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客 | 文
每到秋冬交際,天氣轉冷,大家穿上厚厚的衣物。許多院校就會為學生組織起「拔河」這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又附帶「增強團隊凝聚力」額外BUFF效果的戶外遊戲。
拔河曾經是一種純粹比拼氣力的運動項目,這個玩法歷史悠久,在我國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古畫中的拔河,所用道具巨粗無比
然而在如今這個年輕人普遍不講武德的年代,與展現肌肉相比,拔河場上最吸引眼球的,往往是選手們天馬行空的戰術和腦洞大開的創意。
12月4日,鄭州鐵路技師學院舉辦了運動會。在拔河項目上,幾位前排的同學頭戴搞笑頭套參加比賽,結果還真用這種奇策贏得了不少勝利。
點擊播放 GIF 0.0M
啪的一下就舞了起來,甚至連手都鬆開了
就連新華網都在微博上報導了這個黑科技,在網友間引起了一波熱議。
從小到大,就算再不喜歡體育的朋友,相信也會對「拔河」這個運動非常熟悉。
作為經常在學校裡刷存在感的團體活動,它讓人又愛又恨,擁有著一種獨特而又神奇的魅力。
由於拔河比賽需要花費不少力氣,通常在班級選定參賽選手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想要盡力迴避。可一旦被點名的選手真正進入到比賽當中,不管事先對參加這個活動有多麼嫌棄,大家卻都會把種種雜念拋之腦後,為了團隊勝利拼盡全力。
也不知突然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這股勝負欲……
更難得的是,拔河比賽還是那種不需要參加,光是在一邊看著,就能收穫到大量快樂的遊戲。
當然,偶爾也會有這種夢碎一地的悲劇……
單純地發力是一個解放天性的過程。在選手們使出自己吃奶勁兒的過程中,往往會痛苦不已,表情扭曲。
這讓拔河繩的兩端,瞬間就變成了表情包的高產地。
而在分出勝負之時,雙方選手們又能同時感受到一種從酷刑中解脫的喜悅。獲勝的隊伍裡,那些平日裡高冷或內向的人,往往也會形象崩壞地與隊友們歡呼雀躍在一起。
參與拔河的人數通常很多,但排在隊伍最末尾的選手,往往都是整局比賽中最惹人矚目的焦點。他們通常會展現出比其他隊友高十倍的熱血拼搏精神,吸引到觀眾朋友們的注意。
點擊播放 GIF 0.0M
有的選手會指尖死死摳住地面縫隙,用驚人的毅力,展現出人也能擁有植物一般的抓地力。
而就算地上沒有能夠借力的點,末尾選手常常也會把繩子的末端與自己牢牢地綁定在一起。無實物給大家表演出一番自己早上賴床的絕活本領,死活也不會離開自己身下這塊安逸的地皮。
點擊播放 GIF 0.0M
其實將繩索與自己系在一起,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做法。BB姬在這裡提醒各位朋友儘量不要模仿學習。
特別是,有人明明排在隊伍的倒數第二位,卻還把繩子繞在自己身上……如果搞出這種自受絞刑這種離譜行為,只能說腦子實在有問題……
點擊播放 GIF 0.0M
一個想要命,一個想要贏
在策略上來講,一般被安排在隊伍末尾的選手,都擁有著一副光是看上去,就覺得難以撼動的身軀。
這就好比把繩子末尾系在了籃球架或者大樹上,簡直堪稱作弊。有這樣定海神針級別的隊友坐鎮,不光己方的選手們感到心中有底,也會在開戰前就極大地打壓對手的士氣。
在班級裡,拔河比賽往往是這些重量級選手的高光時刻。而通過比賽,也恰好讓剛剛學習好物理的學生們切身溫習了一遍,重力具有著能讓人巋然不動的強大威力。
點擊播放 GIF 0.0M
派重力選手坐鎮後排,似乎確實有科學依據。有人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拔河比賽,認定一個人的力氣其實與比賽結果並沒有太大干係。
真正作用在繩子上的,其實主要就只是重力與摩擦力。
