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歷下發布會。歷下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國強以「新時代、新機遇、新曆下----奮力開創全省首善之區建設新徵程」為主題,介紹歷下區建設發展成就。
當前濟南正處於走在前列、邁向「萬億俱樂部」的窗口期,而作為濟南的中心城區,歷下區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旅遊中心, 歷下發展成為重中之重。
GDP突破1500億
鳳凰網山東會上獲悉,歷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500億元,經濟總量穩居全省第二,每平方公裡GDP產出14.8億元,躋身全國第一方陣;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4億元,綜合實力位列全省前三。
目前全區共有世界500強企業35家,中國500強企業54家。八大百億級產業蓬勃發展,產業金融、商貿流通兩大產業集群向千億級邁進,全區金融機構總數達700餘家,實現金融業增加值超過350億元,佔全市總量的40%以上;總部經濟更加聚集,市級認定總部企業達42家,佔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全區「億元樓」達33座、「月億樓」3座。
李國強介紹:「我們始終堅持『項目為王』,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加快轉型的重要抓手,一刻也不放鬆,三年來累計實施過億元重點項目77個,累計完成投資910.71億元,奧體金融中心、博鰲大廈、中國人壽大廈、華潤萬象城等一大批商業商務載體投入使用,為更多高端優質企業落戶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全區市場主體即將突破12萬戶,累計註冊資本金達1325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961家,為全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濟南的「曼哈頓」
這些年,歷下區充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牢牢把握髮展機遇,掀起了建設發展的新熱潮。今年,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落地,將濟南國際金融城產業金融集聚區全面納入,形成了兩區融合的發展優勢,這是繼成功舉辦全運會之後,歷下區迎來的又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
李國強介紹,歷下區以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和國際金融城產業金融集聚區建設為帶動,牢固樹立產城融合、集約開發、品質建設的發展理念,堅持「拆、改、留、建」並舉,城市功能進一步優化重塑。國際金融城崛起成峰,「山泉湖河城」五座超高層拔地而起,三縱三橫市政道路、地下環線全面完工,和泰人壽、渣打銀行、恆豐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近120家紛紛入駐,有微軟、甲骨文等世界500強企業8家,省級總部近30家,正在成為山東的「華爾街」、濟南的「曼哈頓」。
棚改舊改成為「歷下樣板」
鳳凰網山東獲悉,歷下區近三年累計實施拆遷項目25個,完成徵收拆遷1萬餘戶、256萬平方米,開工安置房8296套。零散棚戶區改造在全市率先破題、首戰告捷,東箭道、按察司街、運署街、小南營等地塊700餘戶居民實現整體外遷,搬離破舊潮溼的低矮平房,打造了零散棚戶區改造的歷下樣板。
堅持以補齊短板、提升品質為重點,強力推進城市更新。近三年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307個,拆除違章建築634萬平方米,老舊居民樓加裝電梯126部,為1萬餘戶居民安裝了燃氣、暖氣,著力打造舒適宜居生活環境。
「全力打好治堵攻堅戰,實施重點道路建設25條,打通了山大路北段、和平路東延等一批瓶頸路、丁字路,路通車暢的出行環境更加便利。明府古城煥發新生機。突出泉城特色和泉水文化,完成大明湖路、趵北—黑西路街區更新,貢院影壁、明城牆遺址完成修繕,芙蓉街、百花洲等老街古巷華麗蝶變,掛牌成立全省唯一的國家傳統工藝工作站,成功承辦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流光溢彩、詩畫夢幻的明湖秀展演成為夜遊泉城的新景點,明府古城正張開廣闊的胸懷,全面弘揚齊魯文化、展示泉城風採、講述歷下故事。」李國強表示。
對企業反饋「只說Yes,不說No」,當好「店小二」
地方發展離不開招商引資,而引進來如何維護好,針對這一點,李國強表示: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打造國際化法制化便捷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提升審批服務效能,用足用好招引政策,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對企業反饋「只說Yes,不說No」,當好「店小二」,像尊重名士一樣尊重企業,像保護環境一樣保護營商環境,全力打造營商環境的「歷下標杆」。
「踐行宗旨意識,回應人民群眾新期盼。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讓民生事業既有廣度、也有深度、更有溫度,把歷下民生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李國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