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官網公開徵求《疫病控制中撲殺動物的福利準則》的修改意見。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關注到,該準則是由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聯合有關單位,參考有關國際組織標準並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研究及起草的。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6月5日。
上述官網顯示,制定該準則的考慮是,撲殺感染髮病動物及其同群動物是控制和撲滅重大動物疫情的關鍵措施之一。做好撲殺動物時的福利工作,既是有關國際組織的要求,也是防範病毒擴散的有效舉措。
徵求意見稿顯示,該準則規定了動物疫病控制中豬、禽、牛、羊的福利撲殺方法及基本要求,適用於動物疫病防控中對豬、禽、牛、羊採取的撲殺操作。
制定準則時借鑑的規範性引用文件包括:OIE《陸生動物衛生法典》第7.6章,以及澳大利亞獸醫應急計劃之動物撲殺操作手冊。
動物撲殺是指,當發生一類動物疫病或二、三類動物疫病呈暴發流行時,依據我國《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應對宣布範圍內染疫的及易感的動物群體,採取導致其快速死亡的處置措施。
徵求意見稿對撲殺順序作出說明,先從生物安全角度,依次安排撲殺,分別為:染疫及疑似染疫動物;同群動物;其它需要撲殺的動物。其次,再從動物福利角度,依次安排撲殺,分別為:年幼和年長動物。
徵求意見稿指出,為考慮撲殺操作中的動物福利問題,動物撲殺方法的選擇應符合如下要求:與被撲殺動物種類、年齡和體型大小相匹配;導致動物立即死亡;或導致動物立即喪失意識,方便進一步採用生命終結方法處死動物;符合某些特殊疾病(如狂牛症、狂犬病)的診斷要求,保護診斷所需組織的完整性。撲殺實施前,動物應給予正常飲水,停料時間不宜過長等。
徵求意見稿顯示,動物撲殺應由主管部門對撲殺實施全程監控。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詳細列舉了各類適用動物的撲殺方案和技術指導。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官網稱,現對該準則公開徵求修改意見,可填寫官網上的徵求意見表(電子版),並於6月5日前以電子版格式反饋到該中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