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看過會發出綠光的鯊魚嗎?科學家告訴你原因

2021-01-08 前沿科技百科

科學家們已經弄明白了為什麼某些種類的鯊魚能夠吸收海洋中的藍光,並把藍光變成淺綠色,使它們看起來會發光。根據《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這是因為在鯊魚皮膚較輕的部位發現了一個小分子代謝物家族。

這種現象被稱為生物螢光,不要與相關的生物螢光現象混淆。這些不是「黑暗中發光」的鯊魚。螢光是一種光以較長的波長被吸收和發射的現象。紐約城市大學的戴夫·格魯伯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說:「有一些發光的鯊魚,有些動物同時具有這兩種特性,這讓人更加困惑。」「最簡單的思考方法是,一些動物能發出自己的光(生物發光),而另一些則能轉化光(生物螢光)。」

大多數生物發光物種都生長在海洋深處,在所謂的「光區」之下,那裡沒有來自太陽的光子可以到達,所以動物必須自己發光。格魯伯說:「生物螢光更多的是一種淺層現象,因為那裡有光。」

幾年前,格魯伯對研究鯊魚產生了興趣,當時他發現,生物螢光在180多種海洋物種中出奇地普遍,其中一些是鯊魚和黃貂魚。在此之前,大多數的生物螢光研究都集中在水母和珊瑚上。「關於螢光在珊瑚中的作用有很多爭論,但是鯊魚是一種視覺感官非常強的動物,」gruber說,這是珊瑚絕對缺乏的。當格魯伯提到生物螢光鯊魚的存在時,他和克勞福德正在進行另一個項目,這個項目變成了一個共同的激情項目,儘管他們一開始沒有資金。

發光的綠色

最著名的生物螢光機制是綠色螢光蛋白(GFP)。1961年,Osamu Shimomura和Frank Johnson從水母中分離出了這種蛋白質,水母在陽光下呈綠色,在燈泡下呈黃色,在紫外線下呈螢光綠色。(Shimomura因為這項研究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

綠色螢光蛋白含有一種特殊的發色團,可以吸收和發射光。在發色團上照射紫外線或藍光會使其吸收能量,變得興奮,然後以綠光的形式釋放出多餘的能量。自此,綠色螢光蛋白成為全球研究人員的標準標記工具,使他們能夠在細胞水平上研究以前肉眼看不見的生物過程。珊瑚也可以在多種顏色下發出漂亮的螢光,而導致這種現象的蛋白質與綠色螢光蛋白屬於同一科。

在膨脹鯊魚(頭環文氏體)和鏈貓鯊(鏈貓鯊)的皮膚中發現的新化合物與綠色螢光蛋白及其家族蛋白相似,當特定波長的光照射在它們身上(通常是紫外線)時,它們會發出明亮的綠色螢光。「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的分子是小的代謝物,而綠色螢光蛋白是一種蛋白質,」耶魯大學的傑森·克勞福德說。代謝物是在新陳代謝(消化或其他身體化學過程)過程中產生的物質,負責許多身體功能。

鏈貓鯊的齒狀結構

鯊魚皮已經很神奇了。任何接觸過鯊魚的人都知道,如果你從頭到尾撫摸鯊魚,它的皮膚會感覺很光滑。然而,反過來看,它就像砂紙一樣。這是因為鯊魚全身都有微小的半透明鱗片,大約0.2毫米大小,被稱為「齒狀體」(因為它們非常像牙齒),尤其是集中在鯊魚的兩側和鰭上。它就像鯊魚的一套盔甲,通過減少阻力使動物更有水動力,就像高爾夫球上的酒窩一樣。

在這篇最新的論文中研究的兩種鯊魚的皮膚有兩種不同的色調:淺色和深色。皮膚較輕的部分含有一種特殊的分子,負責動物的生物螢光。克勞福德說:「它們從太陽那裡吸收光線,在不同的海洋深處,它們吸收太陽光的某些波長,然後發射出更長的波長,這樣它們看起來就像明亮的綠色。」至少在鏈貓鯊的例子中,深色的齒狀體充當了光波導,將螢光信號沿著它們的體長傳導。

