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錯圖愛情筆記」三文魚的殉情

2021-01-08 神婆愛吃

[ Oncorhynchus ]

三文魚

我曾經吃過一頓《月食》,

一期一會的藝術家飯局。

我那一頓所有食物都是粉色的,

只能用思想與審美去吃,

嘴巴是不能吃的。

全程下來我一直在跟自己說,

如果主題是橘色就好了,

還能有三文魚。

我家裡掛了一幅藝術家野馬老師的三文魚的天空,藍天上飄滿三文魚雲。夜宵時分,比起窗外的天空,貓家裡看這爿,才誘人。況且,正在秋冬三文魚洄遊的季節裡。

我其實以前不怎麼愛吃三文魚,主要是被挪威人超市裡那些煙燻的三文魚排鬧的。微微的暗黑色加上支離破碎的蒔蘿,讓人感覺畫家沒洗乾淨畫筆。

三文魚又叫撒蒙魚或薩門魚,學名為鮭魚,小時候是淡水魚,生在小溪中,一年後就遊進太平洋。一條三文魚長成,需要四年。每年秋天,循著「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意境,它們開始逆流而上,開始漫長的洄遊。生殖腺隨水流充血,竭盡全力地一路戀愛。路上消耗掉它們身體裡幾乎所有的能量和體力。

從離開海洋後,三文魚就不再進食,洄遊過程中,要抵擋水流的衝擊,還要飛躍階梯障礙。這時候「魚躍龍門」就需要跨越生死線的運氣,很多水庫閘門有半米高,要使出全身解數才能翻越。他們中的極少數,才能再回到自己出生的小溪中,產卵受精後風蕭蕭兮易水寒中送命。

甚至有在到達彼岸前竭力而死,肚中還揣著幾千魚子。

新一年,小魚苗又會沿著長輩走過的路成群洄遊,還是母親走過的路。

一切都自有安排,誰也逃不開。愛欲,真的是魔障。想想之前發生的北大女生慘案,又想想三文魚,心裡有北歐冰冷的激浪刷過。

我的朋友丁煜寧曾在國家地理雜誌工作,他拍過三文魚的洄遊,看完那種悲壯之後,說再也不會去吃。我的反應不同,既然無可避免的到了我的餐桌上,至少不浪費。每一口,都敬真愛。

畢竟我們只有少於0.0005的機會能吃到。每對三文魚平均可產下4000顆魚籽,一冬天鳥獸蟲魚都覬覦,來年春天約有800條小魚出世。遊向湖泊和大海途中像群星隕落,小魚大約有200條能夠到達大海。4年後能夠洄遊的只有10條,其中8條被人類捕捉,最終到達出生地的只有2條。

更小的機率是碰見做得好的廚師。日本廚師好像也並不太喜歡三文魚。杭州日料教父徐暉告訴我:日本廚師覺得新鮮三文魚即使輕微變質也難以分辨,容易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我對三文魚的愛,是從Peter Zhou(周宏斌)開始的。他89年在澳大利亞的TAFE College求學,他謙虛說:「法餐擅長,中餐與日餐略懂」。法餐注重調味和本身美貌的程度,日本人是另一種美,可能它的調味也會出現在醬汁裡,這兩個對於兩個魚本身的味道有什麼講究,是會不同的。日本人以生魚片的形式體現在魚真實的材質和口感,包括魚自己的味道,原味,醬油和wasabi(山葵)出來給它的味道有殺菌的作用。法國人烹飪魚一般都會用醬汁,有醬汁,有油、芥末,包括香料來增加味道。

「我為什麼喜歡三文魚?源於一道菜:三文魚卷。三文魚肚子上這塊肉,脂肪多,跟雞蛋蛋清和奶油一起做會非常好吃。把背部的肉削成片,包在慕斯裡面,外面放上千層紙酥皮。這個皮要用四層,每層用黃油粘在一起,然後烤到五分熟。我不喜歡吃全熟的三文魚,寧可吃生的,三文魚煮熟口感很硬。」Peter Zhou(周宏斌)最擅長的是三文魚,他熟悉的澳大利亞屬於太平洋。其實三文魚最大來源就是挪威的大西洋,太平洋就是澳大利亞,他說種類有兩種,野生的和飼養的,飼養的脂肪比野生的高。

