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清秋(10):古城風情

2021-01-16 華文悅讀


中原到蔥嶺,歇馬疏勒城。

東來西往客,天南海北音。

絲路歷艱險,異域識風情。

秋去葉蕭蕭,冬至雪紛紛。

臨別一壺酒,重踏萬裡程。

商賈聯中外,風俗化古今。

遙想千年事,夜久意難平。

何當邀儔侶,再作喀什行?



‍‍‍‍‍‍‍‍‍‍‍‍‍‍‍‍‍‍‍‍‍‍‍‍‍

‍‍‍‍‍‍‍‍‍‍‍‍‍‍‍‍‍‍‍‍‍‍‍‍‍‍

喀什之美,美在雪域風光,也美在西域風情。作為古絲路在中國西部邊陲的重要驛站和歷史悠久的中外文化、貿易、交通重要交匯地,歷史印記與現代元素在這裡並存,東西方、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在這裡碰撞、融匯,呈現出和而不同的獨特魅力。



「不到新疆就不知道中國有多大,不到喀什就不算到過新疆,不去老城就不算去過喀什。」這是去過喀什的人都知道的三句話。10月23日一早,我們便前往喀什古城參觀,喀什官方將特意為「京和號」的客人們舉行開城儀式。



喀什古城原稱「疏勒」,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漢時張騫所記載的古疏勒城。古城位於市區中心,佔地超過4平方公裡,民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我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迷宮式城市街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古城東北角的高臺民居建築


古城街巷縱橫交錯,布局複雜多變。有的道路走出去便豁然開朗,有的卻曲徑通幽,讓外人迷失方向。其實腳下的地磚就是路標:沿著六角的地磚走,便可走出「迷宮」;沿著四角的地磚走,前面就是死胡同。當然,你也可以向熱情友好的古城居民問路。‍‍‍‍‍‍‍‍‍‍‍‍‍‍‍‍‍‍‍‍‍‍‍‍‍‍‍‍‍‍‍‍‍‍‍‍‍

古城民居的門也是很有講究的。這座在建的6層花園式民居集合了維吾爾族的磚雕、木雕、膏雕等傳統手工藝,造價高昂,主人在當地被謔稱為「巴依老爺」(財主、有錢人)。在豪宅的後門前,導遊小張詳解了關於「門」的儀俗,教人大開眼界:



維吾爾族人性情豪爽,對於財富也毫不掩飾。一個人家有沒有錢,首先要看他宅門氣不氣派。受中原文化和羅馬文化雙重影響,大門一般為雙扇、拱圓形,其中一扇門上還常常開有小門和矮門。開一扇門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雙門打開表示男主人在家可以隨時待客,雙門緊閉表示不方便會客,大門前掛了布簾表示正有客人來訪。從前,前門只供主人和尊貴的客人進出,而有求於主人或是地位比主人低的客人、家裡的僕人進出須走後門......



喀什古城猶如維吾爾等各族民俗風情的生動畫卷,是喀什噶爾的靈魂。每天都有成群結隊的中外遊客來此觀光,而古城居民似乎並未覺得受到打擾,依舊恪守傳統的習俗,過著與世無爭、無事可擾的平靜日子。




在這裡,我看到了這個城市古老的過去、寧靜的當下。


                 店‍‍‍‍‍‍‍‍‍‍‍‍‍‍‍‍‍‍‍‍‍鋪裡的兒童 |

| 巷子裡的老人

‍‍‍‍‍‍‍‍‍‍‍‍‍‍‍‍‍‍‍



1798年,英吉沙的一位維吾爾族女穆斯林——古麗熱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於喀什噶爾。她沒有子女,人們便以她所遺留的旅費擴建了此地一所小清真寺,並取名為艾提尕爾清真寺。


「艾提尕爾」在維語裡是「節日、歡樂的廣場」的意思,清真寺是穆斯林舉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此寺始建於1442年,後經歷朝多次修繕、擴建,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亞州最有影響的三大清真寺之一。對於那些一生欲往麥加聖地而不得的穆斯林來說,能來此寺朝拜就是此生目的。




艾提尕爾清真寺融阿拉伯與維吾爾風格為一體,是一個有著濃鬱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伊斯蘭教古建築群,是全疆穆斯林「聚禮」之地,也是古爾邦節和肉孜節群眾歌舞遊樂的場所,每天到這裡禮拜的穆斯林多達數千人。



寺內,環境清幽,秀木參天。




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因為險峻的蔥嶺(帕米爾高原)阻隔,西行的商賈要在這裡歇腳後重整行裝再出發,翻越蔥嶺而來的商賈需在這裡休整後繼續東行,兩邊的客商也常常在此進行貨物的中轉後打道回府。久而久之,喀什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商旅驛站和貿易集散地。