所以這也解釋了拔河場地,為什麼又被大家稱為「吃鞋」機器。
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無疑是對選手們腳下鞋子的質檢儀。在場地當中,經常有人能夠拾取到「某個人落下的整片鞋底」這種平時幾乎見不到幾個的迷之稀有道具。
點擊播放 GIF 0.0M
而如果有人心大,穿了一雙像皮鞋這樣不合時宜的裝備出現……
難免就會在比賽中上演一出「爆鞋」絕技。
點擊播放 GIF 0.0M
皮鞋:你TM要拔河?那我裂開了……
畢竟在拔河比賽中,就連根紅苗正的運動鞋,也難免會在摩擦力的痛苦折磨下面目扭曲。
點擊播放 GIF 0.0M
可以說,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就好像兩隊戰士之間刺刀見紅的生死相搏。消耗掉了年輕人大量無處安放的體力,以及被優勝劣汰下來的鞋底。
不過在文章開頭我們提到過:如今的許多拔河比賽,已經不再是雙組戰士間你死我活的無腦角力。
年輕一代人講究的是「巧勁兒」,是「策略」。
這就好像如果有獅子追過來,人們並不需要比獅子跑得快,只要比其他人跑得快就可以了的道理。
如果自己的隊伍不想要拼死發力,那麼只要讓對方變得比自己更沒力氣就可以了。
於是在近幾年,人們觀看拔河比賽的注意力逐漸從後排轉移到了前排。
因為大家永遠也想不到,在前排雙方都會安排上怎樣舉止驚人的逗逼。
為了不被對方的力量拉過去,拔河項目需要雙方選手氣沉丹田,在底盤發力,保持隊伍的根基牢固。
一旦被對方的舉止逗笑,難免就會洩了氣,身體自然也就跟著發不上力。節奏一旦被打亂,就相當於這場比賽已經大勢已去。
所以,在這項比拼肉體的項目中,近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隔著拔河繩的「遠程魔法」攻擊。
像文章開始提到的戴頭套或面具的取巧方式,是最基礎的招式之一。但這同時也是把雙刃劍,在貼吧裡,經常有人反饋說,己方隊友會覺得事情荒謬,反而比對方笑得還要更沒力氣。
這種戰術特別忌諱回頭
但某些同學,則在相貌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喜感天賦,光是正常施法,就足以給對方前排造成致命的精神打擊。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種貼合自然的物盡其用,往往具有著更大威力。
有些選手雖然在長相上並不獵奇,但卻擁有著足以震撼全場的表演天賦。能夠集中在自己的世界當中,眾目睽睽之下毫不怯場。擺在前排,就連觀眾都能感受到他所展現出的極大殺傷力。
點擊播放 GIF 0.0M
但有些選手的行為實在是過於獵奇,這種吟唱錯誤的施法方式,不僅很難成為己方的戰力,還會讓隊友們陷入迷惑狀態,並不可取。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是鐵索渡江來了?
當然,除了場地上比賽的選手們。場邊激情指揮的人們,同樣也是拔河比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戰力。
由於雙手都處於解放狀態,指揮人員往往表現得更加忘我,在氣勢上仿佛比正在拔河的選手還要用力。
點擊播放 GIF 0.0M
而他們這種奪人眼球的「場外施法行為」是否影響了拔河比賽的公平性,長年來也一直存在著爭議。
組織一場拔河,按理說只要準備一條牢固的繩子和場地足以。但卻需要雙方選手、指揮以及一大票圍觀群眾共同參與。
說簡單也簡單,說麻煩也麻煩,大家還要格外注意好安全防範問題。
但在拔河比賽結束以後,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一段忘我而又歡樂的回憶。
拔河這個老東西,還真是個好遊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