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劉邦:無賴還是英雄?
說起劉邦,人們大多嗤之以鼻,優越感頓生:別看他是大漢開國君主,可這傢伙是個無賴。
在即將步入老年之前,劉老三與常人無異,老婆孩子熱炕頭,在基層給公家幹點小差使。家裡的農活想法設法躲遠點,掙錢不多,免不了經常被老婆臭罵。有一幫酒肉朋友,在酒館吃完喝完打白條是家常便飯,欠人一屁股酒債。開飯館的武老太到年底便哭喪著臉一把火把劉老三欠的白條燒得一乾二淨,省得看著煩。有時小酒喝高了,免不了和人動動手,闖點紕漏。
公事上跟沛縣縣令、蕭何、曹參等人有交集,和江湖上的人物張耳、王陵、樊噲這些人也有來往,總而言之,在沛縣地面上,劉老三也算是個有頭有臉。吃得開,混得不錯,等再過幾年,兒女長大,各自嫁娶,兒孫繞膝,老死床上,這一生就這樣走過來了。誰成想世事難料。蒲松齡寫的《聊齋》中有則意味深長的小文:一人夜間如廁,見一小爬蟲,形如蚯蚓。自牆縫間蠕動鑽出蜿蜒爬行,抵至地面水窪處,打個滾翻個身。忽然天降暴雨,電閃雷鳴,此人定睛細看,眼前是頭巨龍,須尾俱全,爪牙分明。矯首吟嘯,飛奔九天。
故事很奇幻,似乎是為劉邦量身定做。
沛縣父老推舉劉邦為首領,本意是聚眾自保,刀兵四起之時免得鄉裡受到侵害。做夢也沒料到這個劉老三能玩得這麼大。本以為這傢伙是根打狗棒,哪知人家是把屠龍刀。劉邦帶著鄉親們走出沛縣,衝向四方,就如同那隻小爬蟲乘著雷電風雨鑽出牆縫。劉邦到底是無賴還是英雄,暫且不論。不過可以肯定,他能專門整治英雄,英雄的剋星。其駕御英雄、總攬豪傑的手段層出不窮花樣翻新,讓人感到莫名的惶恐或驚喜,然後是心悅誠服。
初見酈食其,迎頭痛罵,再轉怒為喜,洗耳恭聽;英布來投,洗腳見之,神情倨傲。英布出了門,仰天長嚎,被羞辱的幾近崩潰,恨不得伏劍自刎。及至到了寓所,發現環境待遇和漢王(劉邦)的一模一樣,喜出望外;蒯徹的苦口婆心,依然無法讓韓信下定背叛的決心。徵討陳豨,選召代地四壯士,見之痛罵:神馬玩意,也號稱壯士。四位無地自容,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緊跟著劉邦吩咐每人賞賜千金。四壯士從此死心塌地也。類似這些手段超乎一般人的想像,鬼神難測。顛顛倒倒,出牌的路數匪夷所思。
有一雙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眼,犀利毒辣,看人極準。對有真本事的能捨得掏心捧肺。蕭何的幾句引薦讚賞,立刻重用韓信為大將,將辛苦打下的家業一股腦交給這個毛頭小子去打理,一點猶豫沒有。都說陳平盜嫂偷金,人品低劣。偏偏劉邦委以重任,感情更深。劉邦帶著兒女逃竄,後有項羽追兵。途中劉邦幾次要把兒女趕下車,這是劉邦被世人視作無賴的一個典型事例:只顧自己,不管小孩。笑話的人有沒有設身處地想一下到底該怎麼辦?這樣的危急關頭,劉邦的行為很明智,無可指摘。分兩路逃,免得同遭毒手一網打盡。
項羽威脅劉邦要烹了劉老爹,劉邦的回答絕妙無比,豪氣與機變的頂峰之作:幸分我一杯羹。面對手握人質來要挾的綁匪,服軟哭喊無濟於事。無賴的該是項王,拿一個老人做文章,有點不地道。項羽被後世頂禮膜拜,視為大英雄,實則是個殺人狂。起兵之初,在會稽府裡手持利劍逢人即殺,視人命如草芥,以此來立威震懾。可憐百名無辜路人看客。懷王的那些老將說起項羽很準:剽悍陰賊,這可不是什麼好詞。果然,跟宋義出徵,來個軍中譁變,把主帥的頭給砍了。跟這樣的人在一塊混,心裡都沒底。到末了,烏江邊上,當初的八千江東子弟只剩二十八騎。
再看看劉邦當初是怎麼與朝廷決裂落草為寇:押送民夫趕赴徭役,心一橫:老子不幹了!半路上把民夫都放了,各奔東西。是不是俠義之舉?:輕則亡命天涯,重則掉腦袋。這麼個頂天立地的人物為什麼會被人譏笑作無賴?或許源自於劉邦的自嘲。後來劉三和老父拉家常開玩笑:打小你老就不看好我,當我是無賴,現在看看,是不是還行?需知,老人看自己的孩子,稱其為無賴土匪,可是飽含疼愛的戲言。
劉邦從四十七歲登上歷史舞臺,一直到重傷不治去世,七八年裡,戎馬生涯從未間斷,真刀真槍,廝殺鏖戰。幾次差點被殺,幾次受重創。大順李闖踏入北京城,一門心思刮地三尺;太平天國洪天王打下天京,從此消失在深宮姬妾間。
到底是英雄還是無賴,可能劉邦自己也不在意:以無賴自居,不過再大的英雄在他眼裡都是個屁。
《劉邦全傳》詳細記載了劉邦的一生。存在即合理,無賴成為皇帝,肯定也有其中的道理吧。你說呢?
《劉邦全傳》,《曹操全傳》,《和珅全傳》現價只需89元,一次性買回家,也就是平時一頓快餐錢,非常值!