鯊魚的視角

鯊魚也能看到這種特定的波長。格魯伯在2015年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對象是配備有「鯊魚眼」攝像頭的鯊魚,研究這兩種鯊魚的視覺色素。格魯伯承認:「我第一次完全被嚇壞了。」考慮到像《鯊魚周》這樣的媒體活動不可避免地聚焦於具有攻擊性的稀有鯊魚物種,而大多數人都沒有接觸過這種動物。「現在我經常和鯊魚一起遊泳,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它們。而且它們可以追溯到4億年前。和他們一起遊泳就像進入過去的入口。」

根據格魯伯的說法,鯊魚是單色的,這意味著它們只有一種視覺色素(一根杆子)對藍綠色界面敏感。他說:「杆子通常更適合於光強,用於在弱光條件下觀察物體。」「所以鯊魚很可能在藍光條件下,也就是光譜的藍綠色端,能看得很清楚。」海洋主要是一個藍色的環境,因此發射和檢測這種綠色螢光的能力有助於在那個環境中創造更多的對比。

克勞福德說:「對它們來說,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系統,其他動物不一定能進入。」「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完全不同,因為他們的皮膚和眼睛可以檢測到這些生物螢光特性。想像一下,如果我是亮綠色的,但是只有你能看到我是亮綠色的,而其他人不能。」

一旦研究小組分離出這些化合物——利用它們的光譜特性跟蹤它們——他們就開始測試它們的其他有用特性。他們發現其中兩種新分子也具有抗菌特性。它不是一種特別有效的抗菌藥物,迄今為止,他們只在實驗室的體外樣本中觀察到高濃度;這種抗菌活性還需要在現實生活中進行測試。但它在那裡的事實引起了格魯伯的興趣。

他說:「實際上,鯨魚蛻皮的速度比人類要快得多,這是為了阻止藤壺和其他東西在它們身上生長。」「這是一種鯊魚,它躺在底泥水界面的底部,那裡有很多微生物。不過,它們身上並沒有長滿藻類之類的東西。」