公元前128年,張騫出使途徑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疏勒國時,曾驚嘆疏勒城(現今喀什)居然同中原的城鎮一樣,有很象樣的街道和店鋪,城裡城外車水馬龍,駝隊馬幫熙來攘往,行商坐賈比比皆是,雜貨紛呈琳琅滿目,眾人服飾絢麗多彩,所操語言聞所未聞......聞名遐邇的喀什大巴扎就是經過兩千多年的演變而形成的一個傳統貿易市場。

巴扎,維語為「集市」之義。喀什大巴扎全稱是「中西亞國際貿易市場」,佔地250畝,內設地毯、布匹、生產資料、柴草、小刀、乾果等21個專業巴扎,是我國西北最大的國際貿易市場。喀什及新疆的各種土特產、手工藝品、日用百貨、瓜果蔬菜等應有盡有。在牲畜巴扎,你還可以看到古絲路上以貨易貨的古老貿易方式。

喀什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具有「五口(岸)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區位優勢,與周邊國家貿易交往由來已久。在喀什大巴扎裡,巴基斯坦的工藝品、土耳其的絲巾、吉爾吉斯斯坦的望遠鏡、沙特的乾果......都可以買到。


大巴扎外面的馬路市場,也是感受維吾爾民俗風情的好地方。




在喀什大巴扎前面,路遇疑似維族小寶寶,笑吟吟地看著陌生的我們。眾人紛紛拍照留念(感謝各位團友提供美照)。



晚上8點多,我們到達喀什站。旅遊專列將於21:49發車,前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一切都順利、有序、安寧。



