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若弼:禍從口出的大嘴巴名將 扎舌頭也沒用(武廟七十二將)

2020-12-05 大嘴讀史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史料摘譯——

原文:

臨刑,呼弼謂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錐刺弼舌出血,誡以慎口。——《隋書·賀若弼傳》

譯文:

臨行刑時,父親賀若敦把賀若弼叫過來對他說:「我一心想要平定江南,可是這個心願沒能完成,你一定要完成我的志向,而且我是因為說話不小心被害死的,你不能不考慮(今後說話要謹慎)。」於是拿鐵錐刺賀若弼的舌頭,使他口舌流血,以訓誡賀若弼以後說話謹慎。

1

他們一家都很能打,到了他這裡更是立下滅國之功。

他們一家都很能噴,他老爸因為胡說八道被逼自殺,臨死前「錐舌誡子」,讓他別亂說話,到後來,他還是因言獲罪,丟了性命。

他就是隋朝名將賀若弼。

2

先說一個姓氏學知識。

賀若弼的爺爺叫賀若統,爸爸叫賀若敦。

這祖孫三代的名字怎麼看上去像三兄弟一樣呢?很簡單,人家不是單姓「賀」,而是複姓「賀若」。

「賀若」這個姓氏源自鮮卑賀若部,屬於以部族名稱作為姓氏。

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的時候,很多鮮卑族人都把兩字、三字甚至四字的複姓改成了單姓,連皇家的「拓拔」都改成了「元」,只有兩個姓氏沒有改,這兩個姓氏就是賀若和尉遲。

3

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爺爺能打,爸爸能打,賀若弼更能打。

賀若弼曾經跟著一代名將韋孝寬「學生意」,表現很是突出,他還得到了另一位名將高熲的大力推薦,「朝臣之內,文武才幹,無若賀若弼者。」

隋文帝楊堅坐上皇帝的位置之後,憋著勁要幹掉偏安一隅的陳朝,把賀若弼這顆強力棋子,擺到了與陳朝接壤的揚州,準備滅陳。

賀若弼意氣風發,賦詩一首,寫道:「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營,勿使麒麟上,無我二人名。」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我的功勞我做主。

4

公元588年十月,聲勢浩大的滅陳戰役拉開帷幕。

東至大海,西到巴蜀,在數千裡的戰線上,隋朝集結了51.8萬軍隊,分成8路猛虎下山。

賀若弼這一路軍隊距離陳朝首都南京(那時候叫建康)最近,陳朝在賀若弼的進攻路線上布置了層層防禦,不說別的,單單是長江,就不是那麼容易過的。

賀若弼玩了一招「瞞天過海」。

首先,賀若弼大量購買船隻,卻都隱蔽起來,只在江邊放了幾十艘小破船,讓陳朝軍隊認為他沒有渡河的力量,放鬆了警惕。

其次,賀若弼命令沿江的部隊加大換防密度,而且每次換防都大張旗鼓,聲勢很大,弄得對岸的陳朝軍隊以為進攻即將開始,加強戒備,如臨大敵,結果只是換防而已。這樣一驚一乍的次數多了,就起到了「狼來了」的效果。

5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陳朝上上下下歡度新年,隋朝軍隊發起突然攻擊。

賀若弼更是提前發起進攻,因為有了之前的鋪墊,「弼以大軍濟江,陳人弗之覺也。」

賀若弼部一路突進,摧枯拉朽,一直到南京城外的紫金山(那時叫蔣山)才遇到陳朝精銳部隊的阻擊。

等到賀若弼經過苦戰,將一個個陳朝將軍擊敗,成功進城的時候,另一路的韓擒虎已經率領五百騎兵趁虛而入,活捉了陳後主。

賀若弼很生氣,我辛辛苦苦啃骨頭,你輕輕鬆鬆摘桃子,太過分了。

韓擒虎也不是善茬,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才是硬道理,再說了,你為啥不聽軍令提前了半天發動攻擊。

