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奇!這家書店怎麼了?書店賣壽司還真是南寧第一家

2021-01-15 張藝攝影

有人說書店是一個城市的精神家園,而恰巧推動城市進程的又是書店,書店作為城市發展中文化地標,對城市人的精神文明建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也推動了城市的美好建築、生活方式、文化氣息,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座城市都應該有一家好書店的理由。

讀書,能積累知識,能擴展視野。回顧這些年,你是否讀到過一本讓你念念不忘的書,在你的記憶中,是否有一家無法忘卻的書店?

之前聽到不少人說,南寧是一片文化沙漠,聽到這話的時候我不相信,我要親自去找找,發現南寧也是有不少「小綠洲」書店。就比如前不久,在微博上刷得很火的灕江書院,南寧首個24小時書店開業了,既然說到書店,就不得不提在南寧有一家非常特別的書店,一家非常文藝的書店名:「你在我在咖啡圖書館」。一聽書店名,就特別想去看看,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段採訪故事。

在南寧眾多的書店之中,「你在我在咖啡圖書館」永遠是拔得頭籌的那一個,在物質文化日益崛起的當下,南寧也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精神文化層次,一些獨立書店便應運而生。在許多南寧人的眼中,經營了五年的它既是後起之秀,也是最獨具味道的一家。

一家非常隱蔽的地方,位於英華路東協世紀村小區旁,因為它的安靜,太過與世無爭,被認為是南寧比較難找的圖書館之一,真是太難找了,如果不是太聞名了,我們也不會找到這裡來!這家書店的位置在一個小區裡,進去還有門衛,進了小區門口,一轉角就看到它了,我們慕名來到這間書店的時候,就站在它面前大約5米的位置卻並沒有及時發現它,天色已晚,在暗淡的燈光下,一扇有一米二左右的小門亮著橘紅色的燈光,「你在我在咖啡圖書館」,讓人覺得很溫暖。

「你在我在咖啡圖書館」

一邊上樓梯,一邊觀看樓梯檔板木製牆上懸掛著各種書店女主人和李健、汪涵、高曉松等明星 大腕合照,看來店主人一定是一位有故事的人,因為沒有事先預約,屬於直接「闖」了進來,不知道是否能有幸遇見書店主人呢?

書館內有三層,外有露天座位,偶爾也會舉辦一些沙龍,與其說這裡是圖書館,不如說是一家咖啡書,因為這裡除了書多,咖啡與小吃也很不錯。

走進書店,雖然已經是下午六點鐘了,我們意外的發現美麗的書店女老闆就座在吧檯上看書,安靜而優雅,一眼就發現肯定是我們要找的人!

我們暫且稱呼她A老闆,因為書店的店主其實有兩個人,還有一位B老闆,這次來沒有遇見,實屬遺憾,A老闆非常樂意地接受我們的採訪,把我們迎接到二樓就座。

A老闆介紹說:她和B是關係很好的朋友。A和B五年前建立這家書店的原因很簡單,當初微信剛剛推出的時候,由於她倆很喜歡讀書,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書評,沒想到有很多人點讚,才發現大家都是喜歡讀書的人,一拍即合,她們成立一個讀書會。每次讀書會成員聚會的時候,他們都跑到外面去租場地,然後費用AA制。

A老闆接受旅遊自媒體採訪

喜歡讀書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有朋友提出來,不如自己做個場地作為讀書會成員聚會的地方吧,大家想想也對,到處租地方,不如自己開一家書館,可聚會還能賣書,讀書。所以就開了這家叫做「我在你在咖啡圖書館」。

一樓大廳擺放著原木桌椅,暖黃色的燈光,映襯著牆壁上的書架,暖黃色的燈光柔和的灑落在桌子上,留下一抹抹或濃或淡的光影,也為「我在你在咖啡圖書館的布局增添了不少的生機活力。此刻,讀者想拋棄一切世俗的煩惱,只想靜靜享受當下,享受著靜謐時光帶來的些許小確幸。環顧這間建成了三層書店,一樓擺放幾個書臺和吧檯,二樓是一些新書,一些作家有了新作品,也會把新書送到這裡來售賣,三樓的50個圖書格子裡都是讀書會成員放過來的舊書,這部分舊書用來出租。