最後,各位讀者們有什麼感悟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鯊魚會發出聲音嗎?
    鯊魚會發出聲音嗎?在回答關於鯊魚是否發出聲音的問題時,我寫道:先驅海底探險家雅克·庫斯託稱海洋領域為「寂靜的世界」,但這與事實相去甚遠。鯨魚唱著令人難以忘懷的歌曲,海豚汪汪叫著,鼓蝦發出像響板一樣的爆裂聲,硬骨魚發出各種各樣的咕嚕聲、呱呱聲、嗡嗡聲和咔嚓聲。
  • 科學家最新研究告訴你為啥大多數植物是綠色!原來它們不喜歡綠光
    植物呈綠色的原因是它們不喜歡綠光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大多數植物之所以是綠色的,正是因為它們不「欣賞」屬於綠色光譜中的能量。我們早就知道植物可以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合成食物,但是科學家一直以來不知道為什麼像植物這樣的光合有機體看上去是綠色的。
  • 深海鯊魚為何能發出怪異光芒,如怪獸一般?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想想在海裡遊來遊去的鯊魚居然能夠發出迷人的色彩,是不是令人驚嘆?科學家發現鯊魚是可以看到所發出的這種生物螢光,而且這種顏色能夠讓他們在深海的深藍色光之中看的特別的清晰,不過關於鯊魚是否能夠使用這種顏色來進行彼此之間相互的交流,或者說是這種顏色對於他們來說有什麼特別的作用,卻並不是很了解。但不得不說這樣的鯊魚確實是讓人感覺非常的驚嘆,尤其是它的身體外觀,並不是呈現出通體的綠色,而是有一些怪異的發光圖案,這樣的鯊魚更加讓人感覺像是怪獸一般。
  • 你知道貓咪眼睛在黑夜裡為什麼會「發綠光」嗎?
    貓咪的眼睛非常圓,並且像琥珀一樣透亮兒,仿佛眼睛裡面真的有所謂的「星辰大海」。當然,貓眼石正是因為神似貓咪的瞳孔,所以才得名的。貓咪的眼睛很漂亮,它們的眼睛中有一股子異域風情的美麗,妖異且深邃。關於貓咪的傳說總是充滿了神秘色彩,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結於貓咪的眼睛。你知道貓咪眼睛在黑夜裡為什麼會「發綠光」嗎?
  • 關於鯊魚的災難電影,大家看過,關於虎鯨的,你看過嗎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叫殺人鯨,是關於虎鯨的,關於海裡面生物電影,想必鯊魚題材的,大家都看過,而關於虎鯨的,大家看過嗎?而且據相關研究表明,虎鯨的智商遠遠高於鯊魚的,在海洋裡,虎鯨是屬於群體捕獵的,談到群體捕獵,大家應該對於鬣狗不陌生,能夠群體行動的動物,自然智商都是屬於相當高的。
  • 科學家驚訝地發現鯊魚生活在活躍的海底火山中
    據外媒BGR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鯊魚生活在海洋中最活躍的海底火山之一——卡瓦奇火山的內部。鯊魚似乎已經很好地適應了它們奇怪的家,儘管研究人員無法確定它們為什麼喜歡這個地區。有一種理論認為,那裡的獵物魚類豐富,便於捕獵。
  • 除了螢火蟲,這7種神奇的動物也會發光!你見過嗎?
    人類發明電燈不過一百多年,在這之前,神奇的大自然早就創造出了會發光的生物。說到發光動物,除了最常見的螢火蟲,你還能知道其它的嗎?一起來認識一下,7種會發光的神奇動物。打著燈籠出門的安康魚在漆黑的深海裡,如果你看見一抹亮光,可別以為是潛艇的探照燈,那很可能是一隻頭上打著燈籠的安康魚。
  • 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你見過嗎?
    科學家近期在澳洲附近海域發現會「走路」的4種鯊魚。它們使用魚鰭在海床上移動,形同走路,而這種移動方式有助於它們獵捕食物。科學家在澳洲海域發現多種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圖為其中一種──肩章鯊(Hemiscyllium ocellatum)。依據發表在《海洋與淡水研究》(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期刊的一項研究,這些鯊魚在海床上走路,而不是遊泳,這使他們擁有一些優勢。
  • 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你見過嗎?
    科學家近期在澳洲附近海域發現會「走路」的4種鯊魚。它們使用魚鰭在海床上移動,形同走路,而這種移動方式有助於它們獵捕食物。科學家在澳洲海域發現多種會走路的新品種鯊魚,圖為其中一種──肩章鯊(Hemiscyllium ocellatum)。
  • 《博物》|你問我為啥冒綠光?還不是生活所迫
    這是真的嗎?  螢光海和藍眼淚  是真的。  這就是海中的生物發光現象。從聶璜幾乎全文照抄《廣東新語》來看,他沒有親眼見過這種現象,所以畫得比較誇張。其實真實情況下,生物只會發出幽幽的藍光或綠光,並不會產生火焰。  我們先說說「海中夜行撥棹,則火花噴射」。
  • 為什麼狗狗晚上眼睛會發出綠光?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當你一個人回到村莊時,突然發現離你不遠的前方,有一個黑影正在直勾勾地盯著你看,一動不動。白天時候的狗狗又或是,半夜起床上廁所,迷迷糊糊的你為省電便打開了手機閃光燈,結果剛下床就發現有幾束綠色或黃色忽閃忽閃的光正向你襲來