關於生吃這件事,值得細細討論。那個懟蔡瀾的「開水族館的生物男」說:「鮭科種類最早有且只有一種叫做大西洋鮭,Salmon(鮭)詞源來源於拉丁語,在幾千年前就有。什麼時候擴充的呢?第一輪擴充時候在發現新大陸,發現美洲同樣有洄遊的種類,而且身上比較紅是大馬哈魚,之後Salmon(鮭)狹義就是指海水生活會洄遊進淡水的那部分,那麼也就只有這些種類。挪威人養殖的Salmon(鮭)被香港人叫三文魚,80年代通過美國往日本銷售,香港在80-90年代就因為日料店的普及而大量食用了。」

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界定外來詞是最快的,叫法國。法國人是為了避免英語詞入侵。第二相對嚴格的是日本,日本之前是要廢漢字沒廢掉,後來對外來詞有嚴格限定。這兩個國家會快速對新詞的進入進行官方注釋,之外所有國家都是沒有定義的,包括美國等都一樣。三文魚從80年代進入中國,官方始終沒有明確界定它是什麼東西。

最近一次擴充是在2018年8月10日,剛剛成立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發布了一項名為《生食三文魚》的團體標準,這個標準中,生物學上屬於馬哈魚屬的虹鱒,也被劃分到了三文魚中。但實際上,我們通常所說的真正三文魚,都是鮭屬。這讓眾多三文魚愛好者一片譁然,標準一變,我們也成三文魚了。

第一次見開水的時候,被這個生物男的執拗驚到,他的直言不諱讓我覺得爽快。因為不用我問問題,他就可以做個長篇的口頭論文,表情微紅又飽滿,讓我感覺自己打開了某音頻海洋知識節目,並自動調到最大音量。

「那麼淡水三文魚是什麼東西呢,叫做rainbow trout(彩虹鱒魚),trout(鱒)是虹鱒魚,純淡水大西洋鮭,叫虹鱒賣不出去,養殖成品才賣20-30塊錢一條。北京的懷柔和雲南的麗江把這個叫淡水三文魚做刺身給大家吃。所以這個其實不是三文魚。你怎麼區分鱒和鱘?在淡水生活就是鱒。這個話題本來很有意思,海水寄生蟲對人體安全,因為即使吃進去在你胃裡2-3天就死了,最多不過一周。淡水是可以全身繁殖,所以為什麼鱒魚和鮭魚這個事情我們這麼認真要反對,不是品質和價格的問題,兩者價格是double(雙倍)的關係,最主要核心在於安全隱患。淡水寄生蟲的權威加上扛把子,在中科院點名說這個東西不是一樣的嗎?包括媒體都是為政府利益服務,你要說圓要有底線。」

三文魚
虹鱒

「海水雖然相對安全,但有個量的問題。日本的海水寄生蟲是全球最高的,因為他們迷戀海釣,吃得多,喜歡亂吃。中國有個地方是全球最高的,是平均水平的100倍,叫桐縣,鄉鎮的治療水平跟中央是一樣的,當地人一邊吃魚一邊吃藥。」

Peter(周宏斌)相信日本人對魚的了解超過任何國家,他不喜歡冰凍的金槍魚,但是日本人的金槍魚要冰凍,零下50度左右急凍,可以把細菌殺死。「一般法餐烹飪主要是熟的形式展示在案板上。我認為日本人對金槍魚和三文魚的理解,是引領的。因為生吃,要把生的魚給客人吃,要掌握新鮮程度,包括怎樣展示這個魚,刀切在哪個部位,厚薄都有講究。」

我同意Peter(周宏斌)說的,大多數法餐要比日本的豐富得多,比如說他喜歡的藏紅花配香檳汁,還有檸檬汁。浪漫主義的法國人做菜甚至還用橙汁加入到奶油裡面,會有酸甜味道,甚至包括紫羅蘭、蔥、香菜...不過,一般情況下魚的醬料,即使再奇葩大膽,法餐中也不會口味很重。

其實大部分法國廚師,做飯的時候還是很專一的。「你想檸檬,除了清香口味單一,不會有其他香料結合,因為檸檬已經有很清晰的一種味道,酸度尖銳,加其他料的話就味道雜了。」