A和B是做環境設計的,她向我們展示了設計作品

A老闆娓娓道來:其實我們這家書店的生意並不好,房租、水電、員工的工資等等開銷遠遠超過書店實際帶來的收益,基本每個月的帳面都是巨虧的。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在堅持,因為我們知道,對於愛書人士而言,書店是一個心靈港灣,是吸取知識和淨化思維的空間。

還好,我們倆位店主都有各自的本職工作,每個月可以拿工資來補貼書店。即便如此,我們還在堅持,沒有關閉書店,所以我們在這裡結交了很多愛書的朋友。

雖然書店的位置不那麼顯眼,但很多南寧愛好圖書的都過來打過卡。每家書店都不容易經營,書店不賺錢只靠情懷也是不行的,我們這裡水、電費、人工費、租金等等每月需要好幾萬,運營得很艱難,沒有辦法,我們只好把一樓的餐廳分租了出去,只留了一條上樓的通道。

如何讓書店從巨虧走向盈利或者保證持平,一家書店讓它如何存活,我們倆思考很久,就在我們被連續的虧損壓得苦苦找不到出口的時候,我們也曾想過要不要關閉書店?後來我們書店想起了為外面的團體提供場地的服務。雖然書店整體面積並不算大,但空間被合理地利用起來、人們只要走進書店,都會自然地放鬆的感覺。書店裡除了售賣咖啡外,還請了一個製作壽司的團隊為書店提供壽司,當有單位團建或文化交流的時候,書店不僅可以提供場地、團餐,而且還可以把餐飲送到南寧的任何一個地方。

現在全國各地的書店只靠賣書,是很難生存的!為了一個書店被保留了下來,我們只能選擇多種形式經營模式,儘量減少虧損,更希望能扭虧為盈,幸運會善待每一個努力之人,一座城市沒有書店,就如同一個人沒有靈魂,無論有多大困難,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相關焦點