  • 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出發綠光的斑馬魚-科教臺-中國網絡...
    網易探索4月2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日前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出一種身體內外都能發出綠光的斑馬魚。他們希望通過觀察這種斑馬魚來查出汙染物會在魚體內部如何作用,會對魚體產生哪些影響,從而解決一些醫學難題。  據悉,很多工業產品都含有內分泌幹擾物成分,例如塑料製品和多種避孕藥。
  • 鯊魚是海洋的霸主,卻對這種生物束手無策,原因為何?
    你們還記得第一部運用了3D技術的電影是什麼嗎?沒錯,就是《阿凡達》。第一次在影院戴上3D眼鏡,感受全新視覺體驗,如同身臨其境,那種感覺非常奇妙。不過觀看驚悚科幻電影時,或許就有更鮮明的體會了。由於體型龐大,移動速度極快,血盆大口,一排排如利劍般的牙齒,咬合力驚人,所以鯊魚成為海洋的頂級掠食者。鯊魚是一種極為嗜血的生物,假如你在海中遊泳時,不小心弄傷了自己,並流出了血液,此時你要馬上聯繫岸上的教援人員前來施教,不然當鯊魚聞到血腥味後,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瘋狂向你湧來,將你撕成碎片併吞食。在恐怖驚悚電影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種血腥的場景,所以一定要萬分注意。
  • 5 種超酷的深海鯊魚,你都認識嗎?
    與鯊魚同潛是一種令人倍感驚奇的體驗。畢竟鯊魚強壯、雄偉且美麗。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深海中的鯊魚來說,普通的潛水員是很難看到它們的。這些深海鯊魚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徵,看起來像是外星物種。大多數鯊魚身體兩側只有五條鰓裂,而鈍鼻六鰓鯊寬闊的頭部兩側卻有六條鰓裂,且吻部圓鈍,這也是其名稱的由來。
  • 科學家將鯊魚蚯蚓融合後,變異鯊魚上岸瘋狂食人
    如果有一天鯊魚可以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而且還非常的殘暴,到處吃人,你遇見了會怎麼辦? 然後羊毛捲兒輕描淡寫的給大家展示一下鯊魚,所有人都害怕的不行,只有她不害怕,既然你們都看過人家的鯊魚了,那麼誰想籤合約,以後一起賺錢就趕緊的,胡總也指示咱們女主小漂亮開始下一個階段的研究。 本來小漂亮是拒絕的,現在技術還不成熟,但可是胡總又說了,這是造福人類的事情,你老爸要是活著,肯定也會高興的。
  • 能抵擋鯊魚進攻?科學家研製防鯊潛水服,能抗住鯊魚的巨牙
    引言:你喜歡在海中潛泳嗎?你是否擔心潛泳過程中會遇上鯊魚?科學界傳來好消息,科學家正不斷改進與檢測防護服,新一代潛水防護服能更好地保護人體。
  • 你家貓是不是會發出呼嚕聲?都是這5大原因!
    我們家裡養過貓的都知道,當貓趴著睡覺時經常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呼嚕、呼嚕的」,像是在打呼嚕一樣。也確實有很多人都認為貓這是在睡覺的時候打呼嚕,但其實這是錯誤的!那麼為什麼貓會發出呼嚕聲呢?想要知道原因嗎?那就跟倍內菲一起來學習吧!
  • 「潛水遇到鯊魚會不會很危險?」鯊魚:「你該擔心的不是我」
    割斷繩索後還未罷休,斯凱勒團隊定期檢查鯊魚的恢復進度,直至它安全。這件事情在公眾看來是極其危險的。有人問他:「鯊魚不會咬人嗎?會否有危險?」斯凱勒說:「這個特定物種攻擊性不強,但它當時處在被束縛的狀態,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鯊魚:劃重點!我攻擊性不強!)受傷的鯊魚可憐,同時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勇敢的潛水員。
  • 我國近海有鯊魚嗎?有哪些鯊魚?
    2018年,我國相關組織在南海南沙群島海域以及北部灣海域進行過鯊魚種群分布探測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此次研究中共發現鯊魚16種,其中以短吻角鯊、長吻角鯊以及陰影絨毛鯊比較常見,而且春季發現的鯊魚明顯比秋季更多。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秋季屬於開漁季,漁民們大量捕撈海洋生物,導致鯊魚食物短缺而死亡。
  • 鯊魚女士:最勇敢的海洋科學家
    鯊魚女士:最勇敢的海洋科學家《鯊魚女士》這本傳記之所以名列前茅,是因為它講述了最勇敢的海洋科學家尤金妮亞·克拉克的一生。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科學家,你猜對了,她研究鯊魚,以研究鯊魚行為和熱帶海洋中的有毒魚類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