本篇行程:月星錦江國際酒店—喀什古城—艾提尕爾清真寺—喀什大巴扎—喀什站

本篇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喜歡就點下「在看」再走吧

相關焦點

  • 絲路電影節丨電影《畫餅》劇組現身絲路國際電影節 演員臺上爆料毫...
    西部網訊(記者 馬晴茹 趙昊 凌旎 宋洋)今天(10電影《畫餅》劇組現身絲路電影節媒體發布會,王寧、修睿等演員同臺逗樂。超前預告吸睛十足 影片將於2021年全國公映據了解,該影片全程以西安為背景進行拍攝,通過一個詼諧輕鬆的尋寶故事展現出這座古城的特色風情。而對於影片的片名《畫餅》,導演李子軒也在現場分享了其中含義,這不僅是關聯到西安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肉夾饃,也與影片中各個角色都在為對方「畫大餅」各懷鬼胎有關。
  • 莎車古城藝人醉心延傳絲路花帽技藝
    在素有絲路民族「花帽之鄉」之美譽的莎車古城,花帽藝人麥麥提吐孫和徒弟們忙碌個不停止…  「我出生在一個花帽世家,受祖父和父親的薰陶, 從小酷愛花帽藝術,延續祖傳技藝是我最大的心願。」麥麥提吐孫說。  1995年,初中畢業後的他,繼承了父親的職業,學習花帽製作技藝。從1997年開始,麥麥提吐孫先後組織妻子、弟弟和鄰居等15人在家中設立作坊從事製作和經營民族花帽。
  • 絲路故事歷久彌香_社會新聞_大眾網
    當天,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主辦、人民日報《環球人物》雜誌社承辦的2020首屆「絲路友好使者」盛典舉行。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大會、中外媒體、海內外友好團體等推薦產生的百餘位候選人中,10個國家的10位個人、1個團體獲「絲路友好使者」殊榮。阿妮塔和她的中國丈夫元朝輝位列其中。  相遇是緣分,獲獎,卻不是偶然。
  • 昨晚,一場民族風情視聽盛宴震憾西安觀眾
    連日來,在第五屆絲綢之路藝術節上,來自藏族、哈薩克族、蒙古族、漢族的藝術家們,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民族風情視聽盛宴,令西安觀眾領略到雪域高原與綠色草原的壯闊,各族同胞天然未經雕琢的藝術天賦,以及各民族文明交流共融的感染力。舞劇《駝道》融合三民族特色 舞出中西商貿繁榮 古絲路文明,由一條條駝道及商隊連接在一起。
  • 神秘的精絕古城,傳說中的精絕女王,他們為何會突然消失?
    尼雅遺址精絕古城被發現的過程我就不多說了,不知道的可以百度一下。我在這裡重點說一下精絕古城的位置-現在的新疆民豐縣,絲路南道上的必經之地。更重要的是它還處在且末和和田中間的位置。和田到且末有600公裡多一點,一路都是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行走,中間只有精絕古城一個補給點,而且只有這裡有水~尼雅河。以當時絲路商隊的運載方式和行進速度來判斷,差不多是一天最多50公裡,這還是在天氣好,沒有迷路,沒有繞路,沒有土匪的情況下。
  • 我們吃的火龍果等熱帶水果,大多來自廣西這座古城
    這座小小的古城,把東南亞各國的民族風情都盡攬懷中。1953年,鎮南關改名睦南關,1965年又更名友誼關,曾經的戰爭之門,伴隨著歷史的腳步緩緩關閉,一座新的交流之門隨之打開。如今憑祥古城生活著11萬人,其中80%是壯族,和平與歡樂成為這裡新的旋律。1992年,國務院批准憑祥市為沿邊對外開放城市。
  • 羅布泊、精絕古城、沙漠公路……走進絲路深處
    王炳華講述精絕考古精絕古城,這個在懸疑小說中經常出現的地名,在歷史上是真正存在的。這個2000多年前立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古老城邦,是古代絲綢之路南路上的一顆明珠。在這裡,從事考古工作40多年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王炳華和他的團隊發掘出無數珍貴的文物,從精絕國王夫婦的乾屍和中西方風格交匯的墓葬、佛寺建築、到漢朝文字木簡、西亞風格的印花棉布,我們看到這個絲路小城2000多年前的繁華和東西方交流的盛況。然而,它的落幕卻是如此突然,在王炳華眼中「精絕考古,是一局並沒有結束的棋」,它還有很多謎題等待我們去挖掘。
  • 光景美圖分享96:愛丁堡(英國),充滿蘇格蘭風情的歷史文化古城
    英國是一個由多個島嶼組成的西歐島國,今日份的雲遊目的地便是來自英國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愛丁堡(Edinburgh)是英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是最能體現蘇格蘭風情的城市,這裡有著數不清的歷史名建築,而且都很好的保存了下來,整個城市充滿古典的建築美感說到愛丁堡,最著名的當屬愛丁堡的象徵
  • ...央視10套今日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 西昌:絲路天燈 照亮...
    CCTV-102020.1.19 15:38播出《中國影像方志》四川卷 西昌篇西昌篇 預告片絲路天燈 照亮禮義之州 禮州作為西昌首鎮,在西南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的帶動下,商貿繁榮,文化昌明。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從西昌完美升空,時間分秒不差,首次實現了「零窗口」發射,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史上的一個奇蹟。 此後,中華民族的探月之旅正式啟航。嫦娥二號、三號和四號等我國所有探月太空飛行器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現了「零窗口」發射,西昌不僅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第一」也贏得了「中國探月港」的美譽。
  • 光影藝術來恆春 照亮百年古城
