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城市書店數量排第一,你知道幾家?

2021-01-17 成都商報教育

文丨團媽

2020年年初時候,成都曾提出計劃2022年建成「中國書香第一城」,讓成都的市民綜合閱讀率、城市綜合閱讀指數、個人閱讀指數、公共閱讀指數位居全國前三,實體書店發展水平位居全國一流。

據了解,成都市每年新增實體書店不少於100家,鞏固「中國書店之都」地位,而根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成都實體書店數量已達到3522家,成為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第一名。

不論是小而美的精緻書屋,還是空間寬闊的閱讀空間,成都的高品質書店越來越多,它們在逐漸影響著許多親子家庭的生活習慣,也在慢慢治癒著每日繁忙的你。

一座你熱愛的城市,有掌燈待你歸家的親人,有陪你古今縱談的至交,有你傾心奮鬥的事業,一定還有幾家拙樸簡靜的你時常光顧的書店。沒孩子之前,你獨自在行走和書籍中尋找智識、溫度和定力,有了孩子之後,你們一起踏進這方空間,各自覓得幾本好書,走向不同的心靈旅程,合上書本,再一起回歸都市熱鬧,重新出發。

戳連結回顧上一期書店推薦

起初聽到「大地書房」這個名字的時候,團媽覺得應該就是個很普普通通的小書店,但是去了之後才發現,這就是隱藏在煙火市井裡的世外桃源——日式的庭院,靜謐的氛圍,三兩隻小貓在你腳下悠閒逛著,這不就是歲月靜好的模樣嗎?

大地書房在科華北路151號棕南苑B幢15樓E2,其實並不太好找。棕南苑是一個純居民小區,而且小區的電梯只達到14樓,出了電梯還需要從樓梯步行到15樓,但當你找到後,推開門的那一瞬間,真的會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據說這家書房的老闆是川大的老師,書房裡的書每一本都有編號,書的類型也很豐富,有哲學類的書,有藝術類的書,也有國內外的名著等,團媽感覺,這裡的書更像是老闆自己的私房書吧,老闆讀過這些書,也想要將這些好書分享給我們,讓我們在此享受片刻的寧靜。

書房的一樓主要是書架和座位,由於空間的局限性,因此書不算特別多,但在這裡絕對能找到精品書籍,而店主也最大化的將空間利用起來,提供了很多桌椅,整個氛圍十分安靜,非常適合來此處自習。

二樓則是日式風格更濃鬱的榻榻米房間,還有一處小庭院,如果你想要更加安謐的空間,帶上一杯咖啡和一本好書,到二樓來,足以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聽說老闆一些愛音樂的朋友偶爾也會相聚在二樓交流音樂,說不定你們啥時候來就能碰上呢?二樓也經常會有一些美學分享、電影放映、文化沙龍的活動。

這家書房雖然小,但對於團媽來說也算是一家寶藏書店了。科華路有多熱鬧,成都人都知道,24小時不打烊的大地書房,也算是為繁忙的打工人們提供了給心靈加餐的「深夜食堂」了。雖然這裡的書大多是成人看的,但是靜謐的氛圍很適合中學生來自習,或者周末的時候爸爸媽媽也可以帶著孩子來參加電影沙龍的等活動,讓他們體驗和感受這些美的東西。

其實這種獨立書店,一般來說基本都是不盈利的,所以所有座位都是一茶一坐,但是書全部可以免費閱讀。書屋因為是在居民小區裡,停車不是很方便,建議大家儘量不要開車前往。

大家都知道,喜馬拉雅是一個音頻平臺,在喜馬拉雅上聽書,也成為了許多忙碌打工人的新生活方式。而每到休息日,許多父母最樂意帶孩子去的就是實體書店,這幾乎成為大多數親子家庭的生活習慣,除了公園、展覽館、電影院等,書店也被看成休閒文化的活動空間。喜馬拉雅首家「家生活」主題書店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喜馬拉雅·家生活官方給自己的定義,就是想要為親子家庭人群提供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打造親子快樂成長空間,也正是因為書店更多的是服務於親子家庭,所以團媽探店過後覺得這家店值得推薦給大家。

