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臺中逛書店看文創,除了誠品生活,這幾家也值得打卡

2021-01-07 北晚新視覺網

如果說臺北的書店數量較多,那麼臺中的書店品牌也不少,我以遊學的方式行攝下來,總有些小小的心得。

作者:好攝女(書店記錄者,行攝40多個城市的書店,記錄書與人的故事。著有《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等)

每次到臺中,我住的酒店就在勤美綠園道附近。入住酒店放好行李後,第一站必去附近的誠品生活。第一次到誠品生活(勤美綠園道店),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書區,有《誠品時光》繁體版,旁邊還放了一盆植物。

後來我每到臺中必來這裡,有兩個需求,一個是二層的誠品文具,買我的剛需,比如書寫的筆、常用的紙膠帶。另一個剛需是負一層的春水堂,除了喝奶茶,還會解決一個人泡書店的正餐。

逛完誠品,就會散步到附近的新手書店。從新手書店的選書上能看出它的獨特性,以人文與藝術類的居多。我對創始人鄭宇庭做過專訪,特別問過:「你覺得你是一個選書師嗎?」他說,他們書店的書是經過團隊篩選的,最終決定權在他手裡。

新手書店既然是大家喜歡去拍照打卡的好去處,當然少不了原創的文創產品。我自己買過他們家的手帳本和徽章。特別是徽章,把我喜歡的黃跟綠很好地搭配起來了,還給它們取了很文藝的名字,比如「我們都只是新手」「徒步旅人」等。

新手書店的店長很用心,她會用作廢的海報當包書紙袋,初心就是想到讀者把書放在包裡,害怕書受了擠壓。去年秋天,我看著有紙膠帶和美麗圖案的書袋,心裡暖暖的。

我記得在跟拍新手書店的講座時最珍貴的花絮就是,創始人鄭宇庭抱著他兒子,在書店門口看貓咪的樣子。當時,他跟我說中途要回家吃個晚飯。過了一陣子,我看見他抱著兒子路過書店了。沒有進來,我主動開門走了出去。他兒子逗貓咪的樣子,很開心。我說,我記得他,你常在你的臉書上分享。他脫口而出:「常有網友說,是在臉書上看著我兒子長大的。」

不瞞大家,據我觀察,他的臉書上,有一半都是跟兒子有關的故事。有親子閱讀,還有親子旅行等。說的都是日常,就是那麼暖心。他應該是我見過的書店人中少有的暖爸。

在臺中跟臺南一樣,三公裡內的行程,我都是步行。從新手書店出來,我就會開著手機地圖,跟著導航步行到梓書房。臺中梓書房是一家二手書為主的書店,店主是兩個女生,她們都很愛貓咪。我第一次到梓書房是冬天,過年前夕。第一次吃臺灣的水餃,是梓書房的店主煮給我的,裡面有蝦仁、薑片,當時餓了,也沒顧上面子,全部吃完。

梓書房讓我覺得有溫度的地方,都在它的細節處。比如,衛生間裡放著手作皂;手衝咖啡沒喝完,可以裝進透明玻璃瓶裡,讓我帶走。書店有些書是店主收藏的,絕對不賣,但讀者可在院子後面的屋裡翻閱。梓書房的佳真和育慈,我平時跟她們幾乎不聯繫。但每次到了臺北,下了飛機還在等行李的時候,我會聯繫上她們。平時都不知道彼此的動態,到了書店見面時的親近,這樣的舒適感,我很珍惜。

以上三家書店就是我每次到臺中必去的書店,以下三家書店,未必每次都去,但每去一次,都還挺舒適的。

如果你第一次到臺中歌劇院,不管去不去「好樣玩藝兒」,也一定會在一層那個文創產品區停留一下,其實它只是「好樣玩藝兒」的一部分。我第一次進去,看見落地窗的咖啡區,腳就挪不動了。空間明亮,我點了玫瑰冰拿鐵,顏值很高,味道剛剛好。看著窗外,放空了許久。後來看好樣地圖,我才知道這個咖啡區叫「好樣度量衡」。往上走,到了歌劇院的五層,我發現了好樣的書店區,書的類別以生活方式為主。如果把開的書店當成是自己作品的話,臺北的好樣本是汪麗琴老師的第一個作品。那麼她在臺中歌劇院完成的4000平方米一、五、六 三個樓層的好樣玩藝兒空間的設計經營,算是她的第二個作品了。

從這裡出來,步行一小段路,時長也就十分鐘吧,就能抵達屋書店。區別於我泡過的連鎖複合書店,屋書店裡的所有雜誌都能閱讀,每種雜誌都至少有一本拆開了供你翻閱。這家店能讓我在裡面坐上幾個小時,就是因為有最新的《Premium》。今年2月,我把本年已經上市的三本《Premium》都閱讀了。雖然可以一次取三本到餐廳,但我還是看完了一本再取下一本的。總有人問我,如何拍好照。我答,多看雜誌書。每次看日版的《Premium》,能讓我翻兩遍以上的就是圖片。拍與被拍之間,技術不是學來的,而是燻來的。