「我之前離開寧波的時候就煮這道菜給400個員工吃,作為員工餐,感謝所有員工對我5年以來的支持。我的客人吃過我的菜,但我的員工沒有幾個吃過這個菜。這麼多年沒進廚房了,拿手菜總是不會有錯的。這道菜我記得14年,15年吧,味覺大師鍾寧,當時叫我去北京拍個煮菜視頻,當時我煮了兩個菜,三文魚卷跟煙燻鱖魚。」

Peter(周宏斌)說得首先把魚從骨頭取下來,三文魚有很多黑色的脂肪,去掉,不然三文魚帶血的那部分煮完以後發黑。去掉以後頭對尾巴,尾巴對頭,這樣出來以後均勻,尾巴比較薄,頭比較厚,首尾相接,整個形狀叫Salmon Ballotine。如果頭對頭就是一邊大一邊小。尾巴最後一點點要去掉,差不多要修成長方形一條。外面再在各種綠色香料裡滾一圈,魚看起來像穿了件綠色的薄絲綢,然後用保鮮膜包好,外面裹好紗布,才能進入低溫慢煮。

廚房那時候有個工種叫人肉低溫慢煮機,那時候廚房沒有低溫煮的設備,只能用一桶水加一個溫度計,要時刻看著溫度,火不能太大,控制在70度左右。

這個菜我實在不想界定是中餐還是西餐,這是高級廚師的創新,裡面包含歲月和智慧。

「這是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全世界的餐飲,但是這一定有傳承,因為媽媽是有傳承的,媽媽的手和舌頭理解是有傳承的,這個事情是有理解的,更加包容的全球化的視角來看餐飲。」Peter Zhou(周宏斌)覺得餐飲包容到現在是一個全新的發展,包括如何理解西餐和中餐,如何理解西餐在中國的發展。

「我首先要講的是大的環境改變,我們國人經常出門,幾乎每個月都在國外找好的餐廳吃飯,所以說我們了解世界,世界才會機會到我們中國來。因為平時小孩子和媽媽去國外的餐廳吃飯,媽媽突然發現小孩子愛吃,回來以後做給他吃,而且年輕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超強。現在因為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就像以前沒有慢煮這個機器,中餐廚房從來沒有萬能烤箱,現在都有。中餐廳有很多機器,還是社會的進步人類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國人以前沒有機會接觸好的東西,我們看到了,把好的東西帶回來。國外那些廚師也好看到中國潛力很大,很多國外的廚師也來了。我們看到的東西不一定在家裡,今天吃日料明天吃法餐經常在餐桌出現,西餐在中國的普及是遲早的事情,將來會更加普及。」

也許,再過兩年沒有西餐中餐的分法了,像我們的小孩,我們桌上有三文魚,這個我們小時候沒有吃過,吃到的時候不會說這是西餐中餐,只知道說這是媽媽的菜。長大之後發現什麼館子都可以吃,中午吃披薩,晚上吃日料,對新一代來說沒有國界。

Peter Zhou(周宏斌)說西餐法餐不爆醃,但是他們有鹹魚,醃了放很多很多鹽,甚至醃幾個禮拜,很鹹,煮的時候放在水裡泡,衝在活水裡面幾個小時。不過,肉確實很緊。「然後我們放牛奶裡放很多大蒜,煮完以後呢拿出來魚很白,我們放土豆泥裡面,是個法餐。炸鍋燒過鹹肉放鹹魚,會把銀鱈魚牛奶裡煮一下,用手剝掉,混在土豆泥裡面。」

其實中國有文武魚,文武指的是鮮魚和鹹魚,一起煮的時候,鮮魚得了鹹魚身上鹽的味道。紹興人喜歡用蒸來處理,可能一次性吃到一條嫩的,一條肉緊的,然後大家都是鹹的,西餐裡有沒有借味的事情。一般的外國西餐廚師知道中國的這種做法,都會覺得很興奮。

地球村是上個世紀的說法,現在終於在餐桌上簡單實現了。

「科技的發展讓以前很難的功夫菜變成一個大家都能學習和實現的事情。現在科技的發展對廚房的更新換代,這個很重要的一點是運輸快遞,能讓我們吃到雲南最新的蘑菇,國外空運過來的所有好的食材。不像以前因為交通的不方便,有溫度的要求,甚至龍蝦從澳大利亞過來,因為中國人海鮮喜歡吃活的,包括交通的發達,100年前就有飛機,但是昂貴,現在不貴,雲南從中國最遠的地方,兩天時間到了,而且運費不貴,實現廚師可以用任何食材。」