書店主打的是以「探索太空」為設計主題的空間,包括好奇研究所、三體以及三體周邊的書架等,都是以宇宙、太空等元素來打造的。

「好奇研究所」是一個圓形的空間,空間裡的書架上有適合小朋友閱讀的繪本等一些和探索太空類相關的書籍,還有一些拼圖等玩具,也配置了座椅,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完全可以在這裡共享一段愉快的宇宙探索時光。

「三體宇宙」區域除了有一些宇宙探索的書籍外,還有很多很多三體的周邊,包括徽章、傘、保溫杯之類,對於三體粉來說,一定是他們的樂園了。

當然除了這些,書店也有很多其他種類的書,比如歷史人文、個人成長、商業財經、熱門小說、親子育兒等,還有在喜馬拉雅上收聽的熱門書籍,線下書店都有同步推薦,也為不知道買什麼書的我們提供了選擇便利。

書店了還有許多文具和文創周邊等產品,產品基本都是比較知名的品牌,做工很好,隨便買都不會踩雷的那種,雖然價格不算便宜,但也有很多在做折扣,折扣的時候買比較划算。但是店內只有一個很小的區域是免費閱讀區,其他座位都是一茶一座,不過還好的是,飲料價格不算特別貴。

喜馬拉雅·家生活除了提供免費閱讀、書籍零售、文創產品等基礎服務,也定期舉辦親子讀書分享、新書發布、知識沙龍、藝術展覽、文創市集、手作體驗等文化活動。住在龍湖天街附近的朋友們周末都可以帶著孩子去逛逛,一起充充電。

對於很多住在南邊、一號線一直往南的朋友們來說,在自家附近有一個書店都會讓他們開心很久。記得上次推了地鐵四河站附近的「子集」以後,很多朋友都在問團媽軟體園附近的書店有嗎?天府三街、五街附近的書店有嗎?華府大道地鐵口的遠大購物中心開業後,它家的自營書店——古月今風也來了,周邊居民又多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

古月今風書店的店面不算特別大,裝修風格也比較簡約,以純白色為主色調,白色書牆、白色書架、白色吊燈,但也能讓我們繁雜的心緒跟著一起留白。書店沒有過多的顏色渲染,幾處綠植點綴,燈光直接照射在每一本圖書上,光影的不同變化,讓人與書產生舒適的連接。

書是永恆主角,去繁從簡,每天忙忙碌碌的我們是時候和孩子一起回歸閱讀本位了。書店中間圓弧形的區域內放置的都是兒童繪本、童話故事等書籍,這一塊專門為小朋友打造的區域,雖然看上去簡約,但也不失特色。而且書封上粘貼了樣書標籤的書都可以免費借閱。

除了兒童的書籍,書店也根據人文社科、生活時尚、藝術文化、熱銷書籍等分類進行了擺放,很是齊全。小朋友在翻看繪本的同時,家長也可以選一本喜歡書,一起享受閱讀的美好。當然,團媽跟建議家長能陪著孩子共讀哦~

書店最裡面的角落裡有一面藍色的背景牆,與白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個區域放置了一些坐椅,一茶一坐,飲品的價格均價在25元左右。在這個區域內,未來還會舉辦一些新書分享、閱讀沙龍的活動,住在華府大道地鐵站附近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哦。

在訊息拿出手機就能搜到的時代,書籍存在的意義卻變得更特別了,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贈予,更是知性與感性的連接,在閱讀中尋找到紙張帶來的溫度,品味親子共讀帶來的溫暖。

我們的生活正在被它們影響,今天推薦的這三家藏於鬧市裡的悠然空間,雖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親子書店,但也值得帶上娃來打卡!

