬招實招,構建數字經濟生態

建設「三位一體」的數字龍華,政府部門有哪些實招硬招?龍華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委(政府)辦公室主任韓蕩介紹,為了進一步提升區塊發展能級,加速數字經濟產業集聚發展,龍華區將推出政策工具箱,在人才、空間、科技、金融、信息、項目、平臺等七個方面,拿出系統化的硬招實招,推出實打實的政策,構建資源整合、要素融通的數字經濟生態。

目前,龍華區正在打造一套促進數字經濟企業蓬勃發展的政策體系。11月6日,龍華區正式印發了《關於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的決定》,同時還推出了《龍華區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的若干措施》。關於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龍華優勢產業,龍華區有了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

此外,龍華區在數字經濟每個環節都引進了主導型企業或機構,去年該領域研發投入的增長超30%。

基礎研究階段,龍華區引進電子科技大學,目前已有500多名學生就讀。技術應用的階段,龍華引進大量高水平研究機構,包括兩個國家級的研究機構:第三代半導體研究中心和高性能醫療器械的創新中心。此外,計算數據研究院、數字生命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也為龍華發展數字經濟提供支撐。

在成果的孵化轉化方面,龍華區有大量優質孵化器、加速器,如銀星產業園、錦繡產業園、寶能產業園等。在生產、製造,成熟的階段龍華區的頭部企業如數字經濟工業互聯領域的工業富聯、樹根互聯、蘑菇物聯,聚集了大量的生產鏈上的配套企業。在區塊鏈,龍華區與騰訊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而寶德區塊鏈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凍品溯源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消費領域美團大灣區基地也在龍華。

韓蕩介紹,龍華區近幾年在人才專項資金投入16億元,五年內人才規模增長17倍。龍華區還推出十大人才項目,比如11月1日授牌的22萬平米觀瀾國際化街區是全國唯一的人才街區。

未來城市:

六大舉措建設數字城區,

「讓城區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我們將把全周期管理的理念,貫穿於城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強調人的體驗、城的融合、產的協同,推進全過程全要素數位化,努力讓城區運轉更聰明、更智慧。」王衛指出,建設數字城區主要有六大舉措。

一是創新大數據驅動的未來城市規劃模式,轉變規劃觀念、改進規劃方式,選取幾個片區開展試點,積極開展未來城市規劃設計。

二是探索萬物聯動的未來城市建設新路,實施千兆光纖網絡等新基建,建成無人機停機坪等未來城市新部件,導入BIM等未來城市數字建築新技術,積極探索適應未來城市的發展形態。

三是構建多維立體的未來城市空間,一方面打造虛擬空間,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區,展示「雲上龍華」全域場景;另一方面拓展實體空間,以規模化城區更新騰挪空間,實施空中、地上、地下的立體式開發利用。

四是探索精細高效的未來城市管理機制,運用5G、AI等技術,賦能市容環境、市政養護、交通秩序等領域的管理,創新綜合執法新體系新機制,探索適應未來城市管理的體制機制和運行模式。

五是豐富人性化的未來城市體驗,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勢,探索未來人居、未來交通、未來教育、未來健康、未來文旅、未來文化和未來商貿等領域的未來城市新體驗。

六是塑造具有全球辨識度的未來城市IP體系,科學構建體現龍華氣質的城市現代風貌,打造一批高品質的城市地標和網紅打卡點,探索設計「龍華印象」城市宣傳精品,全方位塑造龍華的城市品牌。

發展藍圖: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

未來龍華各區域將如何發展?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給出了答案。龍華區將按照區塊集聚、組團發展、功能互補的理念,打造數字經濟圈、中央活力區和三大都市走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

一是在北部區域,聚焦細分領域打造數字經濟圈。龍華區將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專業化園區為支撐、區塊化發展為路徑的思路,圍繞細分領域加快集聚發展,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打造佔地約60平方公裡、產值超萬億的數字經濟圈。

二是在南部區域,全域打造深圳中央活力區。龍華區注重強化商務、商業、商住、休閒、生態等功能,以三個片區為重點,以點帶面把約40平方公裡的南部區域,打造成深圳的中央活力區。

其中,第一個片區是北站新城,將突出總部經濟、金融、科技、文化、人才等服務功能,建設環深圳北站國際人才服務圈和金融集聚功能區,打造產值超2000億元的世界級「國際會客廳」;第二個片區是龍華商業中心,打造規模超200萬平方米、產值超500億元的市級核心商圈;第三個片區是梅林關門戶區域,將突出總部、創新、生態等功能,充分挖掘潛力空間,打造龍華南部的門戶樞紐。

三是在龍華全域,打造縱貫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其中,依託梅觀快速路沿線區域,加速整合產業創新資源和土地資源,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和高端化發展,打造梅觀創新走廊;依託觀瀾河、龍華大道、交通軌網,促進山水與城市交融,打造彰顯城市生態品質與文化活力的觀瀾河生態走廊;依託龍瀾-福龍大道,聯接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光明科學城兩大基礎研究引擎,打造帶動深莞製造業創新升級的龍瀾智造走廊。

