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中難免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有很多人一碰到工作中有困難或者挫折難免會情緒低落,心情不好,內心就會產生抱怨,找同事傾訴,或者發洩一下,然後過了幾天,有一些風言風語就傳遍了公司,說你對某件事或者某個人有看法,特別是當這些事情傳到你的領導那邊的時候,領導對你的印象是非常差的。此時你就犯了職場大忌:和同事抱怨工作。
同事不同於我們的同學或者朋友,他雖然現在是你的同事但潛在方面可能就是你的競爭對手或者本來對你就有成見。當你無所顧忌在同事面前抱怨公司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有可能轉身就把你給賣了,你抱怨的事情不出幾天,就會傳遍整個公司,這對你在公司的形象來說大打折扣,也觸碰了職場的大忌,隨便談論公司。原本對你賞識有加的領導可能也不再信任你。
在《資治通鑑》第一百六十九卷陳紀三和第一百八十卷隋紀四裡賀若敦賀若弼父子因為公開抱怨朝廷而惹來殺生之禍,可以說一件很生動的職場中禍從口出的案例。
賀若敦是北周時期非常勇武的將領,在北周為將多年,也立下了許多戰功,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與他一起打仗的同輩們早就已經在朝廷當了大將軍等高級將領,就他一個人還是行軍司馬,金州刺史這樣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正因為這樣他就這對這個現狀不滿,經常向人抱怨,有一次他又發牢騷抱怨把當時的晉王宇文護弄火了,一句話要賀若敦自殺。賀若敦也知道是自己這張嘴不好惹來了殺身之禍,於是臨時之前告誡兒子賀若弼說:「我的志向是評定江南,如今是不能實現了,你一定要完成我的志向。我因為一時口舌之快而死,你要引以為戒,不要步老爹的後塵」
冬,十月,辛亥,周以函谷關城為通洛防,以金州刺史賀若敦為中州刺史,鎮函谷。敦恃才負氣,顧其流輩皆為大將軍,敦獨未得,兼以湘州之役,全軍而返,謂宜受賞,翻得除名,對臺使出怨言。晉公護怒,徵還,逼令自殺。臨死,謂其子弼曰:「吾志平江南,今而不果,汝必成吾志。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錐刺弼舌出血以誡之。《資治通鑑》第一百六十九卷陳紀三
賀若弼長大成人後也遺傳了賀若敦基因,成為一名打仗勇武的將領,還完成了老爹的遺願評定江南滅了陳國,使得隋朝完成了統一大業。在隋朝也是屬於開國功臣了,隋文帝楊堅也封他為上柱國,宋國公,拜右武侯大將軍。按理賀若弼應該滿意了,可是他們家老毛病又犯了。
當時楊素是右僕射屬於當時的宰相,而他還是一個將軍。他對這個很不滿意,覺得自己在隋朝功勞最大,怎麼屈於人下呢?於是把老爹賀若弼的遺言都忘記了,開始抱怨楊素功勞沒有自己大,憑什麼能當宰相呢?而且還在別人面前說楊素他們是酒囊飯袋,時間久了這些話傳到隋文帝那裡,隋文帝就很生氣罷了賀若弼的官。
可是這個賀若弼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教訓依舊我行我素,管住不他那張嘴,想說就說,終於有一次在隋煬帝要接待突厥可汗事宜上說了難聽的話,把隋煬帝也惹毛了,隋煬帝可沒他爹那麼器重他,一怒之下就把他給殺了。賀若敦賀若弼這父子倆都死在自己的那張嘴上。
工作中的抱怨可能你感覺當時會很痛快,你在向同事抱怨到時候,希望也從他人身上找到共鳴。比如你在說某一個人做事不好的時候,你可能會通過這件事引申到這個人的其他方面,繼續吐槽或者罵他,罵人是很痛快的,但是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我們應該從多角度去看某件事情,思考解決的辦法,找到原因,思考下次再出現應該去如何解決。
曾國藩也曾經告誡過他的兒子,千萬不要在其他人背後說別人,常常在後面說不是,早晚是會讓人得知的。所以我們要時刻束縛自己的言行,不要說別人壞話,有這些功夫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在最後向大家推薦這本線裝書局出版的《資治通鑑》,它是新華正版完整無刪減;還有白話文翻譯,幫助讀者掃除閱讀障礙。原價1580元,現價只要98元,一套6本,領券還能再降20元,78元就可買到。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