兩大名將互噴口水,甚至拔劍相向,險些火併。

滅陳前敵總指揮、未來的隋煬帝楊廣不喜歡賀若弼,堅定地站在韓擒虎這一邊,好在隋文帝楊堅和稀泥的本事夠高深,一人給了一個甜棗,賀若弼和韓擒虎雙雙列為首功,都被封為上柱國。

6

爭功風波算是告一段落,但賀若弼還是心理不平衡,怨氣衝天,隱藏多年的噴子本性終於暴露出來,而這也最終要了他的命。

想當年,賀若弼的爸爸就是因為口出不遜,被逼令自殺。臨死前,賀若老爹許下了兩個願望,希望兒子做到,一個是滅陳,另一個就是慎言。

賀若老爹還特地找了一把錐子,刺破賀若弼的舌頭,以加深兒子的印象。

起初,老爹的警示還是管用的。

還是北周宇文氏當家的時候,賀若弼曾經和另一個高官背地裡議論太子,都覺得太子不怎麼靠譜。

那位高官把兩人的討論結果告訴了皇帝,皇帝招來賀若弼進一步詢問。

賀若弼突然意識到皇家的事情要少攙合,更想起了老爹的臨終教導,矢口否認自己原先的觀點。

後來,太子登基,那位傳話的高官被搞死,賀若弼逃過一劫。

7

隱忍了很多年的賀若弼,在立下滅國之功後故態復萌。

賀若弼認為老子天下第一,誰都不如他。

賀若弼曾經評價另幾位同時期的名將,「楊素是猛將,不是謀將;韓擒虎是鬥將,不是領將;史萬歲是騎將,不是大將。」

能稱得上大將的只有我。

賀若弼覺得自己文武雙全,弄個宰相噹噹也不錯。

但是,宰相名單公布,沒有賀若弼的份,賀若弼心理失衡,評論兩位宰相是酒囊飯袋。

閒言碎語多了,隋文帝楊堅很生氣,他覺得,賀若弼心胸不夠寬廣,小家子氣,雖然沒罰他,還是高官厚爵供著他,但是奪走了他的兵權,不再讓他上前線打仗,逐漸疏遠賀若弼。

8

等到楊廣登基之後,賀若弼的末日來了。

賀若弼當初是高熲大力推薦的,但楊廣和高熲不對付,於是把賀若弼視為「高黨」。

公元607年,63歲的賀若弼跟隨楊廣北巡。

楊廣讓人製造了可以容納數千人的超級大帳篷招待突厥人,以彰顯大國氣勢。

賀若弼、高熲、宇文弼幾個失意的大臣聚在一起,議論楊廣此舉實在是太奢侈,太沒有必要了,簡直是個敗家子。

私下裡的議論被告發,楊廣給這幾個人扣了頂「誹謗朝政」的罪名,直接推上了刑場。

9

賀若弼的遭遇告訴我們——

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你有多大的功勞,都要管住自己的嘴。

因為,禍從口出。

相關焦點

  • 古往歷朝歷代名將武廟榜,一聖、一亞、十哲、六十一將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古往歷代名將,武廟一聖、一亞聖、十哲、六十二將。中華浩瀚歷史中,有著無數所向披靡的將領,戎馬一生,後世留名,受人敬仰。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特意修建廟宇,以周朝開國太師呂尚(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良將十人從之。稱(武成王廟)簡稱武廟,並在之後歷代多次調整增加。 至宋微宗宣和五年,人數增加到了七十二人。
  • 趙匡胤為何將白起移出武廟十哲?以後世角度來看,趙匡胤做的沒錯
    武廟又叫武成王廟,初建於唐朝唐玄宗時期,祭祀的是兵家鼻祖姜子牙,武廟的級別和祭祀規格與「文聖」孔子一樣,所以姜子牙也被尊為「 武聖」;但文廟中除了祭祀孔子外,還有十哲及72弟子(後期增加為4配12哲148先賢),所以武廟中也要有十哲和72子;從春秋戰國至唐玄宗時期,所誕生過的名將何止千員,但能入選的只有這麼些
  • 唐朝武廟十哲:戰國三人入選,三國僅諸葛亮入內