  • 《書店漫遊——一段書店與文學的尋訪之旅》:全世界的書店都在這裡
    《書店漫遊——一段書店與文學的尋訪之旅》(下文簡稱《書店漫遊》)中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座城市,先去它的書店吧。  幾天前,我見到了《書店漫遊》的作者、巴塞隆納龐培法布拉大學教授豪爾赫·卡裡翁。卡裡翁年過五十,在學校除了開設文學創作等課程外,還教授了一門並不熟悉卻聽來有趣的「旅行理論」。
  • 成都的城市書店數量排第一,你知道幾家?
    文丨團媽2020年年初時候,成都曾提出計劃2022年建成「中國書香第一城」,讓成都的市民綜合閱讀率、城市綜合閱讀指數、個人閱讀指數、公共閱讀指數位居全國前三,實體書店發展水平位居全國一流。據了解,成都市每年新增實體書店不少於100家,鞏固「中國書店之都」地位,而根據《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成都實體書店數量已達到3522家,成為中國城市書店數量排行榜第一名。不論是小而美的精緻書屋,還是空間寬闊的閱讀空間,成都的高品質書店越來越多,它們在逐漸影響著許多親子家庭的生活習慣,也在慢慢治癒著每日繁忙的你。
  • 蘇州最美網紅書店 「 螢火蟲書店」(鍾書閣)
    現代化的書店設計風格這個書店拍照真的沒有死角 ,隨便一個角落都可以拍得很好看,蘇州的鐘書閣在蘇州書店應該是最美了的,雖然不大,但是書很多,分了四個板塊。入門的是新書展示區域,第二個就是推薦閱覽區。鍾書閣門口現如今 ,書店已經是簡單的賣書已經吸引不了讀者了,越來越多的書店開始了新的業態模式。這家書店是小編去蘇州打卡的第一家書店,話不多多說先看圖叭!
  • 疫情之下連開四店,這家社區書店藏著怎樣的秘密?
    書店還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了專屬書單,讓家長在選擇上更有針對性。全屋鋪設防滑地墊、適合兒童身高的小沙發、掛在牆上的閱讀「樹洞」、可以自由搭建的樂高牆……這些細節更是深得小讀者歡心。「其實,我們從第一家店開業的時候,就意識到孩子的重要。」
  • 臺北書遊記:書店是臺北美學之旅不變的聲場
    和羅智成先生交流後合影和羅智成先生交流結束後,天已經全黑,我和芷菱一頭鑽到胡同裡,經過溫州街、泰順街,來到龍泉街,胡同裡有各種賣衣服、賣首飾的小店以及文創、咖啡小店等。快到龍泉街盡頭時,這種熱鬧突然消失,眼前一家書店迎接了我們。舊香居,臺北最著名的舊書店之一,跟女店主卡密約好,我們來了。
  • 老師,你讓買的教輔書為什麼只有一家書店有?
    小哲知道,這是吳老師又讓去學校門口的那家書店買書了。學校門口有三家書店,都賣輔導書和文具,而這種以一個女子命名的試題,只有一家書店有,其它兩家書店沒有。這已不是吳老師第一次給大家布置買書的任務了,也不是只有吳老師自己布置買書的任務。其它老師也布置過。不論是吳老師還是其它老師布置買書,都只有那一家書店有。
  • 書店測評|時間車站:五角場的新零售書店,有真貓可「吸」
    近日,繁華商圈五角場新開了一家TIME STATION書店,不僅店名洋氣,書店開幕儀式上,還有噹噹CEO李國慶捧場,令人略感好奇。而更吸引人的是,「吸貓」作為這家新書店的眾多關鍵詞之一,是有真的貓咪入駐在店內,實在讓人心癢,雖然帶有貓咪等萌寵的小店如今也算不上稀奇,但一家坐落在商業區的大書店如何讓讀者盡情「吸貓」,筆者還是頗有興趣知道的。
  • 北京這家藏在商場裡的書店,打造了一個繁華都市裡的靜謐書香角落
    北京這家藏在商場裡的書店,打造了一個繁華都市裡的靜謐書香角落自從電子書出現並普及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舉著手機或者捧著電子書閱讀器看書,畢竟非常方便而且適應了碎片化閱讀的需求,於是實體書店就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在現在的特殊時期,逛實體書店的人就更少了。
  • 這家日本書店有約5000本關於貓的書
    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一家貓主題書店引起愛貓人士關注。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5月14日報導,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有一家名為「書肆吾輩堂」的專業書店,店裡約有5000本以貓為主題的文學及美術類書籍,引起了愛貓人士的關注。
  • 夜讀 在臺北無人二手書店