媽媽菜在變,其實,每一年小魚苗也在悄悄改變路線,那些亙古的東西不變。

我的《海錯圖愛情筆記》即將在幾個月之後正式出版,出版之前大家可以關注一個展覽哦~

在乾隆皇帝最重要的居所——重華宮裡,擺著一部他最愛喜歡的畫冊——《海錯圖》。閒來無事的時候,他總愛翻翻它,並將它收錄在書畫巨著《石渠寶笈續編》中,留給後人一睹這部曠世奇作的機緣。

12月7日開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已經走進上海豫園華寶樓。故宮珍藏在多媒體和數字科技的加持下,試圖復原乾隆皇帝一生憧憬的海洋世界。這個世界翻湧著實證、幻想和思辨的浪花。它是一次探索海底生物的科學之旅,一次品鑑清宮畫冊的藝術之旅,也是一次窺見古人精神世界的人文之旅。

1

藝術之旅:栩栩如生的海洋畫卷

乾隆皇帝喜歡動物。他曾親自召集兩位重量級宮廷畫家餘省和張為邦創作動物畫本,並令傅恆、劉統勳、兆惠等「八大臣」抄錄典籍,配以圖說。於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少見的《鳥譜》和《獸譜》得以問世。

但清宮「海陸空動物三部曲」中,最傳奇的《海錯圖》卻並非官修,而是由杭州錢塘人聶璜,歷經幾十年,遍訪各地江海湖泊,考察繪製而成。「錯」,種類繁多的意思,早在漢代,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

聶璜其人,史書記載寥寥,只知道他字存庵,號閩客,生卒年不詳,是一位生物學愛好者,也是一位擅長工筆彩畫的高手。他大約從1667年起,在浙江台州和溫州,生活了20多年,完成了《蟹譜三十種》一書。之後,聶璜對水生物的興趣漸濃,經年流連於南部水域,試圖尋覓更多的海洋生物,幾十年終成《海錯圖》。遍覽全書,聶璜沒有一句提及進獻皇帝云云,可見意不在廟堂。

《海錯圖》用色繪形大膽,想像瑰麗,色彩明豔。聶璜筆下的海洋生物,一些是經過實地考證並請教漁民後,描繪並加以注釋的,所以畫風寫實而細膩。而有些物種則是單憑好奇心和民間傳說杜撰出來的。他走訪漁市,探究舶客、旅人、漁民口中的謎之生物,然後將其想像具象化,於是畫風飛揚——長著鵝毛的魚其實是飛魚,而有著蛇身的魚則是海蜇……繼而延展出一幅幅萌態海怪圖卷。

在展覽中,憨態可掬的海怪和顏色豔麗的大魚共生於3D屏幕之上,製造出一汪亦真亦幻的藝術海洋。

2

科學之旅:圖文並茂的海洋記錄

聶璜記錄了371種與大海相關的生物,圖文並茂,錯雜繚亂,對每一種生物都有詳盡的描述,包括形態、習性,外表和味道,既有觀察記錄,也有文獻參考,甚至配有作者的小贊,類似現代心靈雞湯式的評語,讀來妙趣橫生。比如,在「海夫人贊」中,他寫道:「許多夫人,都沒丈夫,海山誰伴,只有尼姑」。海夫人並非神怪,就是青口。

中國古代缺乏比較自覺的海洋意識,本土文獻中也鮮有海洋地理知識的介紹。而300年前的《海錯圖》憑藉其「複合圖文」的實證態度,率先走出藝術領域,進入到分類科學的範疇。

聶璜提到的動物幾乎涵蓋了無脊椎動物門和脊椎動物門的全部主要類群,還記載了不少海濱植物。後人可以依據其記錄鑑別至科、屬及種,正是一部初具現代博物學意義的畫本。

這部四冊本民間作品在康熙年間修成後,一度消失在民間,後於雍正四年被副總管太監蘇培盛交入清宮造辦處。乾隆繼位後非常看重這套書,曾連下數道聖旨徵調這本書,還命人將其重新修補、裝裱,置於重華宮內,時常翻閱。

