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上海市兒童福利院:他們在不幸的童年收穫了另一個家

2020-11-29 上觀新聞

「祝你生日快樂……」今天上午,在眾人的歌聲祝福中,8名小女孩圍在一起,吹滅了生日蠟燭,她們在兒童福利院度過了5歲的集體生日。她們的身世不幸,因各種原因被父母遺棄,但她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告訴我們,在這裡,孩子們生活得不錯。

今年「六一」前夕,上海市兒童福利院首次舉辦媒體開放日活動。這裡主要承擔本市範圍內0-18周歲被父母遺棄,經公安部門查找後確認為棄嬰、棄兒的收容和養育工作。上觀新聞記者走進兒童福利院,探訪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狀況。

幫助「星星的孩子」打開心扉

「你們的小手在哪裡,舉起來,我們來唱歌。」康復中心自閉症小組的教室裡,老師正帶著幾名自閉症孩子做「彩虹傘」的遊戲活動。孩子們齊聲唱:「上課了,快來坐坐好……」端坐在小板凳上的他們,等待著老師發出的下一個指令。「你們看看,老師踩在哪個顏色上了?」教室的地面鋪著一張大大的「餅狀圖」墊子,老師蹦跳著,讓孩子們說出答案。

兒童福利院自閉症小組成立已有17年,專門為院內及社會家庭中的自閉症兒童提供針對性融合課程。這裡的老師基本都有特教老師、醫生、康復治療師和心理治療師的專業背景,通過感統、遊戲、音樂等治療方式,幫助自閉症兒童康復。「我們這裡和普通學校一樣,會舉辦春秋遊、運動會、聯歡會等活動。」

小賴初來這裡時才3歲,不會說話,不聽指令,不滿足心願就大哭尖叫,用頭撞牆。徐老師好心抱住她,卻被她重重地在手腕上咬了一口。徐老師入職才一個月,覺得很委屈,帶教老師白老師安慰她:「別難過,我們這裡的老師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有問題才需要過來康復,等我們幫她把問題解決了,會更有成就感呢!」由於這裡還有一些社會家庭送來的孩子,針對孩子的行為問題,老師和家長一起制訂處理方案,將獎勵與懲罰相結合,再配合各類療法,小賴攻擊他人的行為逐漸減少,越來越聽老師的指令。

帶教老師告訴記者,經過治療康復,這裡大部分自閉症患兒症狀得到改善,一部分兒童甚至能夠回到課堂接受正常的九年制義務教育。

「大齡兒童」都有小崗位

「大家好,這是我們開的小超市,自主經營,自主管理。」18歲的店長小周自信地介紹道。他所說的小超市是兒童福利院開設的首個「大齡兒童崗位實踐項目」——「學生之家」,這些項目幫助成年孤兒回歸社會安置,培養他們的實踐和職業能力。小周說,「我們負責銷售、記帳、管帳等,顧客也主要是這裡的學生和老師。」

聽說兒童福利院舉辦開放日活動,29歲的李文衛趕來看望老師和夥伴們。小李兩年前離開了養育自己十幾年的兒童福利院,在崇明的一家愛心超市工作。「我就是小超市的前任店長,在這裡鍛鍊了幾年,更好地適應了以後走向社會的生活。」小李說,現在每個月賺的工資可以養活自己,特別開心,他和一起離開福利院的夥伴們還會經常聯繫,「他們都在街道居委會等機構工作,自食其力讓大家擁有了全新的生活。」

市兒童福利院院長蔡璇璇說,成年孤兒回歸社會安置一直是棄嬰、棄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學生之家」小超市,院裡還開拓出後勤維修組、醫務科病房、配奶間等實踐崗位,同時對接愛心企業打造的崗位實踐基地,為大齡兒童打造更多樣的崗位實踐平臺。今年又新設了「兒童工作坊」項目,組織兒童開展手工藝品製作活動。利用「網際網路+」的模式,將兒童完成的手工藝品投入福袋機進行義賣,所得善款重新投入項目運轉。