    田穰苴(生卒不詳),是繼姜尚之後一位承上啟下的著名軍事家,曾率齊軍擊退晉、燕入侵之軍,因功被封為大司馬,子孫後世稱司馬氏。後因齊景公聽信讒言,田穰苴被罷黜,未幾抑鬱發病而死。由於年代久遠,其事跡流傳不多,但其軍事思想卻影響巨大。 唐肅宗時,入選武廟十哲。宋徽宗時,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吳起(前440年—前381年),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 這位名將太彪悍,但卻鮮為人知
    隋唐之際風雲際會,人們往往熟知秦瓊、尉遲恭、李靖、李勣等唐初名將,而對隋朝的名將卻知之甚少,應讀者朋友的要求,小編特意撰寫了幾篇關於隋朝名將的文章,以饗讀者。今天介紹一位頗具神秘色彩的人——韓擒虎!擔任和州刺史的韓擒虎,屢挫其銳芒,使陳軍士氣大喪。581年楊堅稱帝建隋,並開始統一全國的行動,他認為韓擒虎有文武之才,夙著聲名,於是就授他為廬州總管,委以平定陳國的重任。588年,隋文帝任命楊廣為元帥統領51萬大軍伐陳,其中行軍總管韓擒虎從廬江進軍作為先鋒。
  • 張飛:黑十字門蝴蝶臉的名將(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敲黑板時間,這個叫「黑十字門蝴蝶臉」,是三國名將張飛的專用臉譜。為什麼是蝴蝶呢?蝴蝶飛呀!對應張飛名字中的「飛」字。今天就來說說張飛的故事。二首先,要為張飛正名。五張飛的名將頭銜可不是這麼咋咋呼呼得來的。真實的張飛智勇雙全,從綜合實力來說,一點也不比關羽差,甚至還強過關羽。張飛最精彩的戰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義釋嚴顏」,一個是「瓦口關大敗張郃」。在劉備入川的戰役中,張飛攻打江州,生擒老將嚴顏之後,嚴顏拒絕投降,張飛並沒有暴跳如雷一刀砍上去,而是親解其縛,感化了嚴顏。
  • 「武廟」最早是用來供奉誰的,最初的「武廟十哲」又是哪些人呢?
    隨後,又將唐太宗時期設立的太公廟推廣至全國,要求各州至少修建一座太公廟,以此供奉呂尚,這是唐朝歷史上第一次「武廟熱」。公元739年,唐玄宗追諡呂尚為「武成王」,因此,在民間有人也將太公廟稱之為「武成王廟」或者是「武廟」,可是這個時候的武廟地位要比供奉孔子的文廟地位低多了,直到唐肅宗時期……公元756年,在安史之亂的浩劫中即位的唐肅宗深感人才的重要性,再度掀起了「武廟熱」,在全國範圍內大肆修建太公廟,隨後又在公元760年將祭祀武成王呂尚的典禮規格提高到和祭祀文宣王孔丘的典禮規格一致,並且將太公廟更名為武成王廟
  • 和同事抱怨會犯了職場大忌,來自資治通鑑賀若敦賀若弼父子的警示
    當你無所顧忌在同事面前抱怨公司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有可能轉身就把你給賣了,你抱怨的事情不出幾天,就會傳遍整個公司,這對你在公司的形象來說大打折扣,也觸碰了職場的大忌,隨便談論公司。原本對你賞識有加的領導可能也不再信任你。在《資治通鑑》第一百六十九卷陳紀三和第一百八十卷隋紀四裡賀若敦賀若弼父子因為公開抱怨朝廷而惹來殺生之禍,可以說一件很生動的職場中禍從口出的案例。
  •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李靖的舅舅、人生導師:隋朝名將韓擒虎
    身為北周、隋朝名將,韓擒虎對李靖的理論知識學習產生了重大影響。舅甥倆經常討論、研究兵法,韓擒虎每次都大感欣慰,拍著外甥的背感嘆:"當今世上,能與我討論孫、吳兵法的,也就只有這個孩子"。而在人生成就方面,韓擒虎不僅毫不遜色,甚至還更加傳奇:
  • 戰國時期:東方六國八名將都有誰上榜?
    東方六國八名將,出自賈誼的《過秦論》,《過秦論》載:「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此八人因而成為東方六國八名將。  東方六國,亦稱山東六國,指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崤山以東的魏國、趙國、韓國、燕國、齊國、楚國,由於賈誼列舉的八位名將,皆出自「東方六國」,故被稱為東方六國八名將。