相關焦點

  • 14家成都「不為人知」的書店,我們一次性分享給你!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4月24日訊成都的書店包羅萬象,在潮流先進的同時,也有許多充滿人文關懷的歷史沉澱類書店,他們可能並不「好看」但是卻有著濃鬱的人文氣息。在被譽為書店之都的成都,我們對書店進行了一次再探索,並且將那些「不為人知」的好書店,全都記錄下來。
  • 中國文化蘊含最早的城市,如今書店數量還不如合肥,是你家鄉嗎
    說起紙書,現在很多人越來越少了,喜歡拿著手機看電子書或者看視頻雖然現在人們對紙書不像以前那樣愛,但在我們心中不能阻止不同的意義和地位,因此,因為有這樣的科學和教育城市,人們產生了疑問,那就是南京,是歷史文化最古老的地方,也是文化最早的城市。
  • 這家書店怎麼了?書店賣壽司還真是南寧第一家
    有人說書店是一個城市的精神家園,而恰巧推動城市進程的又是書店,書店作為城市發展中文化地標,對城市人的精神文明建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也推動了城市的美好建築、生活方式、文化氣息,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座城市都應該有一家好書店的理由。讀書,能積累知識,能擴展視野。回顧這些年,你是否讀到過一本讓你念念不忘的書,在你的記憶中,是否有一家無法忘卻的書店?
  • 臺灣第一大城市——新北市,在國內的城市裡可以排到第幾位?
    說到寶島臺灣的城市,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臺北市與高雄市,但其實在臺灣,真正第一城並非這兩個城市,而是很多人所不熟悉的——新北市。其第一大城市,放置在大陸又能排到什麼樣的地位呢?2019年臺灣全省完成的名義GDP為18.9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6114.5億美元,折合約為42180.68億元人民幣——略低於同期的福建省(42395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排第9名;臺灣省佔大陸GDP的比重也從高峰時期的43.8%,降低位目前的4.26%左右,縮小十倍!
  • 在臺北臺中逛書店看文創,除了誠品生活,這幾家也值得打卡
    如果說臺北的書店數量較多,那麼臺中的書店品牌也不少,我以遊學的方式行攝下來,總有些小小的心得。作者:好攝女(書店記錄者,行攝40多個城市的書店,記錄書與人的故事。著有《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等)每次到臺中,我住的酒店就在勤美綠園道附近。入住酒店放好行李後,第一站必去附近的誠品生活。
  • 2020亞洲百強城市出爐,北上廣深穩居前十,你所在城市排第幾
    但是我國還是有很多城市發展得很不錯,並不弱於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在聯合國發布的2020年亞洲百強城市榜單之中,我國一共上榜了38座城市,可見我國的綜合實力還是很強的。其中前十名,我國就佔據了5個席位,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排名第一的是日本東京。
  • 《書店漫遊——一段書店與文學的尋訪之旅》:全世界的書店都在這裡
    幾十年間中國的變化天翻地覆,再次來京的他不免震驚,眼前一切與他記憶中的城市已截然不同。  在每個城市遊覽時,卡裡翁都會去當地有名的特色書店或周末書攤逛逛,帶回幾本當地經典書目作為紀念。  歷史的當事人  瓜地馬拉的思考者書店是卡裡翁去的第一家有影響力的書店。書店誕生於戰亂之中,它引進了大量引領思想的書籍,舉辦文化派對和展覽,很快就成了抵抗和開放的中心,一度影響了這個國家的發展。在思考者書店,卡裡翁買了許多「正常書店」不會賣的書,比如《夠了,瓜地馬拉》和《暴力的手段》。不過,這家書店只存在了短短十二年,在2006年就關門了。
  • 新一線城市消費排行:奢侈消費力最強的是成都?
    有人說成都不配當"一線城市",不少網友就呵呵了……看看人家奢侈品消費能力就知道夠不夠格了!近日由《第一財經周刊》發布的新一線城市指數排名中,成都第一。
  • 亞洲百萬富豪數量前十城市:東京排在第一名,中國五座城市上榜
    而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亞洲的百萬富豪都在哪個城市,我們根據統計可以得出亞洲百萬富豪數量前十城市,雖然這份榜單並不一定權威,但是數據並不會有太大的差錯,而百萬富豪的數量從一定程度上其實也能體現這個城市的發達程度。
  • 「不務正業」的實體書店拿什麼來「續命」?