截至2018年底,市兒童福利院已有280餘名成年孤兒回歸社會安置,順利完成了從機構養育到社會自立的人生轉變。

打造「開心農場」自然課堂

在兒童福利院,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地方要數「開心農場」。上午,幾個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挖出種了幾個月的紅皮小土豆,特別興奮。絲瓜、番茄、香菜、辣椒、莧菜……「開心農場」內,自種蔬菜品種很多。

雙目失明的星星,以前最愛做的是留在房間裡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有了「開心農場」後,他在這個「自然課堂」裡,觸摸各種植物,感受它們的氣息和味道。在老師的幫助下,嘗試種植農作物,品嘗蔬果,星星的內心世界變得更加生動豐富了。

「開心農場」是兒童福利院進行的公益合作新探索。去年,由中信銀行出資,在院內原有空地基礎上改建而成。「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讓他們有更多接觸自然、感受自然的機會。」蔡璇璇說,老師們通過「園藝」這個特殊的療護手段,鍛鍊和發展孩子們各種感官能力。在種植的過程中,孩子們的體能、手功能、手眼協調的能力得到鍛鍊。通過聽、聞、摸、看、嘗的過程,也能使一些特殊兒童的聽覺、嗅覺、觸覺、視覺、味覺等各種感官得到充分鍛鍊,是一種很好的康復手段。

在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到了入學年齡,正常的孩子可以進入社區普通學校就讀,而特殊兒童就在院內的啟心學校讀書,接受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院內還開設了「腦癱兒童」「自閉症兒童」「唐氏綜合症兒童」「輪椅兒童」等特教班。「家庭福利是最好的兒童福利」,為了讓更多的孤殘兒童更早地享受到家庭生活的溫暖,多年來,市兒童福利院探索多路徑精細化的孤殘兒童養育模式,在做好機構養育照護的同時,大力推廣收領養,平均每年幫助上百名孤殘兒童尋覓到合適的領養家庭,開啟全新的人生。