王衛表示,龍華區經過從功能新區到行政區的跨越發展、完美蝶變,已躍升為深圳中軸新城。構建「一圈一區三廊」,這也是對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全市「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發展戰略的具化對接、細化落實。

  聲音

「我們將把全周期管理的理念,貫穿於城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強調人的體驗、城的融合、產的協同,推進全過程全要素數位化,努力讓城區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

採寫:南都記者 邱墨山

相關焦點

  • 對標一流城區,龍華牛湖新城高位規劃升級城市配套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芳梅以爭當先行示範區建設尖兵姿態,以「數字龍華」推動「智慧龍華」高質量建設,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堅實物質基礎,龍華搶抓「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遊魅力區。在採訪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龍華管理局向記者表示,北站的高標準國際化城市建設將直接帶動其他區域協調發展,最大化地輻射、影響整個龍華的未來高質量發展。在城市配套方面,龍華全力推進15個在建文體設施項目,打造對標一流城區的公共文體設施整體網絡。
  • 5G新能源車兒童教育……數字經濟長啥樣?
    5G,新能源車,兒童教育……數字經濟長啥樣。5G等通訊基礎設建設要適度先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全面放開二胎並未引發生育高峰,從娃娃抓起加強數字經濟人才培養……。
  • 龍華區錦繡科學園打造5G應用示範園區
    本報訊 記者獲悉,作為龍華區首個5G專網智慧應用示範園區,是龍華區奮力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的一個標杆項目,廣東移動深圳分公司聯合潤楊集團打造的5G專網應用創新服務,開創了智慧園區啟用5G專網的先河,成為深圳產業園區向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的一次創新性實驗。
  • 「未來農業」長啥樣?來無錫這裡看看…
    在科技引領下,農業逐漸跳出傳統體系,描繪「未來農業」發展新圖景。   「智慧因子」,開墾現代農業   改變生產場景,小鎮很用心,融合的不僅是網際網路技術,更是以工廠化模式實現精品化生產,提升產品附加值。   從「靠天吃飯」到「靠技術吃飯」,綠芝現代蔬菜產業園算是個「後起之秀」。剛進入產業園,現代感十足的連棟大棚便格外搶眼。
  • 未來社區 未來已來——寫在金華開發區山嘴頭未來社區項目開工之際
    山嘴頭未來社區是浙江省未來社區首批24個試點項目之一,是開發區中央創新區重要組成部分和城市片區化改造先行示範區,也是開發區創建省產城融合類高能級戰略平臺的關鍵舉措。山嘴頭未來社區圍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中心,聚焦未來鄰裡、教育、健康、創業四個主場景,統籌交通、低碳、建築、服務、治理等其他場景,營造一個鄰裡有溫度的人文社區、環境有韌度的生態社區、管理有精度的智慧社區。
  • 龍華區「龍小智」人才掌中寶小程序上線
    、數位化賦能出招:聞令而動,馬上就辦,推出「龍小智」人才掌中寶龍華區提出,要打造數字龍華,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治理數位化、數字價值化的理念形成數字經濟、數字城區、數字治理的「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
  • 很多人都以為寶安區是深圳經濟最發達的區,沒想到最牛的區是它!
    如今天深圳的經濟與香港相當了,發展速度確實驚人!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深圳哪個區最強!很多人誤認為,深圳那麼多區當中,經濟最發達的當屬寶安區,實際上,深圳經濟最發達的區並不是寶安區,而是它!2017年,深圳經濟最發達的區當屬南山區,南山區的GDP達到了4601億元,4601億元,這可不是小數字,比很多省會城市的GDP還要高,關於南山區,這個區的常住人口達到了129萬人,這還是2015年的數據,2017年,南山區的常住人口遠不止這些。
  • 解碼成都「兩區一城」的「未來基因」
    「兩區一城」涵蓋了成都最具活力和最有潛力的重點發展區域,這裡將怎樣描摹未來、打造創新主陣地和轉型新動能,進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嚮往、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先行示範?近日,新華網走進「兩區一城」,探訪這裡的「未來基因」。
  • 開創智慧園區先河!5G專網即將落戶深圳錦繡科學園
    我們對於5G、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瞻科技的探索,既要遙望星辰大海,讓技術承載夢想出發;更要著眼於民生大計,讓技術落地生根開花!眼下,我國正處於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關鍵轉型期,而5G技術因其高速率和低時延的高連接能力,在發展數字經濟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基建」作用,在網際網路世界扮演著「水電煤」的關鍵角色。
  • 「先行一步,泉城共名」!濟南先行區這20條道路等您來命名
    泉城擁河而興,道路建設先行。地名路名是城市文化的直接體現,承載著城市發展的印記。「先行一步,泉城共名」道路徵名活動即日起正式啟動。活動首期將有先行區內20條道路參與到此次徵名活動中,面向全市民眾徵集路名,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助力先行區打造特色交通體系。