無印良品書店,從來不在我的打卡範圍裡,去這裡是我的日常,逛到了,就是一種緣分。臺中的無印良品書店(中港店)也在歌劇院附近。從歌劇院出發,步行時間在20分鐘內。這些年,行攝了上海、香港、臺北的無印良品書店之後,我覺得臺中無印良品書店(中港店)的書分類最有趣,比如「追尋健康自我」「晚安讀本」等。另外,這裡的文創產品區沒有一本書植入,我很喜歡這種「不端不裝」的空間,書架旁邊還有座位。

在臺中,無論連鎖品牌,還是獨立書店,書店跟臺中的天氣一樣,不那麼極端,總給我一種有度的舒適感。這就是我的臺中書店遊學記。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文藝青年臺灣省臺中遊攻略
    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是夜不閉戶的,因為一旦犯罪肯定公開受刑,以敬效尤,不過他們除了用嚴刑峻法統治臺灣外,有一點是特別受到臺灣人民肯定的,那就是廉潔守法的精神,你想去賄絡警察或公務員,那等於直接去找死。小時候聽老一輩的人說,日本公務員跟警察在戰時食物短缺的年代,他們寧可挨餓,也不會去擾民掠奪食物,這可能是至今臺灣社會中還存在很多〝精日份子〞的原因之一吧?
  • 臺北書遊記:書店是臺北美學之旅不變的聲場
    如今,這家集茶館、餐廳、咖啡、展廳為一體的空間,是臺北重要的文化聲場。紫藤廬是建於日據時期的小樓牌子上寫著紫藤廬的簡單介紹紫藤廬所在這片區域,是臺北最重要的書店文化生態圈——溫羅汀書店群,根據幾份溫羅汀讀書地圖統計,這片區域有書店、咖啡館、文藝聲場等上百家,位處臺灣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之間,溫羅汀文化生態圈是臺北最重要的文化地標。
  • 「漫步在高雄捷運站上的書店」各有不同,卻都值得慢慢去記錄
    在臺灣環島書店行中,無論順時針走,還是逆時針走,我去高雄的次數都不多,但記得那裡的書店。每次到高雄,我會住在美麗島捷運站附近。坐橘線,一個方向去三餘書店,另一個方向去駁二文創園區的誠品生活,都是剛剛好的兩站。
  • 臺中 | 一個即使是路過也適合駐足停留的城市
    邊上的集集、彰化、鹿港也都是非常值得逛的小鎮。追求各種生活風格的設計型人,這裡則有安藤忠雄設計的亞洲現代美術館、伊藤豐雄操刀的臺中歌劇院,以及全亞洲最大的國立臺灣美術館供你選擇。你的下一次臺灣之行,不妨好好的考慮一下臺中。
  • 誠品生活臺中大遠百店開業 這裡除了賣書還教你做菜
    臺中大遠百誠品生活28日開幕,請來名廚教烹飪展示中南部首家COOKING STUDIO。   百貨雙強爭霸,誠品書店從全臺店王新光三越臺中店「喬遷」到臺中大遠百,因應大坪數及新消費趨勢,這裡不只賣書,還教做菜,28日開幕請來名廚現場秀廚藝,更引進10家人氣品牌設櫃,誠品生活走出出版業框架,將以休閒文創發揮聚客力。
  • 臺灣親子遊之臺北篇
    5天行程大致如下:(從上面的地圖應該可以看到每天都是分片區來走的)1、西門町、寧夏夜市2、博物館、天文科學教育館3、臺北國立大學、誠品書店、松山文創園區、101大夏4、北投、上引水產、大安森林公園5、淡水、機場手信在酒店、景點、捷運站等各種公共場所都有這類免費的地圖、文化指南、藝術快訊、導覽圖等各種資料取閱
  • 臺北誠品敦南店5月底熄燈 信義店將成為新24小時書店
    人民網臺北4月23日電(記者孫立極、陳曉星)臺北24小時書店誠品敦南店因租約到期即將熄燈,誠品董事長吳旻潔23日在臺北宣布,誠品信義店3樓之後接棒,成為24小時營業書店。誠品敦南店1989年創立,1999年成為24小時書店,因租約到期,將營業至5月31日。
  • 臺北五間特色獨立書店
    今日網絡科技愈加發大物,透過網絡閱讀蔚然成風,但依然還有很多人喜歡翻書的快感,更何況書店早已擺脫單純賣書的呆板印象,複合式經營模式已成常態,相比於誠品等大型連鎖書店,小而美的特色獨立書店依然充滿了他獨有的韻味,下面就簡單介紹臺北的五間特色獨立複合式書店。有興趣的書友閒暇大可一逛。
  • 臺北的這五個地標景點,有必要去看看
    這是是因為臺灣高超的機械製造技術使然。另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它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風阻尼器,這是完全針對臺灣的地震所設計的。大樓內風格獨特的開放式商鋪櫃檯乘坐的直達大樓觀景臺的電梯證書,標註:「世界最快速電梯證書」的字樣。直達後,指示標誌牌顯示:388米戶外觀景臺。
  • 【臺北藝文地圖 盤點臺北最具人氣的文青據點】
    接下來,就讓來小編贈你一張進入文青世界的入場券,帶你漫遊、探尋臺北最具人氣的文青據點,讓你體內潛藏的文青魂也跟著燃燒!書店風景這邊獨好★★★文化地標——誠品書店★★★臺灣本土自創品牌,跟一般傳統書店迥然不同。