一個久居內陸的皇帝,通過這部四冊本打開了其腦海裡對大海的嚮往。而本次展覽則通過高科技立體重現了這部古代大型海洋百科全書。

3

人文之旅:混雜中西的海洋想像

中國古代受到長期的近海航行影響,對魚類的了解主要停留在小型海洋動物。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大型海洋動物的記述,混雜著濃厚的神話傳說色彩,或多與佔符靈驗相比附。

鱷魚

生活於明清之際的聶璜不可避免地受到傳統的影響。《海錯圖》收錄了大量非現實物種,有幻化成鴨的黃魚、變豪豬的刺豚,皆來自古人「化生說」的奇思妙想。還有一些光怪陸離的動物,則明顯繼承自古典的神怪傳說,如產於呂宋的「長丈許重百餘斤」的閩海龍魚,或「頭如龍而無角」、身有金黃色鱗甲的螭虎魚。

螭(chī)虎魚

最離奇的當屬「人魚」。聶璜如斯描述,「口鼻皆具,陰陽亦與男女同,惟背有翅……」 。這些話語不僅繼承了大量民間想像,也明顯參考了義大利傳教士艾儒略《職方外紀》中的「海人」形象。而「陰陽亦與男女同」的表述還受到了南懷仁《坤輿全圖》的影響。

近代中國的大型魚類知識,大多由西方傳教士介紹過來。明末清初西方耶穌會士的漢文地理學書籍《坤輿萬國全圖》、《職方外紀》、《坤輿圖說》,不僅最早向中國人介紹了歐洲的世界地理學說,還介紹了若干地理大發現以來關於海洋動物的新知識。

聶璜在《海錯圖》中兼容並蓄。他的方法更接近西方那種觀望、勘察、分類、客觀記錄和比較分析的態度。但他畫筆下的魚兒則充滿靈動感,是可凝想的、認同自然生命的象徵,這是源自古老東方的哲學。

於是,在故宮的海洋裡,當大魚凝望你的時候,你也在回望300年前古今交錯的歷史瞬間。

清代皇家版「海底總動員」到魔都啦,@豫園·華寶樓三樓整層。看好展覽,吃一隻海底怪獸冰淇淋,品味「舌尖上的的江南」萌蠢海寶套餐~(周末遛娃,遛男(女)朋友的絕佳選擇。

神 婆 問

你 喜 歡 吃 什 麼 魚 ?

「你知不知道:

難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

往往是同一件事。

凡是有意義的事都不會容易,

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

——尼古拉斯·凱奇主演·《天氣預報員》

Food Bless You!