欄目主編:王海燕

本文作者:彭薇

文字編輯:王海燕

相關焦點

  • 濟寧兒童福利院裡的年輕爸爸:希望他們都能有個「家」
    6月21日,在父親節來臨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濟寧市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裡的年輕康復治療師——王弦弦,探訪他的工作日常,近距離感受這份特殊的父愛。年復一年,今年30歲的他在濟寧市兒童福利院當了五年的「全職爸爸」。  5年多的時間裡,王弦弦見證了幾十名孩子治療、恢復、收養的全過程。五年間,經過他照顧,已經有15名孩子健健康康地離開兒童福利院,有了新家庭。  「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九月帶著患有罕見病『卡波西樣血管內皮瘤』的彤彤(化名)去北京治療,為了排號,我從下午三點開始一直等到第二天早晨六點。
  • 福利院可接收家庭無力照料殘疾兒童
    這是發生在北京市兒童福利院福娃娃特教幼兒園教室裡的一幕,小男孩的玩具是為訓練他雙手的靈活度而設計。  昨天,北京市兒童福利院舉辦媒體開放日活動,記者近距離探訪了這個住著近400個孩子的北京「孤殘兒童之家」。  根據兒童疾病程度劃分12個區照顧  北京市兒童福利院大院裡,建有居室樓、醫療樓、培訓樓等主體設施,總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
  • 長大後 她們又回到兒童福利院
    這是廣東省潮州市兒童福利院「90後」一線護理員李露新和李露南2016年入職時的信念,也是抗疫戰鬥打響後她們報名請戰的心聲。 自今年1月福利院發出全封閉管理的通知後,這對「姐妹花」已連續4個多月沒有離開福利院,堅守護理一線,照顧院內44名孤殘兒童。和其他同事不同,她們從小在福利院長大,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家」,用行動報答福利院的養育之恩,為孤殘兒童構建一個溫馨的家。
  • 《領養》無錫熱拍 探訪兒童福利院親情流露
    因劇情需要,劇組來到無錫市社會福利中心兒童福利院取景,得知此消息後,劇組工作人員特意前往商場為孩子們購買了玩具、文具等用品,併集合上下力量為福利院籌集善款。主創們表示,希望可以在不影響福利院的小朋友們正常生活的情況下,和他們玩耍,送上自己的愛心、祝福。因獨特的視角、新穎的題材,加上精良的主創班底,電視劇《領養》自籌拍以來就不斷受到外界的關注。
  • 市民政部門探索福利院孤殘兒童新型寄養方式
    【襄陽政府網消息】孤殘兒童是最弱勢、最需要幫助的社會群體。在集中撫養之外,目前我市民政部門也在積極探索院內家庭寄養方式,讓這些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溫暖。11月2日,記者來到市兒童福利院,探訪這一新模式。記者在市兒童福利院看到,院內有兩棟剛剛投入使用的大樓,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就是寄養家庭生活的地方。
  • 福州市兒童福利院孩子喜搬新居 總投資2250萬元
    小箱子、玩具熊、手推車……15日的榕城雖然冬雨不斷,市兒童福利院內卻一片熱鬧,幾十個孩子在保育員阿姨的帶領下,撐著傘提著行李一路歡聲笑語地搬進新家。「今年春節我們可以在新家過咯。」13歲的朱青華把玩具熊放在床上,看著新宿舍興奮地說。  孩子們口中的「新家」,是市兒童福利院內一幢嶄新的「藍天計劃樓」。該樓佔地8600多平方米,共有9層。
  • 探訪河北「流浪兒童之家」
    探訪河北「流浪兒童之家」   中新社石家莊2月23日電 題:探訪河北「流浪兒童之家
  • 烏魯木齊市兒童福利院(市殘疾兒童慈愛醫院、市慈愛學校)
    多年來,全院幹部職工開拓務實、爭創一流,形成了「愛崗敬業、愛院如家、愛孤如子」的良好院風,先後榮獲了國務院殘工委授予的「殘疾人之家」、國家級「青年文明號」、涉外送養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一級福利院」、「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行風建設示範窗口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並作為民政部在我區確立的孤殘兒童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明天計劃」腦癱兒童術後康復訓練示範基地、標準化建設試點單位,社工人才隊伍試點單位
  • 300名孤殘兒童寄養在上百個家庭 感受別樣親情
    而在青島市兒童福利院,目前正有近300個孤兒被送進上百個家庭中寄養,重新找到了家的溫暖,他們的名字叫寄養兒童。「通過這種家庭寄養的方式,讓這些從小缺少關愛的孩子,也能享受家庭溫暖。」市兒童福利院有關負責人如是說。六一兒童節前夕,記者走進市區部分寄養家庭,看看這些孤殘兒童的成長和生活,感受這種不一樣的家庭生活。
  • 市兒童福利院孤殘兒童收到「旺旺大禮包」