    有人說,2020年將殘存的書店拖入了絕望的深淵。杭州著名的獨立書店「烏託邦」,在疫情後發布結業通告。大眾書局也於3月19日關閉全港16間分店,全線結業。在蕪湖,經營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噹噹實體書店「噹噹閱界」,於5月18日閉店。作為誠品書店的第一家店,在5月31日正式謝幕。
  • 大眾點評網發布成都吃喝玩樂指數
    在綜合網站自有數據的基礎上,大眾點評對全國31個省會及直轄市從去年5月至今年5月的消費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從生活便利指數、消費價格指數、消費觸網指數和消費幸福指數四個維度,描繪出與消費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吃喝玩樂指數」,而成都的得分在全國城市中遙遙領先,在西部城市中更是排名第一。
  • 一丟城市書店 點燃對閱讀的渴望
    Project | 項目名稱:一丟城市書店 Location | 項目地點:中國 湖北 · 十堰 Interior Design | 室內設計:悟幾設計 努力用簡、素二字,創造一片溫暖的質感空間。
  • 全球城市500強,香港排我國第一,全球第九,那麼上海呢?
    那麼,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城市面前,它們的品牌價值又是如何呢?放在國內乃至全球又能排第幾呢?據《全球城市500強》這份頗具權威性的城市品牌排行榜的數據顯示,全球共有124個國家的城市躋身入內。其中,美國上榜城市數量佔據榜單首席之位,達到了66個。
  • 深夜中的煙火氣,探探那些繁華都市裡的24小時書店
    也許是因為這些年網絡上關於誠品書店的報導太多了,也或許是我自己去的書店太多了,總的來說,我並沒有愛上誠品敦南店。但是,在它結業的時候,我想回顧一下,這些年我泡過的24小時書店。我把泡過的24小時書店,分為「遠行中打過卡」的書店和「城市裡不止泡一次」的書店。顯然,誠品敦南店屬於遠行中打過卡的書店,但它不是我去過的第一家24小時書店。
  • 全國城市醫療資源排行榜:長沙每千人床位數排名第一
    重慶、上海、成都、北京衛生機構床位數超10萬為更全面地對比城市之間的醫療水平,數據寶以各省份和城市衛健委、統計局數據為來源,統計出全國主要城市人口、醫院數量、衛生機構床位數、執業(助理)醫生數等相關數據。
  • 特稿:成都,一座「吃飽了撐的」城市
    當時成都還僅僅只有500萬人口,一次聊天中,時任書記問我:「志綱先生,你認為成都將來有機會成為超大型城市嗎?」 我說完全沒有問題,成都有機會成為超大型城市。 孔老夫子在2000多年前就說過一句話,什麼叫好地方?什麼叫良邦?兩句話:「近者悅,遠者來。」如果按照亞里斯多德的說法「人們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建成了城市。」
  • 時尚,成都從未缺席
    在創新力方面,成都則處於候選城市的上遊水平, 其新生時尚品 牌、MCN機構數量、微博時尚美妝博主排名均進入前三名; 在吸引時尚人才方面,城市中的時尚相關專 業數量和綜合人才吸引力排名也進入三甲。在時尚發展力方面, 成都政府非常重視文化、體育及傳媒事業的發展,在該領域的公共預算佔比在候選城市中排名第 3 位;就增長速度而言,佔據首位。另外,成都的資本實力較強,城市金融發展水平以及上市公司數量在候選城市中均佔據三甲榜單,為時尚發 展提供了殷實的資本基礎。
  • 老師,你讓買的教輔書為什麼只有一家書店有?
    一、小哲是省會城市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這所學校是一所名校,有50多年的歷史,出了許多的名人,從政界,新聞界,還有影視娛樂領域,都能找到這所學校的畢業生。按政策公辦學校劃片招生,想上這所學校的家長很多,學校周圍的老破小房子,炒到了2萬一平。這可是一個二線城市。
  • 成都:中國最愛貓的城市?
    成都文化公園街拍 陪伴攝影師 | Rose成都基本每個小區都有幾隻流浪貓,大街上也有,它們大多不認生。你蹲下叫它,它就會很自然地衝你「喵」一聲,等待著你投食。成都街拍 等待投食攝影師 | Rose這一點倒是和成都人隨和的性子很像。不管你來自哪裡,在這座城市裡,少有陌生與孤獨感,因為你總能找到一款合適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個城市的性格,體現在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身上,或許也能在這些貓星人身上找到些縮影。
  • WA丨好書推薦丨「後疫情時代」的書店革命丨《複合書店新浪潮》
    實際上,唯想國際的設計正是秉承著:將書店的概念與城市的風貌轉化融入到書店的設計中,在賦予書店更加豐富多元的展現形式的同時,給消費者提供網購環境所不能感受到的夢幻購買體驗。 網友們對新型書店的牴觸,更多是來自爛大街的「網紅文化」。但變質的並非是書店本身,而是被濫用消費的網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