中國國際美食博覽會顧問

《神一樣的餐桌》製片人

相關焦點

  • 「海錯圖愛情筆記」藤壺:七夕大海裡的比雞雞大賽冠軍
    由故宮博物院和招商文化聯合舉辦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於7月12日在深圳正式開展,展期至2019年10月8日。錯,是種類繁多的意思。此次展覽以清人聶璜所繪《海錯圖》為藍本,在充分的史料考證基礎上,運用數字科技,為觀眾復刻古人所認知的奇幻海洋世界。大家去看哦!真正的愛情是不能用言語表達,行為才是忠心的最好說明。
  • 「學習筆記」第十章 項目溝通管理
    不定期更新學習筆記,涉及項目管理,區塊鏈,人工智慧,數據挖掘,hack,編程,商業分析,心理學 ······歡迎關注目前在紐約留學,有創業的想法,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尋覓有意向的同伴。歷史文章「學習筆記」第五章 項目規模管理「學習筆記」第六章 項目進度管理「學習筆記」第七章 項目成本管理「學習筆記」第八章 項目質量管理
  • 學習辦公利器:華為 MatePad Pro 5G「享做筆記」體驗
    突入其來的一個超長假期,讓遠程學習辦公的人數飛速增長,擁有出色移動辦公、學習記錄功能的平板設備成為了消費者眼中的「新寵兒」。5月下旬,華為正式發布了國內首款5G平板華為MatePad Pro 5G,堪稱安卓平板用戶的「不二之選」。
  • 別再糾結「選愛情」還是「選麵包」,有件事情更重要
    「麵包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然而世間卻有沈重的警醒之言,一巴掌打向陶醉愛情中的人…未經生活洗鍊,或初嘗愛情滋味的人,往往相信「麵包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然而世間卻有沈重的警醒之言,一巴掌打向陶醉愛情中的人——沒有麵包,愛情終久會消失。
  • 外媒曝光三文魚養殖亂象,看完胃不好了
    說起三文魚,很多人可能都食指大動,「健康」,「富含Omega-3」,「鮮嫩肥美」...三文魚堪稱吃貨和營養師眼中的「完美食物」,常年霸佔食材榜統領餐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和廣闊的海域任由翱翔,豐富肥美的食物供擇取不同,我們餐桌上三文魚,大部分都是在一個圓柱體形狀的養殖場「水監獄」裡。
  • 海錯圖筆記·貳第A19版:天下新聞 20180907期 濟南時報
    《海錯圖筆記·貳》  張辰亮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10月地獄之吻  畫中還有一個很棒的細節
  • 梁靜茹「202020當我們談論愛情」世界巡迴演唱會臺北首演 與觀眾...
    梁靜茹「202020當我們談論愛情」世界巡迴演唱會,26日在臺北小巨蛋浪漫揭曉,相隔5年再攻蛋,「情歌本格派」梁靜茹連換5套華麗秀服,用溫暖療愈、情感豐沛的歌聲,與滿場1萬4000名觀眾一起「談論愛情」,一起走過愛情的「死亡」、「偏執」、「掙扎」,經歷「治療」,獲得「繼續」的「勇氣」。愛的「死亡、偏執、掙扎、治療、繼續、勇氣」是「202020當我們談論愛情」演唱會的6大主題。
  • 「評論有獎」居家旅行必備、人形活體百科全書——博物君張辰亮來了
    張辰亮曾有個計劃,將《海錯圖》中的400種生物繼續研究下去,爭取一年出一本筆記,今年年初,《海錯圖筆記3》新鮮出爐,這本筆記更難寫、更好玩,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體量之大,大到考證北京、臺北兩地故宮珍藏,破譯63幅海錯原圖,其次物種之難,難到查閱27份古籍,梳理從古至今關於龍的信息。最後在專業考究之餘還有古人的雅趣,比如用魚的頭骨拼成一隻仙鶴?
  • 海錯圖:一本無意間走進紫禁城,深得乾隆喜愛的博物學畫冊
    其中海錯圖的出身最為獨特。獸譜和鳥譜都是乾隆親自監工,由宮廷畫師繪製,大臣解說,是正兒八經的皇家出品,海錯圖的作者,卻是一位如假包換的草根,他遍訪各地江海湖泊,考察積累,歷經幾十年,才繪製而成。錯,是錯綜複雜,也是種類繁多的意思,出自《尚書禹貢》:「厥貢鹽,海物惟錯。」
  • 「暖心小句子」相處起來輕輕鬆鬆的關係才是愛情
    「網易雲熱評小句子」我從未放棄過你,只是從濃烈變得悄無聲息「暖心小句子」想要坐著時光機去見你「暖心小句子」想要要坐著時光機去見你「表白小句子」遇見你愛情觀從一見鍾情變成了日久生情「暖心小句子」愛情大概就是,我偷偷看你發現你在偷偷看我
  • 「愛情就像脂肪,是點點滴滴的積累」,微軟小冰造句天馬行空,三大...