  • 金華開發區山嘴頭未來社區項目正式開工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山嘴頭未來社區是浙江省未來社區首批24個試點項目之一,是金華開發區中央創新區重要組成部分和城市片區化改造先行示範區,也是金華開發區創建省產城融合類高能級戰略平臺的關鍵舉措。山嘴頭未來社區地處行政商貿區與工業園區過渡地帶,是中央創新區重要組成部分和城市片區化改造先行示範區。
  • 未來農業長啥樣?5G+智慧農業示範基地亮相臺創園
    2020-05-08 10:21圖文來源: 揚子晚報 未來農業長啥樣?5G+智慧農業示範基地亮相臺創園點點手機,20公裡外種植大棚被「喚醒」這邊生菜、空心菜養分不足需要施肥,那邊的西紅柿光照太強需要遮陽,草莓區空氣溼度不夠需要補水……這在傳統農業大棚裡,工人們定是忙得手忙腳亂,而在辦公室裡面喝著咖啡的南京科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苗珍只是輕點了幾下手機,遠在20多公裡外的大棚突然被喚醒,西紅柿東側的遮陽簾緩緩下降
  • 秀洲桃園數字小鎮:經濟騰飛的「新風口」
    【編者按】3月26日,位於秀洲國家高新區的桃園數字小鎮揭牌成立。它的成立標誌著秀洲區數字經濟發展平臺體系正在加快構築。秀洲區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亮點和成效,形成了怎樣的經驗和模式?
  • 區事| 福田探索「全域治理」,走出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區治理新路徑
    未來福田將藉助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環中心公園活力城區這三大引領福田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個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形成「近、中、遠期」城區治理的工作思路,以「發展、治理、民生」為主要抓手,全面推進「首善之區」建設。
  • 生物島打造5G+創新基地,廣東產互平臺助推園區智慧升級
    而廣州國際生物島,則是廣州核心功能城區「一江兩岸三帶」戰略布局中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支點,與珠江新城、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和國際會展區、廣州國際金融城遙相呼應,共為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組團,致力於創建國家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打造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和生物安全研發中心。截止當前,園區已聚集3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20多個院士項目。
  • 天津:打造網信產業新地標 培育數字經濟新「樣板」
    央廣網天津12月25日消息(記者褚夫晴)數九寒冬,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網信大廈)內朝氣蓬勃,百餘家數字經濟生態鏈企業在此「生根發芽」。始於共識,基於共謀,落在共事。這個由天津市委網信辦、河西區與中冶置業共同打造的「事業共同體」,以網際網路為「底色」,充分發揮「網信」品牌和政府賦能、企業參與、市場運營及行業引領的作用,成為天津市發展數字經濟的「樣板間」。
  • 建好兩張網,打造「世界會客廳」智慧化窗口名片
    屏上全息、全景呈現黃浦城區治理的各類要素。這是打造智慧黃浦的核心基礎,也是「一網統管」的「城區大腦」之所在。 「作為上海的中心城區,黃浦區的區位非常關鍵,人流密集,交通發達,市場繁榮,城區治理的難度以及挑戰都非常大。這些年,黃浦嘗試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為整個城區治理賦能。這是未來城區治理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迫切的現實需要。」
  • 新聞發布會丨打造「兩高兩區」,兩江新區怎麼幹?
    數字經濟、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金融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做大做強;軟體信息服務、服務貿易等先導產業也快速發展。●創新創造活力強勁。兩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3大創新平臺引領,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基地2大區域示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發展快、數量多、規模大。
  • 築造智慧底座賦能時代變革 新華三中國區總裁張力對話《第一聲音》
    近日,《領航者說》欄目第十一期專題節目,以「築造智慧底座,賦能時代變革」為主題,聯合《第一財經》打造的關注國際知名企業經營和管理策略的訪談類節目《第一聲音》共同製作推出。本期節目特別邀請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張力,在數字經濟開啟的百年變革關口探討智能化轉型趨勢,分享以新華三為代表的數位化企業在時代大潮中的角色和擔當,探討中國在「新基建」驅動下將如何邁向智能化、數位化發展的新軌道。
  • 智慧先行,未來已來 - 大華股份入選浙江省首批「未來工廠」
    近日,浙江省首屆「未來工廠」發布會在杭州隆重舉行。現場發布了全省首批12家「未來工廠」名單。大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憑藉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數位化布局與實踐,入選首批「未來工廠」,同時園區以產業鏈一體化優勢被評定為冠軍型「鏈主工廠」。這是大華智慧物聯網產業園繼2020年九月獲評「杭州數字旅遊十景」之後的又一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