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瀾·兩會評論|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2020-12-05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八一評論微信公眾號 作者:辛士紅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人無德不立,官無德不為。3月10日上午,習主席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並對如何立政德提出明確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長遠指導意義。

政德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政德正則民風淳,政德毀則民風降。正如《論語》中所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做人講人品、為官講政德,這是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的基本要求,也是共產黨人必須堅持的道德操守。我們黨在選人用人上歷來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就是因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領導幹部的政德好壞,絕不是私事、小事,而是事關黨的形象和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大事、要事。

立德,就要明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領導幹部首先要修好大德,就是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

立德,就要守公德。公德就是公眾之德、公權之德和工作之德。守公德就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立德,就要嚴私德。百行德為首,品潔人自高。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於人民。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防止子女打著自己的旗號非法牟利,防止身邊人把自己「拉下水」。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對軍隊領導幹部來說,德是素質的靈魂,既要修德在前、立德在先,更要在「德」的標準上高於官兵、嚴於官兵。如何立德修身?習主席強調,要多積尺寸之功。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慎獨慎初慎微慎欲,培養和強化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意識和能力,做到「心不動於微利之誘,目不眩於五色之惑」。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更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

解放軍報3月12日「2018兩會特刊」

相關焦點

  • 明大德 嚴公德 守私德
    明大德 嚴公德 守私德 2016年12月14日 08:51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魏智威 字號 內容摘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做到以信念
  •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原標題: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政治生態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汙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並特別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 習近平談黨員幹部如何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論述道德的內涵和作用,號召人們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並對黨員幹部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提出了嚴格要求。今天,黨建網微平臺與您一起學習總書記的部分重要論述。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 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高校要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和使命
    「德」的本義是「道德」或「品行」,包括私德、中德、大德。德育的目標是品德潤身、公德善心、大德鑄魂。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學校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對教育的需求,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原標題:論核心價值觀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蘇令銀   在中華文化語境中,作為一個道德範疇,「德」涵蓋了誠信、仁愛、正義等一切美好品行。日前,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系列講話,從「大德、公德、私德」三個層次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使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 領導幹部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守公德以勤 嚴私德以廉 把領導幹部思想道德建設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領導幹部要講政德』的諄諄教誨,語重心長,言猶在耳,振聾發聵,這是對廣大黨員領導幹部的指引和鞭策,體現了總書記對領導幹部這一『關鍵少數』的殷切期盼和真切關懷。」
  • 楊明嬌:在抗擊疫情中引導大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全力以赴,湧現出不少先進典型。他們展現出的擔當作為、共克時艱的良好風貌,在中華民族道德史上書寫了新的篇章。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
  • 明大德 守公德 嚴私德:把立政德擺在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位置
    大德是領導幹部政德中的最高層次。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明大德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優勢。可見,明大德是領導幹部政德建設的首要任務。  公德是領導幹部幹事創業的基本操守。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 李錦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立政德」重要思想 堅持明大德...
    原標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立政德」重要思想 堅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進一步優化政治生態 根據省委「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專題警示教育的安排意見,5月11日,省委中心組召開理論學習會議,以魯煒案件為反面教材,聯繫我省發生的「陳楊周」等案件,對照黨章黨規黨紀,對照「三嚴三實」原則,把自己擺進去,開展集中研討,省委書記李錦斌主持會議並講話。
  • 青年幹部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身為青年幹部,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所謂大德,就是要忠誠老實。要始終堅持理想信念,在是非之間、風險之間、誘惑之間守住底線、堅定立場。「大德不明、則問題叢生」,一個人失去了大德,就失去了正確人生的方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青年幹部就應該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擁有家國情懷,用大德涵養本性、用大德引領航向、用大德照亮人生。
  • 評論:「私建電梯盡孝」的私德與公德
    評論:「私建電梯盡孝」的私德與公德 2014-12-23 10:45:30筆者認為,作為一名現代公民,最應當要在酈先生「私建電梯」的故事中明晰其中的「公德」與「私德」。如若將「公德」與「私德」混為一談,恐怕永遠也得不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孝,屬於私德。百善孝為先,在孝的方面,酈先生可謂表現「完美」。母親患腿疾,卻住在五樓,自然是行動不便。安一部觀光電梯,自然能夠實現「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的目標。
  • 私德與公德,人民與公民
    如何評價管仲,既是看待問題的視角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公德與私德的問題。私德屬於個人的道德範疇,比如一個人善不善、仁不仁,對人有沒有禮貌,做事講不講規則等都可看作是私德領域。公德指的主要是家國情懷上的表現,在民族存亡之際,能不能守得住大節,不投敵不偷生,就是守住了公德。拿這次疫情來說吧,在病毒肆虐之際,有的商家為了獲得高額利潤,囤貨居奇。哄抬價位等行為,就是有悖了公德精神。發國難財,吃帶血的饅頭,缺失的是基本的公義之心。
  • 做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模範
    ■鄧一非●新時代革命軍人在社會道德建設中走在前列,就要增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道德自覺,不斷增進道德認知、強化道德養成德行天下,乃國興業昌之基。
  • 評論:公德和私德,可以為修養,不可以為工具
    公德和私德,很多時候要分開來講。有人私德有虧,但在公德不含糊。有人私德特好,但是公德全無。就這兩年來講,道德是一個很微妙的話題。就說最大的公眾圈兒:娛樂圈。說到道德,就繞不開娛樂圈。因為現在滿屏都是娛樂的新聞。有時候也不得不悲嘆,如今我們除了娛樂還能做什麼。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說說「公德」與「私德」
    公德,就是公共道德,是旨在維護公共秩序的道德規範。公德源於人的社會性。人們必須進行各種社會交往和公共活動才能滿足生存發展的需要。為了使社會交往和公共活動正常進行,就必須建構相應的公共道德準則,否則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行。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共道德反映著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和社會生活的正常要求,必須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堅決的維護。
  • 公德與私德,一個都不能少
    因此,提高對私德的重視十分必要,只有人人遵守私德,社會公德才有更加牢固的基礎;只有重視整個社會的私德建設,將私德與公德置於同等位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道德建設才能真正取得實效。【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私德 公德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德」是源自社會公眾內心的情感和信念,是指社會個體的品行和道德。
  • 新時代革命軍人:做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模範
    ,就要增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道德自覺,不斷增進道德認知、強化道德養成德行天下,乃國興業昌之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著眼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道德建設,提出了「引導人們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明確要求。新時代革命軍人全面提升道德素質,就應從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起,以崇德修為、立德正身的高度自覺,努力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率,用良好道德風範書寫精彩軍旅人生。「德者道之功,仁者德之光」。
  • 陳來:中國近代以來重公德輕私德的偏向與流弊
    吾觀中國之臣民,私德為重,公德為輕。劉師培的教科書全面陳列了中國古代倫理的觀念,間或從近代的立場上加以評論,而本文所注重者仍在其公德—私德之觀念。《倫理教科書》十八課為家族倫理部分之結論,十九課「論公私之界說」,始為社會倫理部分。
  • 公德與私德
    張 煒  說到李白和杜甫等歷史人物的言行,對其評議,有人認為也有個「公德」和「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