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龍華區委常委、區委(政府)辦公室主任韓蕩,龍華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陳建民和華傲數據技術有限公司CEO賈西貝介紹「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相關情況。
據了解,數字龍華涵蓋數字經濟、數字城區和數字治理「三位一體」,通過數字賦能高質量發展,加快把龍華建設成為大灣區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中軸新城。此外,龍華區將按照區塊集聚、組團發展、功能互補的理念,著力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
產業區塊:
著力培育12個區塊數字經濟產業區塊
有望「實現產值翻番」
數字龍華,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涵蓋數字經濟、數字城區和數字治理「三位一體」。數字經濟為數字城區、數字治理提供技術支撐和物質基礎,數字城區、數字治理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應用場景和廣闊空間,三者共同推動龍華的產業動能更強勁、城區運轉更聰明、社會治理更智慧。
王衛指出,發展數字經濟,關鍵在於區塊化培育產業集群,細分數字經濟集群,加速產業鏈垂直整合。對龍華的產業,梳理出12個產業區塊,分別是:
一是九龍山區塊,主要依託擁有5.79km2整備土地的九龍山和福城南片區,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
二是時尚小鎮區塊,主要依託大浪時尚小鎮,打造國際數字時尚小鎮。
三是大浪區塊,主要依託1.08km2工改工連片用地的大浪中心片區,打造5G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
四是富士康區塊,主要依託龍華富士康及周邊園區,打造「工業互聯+8K」產業集聚區。
五是清湖區塊,主要依託寶能科技園、廣電文化創意園、龍華傳媒科技產業園,打造「區塊鏈+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六是環鷺湖區塊,主要依託觀瀾高新園西側及橫坑水庫西側產業園,在鷺湖西側打造生物醫藥和數字生命產業集聚區;依託觀瀾高新園東側園區、錦繡科學園,在鷺湖東側打造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
七是君子布區塊,主要依託君子布及周邊園區,打造「智能終端+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
八是文化小鎮區塊,主要依託觀瀾文化小鎮,打造國際數字文化小鎮。
九是銀星區塊,主要依託擁有1.12km2連片整備用地的銀星科技園及周邊園區,打造數字生命產業集聚區。
十是桂花區塊,主要依託寶能總部基地及周邊園區,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聚區。
十一是黎光區塊,主要依託1.69km2連片整備的黎光及周邊園區,打造「數字物流+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
十二是大富區塊,主要依託大富及周邊園區,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
據了解,上述12個產業區塊,覆蓋龍華區各類規上企業1700餘家,產值營收超過5200億元。其中,九龍山、環鷺湖、君子布、黎光等4個區塊是新企業、新項目的集中落戶區,其餘8個區塊側重於現有基礎上的升級擴能。王衛表示,「未來通過做強數字經濟,完全可以實現產值翻番,再造一個新龍華。」
政策體系:
將推出政策工具箱,
拿出系統化硬招實招,構建數字經濟生態
建設「三位一體」的數字龍華,政府部門有哪些實招硬招?龍華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區委(政府)辦公室主任韓蕩介紹,為了進一步提升區塊發展能級,加速數字經濟產業集聚發展,龍華區將推出政策工具箱,在人才、空間、科技、金融、信息、項目、平臺等七個方面,拿出系統化的硬招實招,推出實打實的政策,構建資源整合、要素融通的數字經濟生態。
目前,龍華區正在打造一套促進數字經濟企業蓬勃發展的政策體系。11月6日,龍華區正式印發了《關於建設數字龍華 打造「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的決定》,同時還推出了《龍華區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的若干措施》。關於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龍華優勢產業,龍華區有了更加精準的政策措施。
此外,龍華區在數字經濟每個環節都引進了主導型企業或機構,去年該領域研發投入的增長超30%。
基礎研究階段,龍華區引進電子科技大學,目前已有500多名學生就讀。技術應用的階段,龍華引進大量高水平研究機構,包括兩個國家級的研究機構:第三代半導體研究中心和高性能醫療器械的創新中心。此外,計算數據研究院、數字生命研究院等研究機構也為龍華發展數字經濟提供支撐。