    12月27日,市兒童福利院的孤殘兒童收到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內蒙古社會扶貧基金會攜手旺旺集團包頭分公司為孩子們捐贈了一批價值近十萬元的愛心物資,讓孩子們提前感受到了節日的喜慶氛圍。  當天一大早,旺旺集團包頭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開著滿載旺旺系列愛心產品的卡車從包頭出發。
  • 合肥寄養兒童被虐視頻瘋傳,福利院:解除寄養協議當事人道歉
    ,打著福利院的孩子。(02:31)         5月18日,一則「合肥市兒童福利院兩寄養兒童被虐待」的視頻在網上不斷發酵,視頻顯示,一男一女兩名兒童被寄養家庭的兩名女子踩手指、用木棍抽打。
  • 給孤殘兒童營造一個溫馨的家 南昌市社會福利院一直在行動
    本文圖片有南昌市社會福利院提供  中國江西網 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劉瑞芬報導: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一直以來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5月29日,為增進社會各界對兒童福利工作的認知度、認可度和參與度,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南昌市社會福利院開展以「歡迎來我家做客」為主題的媒體開放日。
  • 大王攜手京東關愛廣慈福利院兒童
    做為一家擁有75年專業造紙經驗的日本企業,日本大王GOO.N品牌繼自2015年開始連續三年助力中國公益項目後,本次大王在2018年8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於京東大王官方自營旗艦店平臺發起,消費者購買1包光羽紙尿褲,即向上海廣慈福利院捐贈1元人民幣的公益項目,幫助有需要的孩子們。
  • 撿女嬰欲讓親戚收養 渝水兒童福利院:個人不能直接收養棄嬰
    新餘新聞網6月11日訊(記者 陳玉霞)5月27日凌晨5時左右,家住二十五公司附近的周大爺早起晨練時在小區院子裡的樹下撿到一名剛出生三天的女嬰。周大爺抱起女嬰後馬上報警,並和處警的民警一起把女嬰送到渝水區兒童福利院。
  • 南京市兒童福利院招募寄養家庭 每月付千餘元生活費
    原標題:南京市兒童福利院招募寄養家庭 每月付千餘元生活費   新華報業網訊 昨天下午,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在江寧谷裡舉行「我的夢,想有一個家」主題家庭寄養宣傳活動大會,公開向社會招募寄養家庭。  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從去年12月設立棄嬰安全島,接收的孩子數量激增,現有孤兒已達到850多名。
  • 福利院裡過六一 孤殘兒童不孤單
    即將到來的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也將是洪顏華在南昌市社會福利院過的第一個兒童節,當天她將和福利院的大小朋友們歡度屬於自己節日。在南昌社會福利院像洪顏華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
  • 玉樹「最牛院長」欲賣自家藏獒給福利院建房
    (攝於2011年7月)  「我和孩子們保證過,只要我在,就要給他們建更好的福利院。」  他在2005年籌建的懷德兒童福利院,曾經在玉樹地震之後被稱為「最牛兒童福利院」;如今,這座震後鑑定為危房的福利院已經被推倒。原址重建還有200萬元的資金缺口,為解決困難,再過幾天他要帶著自己親手養育的藏獒,來安徽叫賣。  他希望通過本報呼籲,有實力的愛心人士能伸手救急。這樣,孩子們的新家就能如期完工。如果您願意幫助他,請與本報熱線0551-4249555聯繫。
  • 西寧兒童福利院「微課堂」走進寄養家庭
    圖為6月8日,西寧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帶著教學的模具和教材走進寄養家庭,現場為寄養家長進行兒童護理、康復訓練等培訓。 鍾欣 攝   中新網西寧6月8日電 (張海雯)8日,西寧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帶著教學的模具和教材走進寄養家庭,現場為寄養家長進行兒童護理、康復訓練等培訓。用「微課堂」的方式送服務上門,讓寄養家長更好的照顧寄養兒童。圖為西寧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人員在寄養家庭工作站為寄養家長進行培訓。
  • 亞洲動物基金"狗醫生"給福利院老人拜早年(圖)
    1月20日,四位「狗醫生」和志願者們來到了海珠區社會福利院,提前跟這裡的老人家們拜年啦!下午三點,狗醫生貴賓犬「弟弟」、金毛尋回犬「番薯」、騎士查理王小獵犬「Michael」和蘇格蘭牧羊犬「蘇蘇」在主人的帶領下步入了活動室,氣氛頓時熱鬧起來。
  • 海峽姐妹志願者一行走進福州市兒童福利院捐贈善款物資
    2019年06月04日 14:38:09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6月4日電 (彭莉芳)《海峽姐妹》雜誌社志願者一行3日走進福州市兒童福利院開展公益志願活動,讓福利院內的孩子們更多地感受社會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