  • 歷史上被遺忘的名將之——北周名將韋孝寬
    歷史上被遺忘的名將之——北周名將韋孝寬各位觀眾老爺們大家好,歡迎閱讀歷史上的人物與故事,獲取更多歷史人物故事,就在文史真相,別忘了關注訂閱我們哦!在中國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耀眼的名將,他們在用一場戰役決定了後世未來的走向,在戰火連天的南北朝時期,便有這樣一位名將他滅北齊統一北方立下了不世之功,他就是北周名將韋孝寬,下面我們來講講他的故事。
  • 名將韓擒虎: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
    說起韓擒虎這位隋朝的名將,似乎沒有那麼多人知道歷史上還有這麼一個人物,但是說起唐朝的李靖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 吐舌頭是在笑?它的嘴巴其實很會說話
    都說狗狗在清潔自己的時候,是用嘴巴舔皮毛,那當狗狗舔你的時候意味著什麼呢?是覺得你髒嗎?有人認為狗狗舔主人代表它很愛主人,這個說法可靠嗎?其實只要仔細觀察狗狗的嘴巴,它就能告訴我們許多信息,一個小小細節的不同,就可以透露出狗狗當時的心情。
  •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他就是李靖的舅舅,隋朝名將韓擒虎
    中國古代出現了許許多多名將,帶領著國家民族的進步,那你知道古代那些名將的戰鬥力排行究竟是怎樣的嗎?又有誰能夠配得上戰神的名號?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李靖,作為託塔李天王的原型,那他究竟是怎麼成長到這個地步的?
  • 四種常見的水果,吃完就得要遭罪,不是舌頭麻就是嘴巴疼
    在咱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許多水果,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水果,都是適合拿來當零食的,就如今天小拾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幾款水果,吃完就得要遭罪,不是舌頭麻就是嘴巴疼。到底有哪些呢?
  • 螞蟻莊園5月25日答案 什麼動物吃仙人掌都不覺得扎嘴
    支付寶螞蟻莊園每天都會在小課堂更新一道題目,答對即可領取小雞飼料180G,5月25日的問題是:什麼動物吃仙人掌都不覺得扎嘴?可能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本次題目的正確答案,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5月25日支付寶小雞螞蟻莊園小課堂的正確答案吧!
  • 北齊第一名將,為韋孝寬所忌,是北周武帝所深憂,非蘭陵王高長恭
    由此可見,高長恭雖然能打,但只能算是衝鋒陷陣的猛將,遠不能與韓、衛、霍、李等名將相提並論。宋徽宗建武廟祭祀古代七十二名將,韓、衛、霍、李等人都入廟從祀,高長恭卻未在其中。這七十二名將中,南北朝佔了六席,北齊僅有斛律光一人上榜。
  • 平遙武廟正在翻新的屋頂起火,未波及文物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平遙武廟正在翻新的屋頂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