  • 「臺灣見聞」之臺北西門町,青春洋溢的時尚商圈
    同時,西門町是臺北著名的流行商圈,最具特色徒步區是臺北第一條專為行人設置的區域,紅樓、刺青街、電影街、KTV、萬年大樓、萬國百貨、誠品書店和各式各樣的精品小店都可以在西門町看到,是臺北民眾假日最喜愛的去處之一。
  • 發現臺北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玩轉臺北6大場所
    【環球網綜合報導】提到臺北時,人們大多會聯想到數不清的小吃街和著名的臺北101大樓,但還有淹沒在城市中隱藏的隧道和藝術村落。就讓我們跟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導,與臺灣本地歌曲作家陳珊妮與獨立音樂巨星盧廣仲一起了解這座城市的過去和現在,發現臺北鮮為人知的一面。
  • 成都的城市書店數量排第一,你知道幾家?
    一座你熱愛的城市,有掌燈待你歸家的親人,有陪你古今縱談的至交,有你傾心奮鬥的事業,一定還有幾家拙樸簡靜的你時常光顧的書店。沒孩子之前,你獨自在行走和書籍中尋找智識、溫度和定力,有了孩子之後,你們一起踏進這方空間,各自覓得幾本好書,走向不同的心靈旅程,合上書本,再一起回歸都市熱鬧,重新出發。
  • 7天6晚臺北高雄偽遊記 | 美食打卡*街頭漫步
    出門在外,沒個它真的會迷路,房主的哥哥還教我們怎麼在Google maps上看附近美食and美食品評價哈哈哈。接下來的遊記我也不會說怎麼去,因為Google maps都能搜到。馬蜂窩旅遊:找玩的地方,大家都懂。臺北捷運:辣雞!一到臺北,想打開app看捷運圖的,一打開就是滿屏廣告,並且無。法。
  • 臺北人都喜歡深夜宅書店,24小時不打烊,文化人的最愛
    101看壯麗的日落,看一個城市的脈搏復甦,追上最後的夕陽,然後目不轉睛地看著下面金色的燈光,站在靠近天空的地方,看著家裡的燈光,車流像血液一樣在大樓之間流動,時間一點點過去。也就是說,夜晚街道的形成和Chines很相似,市政府圍繞寺廟舉行,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都可以享受,夜店的人氣很高,其他店也靠近了這裡,夜店除了可以找好吃的東西,填飽肚子外,還可以看購物、遊戲和表演,而且,夜市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又是另一個夜晚的生活。
  • 一年四季都能來看雨——臺北攻略之交通、景點篇
    >多彩的演出無處不在的文創河濱公園、忠孝東路、溫州街、大稻埕……一樣一樣,都是溫柔的回憶~臺北這座城市,不用清如特意介紹,相信小夥伴們都已經足夠了解了。我們對臺灣的一切想像,一切道聽途說,都一定是從臺北開始的。我們以前所知道的臺灣,其實就是臺北。臺中有其特色,臺南有其悠然,臺東有其安然世外,但這幾個都不是我們大陸人想像的臺灣。第一次來臺北的小夥伴,都願意把自己對臺灣的想像放在臺北的框架中,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
  • 10月臺灣文創產業、休閒農業深度考察
    &臺灣誠品書店敦南總店經營團隊  繼2012年、2014年臺灣遊學後,2015年全經聯再次受到臺灣建築中心、臺中建築經營協會的邀請,將對臺灣進行8天的友好訪問和深度學習、考察,遊學期間將安排兩場「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臺灣建築美學經濟協會黃南淵理事長(前營建署長)、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林長勳理事長、臺北市商業會王應傑理事長、臺灣建築中心許銘文執行長、龍寶建設張麗莉董事長等嘉賓將參與深度交流
  • 8類臺灣文創產業代表作品解讀
    這兩個由衰敗的廠房經過騰籠換鳥式的改造,搭建成的新型文創產業園,承載了臺灣文創產業太多的光榮與夢想,已然成為臺灣文創產業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  誠品書店之於臺灣,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代表。這裡有大量的書籍、生活零售產品、餐廳、咖啡館,文化生活的一切都是誠品的。
  • 我在臺灣看展覽
    事隔一個月終於整理完這一份超長的「在臺灣看展覽」手記(還有吃貨推薦)📝,希望能用文字與圖片記錄下這次旅程的美好。    這次的行程是臺北-花蓮-墾丁-高雄-臺中-臺北,出發前我就提早做好美術館的信息,因為花蓮和墾丁以自然景色遊玩為主,所以展覽都是集中在高雄、臺中和臺北三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