    我就問他為什麼,他舉了個例子——「人有兩條腿,愛情也是這樣的」,在我思考原因之際,又有一個同學說「你的意思是愛情總會走嗎?」另一位同學反駁到:「為什麼不是愛情總會來呢?」這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不妨將這種說法視為一種規則,愛情也是這樣的一種規則。
  • 戀愛特訓班:現代人求愛新「市場」
    泰特斯有一本筆記本,裡面記滿他上線上戀愛課程的筆記,不僅規規矩矩地依進度做了「功課」,還將課程中逗女孩開心的開場白及笑話加以消化,改寫成適合自己的版本。泰特斯才25歲,戴著粗框眼鏡及打理過的髮型,看起來相當時髦,但他卻在戀愛上吃足苦頭。「很Needy啊!我一直在傳短訊,在有MSN的時代,一直在發一直在發,對方生病的時候,我一直問你還好嗎?要不要藥?
  • 用社會學破解愛情中扭曲的「自責結構」
    作者以英美中上層社會為取樣領域,藉由「前現代」愛情模式與當代愛情模式的對照,看見現代性在人們情感模式上帶來的變化。可能因為我們身處亞洲社會,多半的人會將這樣的區別直接以媒妁婚姻和自由戀愛劃分開來,但在英美社會中,「自由選擇」的概念已經施用幾百年了。反而是在同樣「自由選擇」的狀況下,我們可以看見兩個時代間「自由」與「選擇」的差異。十九世紀的個人主義與現代的個人主義截然不同。
  • 「斷背山」續:世界上沒有一樁愛情是錯誤的
    《上帝之國》講述的是兩個牧羊男孩的鄉村愛情故事。沒錯,就和《斷背山》的主角設置一樣。草地、羊群、和兩具充滿欲望的肉體。因此被稱為是「英倫斷背山」。男主A,迷茫小狼狗。約翰尼是約克郡土生土長的牧羊人。因為約克郡的居民經常半開玩笑稱自己的家鄉為「上帝之國」,而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上帝之國」居民。但站在觀眾角度,香玉很自然地會去聯想到宗教的方向。而上帝創造的第一個「地上國度」就是伊甸園。恩尼斯和傑克的斷背山、約翰尼和格奧爾基的約克郡,都是另一種形式的伊甸園。
  • 「python學習手冊-筆記」003.數值類型
    「這不是演習!」好了,從本章開始,我們就要正式進入python的學習.所涉及的內容深度會有所提升,但是還到不了學習完1+1=2之後就開始微積分推導的陡峭程度. 相關的補充內容我會以知識點補充或者外鏈的方式添加進來.
  • iPadOS 14「隨手寫」,讓 Apple Pencil 代替你的手指
    本文分為三個 Part :Part 1 介紹 iPadOS 14 新推出的「隨手寫」;Part 2 探討 iPad 為什麼要推出「隨手寫」;Part 3 帶你走進 iPadOS 14 強大筆記的方方面面。
  • 三文魚的寄生蟲真的很多嗎?2分鐘快速了解三文魚的那些事兒
    隨著日本料理店在中國大張旗鼓地擴展,國人對三文魚陷入一種莫名的狂熱。人們似乎已經將吃三文魚和健康飲食劃上了等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三文魚案板事件再次將三文魚推上風口浪尖。深得世界人民喜愛的三文魚到底是什麼,可能人們真的沒搞清楚。三文魚一詞來源於拉丁語Salmo,表示跳躍的意思。
  • 故宮海底總動員 乾隆最愛《海錯圖》登陸豫園
    隨著啟動捲軸徐徐展開,故宮裡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上海站在上海豫園正式拉開帷幕。12月6日起, 這一承接了300年傳統文化的公共教育類多媒體綜合展將在上海落地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展覽。展覽以故宮博物院文物《海錯圖》為藍本,採用交互式多媒體數位化系統,1000平方米的展廳內展出30多件海錯圖系列作品,圍繞海錯圖、故宮等元素打造公共教育科普展覽新理念,讓科技賦予古代科普讀物靈魂,為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提供了新的方式。《海錯圖》為300年前清朝康熙年間所著。「錯」,即為種類繁多的意思,早在漢代,人們就用「海錯」來指代各種海洋生物。
  • 日本人為何愛美化殉情行為
    太宰治在短暫的一生裡,共自殺過五次,其中有三次都是和女子一起殉情。第一次自殺,是在他20歲那年,但由於服用的安眠藥劑量不到致死量,因此沒能成功;第二次自殺,是同咖啡館侍女田部目津子一起尋死。兩人先是服下安眠藥,後又跑到鎌倉七裡浜海岸投水。
  • 「推文」五本仙俠甜寵文,穿成虐文女主?煉丹爐精表示只想煉丹!
    推一波仙俠古言前兩本妖魔,後兩本修真中間一本荒野求生推文目錄:《(穿書)女妖魔成年後超兇》《我是喝老公血長大滴》《與大魔王被殉情之後》《虐文女主只想煉丹[穿書]》《向師祖獻上鹹魚》1、《(穿書)女妖魔成年後超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