    這間開張不到一年的無人二手書店沒有名字,黃色的招牌上只寫著「BOOKS SELF-SERVICE」(自助圖書服務)。店主叫吳雅慧,是「舊香居」的第二代經營者。她與父親吳輝康已經在臺北經營了近半個世紀舊書生意,父親創立的「舊香居」曾是華人世界最知名的舊書店之一。「我想知道在沒有店主的書店,書和人是如何互動的。」
  • 圖書與電商同價 這家線下書店過得怎麼樣?
    「神獸之間」2020年1月開業 謝絕兒童專注青年人  圖書與電商同價 這家線下書店過得怎麼樣?  2020年1月2日,「神獸之間」書店在上海市8號橋創意園區內開業。圖書售價與京東等電商同價、放棄童書市場謝絕小孩進入是這家線下書店的鮮明特色,也意味著它放棄了兩大利潤板塊。
  • 圖書與電商同價,這家線下書店過得怎麼樣?
    2020年1月2日,「神獸之間」書店在上海市8號橋創意園區內開業。圖書售價與京東等電商同價、放棄童書市場謝絕小孩進入是這家線下書店的鮮明特色,也意味著它放棄了兩大利潤板塊。開業一年來,這家書店活得怎麼樣?與電商同價:放棄利潤,贏得自由在書籍的定價上,「神獸之間」的售價選擇參考京東自營,線下與線上同價。
  • 2018杭州還開了這麼多新書店!
    幾年過去,全國書店業態風起雲湧,的確創造了太多人們曾經難以想像的可能性。 單向空間 書店供圖 身為一家標誌性的獨立書店,單向空間一直走在行業前列,不僅僅賣書、賣文創產品,還提供以閱讀、思考、人文智力為軸心的精神內核,持續不斷地舉辦免費的文化學術沙龍,成為北京的一個文化地標。
  • 合肥:民營實體書店加入公共圖書館聯盟
    來源:新華網  保羅的口袋1912店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新型時尚獨立音樂書店。這家書店在2016年10月成為合肥公共圖書館聯盟成員,將自己的圖書結合部分合肥市圖書館書籍共一萬餘冊免費向市民開放借閱。  「我們的書店是一家集合閱讀、餐飲、音樂表演等多種功能的複合式書店。
  • 兩熊孩子大鬧書店 把"藏書閣"當遊樂園 盤點合肥最值得去的文藝書店
    新升級的安徽圖書城還增設了無人飛機展示區、多功能互動交流廳、戶外旅遊體驗區等。書店和不少業態也做了融合,漫咖啡、藝術餐廳、兒童樂園、文藝花店、時尚數碼等,讀者不僅可以在此讀書購書,還可以體驗多元的文化產品和生活方式。
  • 在臺北臺中逛書店看文創,除了誠品生活,這幾家也值得打卡
    如果說臺北的書店數量較多,那麼臺中的書店品牌也不少,我以遊學的方式行攝下來,總有些小小的心得。作者:好攝女(書店記錄者,行攝40多個城市的書店,記錄書與人的故事。著有《慢半拍,我的書店光陰》等)每次到臺中,我住的酒店就在勤美綠園道附近。入住酒店放好行李後,第一站必去附近的誠品生活。
  • 「不務正業」的實體書店拿什麼來「續命」?
    有人說,2020年將殘存的書店拖入了絕望的深淵。杭州著名的獨立書店「烏託邦」,在疫情後發布結業通告。大眾書局也於3月19日關閉全港16間分店,全線結業。在蕪湖,經營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噹噹實體書店「噹噹閱界」,於5月18日閉店。作為誠品書店的第一家店,在5月31日正式謝幕。
  • 紫金山中新增民國風書店「吾在書舍」
    本報記者 邢虹 實習生 李娜攝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 實習生 李娜)洛可可風格的木桌木椅、七米高的書架與二層歐式迴廊、歐式旋轉門造型,古樸典雅的吊頂、民國經典綠色檯燈、落地立式座鐘、民國時期留聲機與電話、洋紅色舒適的矮沙發、牆上一排排民國時期南京文化名人與市民生活老照片……這裡,不是某個民國電影場景,而是國內第一家純正民國風格的社區書店
  • 石家莊首家24小時書店開門納客
    河北新聞網12月16日訊(記者肖煜)24小時書店,是許多讀書人心中的「文化家園」,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標」。今天,河北省首家由出版人開辦的24小時書店,同時也是石家莊首家24小時書店——呈明書店在省圖書館一層揭開神秘的面紗。「在暗夜為讀者呈現一片光明」,從此,石家莊市民的文化夜生活又多了一處詩意棲息之所。
  • 河北首家24小時書店石家莊開業
    河北新聞網12月16日訊(記者肖煜)24小時書店,是許多讀書人心中的「文化家園」,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地標」。今天,河北省首家由出版人開辦的24小時書店,同時也是石家莊首家24小時書店——呈明書店在省圖書館一層揭開神秘的面紗。「在暗夜為讀者呈現一片光明」,從此,石家莊市民的文化夜生活又多了一處詩意棲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