    透過光影藝術家巧手,屏東恆春東門古城樓散發讓人驚豔的典雅美感,光從上方的城垛透出,給人親近感。記者潘欣中/翻攝非報系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經屏東縣長曹啟鴻邀請,將世界級的燈光設計帶進恆春;今天起至下月2日,光影藝術家用巧思為有130年歷史的恆春古城,增添迷人風韻與浪漫氛圍,讓百年古城華麗變身。
  • 武功古城河灘會日期擇定緣由之考證推論
    想法丨發現丨習慣丨人文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武功古城河灘會,作為中國市場貿易的發端和絲路南道重要的貿易節點,肇啟於堯舜時代,繁榮於漢唐時期,歷經四千多年演進發展,至今興盛不衰。其「前世今生」,筆者已作專文記述,這裡僅就武功古城河灘會日期擇定緣由的考證推論文稿發表如下,旨在拋磚引玉,與學人們共同探討。據史志資料記載:周人始祖后稷承蒙其父親帝嚳德行的薰陶和母親姜嫄懿言的教誨,自小立下胸懷天下、普濟眾生的大志,在佐禹治水歸來後,開耕試種,樹藝五穀,設臺教稼,裹腹百姓,惠及蒼生。
  • 唱響「新絲路」,弘揚正能量,著名作曲家朱思思創作《絲路彩虹》
    2015年,著名女作曲家朱思思老師在參加北京市文聯文藝志願者服務系列活動——走入新疆文藝支教工作時創作出了《絲路彩虹》。主要聲樂作品:《天邊的駱駝》、《祖國,我永恆的媽媽》、《絲路彩虹》、《夢回故鄉》、《賀蘭山》、《三秦抒懷》、《草原剪影》、《神女》、《山知道,水知道》、《小雪》、《美人魚》、《我從黃土地上走來》、《東方女神》,戲歌《北京胡同》、《紅樓情緣》、《水袖如花》、《梅蘭芳香》、《中國畫》、《詩畫江南》、《蘇皖風情》,古詩詞歌曲《醉花陰》、《鵲橋仙》、《滿江紅》、《元日》,童聲合唱《和平小天使》
  • 史上第1次:華夏文旅絲路電音派對璀璨綻放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華夏文旅將「制噪」史上第一場以絲路為主題的電音節派對,與眾不同的勁爆嗨爽,超乎想像的視覺盛宴,西域風情,歐美風尚,最刺激超炫酷的絲路電音將激活千年古都。電音界女王:中國新說唱火辣DJ傾情加盟知名搖滾大咖空降絲路電音節,DJ也是個個身手不凡,中國新說唱特約火辣DJ MAGGIE,風靡全中國的神曲《小蘋果》舞曲製作人Schweik.G,CARGO音樂總監姜竣航的也來保駕護航,電音搖滾揮灑個性,熱情舞曲散發活力,華夏制「躁」,絲路電音派對將成為成為西安最酷最潮最嗨的電音節
  • 中國最西邊的古城,晚上11點才天黑,凌晨兩三點睡覺不出奇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歷史悠久,孕育著許多國家的歷史文化都市,具有很高的傳統文化,今天來談談中國最西邊的古城,那種風格和國內其他古城完全不同,集中表現了維吾爾族的民俗風情、建築風格和經貿特色,說到這裡,你不知道是誰嗎?
  • 《絲路花雨》面世的前前後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2009-08-20 15:51  編輯:牛歡   反彈琵琶英娘曼妙醉人心轟動世界敦煌燦爛造經典———  1979年,10億人看8個樣板戲的時代結束。這年2月10日,由甘肅藝術家創作並演出的舞劇《絲路花雨》排演完成。  《絲路花雨》以大唐盛世為歷史背景,以敦煌藝術為文化底蘊,非常符合當時人們的心理需求;題材新穎:用濃墨重彩,巨幅畫卷式地展現了敦煌藝術的特殊魅力。  賣身契上找到故事原型  「文革」後,甘肅省歌舞團(現甘肅敦煌藝術劇院)排演了舞劇《驕陽頌》。
  • 重慶獨具特色的古城,耗資35億建成,卻不收門票費
    今天,筆者要和朋友們介紹的這座古城也是位於重慶市區內——大足昌州古城。說到昌州,很多人都不熟悉這個名字。說到昌州就不得不提到昌州八景,如今被稱作永川八景,桂山秋月、竹溪夜雨、鐵嶺夏蓮、八角攢青、石松百尺等八處景點,這是古時候的文人所記述,而且永川市曾經的名字就是昌州,所以被稱作昌州八景,非常的有名。
  • 周傳雄細說絲路情結 專赴土耳其為新MV取景(圖)
    臺灣「情歌王子」周傳雄昨天現身古城,為其最新專輯《藍色土耳其》宣傳造勢。前不久,周傳雄專程赴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為專輯拍攝MV。昨天,他接受記者採訪時,大談他的絲綢之路情結。   「不知為何,我對絲綢之路有種特殊的情結。十前年,為拍攝一個寫真集,我們選擇絲綢之路為外景地。從絲路的起點西安出發,過蘭州、到新疆,一路走去,見識大增。
  • 人間最美是清秋,靜對一山一水的月光,靜聽秋蟲的啁啾,山水清音
    人間最美是清秋。這個秋天啊,我一直想和你走上那條楓葉鋪滿的小路,有秋風的柔謐,有白雲的閒逸,有你一顆陪伴聆聽的心,與我同守歲月的綿長,那是一幅至美的生命的畫卷……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裡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清秋,是明淨,是絢爛,是埋藏在歲月風骨裡的溫潤與美麗。沒有哪個時節,能像清秋時節這樣惹人動情。
  • 「冷」面美人「清秋」-《相愛十年》後-卻終結在《你是我兄弟》中
    記得,還是懵懂小夥時,第一次還是在黑白電視機上,偶然看了《金粉世家》電視劇,深深被「冷清秋」的孤冷、桀驁的性格迷住了,也被劇中清秋命運的悲哀所打抱不平!該局尾聲更是讓觀眾感嘆命運的不公!時隔多年,這一點也是讓我不想再看《金粉世家》的原因!
  • 首屆「絲路友好使者」評選結果揭曉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首屆「絲路友好使者」評選結果日前在京揭曉。本次活動在100多個候選者中評選出來自10個國家的10位個人、一個團體為「絲路友好使者」,涵蓋農業、工業、航運、商務、教育、藝術、衛生等多個領域,充分體現了「一帶一路」不僅是增長之路、繁榮之路,更是文明之路、合作之路。在活動頒獎典禮上,獲獎者阿妮塔現場講述了她和丈夫創辦跨境電商平臺、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百姓的經歷,更多的獲獎者則通過遠程連線分享了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