在成果的孵化轉化方面,龍華區有大量優質孵化器、加速器,如銀星產業園、錦繡產業園、寶能產業園等。在生產、製造,成熟的階段龍華區的頭部企業如數字經濟工業互聯領域的工業富聯、樹根互聯、蘑菇物聯,聚集了大量的生產鏈上的配套企業。在區塊鏈,龍華區與騰訊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而寶德區塊鏈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凍品溯源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消費領域美團大灣區基地也在龍華。
韓蕩介紹,龍華區近幾年在人才專項資金投入16億元,五年內人才規模增長17倍。龍華區還推出十大人才項目,比如11月1日授牌的22萬平米觀瀾國際化街區是全國唯一的人才街區。
未來城市:
六大舉措建設數字城區,
「讓城區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我們將把全周期管理的理念,貫穿於城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強調人的體驗、城的融合、產的協同,推進全過程全要素數位化,努力讓城區運轉更聰明、更智慧。」王衛指出,建設數字城區主要有六大舉措。
一是創新大數據驅動的未來城市規劃模式,轉變規劃觀念、改進規劃方式,選取幾個片區開展試點,積極開展未來城市規劃設計。
二是探索萬物聯動的未來城市建設新路,實施千兆光纖網絡等新基建,建成無人機停機坪等未來城市新部件,導入BIM等未來城市數字建築新技術,積極探索適應未來城市的發展形態。
三是構建多維立體的未來城市空間,一方面打造虛擬空間,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區,展示「雲上龍華」全域場景;另一方面拓展實體空間,以規模化城區更新騰挪空間,實施空中、地上、地下的立體式開發利用。
四是探索精細高效的未來城市管理機制,運用5G、AI等技術,賦能市容環境、市政養護、交通秩序等領域的管理,創新綜合執法新體系新機制,探索適應未來城市管理的體制機制和運行模式。
五是豐富人性化的未來城市體驗,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勢,探索未來人居、未來交通、未來教育、未來健康、未來文旅、未來文化和未來商貿等領域的未來城市新體驗。
六是塑造具有全球辨識度的未來城市IP體系,科學構建體現龍華氣質的城市現代風貌,打造一批高品質的城市地標和網紅打卡點,探索設計「龍華印象」城市宣傳精品,全方位塑造龍華的城市品牌。
發展藍圖: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
未來龍華各區域將如何發展?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給出了答案。龍華區將按照區塊集聚、組團發展、功能互補的理念,打造數字經濟圈、中央活力區和三大都市走廊,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構建「一圈一區三廊」區域發展格局。
一是在北部區域,聚焦細分領域打造數字經濟圈。龍華區將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專業化園區為支撐、區塊化發展為路徑的思路,圍繞細分領域加快集聚發展,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打造佔地約60平方公裡、產值超萬億的數字經濟圈。
二是在南部區域,全域打造深圳中央活力區。龍華區注重強化商務、商業、商住、休閒、生態等功能,以三個片區為重點,以點帶面把約40平方公裡的南部區域,打造成深圳的中央活力區。
其中,第一個片區是北站新城,將突出總部經濟、金融、科技、文化、人才等服務功能,建設環深圳北站國際人才服務圈和金融集聚功能區,打造產值超2000億元的世界級「國際會客廳」;第二個片區是龍華商業中心,打造規模超200萬平方米、產值超500億元的市級核心商圈;第三個片區是梅林關門戶區域,將突出總部、創新、生態等功能,充分挖掘潛力空間,打造龍華南部的門戶樞紐。
三是在龍華全域,打造縱貫南北的三大都市走廊。其中,依託梅觀快速路沿線區域,加速整合產業創新資源和土地資源,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和高端化發展,打造梅觀創新走廊;依託觀瀾河、龍華大道、交通軌網,促進山水與城市交融,打造彰顯城市生態品質與文化活力的觀瀾河生態走廊;依託龍瀾-福龍大道,聯接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光明科學城兩大基礎研究引擎,打造帶動深莞製造業創新升級的龍瀾智造走廊。
王衛表示,龍華區經過從功能新區到行政區的跨越發展、完美蝶變,已躍升為深圳中軸新城。構建「一圈一區三廊」,這也是對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全市「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發展戰略的具化對接、細化落實。
聲音
「我們將把全周期管理的理念,貫穿於城區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強調人的體驗、城的融合、產的協同,推進全過程全要素數位化,努力讓城區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
採寫:南都記者 邱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